相间距离保护:2011.11.11:她们以光棍之名,行狂欢之实(高清图集)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19 08:00:48

11月11日,光棍节,源于这一天日期里有四个阿拉伯数字“1”,形似四根光滑的棍子,而光棍在中文有单身的意思,所以这个日子便被定为“光棍节”。

以光棍之名

关于光棍节的来历有多种说法,广为认可的一种说法是它既非“土节”又非“洋节”,乃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诞生于南京高校,是校园趣味文化的代表产品之一。

图为2011年11月10日,随着 “世纪光棍节”的临近,扬州大学水利学院的90后单身男女生举行单身派对,利用身边废旧纸板,制作象征光棍的特殊“礼物”,现场男女带着制作好的礼物“油条”做行为艺术造型,希望通过活动结识自己的另一半,共度“世纪光棍节”。 中新社发 孟德龙 摄 CNSPHOTO

以光棍之名

图为2011年11月3日,在扬州大学农学院阳光协会组织的一个“光棍节”“90后”聚会、交友活动中,很多单身男女找到了心怡的对象。不过,其中也有一些“孤单哥”在等待寻缘分。中新社发 孟德龙 摄 CNSPHOTO

以光棍之名

图为2011年11月2日,六根巨型光棍亮相沈阳,这六根巨型光棍高3米,分别印有“求真相”、“求包养”、“求发财”、“求自由”、“求人爱”,“求合体”。人们用这种方式迎接大光棍节的到来。中新社发 黄金昆 摄 图片来源:CNSPHOTO

以光棍之名

近年每到“光棍节”来临之际,各种“单身派对”便蜂拥而至,派对上不仅吃喝玩乐,还可以借此机会寻觅缘分扩大交际圈,同时在派对、狂欢中释放久违的激情,给自己一个机会好好放松。

图为2006年11月11日11时11分,南京在高力家俱港举办首届“光棍节”。中新社发 文宝 摄 CNSPHOTO

以光棍之名

以光棍之名

以光棍之名

“光棍节”来临,“脱光”成了不少大龄都市男女的“怨念”。众多单身男女借“光棍节”名头出动相亲、参加交友聚会,以争取脱离光身状态,“棍友会”、鹊桥会、 “非诚勿扰”等各种名目的聚会活动应有尽有。图为2007年11月11日,一场千人征婚相亲会在福州一商场内举行。相亲会吸引了福州市各行各业的未婚青年男女前来参加,参加者希望在“光棍节”里找到如意的另一半。中新社发 张斌 摄 CNSPHOTO

以光棍之名

以光棍之名

以光棍之名

以光棍之名

以光棍之名

以光棍之名

以光棍之名

以光棍之名

以光棍之名

以光棍之名

在这个百年一遇的“世纪光棍节”的关头,不妨让我们看一下那些光棍伟人前辈们——你不是一个人在光棍!

(上左)柏拉图:古希腊圣贤,“精神恋爱”的鼻祖。认为男女之间的爱慕为世间最高级的情感形态。81岁的时候,在一次婚宴上兴高采烈谈笑风生之际溘然长逝。

(上中)达?芬奇:百年难遇的天才。24岁时,曾被指控与男子有暧昧行为,遭其否认。1519年病逝于法国。但其“同志”的身份,基本已被后人公认。

(上右)牛顿:英国伟大的科学家。牛顿的一生,几乎没有亲近女色的记录,他孤独地走完伟大的一生,晚年在宗教中寻找慰藉。

(下左)伏尔泰:法国近代思想家。他有99卷的皇皇巨著,与有夫之妇的情人艾米莉共居20年,直到后者去世,没有子嗣。

(下右)伊丽莎白一世:英国女皇。年轻漂亮而且开朗的伊丽莎白25岁就走上了英格兰之巅。只是不幸的是,她为了巩固王位,纵横捭阖于当时的强国西班牙与法国之间,放弃了婚姻。最后以老处女的身份绝后而终,换来的是大英帝国的崛起。

以光棍之名

(上右)诺贝尔:瑞典科学家。诺贝尔不是没有恋爱过,可惜的都是被爱的人儿都另嫁他人。

(正中)文森特?凡高:荷兰画家。无论凡高的画作还能拍出什么样的天价,这一切都已经与他无关。他短短37年的人生,到处充满了屈辱与酸楚,直到1890年7月的那个黄昏,他举起手枪,对准了自己的太阳穴……

(下左)金岳霖:中国哲学家、逻辑学家。若论近现代中国第一才女,非林徽因莫属,金岳霖先生,为了她一辈子不娶,且与情敌比邻而居,终身为友。

(下右)简?奥斯汀:英国作家。奥斯汀聪明而且美丽,据说也曾情痴,年轻时失恋是她终身不嫁的原因。也有人说她可能是lesbian,跟自己姐姐的非常亲密关系让人起疑,但这些都已不可考。

以光棍之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