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载力特征值:趣说孔子与《论语》2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16 13:41:41

趣说孔子与《论语》2

趣说孔子与《论语》2

 

二、仁义道德圣贤经

 

17、孔子的教育思想是如何反映的?

孔子思想对后世的影响,很大程度是指他的教育思想的重大影响。其原因主要有两点:其一,孔子是历史上自学成才的光辉典范,又是我国最早创办私学的开山之祖和从事简化而有效的平民教育的先驱;其二,《论语》及他所整理的典籍成为影响封建社会,特别是科举制中的金科玉律,影响长达2300年的历史。用今天的眼光去看待与分析,孔子的教育思想包括全民教育、学习型社会、终身学习的思想及用正确的思想舆论引导人等;教学内容主要是“六艺”;教学方法是因材施教,联系实际,身体力行。

“有教无类”(《卫灵公篇》)。这一名言是举世公认的教育原则,包含着孔子伟大的博爱思想。孔子提出的这一教育思想原则,打破了夏、商、周二千多年以来“学在官府”的等级教育制度。主张受教育者不受财富多寡、不论身份贵贱、不分年龄大小、不分男女性别、不分民族与宗教信仰的限制,都可以受教育,都享有受教育的权力。

“有教无类”这四个字对于孔子的人生经历和教育思想有承前启后的功用。既是孔子对自己青少年时代自学的经验总结,又是孔子对社会教育观念和实践的创新。孔子出生贫苦,三岁丧父,靠母亲教他识字,靠他自己常去观看官方的祭祀典礼活动,受启发而学礼、学乐、学御、学射、学书、学数。有了这些技术专长后,他就从当吹鼓手开始立足社会,后来又做管谷物和牛羊的计帐工作,直到在鲁国上层任职。他亲身感受到教育的重要性,学习的重要性,所以弃官之后,他仍坚持办教育,并首开我国古代私人办学的先例。这说明孔子有着好古守旧与开拓创新二重性格。后来,教育活动成为孔子终生职业,无论从政做官,或是在外流亡,他都把招徒授业作为自己的职责承担起来。对于孔子从事教育的执着追求,当时有人赞叹:“天将以夫子为木铎”(《八佾篇》)。史书上记载孔子弟子达三千多人,而且出类拔萃者达七十多人,为各国输送了一批如子夏等优秀从政人才,这不能不说是孔子了不起的贡献。

孔子的教育思想,还体现在通过办教育去引导人群厌恶向善,教人以道德立身。他说:“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述而篇》)。因此,仁义道德观贯穿孔子教育思想和教育实践的全过程。他对弟子说:“克已复礼为仁”,“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篇》)。“克己复礼”这句话是孔子引用古籍记载的。孔子根据不同对象反复贯输这一思想,对当朝国君和大夫,则希望他们“克己”,克制贪欲,放弃用武力去拓疆略地,希望维护周王朝的分封局面和礼制制度。孔子要求弟子们把“克己复礼”作为个人修养,要把它贯彻到所有的视听和言行中去,从心理到行为都不能忽视。这同今天教育青少年学生远离毒品、不读黄色书刊,不看黄色影视作品的要求,道理是相同的。只是孔子那个时代与今天所要求的和提倡的道德具体内容不同而已。

 

18、孔子的教学内容是什么?

“六艺”是指六种技能:礼、乐、射、御、书、数为“六艺”。“六艺”既是当时文化品位很高的技能,又是上层人士交际的工具和内容与形式。所以,孔子教学内容以“六艺”为主。孔子特别强调弟子们尽心学习,刻苦掌握,他自己在这些方面都有很高的造诣。《史记·孔子世家》说:《诗》“三百五篇,孔子皆弦歌之”。孔子要求弟子学习的重点内容之一是诗。因为当时诗与乐,乐与礼有密切的关系:“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泰伯篇》)。孔子对他的儿子孔鲤说:“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季氏篇》)。在孔子看来,青少年时期不学诗,将来没法把话说好,不会表达思想感情;不学礼,就难立身处世。当然,学诗学礼的作用和意义远不止于此。他还引导说:“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阳货篇》)。孔子关于学诗的话很精彩,意思是说:小子们为什么不学诗!诗,可以抒发情怀,振奋精神;可观察盛衰;可以学得和人相处的道理;可以学得疾恶除邪的态度。近可以学着服侍父母,远可以学着服务君上,又可以认识许多鸟兽草木的名字。他还具体要求孔鲤学习《诗》中的《周南》、《召南》。“人而不为《周南》、《召南》,其犹正墙面而立也与”(《阳货篇》)。用比喻说明一个人知识不渊博,文学修养不到最高的境界,等于正面对着墙壁而立,墙外什么也看不见,背后有什么更不能判断,成了文盲和白痴了。当时,孔子特别提倡学诗,是为了引导弟子拓宽知识面,从而成为一个“君子”式的人才。

诗歌创作与艺术传播在我国文学史上占有极重要的地位。历史上的唐诗宋词是诗歌创作的极盛时期,这一时期留下许多千古绝唱之篇。2002年全国高考作文写作体裁开始放开,有考生开始写诗歌答作文题。其中四川师大附中的毛敏同学的诗歌作文《选择》得了满分。这预示着诗歌创作在我国有一个新的飞跃,也说明我国诗歌创作与艺术厚重的沉淀正萌发新的生命力,这一消息可让孔子在九泉之下又一次陶醉三个月。

孔子教学的另两项内容是礼与乐。在孔子生活的时代,礼是一个特定的从政条件。礼的作用主要在于:一是规定了上自天子、国君,下自平民应尽的职责;二是用于规范人的行为,如今天的公民道德规范格言。“道德仁义,非礼不成”、“为礼以教人,使人以有礼,知身别于禽兽”,做到修身践言,礼尚往来。“人有礼则安,无礼则危”、“富贵而知好礼,则不骄不淫,贫贱而好礼,则志不慑”(《四书五经礼记》430页)。礼的作用延伸为政治制度,成为当时管理国家政务的程序、制度等,特别是国家举行的祭祀活动中的礼仪形式和内容都有具体的规定和讲究。

在当时推崇礼仪治国的时代,礼乐互为条件以配合政教,《礼记》中“宫为君、商为臣、角为民、徵为事,羽为物”,把音乐中的五个音阶与人的社会活动相类比。又提出“乐者为同,礼者为异”。“乐者、天地之和也。礼者,天地之序也”(《礼记》567页)。把礼乐的协调和合喻为天地等自然规律的相协调,进而引伸到治国治民相协调。这样社会才能安祥。这在现在看起来是夸大了礼乐在当时政治制度中的作用,但毕竟是历史事实。孔子下功夫学习过音乐,精于弹琴,把音乐的原理和作用上升到政教的高度,是老先生所津津乐道的事。他认为“仁近于乐”、“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八佾篇》)。礼乐表示等级与秩序的和谐,一个不仁的人就会破坏这种和谐,也就不会懂得如何行礼与作乐。乐是有教化作用的,可以陶冶情操,使人温柔敦厚。《论语》记载: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述而篇》。说他在齐国听了韶乐,一连学习三个月,吃饭连肉味都觉不出了。感慨地说:真没想到音乐的教化作用会使人到这个境界。孔子的日常生活没有离开音乐,即使在受困断粮的绝境,他仍弹琴放歌,一则抒怀,一则安稳大家的情绪,共度难关,也确是收到这些效果,难怪孔子如此重视乐的教学内容。

关于射:当然指射箭。孔子的父亲是武士出身,受家庭与社会环境影响,孔子自己也学会了射箭。当时,每年都要举行祭祀活动,其中有一项内容就是“赛射”。赛射分军中武射和演习礼乐的礼射两类,祭祀活动赛射为礼射,其要求是“射不主皮”。即射中靶心,但不穿破皮侯。这种礼射竞技难度更大。孔子青年时非常重视参加这一竞技活动,他说:“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八佾篇》),并常取得好名次。

为什么孔子生活时代重视射技呢?一是当时赛射是一项礼仪内容,“诸侯之射也,必先行燕礼”。“天子将祭,必先习射于泽”,上层人士都重视和参与这一竞技礼仪活动。二是射技高超者可有更多机遇参加国家的祭祀活动,从而得到选拔任用的机会。为什么用这种方法选贤用能呢?因为在古人看来,“射者,仁之道也。射术正诸己,己正而后发”。“持弓矢审固,然后可以言中。此可以观德行矣”(《礼记·射义》)。意思是说思想意识纯正、内心无邪念的人射出的箭命中率就高,从而可以重用。孔子自己重视射技,并教习弟子学射的道理皆在于此。

关于御:指驾驶车马的技术。古代的主要交通工具就是马和马车。下层民众的牛车主要用于从事农业生产。孔子流亡时的主要交通工具是一辆破牛车。孔子时代,国君,士大夫的马车是有严格的等级制度的。国君的车为一车驾四马,名驷,如齐国送给鲁国 “文马三十驷”,共三十辆车120匹马。车子饰以缨络,极其华丽。朝臣的车为一车驾三马,名骖(参)。另把马车用于战争就是战车,当时拥有战车的多寡体现了国力的强与弱。无论那一种车都要靠人去驾驶,所以,御者在当时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征,大家争相学御就不足为奇了。当别人议论“大哉孔子!博学而无所成名”时,孔子对弟子们说“吾何执?执御乎?执射乎?吾执御矣”(《子罕篇》)。孔子与弟子商量成名之事,选择执御,古代的御者是相当有技术专长又懂礼乐的人。学好了这一专长即可立己又可立人,这就难怪孔子把御作为弟子们学习的专长之一。看来孔子非常懂得为社会培养实用人才,这也是我们今天向孔子学习教育思想的目的所在。

关于“数”、“书”的技能在当时也很实用。古代把数学称为“数术”,即计算的方法和技巧,它与当时的农业生产、日常生活祭祀礼仪息息相关,因此而得到重视,此处不赘述。而“书”是指“书写”,相当于现在的写字方法与要领。因当时还没有发明纸张和毛笔,字是刻写在木片或竹片上的(出土文物叫竹箴)。因为是刻字,当时汉字书写的字体又是古篆刻字体,要求当然特别高,难度也大,因此,古汉字写成的文章用字用词都特别简练。后来秦朝宰相李斯倡导汉字改革,并发明了隶书体,放弃了篆刻体,隶书到楷书就只一步之跨了。再后来,在发明纸和笔之后,书写技术演变成中国独有的书法艺术而流传至今。又有了字如其人的说法,意即人品好的人字也写得好。所以孔子把书写也作为弟子们的一门必修课。现在的一些青年人不重视汉字的书写,实在是一大损失和遗憾!

 

19、孔子对弟子的学习态度有什么要求?

关于“学”与“习”的语录在《论语》中占了较大的比例,全书20篇,其中有13篇直接涉及谈学习的内容。“学”字在书中出现达到65次之多,而且把讲学的内容放在第一篇第一章第一句,这正是前人编《论语》时的良苦用心,也可能是《论语》吸引后来读者的魅力所在。

孔子关于学习的论说主要体现在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习目的诸方面。

论学习态度的内容主要有两个重点:

其一,把学习作为一件快乐的事,“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学而篇》)。“学”与“习”是两个概念。孔子不仅重视弟子们的“学”,也十分重视弟子们的“习”,因为“性相近也,习相远也”(《阳货篇》)。在孔子看来,人的先天本性差异不大,只是后天的学习环境发生变化而使人有了差别。“学”是开始行动,“习”是巩固提高。学,是包括听、看、做等形式和方法;习,是反复这些形式和方法,重复进行练习,从而达到巩固知识的目的。综合起来讲,就要求人们在学习技术专长,或读书时,既要动脑又要动手,而且反复练习,真正做到“温故而知新”(《为政篇》)。后来孔子的大弟子子夏对此有深刻的体会。子夏说:“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已矣”(《子张篇》)。意思说每天学会些自己不知道的,每月不忘掉自己已经做了的,就可以说是好学的了。这还不够,还要培养高度的学习兴趣,把学习作为日常生活中一件愉快的事情去享受。这正是孔子强调学习态度的高明之处。虽然提出来已二千多年了,仍没有过时,今后也不会过时。

孔子论说学习态度的重点之二是立志。孔子关于学习的论说其实都是他自己的体会和经验,他的好学已到了“学如不及,犹恐失之”的程度(《泰伯篇》)。意思说,虽勤勉向学,好象来不及似的。只有立志于学的人才能做到这个程度。孔子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为政篇》)。这个“志”是他成才的关键因素。经过十五年的勤奋学习之后,到三十岁时就学有所成了。孔子还有一句名言:“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子罕篇》)。可见,孔子把这个“志”作为自己安身立命的精神和物质支柱,牢固地立在了自己的灵魂深处,在求学、求知、求仁、求道、求义、求真理的过程中,无论遭受到千难万险,都矢志不渝。孔子对自己的学习态度有一个评价:“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好学也”(《公冶长篇》)。意思是说,一个很小的地方,会有象孔丘一样守忠信的人,如果不及孔丘,他就不像孔丘那样好学。可见,孔子一生把好学放在第一位,这得益于他从小“志于学”。

什么是“志”?志,心之所之(心力所到之处),从心,之声(志的上半部作“”,即“之”,到达之意),意思是用心用到的地方,便是“志”。这可让我们理解到孔子说的立志的话,无疑是他自己人生经历的感悟,也是他自学成才的宝贵经验。

清朝的曾国藩对立志读书有独到的体验和见解:“人之气质,由于天生,本难改变,惟读书可以变其气质。古之精相法者,并言读书可以变换骨相。欲求变化之法,须先立坚卓之志”。为什么人读书可变换骨相?古人说:“腹有诗书气自华”,原来知识可升华人的气质,而要实现此举,“须先立坚卓之志”。

 

20、孔子主张什么样的学习方法?

孔子主张的学习方法之一,是把学习与思考结合起来。他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篇》)。“学”与“思”两方面不偏废,只学不用心思索,仍然迷惘、糊涂。只思而不勤学,也会失去方向而走向危险之路,或只停留在前人的地方徘徊。孔子还说“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卫灵公篇》)。这说明学与思两者互为关系,但学是第一位的。孔子以下这段话对于学是第一位的认识说得很清楚:“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阳货篇》)。孔子认为,人都是“性相近习相远”,使人原始之善的本性得到扩展的最佳途径是学习。因为好仁不好学,便会流于愚蠢;好知而不好学,便流于放荡;好信而不好学,便会流于贼害;好直不好学,便会流于绞急;好勇不好学,便会造成祸乱;好刚不好学,便会陷于狂妄。学的主要途径是读书,书读多了,知识面就宽,眼界就开阔,思维就深遂,思考问题的质量就上层次,学习的效果才能真正发挥出来。当然思索是更艰苦的学习,正因为艰苦,所以有人放弃它。这也是一些人书虽读得多,但收获甚少的原因所在。相反,只挖空心思去想而不勤奋地学,结果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不仅无获,甚至误入歧途。

孔子主张的学习方法之二,既要向书本学,也要在社会实践中学习。

书本知识是前人实践的总结,后人在实践中运用这些知识时,又会有新的经验积累从而产生新的知识。脱离了实践“学则不固”(《学而篇》),要做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公冶长篇》)。聪明好学的人,不把向别人求教当作羞耻,他的知识就巩固和提高。向社会实践学习的另一方法就是“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述而篇》)。意思是做学习的有心人,默记日常所见闻的知识,克服厌学情绪,积极与人交流,从而积累知识以提高水平。

之三,孔子倡导“一以贯之”的学习方法。孔子与弟子端木赐(字·子贡)有一段问话,中心是孔子说明自己的一种学习方法:子曰:“赐也!女以予为多学而识之者也?”对曰:“然,非与?”曰:“非也,予一以贯之”(《卫灵公篇》)。大意是,孔子说:“赐呀!你以为我只是多见多闻并且把所闻,见的都默记在心里吗?”子贡回答说:“我是这么想的!难道不是吗”?孔子说:“我做学问不仅靠博闻强记,而且用一个中心事物去统摄所闻见的知识”。确实如此,孔子的学问就是由仁义道德这一中心去统领全部内容的。对“一以贯之”的另一理解是先专后博!学问与知识种类繁多,人生时短,应先选择适应自己的专业与特长去突破并掌握,在这个基础上再触及其它方面的知识和学问,做到一专多能。

21、孔子的教学方法有什么特点?

纵观《论语》中孔子关于教学方法的语录及事例,孔子的教学方法其特点主要是因材施教、相互交流、广泛收集民俗民歌(采风)。

因材施教是孔子教学方法的最大特色。这是由向孔子求学的弟子的结构所决定的,因为孔子招的弟子有不同年龄,如颜回父子俩同在孔门修道;不同职业,如子路原是学武走江湖的;不同国家和地域等情况。所以,在教学方法上,孔子根据弟子们的具体情况来讲授内容和回答问题。如子路、冉有分别向孔请教同一性质的问题“闻斯行诸?”(《先进篇》)。这个问题是:听到应该做的事是不是立刻去做?孔子对子路的回答是“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而对冉有的回答是“闻斯行之。”同一个问题,孔子对子路回答为应听父亲兄长的意见再行事;对冉有的回答是:听到就立刻做!弟子们对孔子的做法不能正确理解,孔子解释说“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意思说冉有生性畏缩,所以我要推推他;子路勇气过人,所以我要压压他。在孔子看来,“子路,行行如也……若由也,不得其死然”(《先进篇》)。孔子看到子路匆匆行走,心不在焉,就说:像仲由这样,不得好死啊。孔子确实看得准,后来子路在卫国的内乱中只身赴阵救主而被剁为肉酱。听到消息后,从此孔子再不吃肉酱类食物。

因材施教另一典型是孟懿子、孟武伯父子二人先后向孔子问孝,回答不一。孟懿子是鲁国大夫,做了些违礼仪的事,当他向孔子问孝时,孔子回答“无违”,“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希望孟懿子不要做违逆的事。回答孟武伯时说:“父母唯其疾之忧”(《为政篇》)。把关心与避免父母疾病作为最大的孝心。可见孔子因材施教,说话针对性很强。

互相交流,互相启发是孔子教学方法的又一特点。

孔子的弟子由于年龄、职业、家庭环境、知识水平参差不齐,教学方法必须灵活多样,从而使大家都受益。孔子的做法是“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述而篇》)。意思是:一个人不是到了因自己所知不足而愤懑,我是不会去开导他的;一个人没到为求知而怅恨,我是不会去启发他的。我告诉他一种道理,他不能举一反三,那我就不再教他了。

互相交流是产生和进行启发的重要途径。孔子师生之间、互相切磋,弟子与弟子之间广泛讨论。在孔子看来“三人行,必有我师”,弟子也可以对孔子的观点补充,附和或反对。如孔子说“不在其位,不谋其政。”曾子说:“君子思不出其位”(《宪问篇》)。又如,孔子主张把读书放在第一位,而子路主张把实干放在第一位。子路认为:“有民人焉,有社稷焉,何必读书,然后为学?” (《先进篇》)。如《颜渊篇》共讨论了十七个问题,《先进篇》第24章孔子与弟子们直抒胸襟,各抒己见,氛围十分融洽和谐。孔子自己也说:“吾无行而不与二三者,是丘也”(《述而篇》)。意思说:我没有什么活动不是同弟子们在一起的,这就是我孔丘。同时也包含这就是孔丘传授学问之道,你们要在这些方面去了解、去学习。

孔子与弟子讨论的内容涉及当时的政治、经济、战争、外交、历史、人物、文化等领域。内容虽然广泛,但孔子“一以贯之”地坚持用仁义道德这一中心内容去引导弟子们提高综合素质,因此,孔子与弟子们讨论最多的问题是如何修身立德。

孔子的第三个教学方法是引导弟子广泛接触社会,并采纳收集各国的民风民俗文化。

孔子把流亡的过程办成了流动的课堂。所到之处,认真收集各国的礼仪制度和散布于民间的歌谣。通过这一特殊方法使弟子们受教育并掌握知识。如孔子要到晋国去,途中听说晋国两位贤大夫被害,就中途而返,告诉弟子们“危邦不入”的道理。并站在黄河边上发出“逝者如斯去,不舍昼夜”的感慨!越发感到人生苦短,珍惜时间就是珍惜生命。如当他和弟子们听到一名隐居人士发出唉叹后说:“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认为这句话有积极意义,用来鼓励、教育弟子们在困难时期要往前看,向积极方面着想,这样的人永远不会绝望。

孔子还和弟子们一起收集散布于各国民间的诗歌三千余篇进行整理。《论语》中许多名句、哲言就是孔子与弟子们讨论中发表的,也有一些是从各国民间收集起来加以整理后而形成的。孔子用广见闻、博才识来要求自己和弟子。他说“盖有不知而作者,我无是也。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知之次也” (《述而篇》)。孔子的意思是:世上有些人,自己没知识,却偏要装作很有知识,我没这个毛病。一个人多听,多看而牢记在心里,那也就接近“知”了!这也是孔子引导弟子们广泛接触社会、收集政风民俗的用意所在。

 

22、孔子主张什么样的学习目的?

孔子主张学习的目的之一是提高弟子们做人做学问的道德水平。

孔子说他心里常常挂念四个问题:“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述而篇》)。在这里,道德排第一,学问排第二,这不是巧合,是必然。因为孔子讲授的主要内容和引导弟子去做的是仁义道德,所以,做人做学问这二者都必然以道德为基础,突破了道德底线,其人其学问也就不值一谈了。孔子的另一用意是要求弟子们在修德时加强学问研究,在提高学问水平时促进道德修养的升华。孔子自己也做到“笃信好学,守死善道”(《泰伯篇》)。这是因为孔子自己坚信“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阳货篇》)。原来,孔子要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个高尚的“君子”去善待别人,即使做一个普通人,也会遵守道德礼仪行事。

孔子主张学习的目的之二是为了取得个人的合法利益。

孔子在教导他的弟子们努力学习成才时,是带有明显的功利目的的。如“子张学干禄”,孔子回答后总结说“言寡尤,行寡悔,禄在其中矣”(《为政篇》)。子张这个弟子想学求官得俸禄的办法,孔子要求他多听,多看才去说话办事,做到言论少错误,行动少悔恨。这与我们今天倡导的“少说多做”或“只做不说”的工作作风多么相似。其实孔子这一回答即包括了求职的道德问题,也包括了求职的方法问题。旧说社会分工360行,现在社会上职业达11800多行业,干哪一行都无可厚非。如大学生求职,社会成员参加公务员招聘,道德与能力兼胜就能把握住机遇。否则“三年学,不至于谷,不易得也”(《泰伯篇》)。三年学习后还没获得机会,就要认真总结和反思了!

孔子又说“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宪问篇》)。用今天的话讲,学习的目的有两重性:主观为自己,客观为他人。为己,如道德修养,仁义诚信的履行等等,能行之于己;为人,如对上级负责、对同事负责、对下级负责、对社会尽义务,用自己的专长在社会上安身立命,古今同义。旧三字经讲“少而学,壮而行,上致君、下泽民”也是这个意思。因此,强调从青少年时期打好道德基础、掌握技术专长,有利于个人和社会的观念从古到今是一致的。

孔子还有一段话说得更明确。“耕也,馁在其中矣;学也,禄在其中矣”(《卫灵公篇》)。过去对孔子这个大实话是诸多批评和指责。在中国的以往历史上,农民没有富裕过。特别是孔子时代,奴隶们没有土地和生产资料,种田人挨饿是真实情况。孔子作过大夫,即使流亡到卫国时,卫灵公还给孔子年“奉粟六万”。因此,孔子直白地告诉弟子们,通过学习而提升自己的能力与社会地位,从而获得奉禄。孔子的观点没有错,社会发展到今天,仍是掌握了专业知识的高层管理人士获得高收入。不要再忌讳“学也,禄在其中矣”。

 

23、孔子如何按学习态度划分人群?

孔子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及观察分析后,用是否愿意学习和有学习行动把人分为四类:“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季氏篇》)。第一类:与生俱来的聪明与好学的人,是上等人,这类人天赋好,学习时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似乎生下来就有知识。第二类:学习后知道的,是次等人。第三类:遇到难题知道自己不行而后学的,是又一次等人。第四类:遇了难题却不学习以求解决的,是最下等的了。孔子这段话的意思涉及到教育与天才的关系问题。对这四类人的划分,后三类好理解,至于第一类,孔子说这些人生而知之,是天才,上等人,可能就有争议了。的确有些人生而知之,这在古今中外历史上可以看到。如18世纪,德国数学王子高斯的导师无意中留给他一道数学题:只用圆规和一把没有刻度的直尺做出正17边形。当高斯苦战一个晚上解出之后,导师被惊呆了。因为这是一道有两千多年历史(连阿基米德和牛顿也没有解出)的数学难题。

对于生而知之的天才的看法,历来是难下定论。其实孔子自己也不相信生而知之的人和事,他说:“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述而篇》)。孔子承认他的知识,是努力学习古代圣贤留下的知识而得到的收获。

孔子按学习态度给人分类的方法,可能是他的首创,是否准确,敬请观察与思考。

 

24、孔子对青年人择友有何告诫?

《论语》中记载孔子对他的弟子,特别是青年弟子的许多告诫。这些告诫可以说是孔子个人人生经历的体验和总结,有些内容充满智慧与哲理,有些内容更具人性与理智。虽时隔二千多年,对今天的人们仍有极强的针对性。

孔子是乐于交朋友的人,《论语》开篇就有“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后来,随着知名度提高和在诸侯国的影响增大,朋友就更多了,他在流亡中就得到许多新老朋友的帮助而度过难关。

在古代,“同门曰朋,同志曰友”。如今天的同学、同行、同事叫朋;志同道合者为友。所以古文中“朋”与“友”是单用的,如“有朋自远方来”,“无友不如己”(《学而篇》),后来,演变成复合词而称朋友。

“无友不如己”,这是孔子告诫弟子择友的原则与价值取向。“朋友切切思思,兄弟怡怡”(《子路篇》)。即是说与有才能者多切磋,总有长进。因为人生活在社会中,除了向书本学习知识外,另一个重要途径就是读社会这本大书。而人既是社会的主体又是知识能力的载体,不用说隔行如隔山,就是同行者看待或处理同一个问题时,也有不同的见解和方法。因此,与比自己能力强、知识面宽的人为友,可直接获益。俗话说:与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就是充分肯定与知识渊博的人交往的益处。特别是青少年学生,与思想品质优秀的人为友,就会走正路,健康成长,反之就走入歧途。所以古人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希望青少年朋友牢记孔子的话,择良师益友为伍。

如何才能做到“无友不如己”呢?孔子主张“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颜渊篇》)。这句话包含了择友的形式和目的。此处的“文”是一个总要求、大范畴,包括了文化思想、文化艺术等,由此引伸出“以诗会友”、“以画会友”、“以字会友”、“以棋会友”……总之,可以是用自己的某一些技术或专长去与朋友切磋与提高。因此,一个“文”字就把人交友的品位升华到高档次了。关键看我们自己能不能“文”,有什么技艺与特长去会友。“以友辅仁”,孔子提出了交友的目的是培育仁爱之心,修身养德而成为高尚的人。庄子讲“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指出了两种人交往的目的。高尚的人交友,其目的象清水一样明洁见底,那是纯正的互惠与提高;低级趣味的人交友,其目的像浊酒那样浑,带有利己的私欲。因此,我们要学会审视自己、审视别人交友的目的,才不会误人误己。

朋友交往,贵在志同道合,患难与共。“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子路篇》)。孔子认为:没有择到行中庸之道的人作朋友,那就择交志高行狂的人,或者拘谨守节的人吧!因为这类人有进取的一面和不轻易行动的一面。而真有困难时,能来帮忙的朋友,不是狂之士,就是狷之士。因此,孔子告诫青年人,择友要具体把握两条:其一,与有仁德的人交往“友其士之仁者”(《卫灵公篇》);其二,以交贤能的朋友为快乐,“乐多贤友”(《季氏篇》)。与朋友交往是人生的重要部分,处理好朋友关系可给人生带来益处,否则贻害无穷,孔子对此也有独到见解:“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季氏篇》)。和正直的人、诚信的人、见识广博的人交朋友是有益的。和徒俱仪表的人、徒善颜色的人、花言巧语的人交朋友是有害的。

在与朋友交往中还要注重处理两个问题,一是言行谨慎,讲求诚信。“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学而篇》),一切言行应谨慎诚信。“与朋友交,言而有信”(《学而篇》)。否则,“真言之不怍则为之也难”(《宪问篇》)。因为“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宪问篇》)。“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里仁篇》)。那种在朋友面前大言不惭的人,做起事就困难了,说话超过了自己的行动能力,这是做朋友时应引以为耻的。谨慎的言行能取信于朋友,从而使自己成为朋友双方的主动方。做到“我之大贤与,于人何所不容?我之不贤与,人将拒我,如之何其拒人也?”(《子张篇》)。这是子张谈交友的话,意思是说,我是个诚信贤德之人,就能包容别人,我如果缺德失信不贤,朋友也会拒绝我。大家将拒绝我,我怎么还能拒绝人家呢!人的一生中要与不同年龄的人发生关系,孔子的处理方法是“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公冶长篇》)。这里,孔子仍然把取信于朋友作为重要的处世之道,真是一以贯之。总之,以谨慎的言行取信于朋友,这也是交朋友的重要环节与必须坚持的原则。二是注重把握分寸与火候,当朋友有缺点或发生过错时,要真诚劝说和开导,帮助朋友改正缺点纠正错误。“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毋自辱焉” (《颜渊篇》)。如果不听劝导,也就算了,不要自取其辱。这也是一个处理朋友关系的重要方法,因为“朋友数,斯疏矣”(《里仁篇》)。意思是一个人交友,如果态度太过急切,就会被误解疏远。朋友关系处理适度,保持一定的距离,这既是交友的艺术,又是一个人成熟与练达的表现。因此,有人把这种与朋友的适当距离称为“美丽的距离!”

择友、交友,是人生不可回避的事。它也是生活中的一门学问,请记住孔子的告诫。学点交友之道,使自己的学习、工作、生活在交友过程中得到有益的帮助。

 

25、孔子对青年人惜时有何告诫?

孔子对时间、对人生是非常珍惜的。在《论语》中,直接或间接论及惜时与珍爱人生的内容不少。在孔子看来,惜时就是爱惜生命、延续人生,他特别提醒弟子们,爱惜时间要从青少年这一黄金年华段抓起。他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愈矩” (《为政篇》)。这是在人群中广流传的名言,也是孔子人生历程的精彩总结。孔子说自己十五岁时下决心要学成为有用之才,经过十五年的不懈努力,到三十岁就基本达到目的,能知书达理,立身处世了。之后,随着人生阅历的增长,为人处世更加准确把握分寸。当别人赞他是多才的圣人时,孔子予以否定,并谦虚地回答说“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子罕篇》)。另方面,正确对待自己的处境“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宪问篇》)。以此说明孔子的聪明才学完全是从小时候开始刻苦求学而获得的。孔子虽然成了大学问家,仍后悔没抓住时间学习更多的知识。他说“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述而篇》)。

在孔子看来,“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四十、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己”(《子罕篇》)。“后生可畏”,成为激励青年人求知上进的名言,它的主要含意是趁年轻时努力成才与成就事业。前面讲“三十而立”,这时讲“四十、五十而无闻”,往后就没有什么可让人敬畏的了。甚至是“年四十而恶焉,其终也已”(《阳货篇》)。因为四十岁是不惑之年,是人生各方面都比较成熟的时候,若还遭人厌恶,人的一生也完了。孔子厌恶青少年时不努力的人,他曾用手杖敲一位朋友的脚胫,并骂他的这位朋友“幼而不孙弟,长而无述焉,老而不死,是为贼” (《宪问篇》)。意思是批评这位朋友年轻时不努力,年纪大了也无可称述,成了白吃饭的祸害。可见,人要想在老了也有所作为而不白吃饭,就应在青少年时努力打基础和做出成绩来留给后人。

孔子从严教育弟子珍惜时间,珍惜人生,是因为孔子能看透人生的学问、事业与时间的关系。他说“苗而不秀者有矣夫!秀而不实者有矣夫”(《子罕篇》)。把青少年比作禾苗,担心人生如禾长苗不开花,或开花不结籽,白白耗去年华。要人生能“开花结籽”,须在青少年时立志成才。

古今中外的哲人,对珍惜人生、爱惜时间有着惊人的相似看法和共同的话题。一个叫乔治·赫伯特的人是这样总结人生的:“一个人,如果二十岁不英俊,三十岁不强壮,四十岁不富有,五十岁无睿智,那么,他这辈子就别想英俊、强壮、富有和拥有智慧了”。这话与孔子二千多年前讲的那段名言真有异曲同工之妙!

请青少年朋友们看看老人们最后悔的是什么?

72%的老人后悔年轻时努力不够,以致事业无成。

67%的老人后悔年轻时错误地选择了职业。

63%的老人后悔对子女教育不够或方法不当。

58%的老人后悔对伴侣不忠诚。

47%的老人后悔选错了终身伴侣。

36%的老人后悔自己未能周游世界。

32%的老人后悔自己一生过于平淡,缺乏刺激。

11%的老人后悔没有赚到更多的钱。

这是欧洲国家比利时《老人》杂志曾在全国范围内,对60岁以上的老人开展的“你最后悔什么”的专题调查活动得出的结果。绝大多数老人后悔年轻时努力不够,成了终身遗憾。

广西桂林漓江岸边的一座山崖上刻着一个草书体写成的“带”字,据说这个字是由一句话组成的,把这个“带”字分解开来读就成了“一代山河,少年努力。”请青少年朋友争取机会到那里去,品味这句话的意境。

 

26、孔子对青年人尽孝道有何告诫?

孝道与孝悌是中华文化的古老话题。《论语》开篇第二章就涉及孝悌的内容。“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说明孝是指在家里侍奉父母,包括如何善待父母的生前死后的行为。弟也作悌,指弟弟或年纪小的善待兄长。《论语》中直接或间接谈及“孝悌”的有6篇共15章,这些内容又可大致分两类:一类是孔子回答从政者或有权势的人讲如何尽孝,主要强调要按礼仪行事,从政治上考虑影响;一类是孔子回答弟子们的提问,主要是告知在日常生活中如何敬重与赡养父母。

孔子对孝悌有一个总的要求:“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学而篇》)。意思是说:作为一个学生,在家里应孝顺父母,在外要尊敬兄长;一切言行应该谨慎诚信,爱所有的人而特亲近仁者。在实践这些德行之外,又用功于书本;孝悌,就是仁的根本。孔子把孝道引申、扩充到做人做事做学问上来,这是最大的特点。

什么是孝?如何行孝?孔子认为,其一,“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道,可谓孝矣”(《学而篇》)。这是孔子在传播传统而古老的孝道:父亲在世,观察儿女们的行为,在约三年的时间里若不改父亲的主意,便可说是孝顺了。其二“无违”,“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为政篇》)。意思是:做儿女的,不要违逆孝道和伦理要求,父母在世时,要依礼节服侍他们;父母过世后,要依礼节葬他们,祭他们。

有了孝顺的思想和意识,还必须有孝顺的行动。孔子特别引导弟子们把孝道落实在日常生活中,把赡养父母生活与敬重父母精神统一起来才算真正的尽孝。“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里仁篇》)。意思是说,服侍父母,发现父母有什么不对的地方要婉言劝谏,如果父母不听,儿女还是要尊重父母,但也不放弃我们的意见。这样,儿女们也许很辛苦,但没有怨恨在心。人总要出门在外,一旦出门就难尽孝道了。孔子认为,“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里仁篇》)。可见,孔子在这里是让儿女们灵活处理这个问题。关键是“游必有方”,即做好照顾父母生活的方法,也是可以出门且可以远游的。“有方”还应包含能使父母放心、自己安心去的地方。孔子更进一步对孝作了发挥:“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为政篇》)。把人与犬马作对比,用在说明只对父母的赡养尽心是远远不够的,更重要的内容和形式是对父母的敬重。如果少了敬重这一最主要最具体的内容和形式,那么养父母和养犬马就没有什么区别了。如何才叫敬重父母呢?就是内心和外形两方面都体现出来,做到和颜悦色就可以了。但这又是最难的事,“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为政篇》)。在孔子看来,这和颜悦色很难做到。有事由年纪轻的后辈去做,有好吃的,让年纪大的长辈先享用;即使这样做了,是否算孝呢?孔子没有肯定。可见,这孝道还真难为!难怪有人叹息说:痴心父母古来多,孝顺儿子谁见了!

伟大的思想家往往是伟大的政治家。政治家凡事都会从政治角度考虑问题。孔子也把孝道提升到从政治国的高度去论述。他引用《尚书》内容说:“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是亦为政,奚其为政?”(《为政篇》)。他说把孝悌这一为人处事的道德行为带到政治中去,就是参与政治了,就是从政了,我孔子就是这样行动的,谁说我这不是从政呢?当鲁国的大夫季康子向孔子问政理时,孔子说“孝慈,则忠”。意思是执政者和为官的人能够孝顺父母与关心儿童,人民就会尽忠。说到这里,我们大胆地说,孝道是真正人性化的个性行为!不受职位、身份、文化、财富等因素制约,都可尽孝道,使自己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学而篇》)。这正是一个人,特别是青少年修养个性、培养高尚道德情操的起点。中国人推崇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儒家思想文化内容正是源于此。这一思想文化对中国人的家庭道德观念的维系起到了重要作用,而且对历代伟人和名人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毛泽东青年时丧母,他承受着难以为母亲尽孝道的极其悲痛,写下了脱尽凡俗的《祭母文》,其中“有生一日,皆报恩时;有生一日,皆伴亲时”所表达的孝道与亲情跃然纸上。1959年,毛泽东回到故乡韶山,这时他早已是享誉世界的领袖人物,仍抽时间到父母的墓地祭奠。当时没有安排花圈及任何祭物祭品,毛泽东以最传统、最朴素的三鞠躬表达了对父母的无限哀思和孝心。毛泽东深怀感情地对在场的随行人员说:生我养我者父母也,教我领我者党!这就是一个人民领袖、一个伟大的政治家所坦露的孝顺之情!读到斯文、看到斯人、谁不为之动情。

由于孔学在亚洲影响深远,孝道在一些国家仍大行其道:特别是韩国,90%的国民认为,孝是人类一种生生不息的亲情之爱,是家和万事兴的基础。只有在家庭中尽孝,在工作上才能敬业,对国家才能尽忠。在韩国,每到中小学生的寒暑假,各地乡校(文庙或孔庙)都会举办忠孝教育讲座。现在有人提出,我们应向韩国学习,把这本属于中国的传统文化发扬光大起来,而这最具体的行动就是儿女与父母一块生活,让老人生活上有依靠,精神上有寄托,这是既利于家庭又利于社会的大好事!

对于孔子所主张和传授的孝道,我们既要学习和继承其思想精华,又要刎除其糟粕,赋于新形式和内容,与今天所倡导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内容相统一,使家庭道德建设与时俱进,让孝道这一古老话题常说常新。

 

27、孔子对青年人忠信有何告诫?

关于忠信话题,今天更多的是讲诚信,因为诚的本意是真心,与忠的本意诚实是相同的。忠信的内容在《论语》中占有一半的篇幅,直接涉及忠信的大约有112024处。“子以四教:文、行、忠、信”(《述而篇》)。这些内容可分为孔子向弟子讲授忠信以及向当政者发表关于忠信在治理行政事务的作用和关系两大类。

多数情况下,孔子把“忠”、“信”分开讲,有时也作“忠信”讲授。“忠”,就是直心,说出的话可信!“信”由“人”、“言”组成。这意思很明确,在所有动物中,只有人类才有完整真实的语言。人会说话是人与人之间能沟通的重要条件,而人说话的最直接目的和作用就是表达思想与感情,所以说出的话就是“信”。含有发出信息,承诺而可信的意思。说了话不兑现,就是假信息,叫做“欺”或“奸”,是道德败坏者专干的事情;而忠信,是君子的高尚品德。所以,孔子在论及仁义道德时就把“忠”、“信”或“忠信”连在一起用。

孔子作为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其伟大之处是他把对弟子的思想品德教育放在第一位。而忠信教育就是品德教育内容之一。人的一生可以用“为人处世”四个字概括全过程,而怎样为人处世则大有学问,从而体现出人的差异和层次。不管人的层次如何不同,在为人处世的基本原则上应是共同的,这就是忠信。为人处世的内容很多,孔子要求“谨而信”,做到“言必信,行必果”。在孔子看来“主忠信,徙义,崇德也”(《颜渊篇》)。一切行为以忠信为主;知道什么好的道理或事情就去学和做,这就是增进德行的方法。孔子还说“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学而篇》)。对同学、朋友、同事主要讲的是忠诚和信任,但不要去结交不如自己的思想品德的人,这样,自己一旦有了过错就不难改正。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学而篇》)。和朋友交往,诚信不欺,一个人做到这一点,如果没读过什么书,我也把他当作读书人看。在孔子心目中,读书人应先是一个讲诚信的人。因为“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辄,其何以行之哉?”(《为政篇》)。没有诚信的人,就像残缺不全的车子,在为人处世之途将行走不通。孔子还批评说“狂而不直,侗而不愿,倥倥而不信,吾不知之矣”(《泰伯篇》)。意思说:狂放而不正直,幼稚而不谨慎,无知无能还不讲信用,我孔子不能理解这样的人。当孔子与弟子们一起抒怀时,子路问孔子的志愿是什么。孔子回答说“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公冶长篇》)。把忠信作为自己人生的终身信条而坚守不逾。孔子的弟子中是有积极按忠信原则而为人处世的,曾参一日三省其身,其中忠信就占两项内容。曾参说“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篇》)

忠信,是个人的思想修养行为,体现的是言与行相统一的高尚人格,而对于执政做官的人来说,孔子认为那是取信于民的道义。“信近于义,言可复也”(《学而篇》)。只有执政者讲忠信,老百姓就会服从管理,“上好信,则民任焉” (《尧曰篇》)。“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学而篇》)。治国行政要把忠信放在重要位置,这样行政事务就不会出乱子。在孔子的观念里,忠信是比粮食、军备还重要的事情。当子贡问政于孔子时,孔子说“足食,足兵,民信之矣”。而不得已情况下要在三样中去掉一样时,孔子认为先去掉军备;再在二者中去掉一样,孔子认为去掉粮食。“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颜渊篇》)。人民如果不信任政府,那么人民对政府的政令就会动摇,出现政令不通畅的危险局面。

孔子的得意门生子夏对从政者坚守忠信的道德观有独特的见解和体验。他说“君子信而后劳其民,未信则以为厉己也。信而后谏,未信则以为谤己也”(《子张篇》)。意思说:君子取得了信任后才去调用民众,没有信任就以为是折磨他们了。取得信任以后才去向君上进谏,没有信任就以为是在毁谤他了。可见,无论是对待下级或民众,还是对待上级,都必须先讲忠信,取得信任后才可从政。

总之,“信以成之”(《卫灵公篇》)。无论为人为政,不讲忠信者将功败垂成甚至一事无成。当今社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忠信成了热门话题,用忠信道德观对青少年学生进行教育应该是时刻不能缺少的功课之一。

 

28、孔子对青年人的修养要求是什么?

    仁义道德内容贯穿《论语》全书,也是贯穿孔子为人处世的全过程的。孔子总结自己说,“吾道一以贯之”。曾子也对孔子的学说作了高度的概括,“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里仁篇》)。如果用一个字来概括呢?这个字又是什么呢?这是子贡先提出来的。子贡问孔子:“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孔子说:“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卫灵公篇》)。全部仁义道德的内容用一个“恕”字概括;也可以用“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一句话概括!孔子的确是伟大的思想家,他把自己的思想、学问用一个字、一句话概括,而且这个字,这句话对后世产生连续的影响,成为人们学习为人处世的准则。所以,这个“恕”可以让人们一辈子照着做,从而大有益于个人的道德修养。

这个“恕”到底指的是什么?一辈子照着什么去做?后来,孔子又进一步做了回答和解释:“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帮无怨,在家无怨”(《颜渊篇》)。意思是说,自己所不喜欢的事,就不要强加在别人身上!无论在什么地方都不要使人怨恨。对这个“恕”,要如何去行动呢?孔子没有直说。但他有段话确很有针对性:“君子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季氏篇》)。意思是告诫青少年时期血气未定,要戒备喜怒哀乐益于言表;壮年则血气方刚,容易激动,要戒备争强好斗,斗则两败俱伤;到老年要戒贪得无厌。人生在三个阶段戒色戒斗戒贪,就能恕而无怨,平安度过一生。古往今来,由于放松了人生三戒警惕的人,不知导致了多少人间悲剧。有些人在悲剧清醒后才后悔,来不及了,还是奉劝青少年一辈子按孔子讲的这个“恕”去做吧!

 

29、孔子对人生道德修养提出什么内容?

若从总体上看,一部《论语》重点在讲道德修养,后世提出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修身立道可能源于此。孔子在《论语》中对道德修养有许多论述,概括起来讲大致有如下四个方面。

(一)“立于礼”是孔子最着重的道德修养之一。他说:“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泰伯篇》)。意思是说:一个人恭敬而不合礼,必是徒劳而失仪;谨慎而不合礼,往往因过分小心而畏缩不前;勇敢而不合礼,便近于暴乱;率直而不合礼,就会纠缠不清。这里孔子围绕依礼行事讲了多方面的内容,这些内容构成了道德修养的基本原则是主观适应客观。一个人要在社会上安身立命,既要有为社会服务的本领与专长,其思想意识又要符合社会进步的要求,还要处理好复杂的人际关系。按照这一原则去做,凡事“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卫灵公篇》)。其意是说对自己多要求,对别人少责备,这就是发挥主观能动性去处理人际关系而争取好的效果。孔子自己是极看重依礼行事去修养道德的,说他自己是“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泰伯篇》)。礼使他在社会中立身,对不合礼教的事坚决回避。他说:“居上不宽,为礼不敬,临丧不哀,吾何以观之哉”(《八佾篇》)。意思是说,处在上位的人不宽厚,行礼不认真,治丧不悲哀,我为什么还要去考究这种国家社会呢!

“礼”,在今天虽然赋予了新的思想内容,但它引导人们修养自身道德的功效是一贯的。讲礼貌是日常生活的基本要求,许多生活中的悲剧是由失去礼貌而诱发的。孔子主张依礼行事在今天仍有积极意义。这个“礼”就是处理主观与客观事物的重要方法。希望大家,特别是青少年朋友学会和使用这个方法。

(二)慎言行。“其言不怍则为之也难”(《宪问篇》)。大言不惭的人,做起来就困难了。“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宪问篇》)。因为说话超过自己的行动,君子引为耻辱!而“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宪问篇》)。即有高尚道德品质的人必然有负责任的言论,而有言论的人不一定有高尚的道德修养。所以,孔子要求“夫人不言,言必有中”(《先进篇》)。告诫为人处事时,不要乱说话,说话就应“言必有中”。古往今来,现实生活中因言语不慎,或传言走样而诱发的矛盾、事端和悲剧不胜枚举。孔子还主张“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卫灵公篇》)。即一个有高尚品德的人不凭言论去重用与提拔人,也不凭人的身份去废弃人家的话。总之,“久要不忘平生之言”(《宪问篇》)。即使经过长期的贫困日子也要不忘平生的诺言。

(三)戒除骄傲,不争名利。孔子说:“如有周公之才之美,使骄且吝,其余不足观也已”(《泰伯篇》)。意思说,如果有了周公那样的美才,假使他骄傲而且吝惜,其余一切就都不足观了。持才自傲者易遭人抵毁。其主要原因是由“傲”而负气,因意气用事而一事无成大有人在。“泰伯,其可谓至德也已矣。三以天下让,民无得而称焉”(《泰伯篇》)。(泰伯,周朝祖先古公亶父的长子)。孔子推崇说:泰伯,大概可以说是有德行的了,屡次把天下让给别人,民众虽没受到他的恩德而要赞扬他。泰伯“三以天下让”真正做到“弃天下如敝屣,薄帝王将相而不为”,有一个不为名利所累的坦荡胸怀。

(四)正确对待自己的失误。“过而不改,是谓过矣”(《卫灵公篇》)。孔子说,犯了过失而不改,那就是真过失了。孔子的弟子子贡说:“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子张篇》)。意思说:“君子的过失,就是日蚀月蚀一样,大家都看得见;他一改过,大家都仰慕他。这段话的意义在于告诉人们:有了错误不要掩饰,坦诚相认,这就是君子风度。承认和改正错误也是一种勇气和道德修养,因为“小人之过也必文”(《子张篇》)。想要掩饰自己过失的人就成了爱虚荣的小人。所以,是闻过以喜,还是文过饰非是检验一个人道德修养的试金石。

 

30、《论语》是否涉及爱情与婚姻?

《论语》中涉及爱情与婚姻的内容极少。但有两件事是按照孔子倡导的仁义道德观来行事的,即婚配嫁娶取德不取财、取才不取势。

第一件事:孔子有个学生叫公冶长曾坐过牢,“虽在缧绁之中,非其罪也。以其子妻之”(《公冶长篇》)。孔子评说公冶长,可以把女儿嫁给他,即是坐过牢,也不是他的罪,便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了他。从这件事可知孔子绝不是要选一个有财有势或有地位的人,才把女儿嫁给他。第二件事:孔子有个学生叫南容,他有洁身自爱之志,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南容三复白圭,孔子以其兄之子妻之”(《先进篇》)。白圭是《诗经·大雅抑之》中的四句诗。其原义是歌颂白壁无瑕的美德。人有一点瑕疵,就是一生之累,正所谓一失足而成千古恨!南容因为有白圭的志向和品性,孔子才把侄女嫁给他。当然,孔子平时对南容的道德文章也有观察。一次,南容向孔子提问说:“羿善射,奡荡舟,俱不得其死然。禹、稷躬稼而有天下。”孔子听后当时没回答,南容走后,孔子称赞说“君子哉若人,尚德哉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