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卡仪使用视频:诗心与诗教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06:11:43
 

诗心与诗教

张玉惠

培养诗心并非一定要通过诗歌这一种媒介,语文课教学本身就是诗一般的艺术。而要想在语文课上教出诗意,教出诗情,最重要的应该是一个“情”字。古人说:感人心者莫先于情。刘勰的《文心雕龙》中说“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人情”。教者不“情动”学生何以“情动”,教者不“入情”学生如何“入情”。一堂语文课无论是讲诗歌、小说,还是讲戏剧、散文,如果缺少“情”的介入就注定是失败的。只有走入作者的心灵世界,与作者的精神零距离接触,才能真切地体会作者的情感,才能有“于我心有戚戚焉”的感受,命的绝唱。“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因为有哪一篇文学佳作不是作者情感的凝结?语文教师必须能做到以情动情,以情激情:望山川日月,抒壮志情怀;看大漠孤烟,感苍凉阔大;赏小桥流水,抒羁旅愁思,品花落燕飞,咏伤感落寞。课堂上有了“情”的投入才能有生机,一堂语文课也只有了“情”的因素才能成为有生命的课。否则便成了无香之花,无叶之木,无翼之鸟,无尾之鱼,课堂的生机与活力,语文课的诗意都因一个“情”字而凸显出来。

富有诗意的语文课堂还应营造出适合学生大发诗兴的最佳氛围。因为只有在自由、民主、平等、和谐的氛围中才能触动学生思维的阀门,导引学生智慧河流,激荡学生诗意的浪花,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学生勇于创新,大胆表达,积极交流的前提。亚里士多德说:“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当课堂上学生尽情挥洒自己的才情,敢于质疑,能无所畏惧地与老师争论问题的时候,他们的天性才得以淋漓尽致地展露出来。诗化教学可以放飞学生的心灵,让学习的过程变成一场盛宴,成为一种难得的精神享受。自然无伪的课堂语境与孩子本真的天性应是融为一体的。

“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师生关系也可以达到“相忘”的境界,师即是我,我即是师,师生心灵可以是相通的,契合的,更可以是互动的。像两条交汇的河流,虽来自不同的地域,却凝聚出一股奔涌向前的巨大动力,冲向富有诗意的语文的海洋。

诗心关乎一个人的心灵空间、精神世界。生命的疆界的拓展了,生命内涵的充实了,生命质量的提高了,生活的境界不再狭小、黑暗、隔阂,生活的色调不再单一、平板、乏味,每天早很睁开眼睛时,我们看到的不再是冷冰冰的世界,风中的杨柳,雨后的小路,雾里的远山,雪后的松柏,此时因我们用诗意的眼睛去观察似乎一切散发出人性的光芒,似乎流露出一股醉人的脉脉的温情

诗意的境界是一种洋溢着情感、想象、幻想和爱的世界,因为诗伟大的激情,悲喜交集的感受。可如果没有诗意的滋养,这些都将落空,那样的生活将是苍白的、枯燥的、令人厌恶的,是没有语文的语文课。

不过,诗意的生活并非是千人一面的。你喜欢秋日落叶,我喜欢阳春青草;你喜欢江南细雨,我喜欢塞北大漠。工业化的社会需要的是流水线口生产出产的型号统一,规格一致的商品,而诗意的境界中需要的却是个性张扬,应该对生活、生命的本质有自己独特的理解。从这个角度来说,诗意人生应该是对学生人格的一种培养,而这种人格培养应包含培养自由舒展的个性,全面发展的才能和充满生命力的精神。每个学生都是学习的主体,每个学生也应成为诗意生活中的主体,他们的率直个性不容扼杀,他们本真的天性理应保全。

语文教师应先拥有一颗诗心,用自己的诗心去培育学生心中诗的种子。庄子说:“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教师课堂上诗意的讲解能浇灌学生的慧根,教师生活上诗意的张扬能安抚学生的躁动,教师精神上诗意的追求能浸润学生的心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