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平衡测试仪使用方法:玉溪将建瓷文化创意产业园——困顿与超越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6 07:13:50

玉溪将建瓷文化创意产业园——困顿与超越

玉溪将建瓷文化创意产业园
  ——困顿与超越
  李运祥
  本年11月1日,从玉溪新闻网上获悉,玉溪相关领导,前往江西景德镇轻工业研究所与陶瓷专家研究并振兴“玉溪窑”文化进行交流,并达成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拟在玉溪建设瓷文化创意产业园,传承弘扬玉溪“窑文化”,打造玉溪瓷文化品牌,推进玉溪文化产业发展。
  为此本人查阅了相关资料,并附其后,以供对此有兴趣的朋友和相关部门参考:
  1000年前,宋真宗赵恒派官员到江西一个叫做“昌南镇”的地方督造瓷器,贡奉朝廷,并命陶工在瓷器底部写上了“景德年制”四字,从此“景德镇”的大名便开始传布神州大地。2004年,又是一个10月,收获的季节,景德镇的老百姓迎来了建镇千年华诞。然而,这千年一逢的喜庆却怎么也不能令人尽兴。为什么?因为就在景德镇紧锣密鼓的筹办千年庆典的时候,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和中国陶瓷工业协会在不久前却把“中国瓷都”的称号授予了广东潮州。这如同给热热闹闹的景德镇泼了盆冷水,让人不得不冷静地看待这个千年盛典。
  中国是“瓷的国度”,而景德镇则一直被公认为“瓷都”,这似乎都已经成了一个不争的事实。谁想过去和景德镇较较真,挪动一下“瓷都”的称号给别人?谁又能把这个铁的称号抢走呢?可是,“瓷都”的头衔偏偏就被一个人们很少把陶瓷与之相联系的城市——潮州抢去了。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和中国陶瓷工业协会这样做自有其说法,从各种报道中,我们不难看出他们所看中的是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潮州所具有的那种无与伦比的活力,是潮州陶瓷以市场为导向,不断更新观念,进行管理创新、体制创新、科技创新的能力与机制。无疑,在潮州的身上,人们看到了中国陶瓷业的希望。
  反观景德镇,近20年的瓷业发展状况的确令人徒生悲怆之感!如火如荼的经济改革和愈演愈烈的市场竞争使得景德镇的瓷都地位受到了严重的挑战,以前景德镇人根本不放在眼里的浙江龙泉、广东潮州、福建德化、山东淄博、河北唐山等地纷纷与景德镇争抢市场。市场经济的大潮非但没有扭转景德镇陶瓷业发展的颓势局面,反倒是在产业竞争浪潮的冲击下生产经营每况愈下。千年的瓷都走到今天,陶瓷业的年产值仅有20亿元,这与潮州年过百亿元的产值根本无法相比。在景德镇发展的鼎盛时期,陶瓷业占整个景德镇GDP比重曾高达60%,而如今这个数字只有8%左右。
  历史上的景德镇可不是现在这个样子。以明代为例,全盛时期的景德镇有官窑58座,民窑900余座,以制瓷为业的工匠达超过10万人,出现了“昼间白烟掩空,夜间红焰烧天”的盛况。在景德镇主要的交通运输通道昌江上,每日装运瓷器的货船难以数计,时人以“舟帆日日蔽江来”形容。当时所产瓷器的瓷质细腻,釉色精美,艺术造诣更非他处可比。瓷器以青花为主,其它釉下彩、釉上彩、斗彩和颜色釉等各类品种也很出色,还能烧造气势宏伟的大龙缸和薄如蝉翼的薄胎瓷。景德镇近千年作为宫廷用瓷的历史更是众所周知的事实,据说北京故宫博物院现存的35万件陶瓷中,光是元、明、清景德镇官窑产品就占到了90%以上。此外,元、明、清时期的外销瓷也多数出自景德镇。据历史记载,1700年,东印度公司的船只在欧洲的港口一天就卸下了146748件中国瓷器;1729—1794年,仅荷兰东印度公司便运销瓷器达4300万件,而整个18世纪输入欧洲的中国瓷器数量则达到6000万件以上,至今存世的这些外销瓷,在欧洲即达百万件左右。黄金时代的景德镇民窑产品更是难以数记。比一比先人的辉煌,景德镇的现实的确让人唏嘘不已!
  景德镇的陶瓷业为什么会变得如此令人揪心呢?我想,应该从陶瓷产业的内部运作机制和陶瓷艺术设计的文化两个方面来看待这个问题。封建时代,景德镇的繁荣靠的是用精细的分工、较先进的制瓷技艺和优质的原料。精细的分工使得景德镇瓷窑的生产效率高于其他地方的瓷窑,从而增加了产量,降低了成本。明代宋应星《天工开物》一书中所说的“共计一杯之力,过手七十二,方克成器”正是景德镇制瓷业精细分工的生动记述。而在封建作坊的体制下,先进的制瓷工艺往往被特定的行业集团所垄断,原料的优劣则完全是地利的优势。到了乾隆朝末年,当时的清政府认为高岭土的开采有伤地脉,因而被控制严禁开采。由于优质的制瓷原料来源被切断,景德镇的陶瓷业也便随着颓唐的国势逐渐出现了颓败的局面。但是手工作坊的经济运作模式仍然逞着千年瓷都的余威延续着陶瓷业的经济运作和工艺传统,这种局面一直到建国之后才被国营经济所代替。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景德镇陶瓷业曾经有过辉煌的历史,它也为中国工业的现代化尽到了自己的责任。但是,如同其他的行业一样,计划经济体制的那种死气沉沉的局面最终束缚了景德镇陶瓷业的发展。20多年的经济改革打破了制瓷业单一的计划经济的局面,国有经济逐渐被架空,私营的陶瓷作坊又在景德镇遍地开花。但由于缺乏科学的经营管理模式和足够的科研开发力量,遍地开花的私营陶瓷作坊最终也不能拯救千年瓷都。倒是名不见经传的潮州给景德镇这个公认的陶瓷业龙头老大上了生动的一课。潮州陶瓷业以民营经济为主体,完全实行现代的管理模式,同时又打破了家族制的运作模式。在用人方面,不管是国内国外的,只要创造价值都能为我所用。2003年,潮州陶瓷年产值156亿元,出口额是6.43亿美元,而全国陶瓷去年的出口总额是27亿美元。可见,陶瓷业的改革朝着民营化方向发展是对的,但是民营的陶瓷企业必须具备现代化的生产管理模式,而且必须具有一定的生产规模,只有这样才能在能在陶瓷业的生产、科研、营销等诸多方面做好、做强、做大。实践证明,遍地开花的私营作坊在当前的市场竞争中是没有竞争力的。所以,对于景德镇的瓷业来说,如何有计划的、科学合理的进行产业结构重组,并在这个基础上引进现代化的经营管理模式是需要首先考虑的问题。
  从陶瓷艺术设计的角度来看,景德镇也的确是有些落伍了。陶瓷业的经济运作模式与陶瓷产品的设计开发是相辅相成的,光有好的运作模式没有好的设计是不行的,因为陶瓷在市场上首先是一件商品。它凭什么吸引人?凭的是优良的设计。但是,长久以来,包括景德镇在内,国内的陶瓷业对“优良的设计”并没有明确的概念。“优良的设计”不在于纹饰的雅与俗、简或繁,而在于功能是否完备,其外在的美是否契合人们的消费心理。从商家的角度看,“优良的设计”意味着经营者销售曲线的上扬,这决定了生产经营者不能一厢情愿的进行设计。传统上认为“俗”的东西,经过现代设计的转换有可能成为时尚,而传统上被看作“雅”的东西若没有新的升华,继续因循守旧,照样没有价值可言。纹饰设计的“简”与“繁”虽然在鉴赏家那里可能有高下之分,在消费面前却是平等的,因为消费者各有所好,众口难调。此外,在景德镇人经常强调的东西里头也有两个方面值得辨析:一个是景德镇与官方特别是宫廷近千年的合作渊源;另一个就是景德镇的陶瓷在陶瓷艺术方面所曾取得的巨大成就。前者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渐渐变得暗淡无光,因为现代社会的一个首要特征就是“大众社会”的形成,以前供“御用”,服务于“权力”的技术和艺术必须走向平民社会,才能真正的找到自己大有作为的天地。与官方近千年的合作对于景德镇来说是一种信誉和文化资本,现实要求它把这种信誉和文化资本平民化。也就是说,我们的设计是对准普通老百姓的,作为产品的设计开发来说,不能因循守旧,总是守着几百年前的设计图样不放,更不能等着陶瓷设计师自然而然的流露“天才”的想法,而是要运用现代设计种产品语义学的方法去调查消费者的消费心理,从而使自己的设计从一开始就契合市场的需求。对“陶瓷艺术”地强调,往往使大批优秀的陶瓷设计是把更多的经历转入到了“艺术瓷”的开发上。艺术瓷本身并没有罪过,人们的确也需要专门用于摆设的艺术瓷,但是由于其价格昂贵且并非生活所必需,这种需求的量毕竟是很少的。历史上,景德镇之所以能够保持几百年的长盛不衰,归根结底并不是因为它为皇家作了多少贡瓷,也不单纯的是因为其陶瓷高度的艺术水准,而是因为它牢固地抓住和适应了国内外市场的需求。毋庸讳言,市场是景德镇陶瓷产业和陶瓷艺术繁荣的基础!但是,今天的景德镇虽然有5000家陶瓷企业,但大都以制造艺术瓷为主,对有巨大市场潜力的日用瓷却置若罔闻。这种错误的产品开发怎么能带动整个景德镇陶瓷业的复兴呢?相比之下,潮州又先走了一步,他们将日用陶瓷艺术化,将艺术陶瓷日用化,瞄准国内外市场根据不同的需求搞研发。这样,不但陶瓷设计的花样种类大大的增加,而且在保证市场的基础上提高了设计的水平。
  一千年匆匆而过,青花、釉里红、斗彩、五彩、粉彩,这些人们耳熟能详的字眼都与景德镇血肉相连。瓷的文化在中国,考察瓷的文化必然要去景德镇。“瓷都”的名字无论授予哪个城市,景德镇的地位都是不可动摇的,即使无冕,它永远也都是不朽的千年瓷都!但是,千年瓷都的声誉是景德镇历代先民辛辛苦苦开创的,对于后代来说重要的是继承和发展。继承不是墨守,发展则必须创新!景德镇那悠久辉煌的历史谁也不会熟视无睹,可是景德镇的确缺乏一种化腐朽为神奇的力量。为了“瓷都”的称号,有些人要打官司,我想这大可不必。大多数中国人是有历史癖的,想必景德镇人也有着浓重的历史情结,可是祖宗的辉煌毕竟只能代表过去。阅读历史能够增进我们的涵养,创造历史才真正是对自己实力的证明。景德镇,不要愤愤不平,去创造吧!
  由上观之,我们玉溪的“窑文化”又是个什么状况呢?我们有什么优势?我们如此大手笔的根据在哪儿?我们能超越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