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元宝基础图片:电视节目煽情,别玩得“出圈”了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7 04:33:50
电视节目煽情,别玩得“出圈”了
[来源:华声在线][作者:王宝琛]时间:2011-09-19 08:42:05
国家广电总局9月16日发布通报,石家庄市广播电视台“第三频道”近期播放了雇人扮演的一期情感故事类节目《我给儿子当孙子》,展现一个“不孝”儿子对父亲出言不逊、百般欺辱的过程。节目由河北九天传媒有限公司策划,雇佣群众演员表演,用夸张的手法表现儿子对老人不敬、不孝,肆意渲染家庭矛盾,刻意放大扭曲的伦理道德观,误导广大观众,社会影响极坏,极大地损害了广播电视媒体的社会形象,给予该频道暂停播出30日的处罚。
近年来,情感类电视节目可谓遍地开花,屡创收视新高。该类节目在大行其道的同时也承袭了娱乐节目的“真人秀”。今年6月,石家庄电视台《情感密码》栏目播出《我给儿子当孙子》后,片子在网络被传的风风火火。笔者看后也曾质疑这是真的吗?怎么会是这样呢?那知片中的不孝子许峰的言行,也激怒了很多观众,在节目播出后,根据节目提供的蛛丝马迹,人们开始对许峰展开了人肉搜索。正当寻找毫无进展之际,许峰却主动找到了媒体,爆出《我给儿子当孙子》只是一家传媒公司花钱雇临时演员演的一场戏而已。(《中国青年报》)
其实类似《我给儿子当孙子》的这种现象在情感类节目中并不是头一回出现。早在几年前,国家广电总局就对情感类电视节目的播出制定了严格的规定。去年6月广电总局还曾针对一些地方卫视电视节目存在的嘉宾身份造假、自我炒作、言论低俗、行为失检、恶意嘲讽等问题,对婚恋交友类及情感故事类节目进行规范整顿。明确要求电视节目要把好嘉宾关、话题关、内容关。要认真核实嘉宾的真实身份,严禁伪造嘉宾身份,欺骗电视观众。央视也在6月11日播出了《让婚恋情感类电视节目健康发展》的《焦点访谈》。由此看来,石家庄电视台此次受罚,确实是“玩”的出圈了。
情感类节目是近年来拉动电视收视的一股新生力量,它既是电视媒介实施差异化竞争策略的结果,更是社会转型期公众强烈精神需求的产物,为公众构建了一个公共的情感交流平台,使观众在收看节目的同时获得潜移默化的心灵熏陶、道德历练,促使人格的健全与完善。但随着情感类节目的火爆,一部分节目开始剑走偏锋,在节目制作方面出现了诸多与国家规定不符甚至造假的问题,最终导致了节目意义追求的虚位。
“作为能够发掘真相、揭露现实的媒体,一旦失去了真实性,会有多么可怕。为了收视率,造假是必须的吗?”有网友曾这样发问。在目前一些电视媒体“唯收视率”的追求下,电视节目庸俗化愈演愈烈,《我给儿子当孙子》就是明证。一些制作人本着“娱乐带来收视率,收视率带来广告,广告带来利润”的理念,把节目带入“娱乐至上、娱乐至死”的怪圈,过分强调和突出节目的情感刺激和游戏功能,忽视了电视节目作为大众文化的审美和教育功能。为增加收视率而雇人演戏骗观众的节目《我给儿子当孙子》给我们提供了最新的例子,让我们再一次看到了电视节目在娱乐化的追逐面前,底线一降再降的弊病。
其实,观众对节目的要求很简单,就是要故事的真实性、媒体的公信力。电视媒体是时代精神的反映,有专家也曾指出,在我国经济发展、技术进步、文化转型的社会大背景下,情感类节目更应该以强烈的人文关怀与伦理道德为节目导向,以记录普通百姓的人生境况与人性光辉为节目主旨,通过弘扬人间真情、沟通大众心灵、倡导社会公益、树立社会风尚,在和谐社会的构建过程中发挥其不可替代的作用,从而为自己赢得更大的生存与发展的空间!
因此说,电视节目煽情,别“玩”得出圈了!
声明:凡注明"来源:华声在线"均系华声在线原创作品,转载时请务必注明"来源及作者署名"。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