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宁细胞三角摇瓶:党内老人与改革记忆——纪念中共建党九十周年专题之二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5 01:35:04


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一举一动都牵动着千万人的心,而其中那些身处高位、手握重权的党内高层,在各个历史关头,尤其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这样的人非常多,不必说毛、刘、邓、胡、赵、江等最高领导人,即如万里、田纪云、朱厚泽、梁湘等共产党的第X把手,也对某些决策起了决定性作用,他们提出的一些理念,如朱厚泽宣传工作中的“三宽”理念,甚至还将影响到中国的未来。在中国共产党建党九十周年之际,我们也不妨回顾一下这些党内老人,看看他们说了什么,做了什么,为人处世如何,对周围乃至中国产生了什么影响。
 
万里、田纪云:两位副总理
万里的“三不主义”和“家庭禁令”
在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中,第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万里,不仅是一个对自己严格要求的人,而且对其子女、身边工作人员的要求也极为严格。 从领导岗位上退下来的万里,对自己的要求是:“不在其位,不谋其政,不问事、不管事、不惹事”。尽管儿女们早已成家立业,老大、老二、老三已退休,但他对子女们的两个基本要求丝毫没有改变:“一是要忠诚于党和人民的事业,二是要自立自强。”[详细]
田纪云:回忆办经济特区的艰难历程
其实这些人也未必懂得多少马克思主义,更未见过什么是真正的社会主义,无非读了几本马列书,摘引只言片语,加上自己想当然的理解,拿来吓唬人而已。这些人更少了解实际,了解国情,说挖苦一点就是不知道或者忘记了饿饭是什么滋味。他们没有真正理解小平同志这样一个思想,贫穷不是社会主义。[详细]
田纪云:改革开放的大功臣万里
万里说:“学大寨实际就是推广以大批促大干,取消自留地,不准搞家庭副业,推行‘大概工’,只算政治账,不算经济账,搞穷过渡。”“所谓普及大寨县,就是不仅要农业学大寨,连工业、财贸、文教、卫生都要学大寨,大寨有什么工业?有什么文化?据说中学生都没有几个,大部分是文盲,怎么值得全国学习?这样学法只能是越大越公越‘先进’。”[详细]
“三宽”部长朱厚泽
朱厚泽:用“三宽”创造好环境
朱厚泽:我当中宣部部长的时候,正处于一个新旧交替的过渡期。一方面,老的办报办刊的思想、反对进一步多元化的思想,还是很强大;另外一方面,市场化、对外开放、加上党内一些识时务的领导人,都在推动多元化。这两种力量是激烈冲突的。我是“文革”结束后的第六任中宣部部长。集中到一点,就是我刚才的那句话,中国的意识形态要为文学艺术的繁荣、学术研究的发展,创造一个和谐宽松的条件。只有这么一个口号。[详细]
帅好:1985年,人在贵州的朱厚泽
回忆贵州农村改革,研究政策的人都举例池必卿的“你走你的阳关道,我走我的独木桥”,朱厚泽也认为这是贵州最精彩的片段。三中全会前朱厚泽属于 “牛鬼蛇神”,基本没有参与,三中全会后平反了,恢复工作在贵阳市委任秘书长。[详细]
钱钢:朱厚泽留给执政党的珍稀遗产
朱厚泽反对新国家主义,呼唤公民社会;反对“富官”的权贵资本主义,呼唤“富民”的健康市场经济。2008年,中国出现了关于自由、人权等“普世价值观”的争论。他的文章提到,“一些人站出来,要对普世价值观加以讨伐、加以批判。我们官方的最高学术研究机构的领导人,也在正式的院报上发话了,也在批普世价值。……为这件事,我们一些老同志一起议论过。大家的意见完全一致,在这个问题上,不能有丝毫让步[详细]
刘学洙:我眼中的朱厚泽
朱厚泽不像有些同志,老是强调贵州穷,要求中央照顾:就贵州论贵州。他总是从全局高度看贵州。还是那次座谈会,1月5日,耀邦同志提出要把不发达地区开发问题,提到全国战略地位。在耀邦讲话的时候,朱厚泽有一段精要插言。[详细]
周瑞金和杜导正:新闻界的改革吹鼓手
周瑞金:“皇甫平”事件:江泽民两度亲自删稿
在“皇甫平事件”的前前后后,江泽民对于“要问姓社姓资”高度关注,而改革开放的开拓者邓小平则用冷静观察、思考来表明态度。周瑞金,曾任《解放日报》、《人民日报》副总编辑。1991年与当时上海市委政策研究室的施芝鸿和《解放日报》评论部的凌河一道,根据邓小平同志的谈话精神,以“皇甫平”为笔名在《解放日报》头版发表系列文章,针对时弊,鼓吹改革开放,引发了一场思想交锋。[详细]
周瑞金:一场“姓社与姓资”的交锋
回顾我国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历程,并非一帆风顺。人们不会忘记1991年羊年来临之时,中共上海市委机关报《解放日报》发表了四篇署名“皇甫平”的评论文章,掀起了一场所谓“姓社与姓资”的争论。这四篇文章影响之大,不亚于当年拨乱反正时的“真理标准讨论”。[详细]
杜导正:晚年考试成绩要好些
我最早知道“杜导正”这个名字是在1989年,当时我大学即将毕业,他是国家新闻出版署署长,为制定《新闻法》、《出版法》尽心竭力。等我参加工作,杜老已退出了政治舞台,我很快看到了他任社长的《炎黄春秋》,这本杂志是我步入新闻事业的启蒙老师。[详细]
梁湘与吴南生:地方大员长袖善舞
于光远:要给梁湘一个评价
中国的改革开放取得了史无前例的、举世公认的伟大成就。这是中国共产党在邓小平理论指导下组织动员全党和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参与、支持的结果。在改革开放浪潮里,先后涌现了一批闯将,冲锋陷阵、披荆斩棘,走出了一条没有人走过的新路。其中有老干部,有年轻人,有专家学者,有普通工农兵,凝结为一股无坚不摧的力量。曾经在深圳、海南两个经济特区担任主要领导的梁湘同志,就是极其出色的一员。[详细]
吴南生:特区最大功劳引进“没有腿的巨人”
吴南生:现在回过头看,特区最大的功劳就是突破,把 市场经济引进来了,应该说中国的 市场经济是从特区开始的。从深圳、珠海、汕头开始,到珠江三角洲,再到全国。我说 市场经济是个“没有腿的巨人”,他走到哪里,谁都顶不住的。[详细]
吴南生:特区应为中国政治改革探路
吴南生:此前特区之“特”,精髓在于改革掉僵化的、以为这就是社会主义的计划经济,探索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时,“文化大革命”刚刚结束,“左”的以至极“左”的思想仍占着上风。因此,要改掉计划经济,建立市场经济,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办特区,把国外资本引进来,让人家赚取利润,这是否符合马列主义路线?这是当时意识形态激烈交锋的一个焦点。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经济特区当年的任务确实已经基本完成,各地在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中公平竞争。从这个意义上说,特区是“不特”了。[详细]
结语:
上面列举的几位党内老人,远远不能代表党内有影响力人物的全部,还有非常多的老人,曾经或正在发挥巨大作用,原来中顾委里面的那些老人们就是这样一个群体,如任仲夷和于光远都曾是改革开放重要的参与者,并在退休后依然影响广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