厂房承受吊车载荷:民间藏珍赏析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5 20:22:02

民间藏珍赏析

2009-12-05 15:46:09 作者:北京 贾文熙 来源:收藏快报 



元代铜火统

火铳正面镌刻“至正二年二月真定太保回回军”十三字

火铳背面镌刻“伍仟捌佰贰拾号”

体鸣铜响乐器

似蚌壳体的共鸣腔
     目前在各地民间寻宝、鉴宝活动中,确有眼前一亮的开门器。由于活动现场人多与每件器物鉴评仓促,多数典型器物仅向执器人作一概述,没下留下任何影像资料,遗憾之余有几件留下器照,这里略作点评,以飨藏界朋友共赏。
     一、舶来的体鸣铜响乐器
     前年笔者在山东某地参加鉴定活动时,见一件铜响乐器,当时不敢确定器名,但从皮色及包浆与内腔砂铸工艺留痕看是老器物,当时仅从器面中部敲击点看褐红色氧化铜皮壳在两百年左右。笔者返京后经查我国古代乐器无此形器物,按该器刻铭查日本年号,确有近270年的历史,正如初判断。该乐器为圆形双面打击响铜体鸣乐器,似两片铜锣相扣,上半圆铸为一体,上有一对吊钮,系绳悬吊在乐架或一长杠上,或由两人担着,敲击器面中部的打击点,器的一面有两行竖刻文字,左“上桀村惣氏子中”,右“御宝前元文四年末四月吉日”,上中部竖刻“奉纲”两字。当时从皮壳包浆估计应是清代物品,先从“元文”四年分析,清代没有“元文”年号。再从作器人分析,“上桀村”为地名,“惣氏子中”四字似为日本人名。查找日本年号,为1739年,即大清乾隆四年。“御宝前”日语是祭祀神灵活动,据我们分析是日本渔民祭海神的一种乐器,可能是当年日本渔民登陆山东半岛的遗留物。该件乐器为响铜合金铸造,从该器内共鸣腔看应为埋砂铸造,吊钮内环留有分范痕,器口内沿留范边手划感觉较利,当年器表是经厝磨处理后光洁后使用的。从锈蚀看由于长期受海边潮湿空气影响,器表自然氧化生成较薄的灰绿氧化铜层,而敲击点的花瓣纹由于打击触摸,露出光滑的黄铜色,之后近两百年不再使用,该处逐渐生成氧化亚铜的皮壳。
     这件打击发音的铜响乐器,近似于我国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铜铓,铓面呈圆弧形,中央突起也为半圆球状,用木棰敲击中央部分振动发音,与上述日本乐器相仿。我国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铜铓规格大小不一,发出音响不同。在傣族、景颇等族的打击乐合奏中,将铓悬吊在支架的横杠上,四、五面大小不同的铓,与其他乐器打击演奏。还有多面组合的排铓、编铓。按打击发音还与我国的体鸣乐器铜片钟,又称韵板相近似。但其形状差异较大,铜片钟形状似为压扁毡帽形的等腰三角形板块。
     二、屈指可数的第六件元代铜火铳
     在河北首届赛宝活动中,有位持宝人,送上一件元代火铳,被评选为石家庄民间“十大宝物”之一。我参与了评选,该物确实珍贵,珍贵之处,为我国已知面世见诸文献记载的元代,并有准确纪年刻铭的火铳,屈指可数,应该是第六件。之后该器被推荐在央视2套“鉴宝”节目中亮相。该铳通长31厘米,口径2.5厘米,重约2公斤。铳口外缘加厚,药室隆起呈椭圆形,上方有一火门,放置导火线。铳尾中空,可安木柄。铳身外部隆起四道铜箍,以固铳体。正面镌刻“至正二年二月、真定太保回回军”十三字,背面镌刻“伍仟捌佰贰拾号”铭文。据火铳铭文分析,“至正二年”系1342年,距今667年。
     在这件器物上承载着我国金属管形火力发射武器的初始期雏形,在枪炮发展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页,在我国乃至世界枪械发展史中,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它是在元朝统一全国的战争中,在获得金和南宋军队使用纸筒、竹筒制的兵器“突火筒”的技术上,发展为铜铸的金属火铳,可以视为后代金属枪械的鼻祖。当年正定驻扎着由太保统领的一支数千的西夏回回族军队,这样一支具有规模的驻军,我们分析其作用一是屯兵守护京师的西南大门,而正定又是守护蒙古经山西出入中原的交通要道咽喉。当年正是南北方各地农民起义接连不断,烽烟四起,元朝统制者在此屯师重兵,配以新式火器,这就不言而明了。
     元代铜火铳初期是在宋金的竹制突火筒的基础上,随着火药性能的逐步提高而创造出来的第一代铜、铁制造的发射管形火器。这类火铳前为铳管,中为药室,后为铳尾。铳尾的銎(穷)孔,是插装手执木柄用。管口和椭圆球状药室前后铸有几道凸起圆箍,是为了防止火药在膛内爆炸。药室内装填火药与埋药捻,药捻通过圆形小透孔伸出,发射时点燃药捻,火药在膛内燃烧所产生的压力发射铁弹、铅弹、砂石弹。从这件火铳的器型与留有的铸范痕看,系采用翻砂法批量制作的。预先制作与现火铳相同的木模型,模型分两半,有木销钉定位。火膛与铳后空腔,另做型芯,可以做若干个相同木模型,适用于成批量的铸造。砂铸的具体方法我们已在前文(本报3月18日的本文连载之五中)介绍。铸成型后为保证发射火弹顺利,火膛筒内经打磨处理。铳体文字是铸成后,用錾刀剁刻的,字口外翻刺边。
     我国有文献记载最早的铜火铳是元代至顺三年(1332),沈起炜编著的《中国历史大事年表》载:“元至顺三年(1332),现存最早有年份可考之金属火炮(铜火铳)铸于本年。”即现藏中国历史博物馆的那件。这类火铳目前面世的并不多,现可见著录的共五件,该件即应定为第六件。其他五件分别是:
     阿城铜火铳1970年7月黑龙江阿城县半拉城子出土,长34厘米,重3.55公斤。
     西安铜火铳1974年8月西安市东关景龙池巷出土。长26.5厘米,重1.78公斤。
     元至正十一年铜火铳,清乾隆二年(1739)出土于山东益都县,全长43.5厘米,重4.75公斤。铳管前端镌有“射穿百札,声动九天”,中部有“神飞”,尾部有“至正辛卯”,为元顺帝时至正十一年(1351)。现藏中国人民军事博物馆。
     传世火铳,镌刻“至顺三年”(1332),长35.3厘米,重6.94公斤,现藏中国历史博物馆。
     北京通县铜火铳,北京通县出土,尺寸不详。
     这类器物为什么出土很少,当时它是守卫城池中或古战场的战争遗物,不可能深埋地下,战后多为当地乡民捡起化铜另铸它物用了,即使埋于地下也不深,历经七百年来,历年的耕地、建房等被后人捡取他用,近代仅有极少数的遗物被发现,作为古物珍藏。物以稀为贵,这件火铳是六件中最为珍贵的,应是无价的。(本文作者系首博在聘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