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觉冲击强的颜色:中国第一古刹白马寺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30 08:15:37
拜谒中国第一古刹白马寺   
摄影、文/北路居士

天下着小雨,整个洛阳城显得灰蒙蒙的。在淅淅沥沥的小雨中,我和七弟从洛阳火车站登上了56路公共汽车,去拜谒中国第一古刹白马寺。白马寺在洛阳的东郊,公交车一直向东行驶。洛阳的公交车站很短,大约三四百米就一个车站。56路车走走停停,出了洛阳城车,才快起来。全程大约经过了二十个车站,整整走了50多分钟才到了白马寺。
下车一看,路的北侧有一个牌楼。那牌楼上写着“大千世界”。跨过牌楼,是一个院子。往左侧拐,一溜卖香和纪念品的棚子:“买香吗?五元一包!”商贩们不断兜售着商品。挨着这些商贩的小棚,有一牌坊。那牌坊坐东朝西。牌坊上写着“圣教西来”两侧有一副对联“窟赞龙门遗迹近;寺弘象排法源长”。跨过牌坊,有一古建筑,上写“白马寺”。我以为是白马寺的山门。可到了跟前一看,原来是售票处。这售票处分北中南三个门洞,一个四十余岁的和尚在北门洞售票。中间门洞是入口。购票进入后,豁然开朗,一块特大的开阔地,北面是白马寺古老的山门,南面临街处是山门的牌坊。看起来这牌坊建的没几年。因为牌坊上是江泽民的题词“中国第一古刹”。牌坊的两侧一面写着“正道”,一面写着“善行”。原来这牌坊北侧的才是白马寺的山门。我们进来时的售票处和这座牌坊都是近几年新建造的。
山门外有一对石马,左右相对。据说是,这是驼经书的白马。之所以取名白马寺,就是因为经书由白马驼来。再看山门,红墙灰瓦,灰瓦的山门顶,中间高,两头低。下面三个门洞。原来这是牌坊式拱券三门洞。正中的门洞大,两边的门洞小。正中的山门紧闭,两边的小门开放,供行人出入。只见那正中门洞上边有一块黑色的大匾,上边镶嵌着“白马寺”几个金光闪闪的大字。听人讲,这寺庙的山门,也有讲究。据说,一般寺院将山门都开三个门洞。三门为佛教的三解脱门,中门是空门,两边是“无相门”和“无作门”。人们从中门进入寺院,就是“悟入空门”了。
我们顺着山门旁边的小门进入了寺院,东边是钟楼、西边是鼓楼。钟鼓楼均是两层。那钟楼底层供奉着佛像,上层悬挂着钟。楼外挂着一块匾,写着“马寺钟声”,钟楼门的两侧悬挂着一副对联“百八杵钟声撞醒疑梦;五千言惠典参破禅机”。那鼓楼也悬着一块匾,匾内写着“释源鼓音”。鼓楼的门两侧仍然悬挂着一副对联“雷鸣一声警醒世间名利客;音闪万里指点苦海梦迷人”。不过鼓楼是锁着的。据说,晨曦初露时敲钟,红日西沉时击鼓。它是僧人们作息的信号,也是佛事活动兴盛的标志。
过了钟鼓楼,便是天王殿。这天王殿建于元代,明代重建。门口有一副对联“年年坐冷山门,接张待李,总见他欢天喜地;日日携空布袋,少米无钱,却剩的大肚宽怀。”一看这副对联就知道说的是弥勒佛。步入天王殿,果然见那雕花的大木佛龛上坐着笑容可供的弥勒佛,正笑迎着八方来客。店内的东西两侧是“四大天王”。后边是天将韦驮。
从天王殿后门出来,迎面便是大佛殿。步入大佛殿,看到了殿内供奉的是三尊佛像。中间的主尊是释迦牟尼。两边坐的是他的助手,左侧是文殊菩萨、右侧是普贤菩萨。释迦牟尼佛的两侧各站立一位弟子,左侧是迦叶、右侧为阿难。文殊、普贤菩萨的外侧也站立两名侍者。据说,释迦牟尼与文殊、普贤菩萨三者组合的造像,已成为佛教造像中的固定形式,合称“华严三圣”。在大殿内的东南角悬挂着一口大钟,这是僧人举行佛事时用来敲击的法器。在释迦牟尼佛的后壁背面,悬塑着一尊观世音菩萨。这尊观世音不是面对释迦牟尼佛,而是背向释迦佛,面北而坐。只见那观世音,左腿盘起在莲花座上,右腿下垂踏在莲蓬上,称为“倒坐观音”。寺院内为何将观音倒坐?有一副对联是这样写的:“问观音为何倒坐;叹世人不肯回头”。
大佛殿的后边是大雄殿。大雄宝殿的正中,置一大型木构格式佛龛,两侧有楼梯可供上下。大龛内的三尊主佛并坐。中间的主尊是婆娑世界的释迦牟尼,尊称为“大雄”。左侧是东方的“净琉璃世界”的药师佛。右侧是西方“极乐世界”的阿弥陀佛。三佛像佛前,左右相对而立的是韦驮、韦力二位护法师。大熊殿内的东西两侧的弥勒座上,供奉着十八罗汉。罗汉像的背后的墙壁上,塑满了壁佛,据说有五千零五十六尊。大雄殿后门内,有一尊韦力天将塑像,站立在弥勒座上,左手执戟、右手握拳,护持寺院。
过了大雄殿就是接引殿。这接引殿的主佛是阿弥陀佛。阿弥陀佛是教化众生的接引佛。据说,众生只要“念佛往生”,只要一心念“阿弥陀佛”,临命终时,阿弥陀佛必定前来接引往生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的左右站立着协侍菩萨。左为观音、右为大势至菩萨。这一佛二菩萨的组合,称为“西方三圣”。就是管理西方的三位圣人。
白马寺的最后一部分是清凉台。这是一座用砖砌的高台。整个台雄浑古朴,蔚为壮观。相传,清凉台是东汉明帝刘庄避暑读书的地方。印度高僧摄摩腾、竺法兰在此台禅居和译经传教,第一部汉文佛经《四十二章经》,就在这里问世的。在清凉台上,建有毗卢阁和印度高僧殿。那毗卢阁面阔五间,正中置木雕佛龛一座,佛龛内的佛坛上塑像三尊。正中的主尊是“毗卢遮那佛”,简称“毗卢佛”,即大日如来。左侧立着文殊菩萨、右侧立着普贤菩萨。这一佛二菩萨合称“华严三尊”,因为他们主奉讲华严经而得名;相继是印度高僧殿。左侧为摄摩腾、右侧为竺法兰。
看完中轴线,我们又去看了两侧的殿宇。六祖殿位于中轴线西侧,大佛殿西南,殿内供奉着初祖达摩、二祖慧可、三祖僧璨、四祖道信、五祖弘忍,六祖惠能。玉佛殿在大佛殿的西侧,殿内供奉白玉佛一尊。卧佛殿在大佛殿东侧,殿内供奉着身长五米的缅甸玉佛一尊。这卧佛是释迦牟尼的涅槃像,身体侧卧,右臂弯曲,右掌托腮,二目微睁,左臂直伸附于左侧身上,左腿稍弯曲压在右腿上,卧态自然,安详自在。1995年寺院又在清凉台两侧建筑了法宝阁和藏经阁。法宝阁内供奉着印度总理拉奥于1993年赠送的释迦牟尼青铜立像。藏经阁供奉着泰国佛教界赠送给白马寺的“中华古佛”以及藏有寺院的重多经卷。
我们看完寺院出来山门,突然看到了两个和尚在给几个人讲白马寺那两匹白马。我们走到跟前一看,一个年龄约三十七八岁的和尚手拿麦克风讲,一个小和尚背着一个扩音器。和尚的讲解声音被扩大了数倍。我们不免跟随这和尚的讲解走了起来。这和尚随讲着,随领着几个人走。渐渐地走到了外边看是一个大大的圆包处。原来这是印度佛殿。那和尚讲的眉飞色舞。听的人均均有味。原来在2004年6月25日,印度总理瓦杰帕伊,参访白马寺,并虔诚地朝拜印度的两位高僧摄摩腾和竺法兰在白马寺的圣冢。在朝拜时诱发灵感,萌生在白马寺修建具有印度建筑风格佛殿的念头,此后,经中印双方协商,达成了建殿意向。2005年4月9日至12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访问印度期间,温总理与印度总理曼莫汉辛格,共同出席了在洛阳白马寺见印度佛殿的签字仪式。从此,印度政府出资和设计、中国政府提供土地和建造的备忘录,已载入中印两国的联合声明中。2006年7月,印度佛殿在白马寺西侧破土动工。经过十个月的精心施工,2007年举行了盛大的竣工典礼。印度佛殿占地6000平方米,建筑面积3450平方米。主要建筑包括大佛殿、回廊、牌楼、钟鼓楼等。大佛殿方正严谨,中心是一个巨大的覆钵式穹隆顶。大佛殿中央供奉着佛祖得道时的雕像。顶部安有玻璃天窗,阳光从天窗里透射下来。照射在佛像周围。那和尚讲的头头是道。最后他讲了一个笑话,前不久,来了一帮研究生学生,他应邀给学生们讲。学生们问这问那,他一一解答。有一个决策问题怎么解释,学生们也不清楚。他实实在在的回答同学们:“这个寺里就我说了算,我说怎么办就怎么办!”学生们终于听清楚了。听和尚讲到这里,我也大惊,原来这个三十七八岁的年轻人,竟然是白马寺的方丈。看来这寺院也与时俱进,也在选拔年轻人当人领导职务。我给方丈拍了一张他在讲解时的照片。
在方丈的讲解中,我了解到了建造白马寺的故事。相传东汉明帝刘庄夜寝南宫,梦一金神,头放白光,飞绕殿庭。次日得知,梦为佛。逐派遣使臣蔡愔、秦景等人前往西域拜求佛法。蔡愔、秦景等人到了大月氏,也就是今天的阿富汗一带,遇到了在这里游化宣教的天竺(古印度)高僧摄摩腾、竺法兰。蔡、秦等人邀请摄摩腾、竺法兰到中国宣讲佛法。二人答应前往。于是用白马驼载佛经、佛像,跋山涉水,于永平十年(公元67年)来到了京城洛阳。汉明帝敕令仿天竺式样修建寺院。于是开始建造白马寺。这是我国建造的第一座寺院。建成后,为铭记白马驼经之功,逐将寺院取名“白马寺”。从白马寺始,我国僧院便泛称为寺。白马寺也因此被认为我国佛教的发源地。历代高僧,甚至国外名僧亦来此览经求法。所以白马寺又被尊为“祖庭”和“释源”。
老七我们俩离开了印度佛殿,碰到了一个小和尚,于是就与小和尚聊起来。小和尚说:“白马寺从建造开始到现在2000多年,这座寺庙曾几兴几废。到了明代嘉靖三十五年(公元1556年)的大修,大体的奠定了今天白马寺的规模和布局。新中国建立后,党和政府更加重视白马寺。多次修复白马寺。1961年国务院公布白马寺是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3年国务院又公布白马寺是全国汉传佛教重点寺院。1984年按着国家规定,白马寺移交宗教事务部门领导,有僧人管理。现在的白马寺已经空前兴旺!”
出了白马寺,我仍然在思索着。寺庙文化在我国源远流长。现在的白马寺又走向世界。不但引进了印度的佛殿,而且还引进了泰国的佛殿。佛教在白马寺将集聚多国的佛教殿堂和佛教文化艺术。到那时,白马寺在全国又开了佛教界的先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