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13J1P121外墙11的做法:当代散文理论建设的回顾与反思 - 国公网 国家公务员网 21Gwy.Com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4 19:09:30

当代散文理论建设的回顾与反思

日期:2009年1月14日 | 来源:不详 |本文纠错或补充 | 建议投诉 | 加入我的书签3、对于秦牧散文创作的再评价。秦牧散文融说理、叙事、抒情为一炉,使知识性、思想性、艺术性相结合,借谈天说地、辨析名物之方式,来寄寓对人生的褒贬。同样,早在1960年代,研究者对于秦牧散文的评论主要集中在作家观察生活与选取题材、艺术手法、语言应用等方面的独特性上认为秦牧散文的特点在于其“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到了1980年代,随着对秦牧散文创作研究的深入,出版了不少有着真知灼见的研究论著。研究者的主要着眼点开始转向对于秦牧散文创作的总体得失反思上。溪清、渝嘉认为:“他的散文接近于周作人、林语堂、丰子恺的一路,但‘知识性’被推到了极致,语言的‘趣味’实已不足,‘感情’的调和则尤欠功夫,这就大大影响了他的艺术成就”。循着这个思路,刘锡庆在1990年代后期为中进一步指出,秦牧散文是《讲话》所孕育的“新散文”表现形态之一——以“谈天说地”的软性题材,以富于知识趣味的健康情调和明快、畅达的轻松文笔所写出的一种新型的、大众化的随笔。其根本缺点在于用“知识”替代了“自我”,也丧失了抒情的自性,从而使得他的作品未能超越“知识小品”的藩篱而进入“艺术散文”的殿堂。有意味的是,刘锡庆先生始终是以“艺术散文”的钢圈来套当代散文作品,这种方法的确有些捉襟见肘的尴尬。事实上,散文的现象具有丰富性,一味地要求其表现“个性”,那岂不是一相情愿的事?
  还有1990年代中期,林贤治在中更是给秦牧下了危言耸听的判词:“对个性的遗弃:秦牧的教师和保姆角色”。他决然认为,秦牧并非文学史所称誉的“散文大家”,而是“一个思想贫乏而语言平庸的作家”。他之所以获得了与其实际水准不相符的地位,是因为“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的写作有两个死结:一是降低了标准,一是放大了成就”、“一个统一有序的社会,必然要成批生产与之相适应的作家……而且,必然要从中推举出某位代表人物,极力树作优秀的典型,以期群体仿效,免得标新立异。制造优秀,是政治手段在文学方面的运用,是政治入侵文学的众多现象之一”。批评不是作秀,任何脱离作家生活的社会现象而强作家所难的批评方法应该为我们摒弃。事实上,在一个整个民族整体“失语”的社会机制里,即使有个性的作家又将如何?文学批评的目的也不是哗众取宠,而是认真地总结文学的经验与教训,更好地启迪未来。
  
  四、1990年代消费环境中的几种散文观念
  
  早在1980年代,一些研究者对长期背负着“形散神不散”精神枷锁前行的当代散文产生深深的失望。有人认为“散文已趋于解体”,当代散文“以广泛的萧条来慢待这个对文学充满厚爱的时代”,“走的是一条下坡路”;在“旧有‘散文’概念的内涵已经分化完毕”的今天,“‘散文’作为一个文学概念已经失去了存在的必要性和价值”;还有人认为“一直被误作文学的散文”,“已完成了它的历史文化使命,它应当寿终正寝了”,“当代文学不再需要散文”。
  可是,散文沮丧地告别1980年代,来到1990年代后,却出现了人们事先所没有料到的“散文热”现象。1990年代,我国进入一个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快速转型的社会时期,人们的生存状态日趋复杂。生活的多样性和多变性给人们带来了更多表现情感与思想的诉求,散文这种最善于直接表现人们真情实感的文学样式,正好就承担了这一使命。各种随笔类图书的销量一路看好,刊载承载百姓情感的都市平民报纸一时走红,众多作家纷纷转型,专门报纸、刊物的随笔写作。就在这个时候,出现了要求散文求新、求变的“大散文观”的声音。
  在1990年代较早提出“大散文”概念的是贾平凹。1992年《美文》杂志创刊时,贾平凹作为主编旗帜鲜明地提出“大散文”概念。他说:“散文是大而化之的,散文是大可随便的,散文就是一切的文章”。为何提出这样一个概念呢?贾平凹当时是有现实考虑的,“我们确实是不满意目前的散文状态,那种流行的,几乎渗透到许多人的显意识和潜意识中的对于散文的概念,范围是越来越狭小了,涵义是越来越苍白了……”因此,“我们的杂志挤进来,企图在于一种鼓与呼的声音:鼓呼大散文的概念,鼓呼扫除浮艳之风,鼓呼弃除陈言旧套,鼓呼散文的现实感,史诗感,真实感,鼓呼更多的散文大家,鼓呼真正属于我们身处的这个时代的散文”。“大散文”概念的提出,是针对流行于当时社会上的那些仅限于花花草草、借景抒情的抒情散文的。也就是说“大散文”的概念尽管笼而统之,但作家更注重一种风气,一种关注社会的境界。因此,作为散文期刊的宣言的“发刊词”,对于“大散文”的鼓与呼,无疑是当代散文创作求新求变的催生剂。
  “大散文”概念提出后不久,就遭到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刘锡庆先生的反对。他先是在《当代散文:更新观念,净化文体》中提出了“净化文体”的观点,认为散文的文体特点是“自我性”、“内向性”、“表现性”,提出“创作‘主体’以第一人称写法和真实、自由笔墨,用来抒发感情、表现个性、裸露心灵的艺术性散体短文,即谓之散文。”他用更为随意性的解释进行翻译:“散文就是更本色、更自由地表现自己”;“散文即个性和心灵的赤裸”;“散文是作者性灵(独特个性)的自然流露和自由展现”;“散文即自我心灵美、人格美的本质‘对象化’”等。他还对散文的审美“特征”加以规范,提出四个特点:“篇篇有‘我’,个性鲜明”;“外物内化,以小见大”;“真实、自然,笔墨自由”;“纸短韵长,风格各异” 。后来,刘锡庆在进一步展开对中国现当代散文流变史的把握的论述中,强化其“散文净化”观。
  刘锡庆文章资料丰厚翔实、论述严密自恰,其征引考辩、爬剔、梳理的实证功夫和务实风格,实为诸多散文研究者所不及。然而,他的“净化文体”观也存在一些问题:一是散文本身就是“文类”的问题,而不是“文体”的问题。二是散文的基本特点是“有神无形”,其“形”之丰富,非其他文体所能比。散文过于“净化”,导致了所谓的“艺术散文”才是“散文”,其他散文不是散文。他连20世纪90年代出现的“散文热”都视而不见,认为“从艺术散文的观点来看,散文并不‘热’;不仅不热,还有些‘冷’呢”。这样严格的“门户清理”,只能造成散文品种的单一。因此,正如陈剑晖所指出的那样:“无视90年代散文的繁荣主要是思想随笔繁荣这一基本的文学事实,而偏执于‘艺术散文’这一隅,一味追求散文的净化,这无论如何是难以令人苟同的,也无益于当代散文的健康发展。也许正是这个缘故,刘锡庆的‘净化’ 理论发表后便一直遭到世人的诟病”。也有学者指出:“搞‘文体净化’充其量也不过是在技巧修辞层面做些调整而已”。
  
  值得注意的是,作为散文理论家的楼肇明先生在对20世纪中国散文进行历史评判的基础上,与人合作编辑“当代散文潮流回顾·写作艺术借鉴丛书”,对当代散文写作潮流进行扎实而细致的案例研究。他提出散文最基本的三个本质规定是:“散文的文化本体性”、“与史与哲学相綰结的思维性”、“审美变革中的前驱地位”。在对散文本体研究的基础上,他还提出“复调散文”的概念,即:“一是维度的改变,不再是一件事,一种情感、一个道理;二是一个主题包括二个母题、一个意象包含二个缩影,在两个层次、两个侧面展开;三是宏观时空和微观时空碰撞,两个叙事人,双重视角;四是七嘴八舌,叙事人非常隐蔽”。他还认为“复调实际上是对完整的要求。艺术的根本原则是经济原则,复调散文就是要求在一定的篇幅内表达比较多的内容,它要求作者改变以往那种唯我独尊的写作态度,召唤读者参与作品的完成”、“要打破这种近乎宿命的循环,就必须提倡思想者、学者和诗人的三位一体,提倡复调散文”。楼肇明将散文写作的主体——作家定位在思想者、学者和诗人,集三位于一体,视散文文本为思、史、诗的三维于一身。在这三者中,思是灵魂,史是骨架,诗是主观形态或承载方式。他心目中的最高境界的散文是文化、历史、哲学与诗性完美结合的散文。他认为“散文的文化本体性的核心部分,即在于重铸民族的文化精神和文化性格,或者说是旨在创造性地转化民族文化性格”。应该说楼肇明先生“复调散文”观的提出,就是对于我国消费文化环境中文化缺失现象的回应,要求散文必须负担起“重铸民族的文化精神和文化性格”的使命,而不是一味地成为大众情感的消费“甜点”。然而,他将散文写作主体的定位于“思想者、学者和诗人”,虽然是出于一种美好的愿望,但似乎也有些不切合实际。其一,散文本身就是社会情感与思考的载体,它的门槛很低,只要有情感有思考,谁都可以涂抹几笔,不是说只有思想者、学者、诗人能够写作,而一般的普通大众就不能表达自己的心声;其二,在人心浮躁的市场经济年代,人们以追逐利益的最大化为目的,许多“思想者”热衷于制造“噱头”而沽名钓誉、许多“学者”热衷于制造“泡沫学术”、许多“诗人”热衷于进行“下半身写作”之时,他的这种“空谷清音”又有几人能够善于倾心聆听呢?
  正如美国学者杰姆逊所指出的那样:“文化已经大众化了,高雅文化与通俗文化,纯文学与文学的距离正在消失。商品进入文化意味着艺术作品已经成为商品,甚至理论也成了商品……总之,后现代主义的文化已经从过去那种特定的‘文化圈层’中扩张出来,进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成为消费品。”文学的生产同样受制于文学的消费,受制于为文学消费所服务关联的如市场、读者、出版、发行相关环节,而批评者的引导只能占到很小的比重。也就是说,广大的作者更愿意投市场、投读者所好,也不愿意让批评家的颐气指使。对于1990年代的散文写作者来说,他可以不考虑何为“大散文”、何为“艺术散文”、何为“文体净化”这些理论家们所设定的问题,可是绝对不会忽视社会的需求。也就是说,面对消费市场,散文理论家、批评家越来越处于一种“无能为力”的尴尬境地。散文一方面朝着“形而上”学识与思想的高度挺进,涌现出诸多标识“思想散文”、“思想随笔”、“文化散文”、“文化随笔”、“学者散文”、“学者随笔”、“学术随笔”等散文的风行于市;另一方面也可能朝着如“小女人散文”、“生活散文”、“媒体散文”、“城市散文”、“经济散文”、“网络散文”等更能从容不迫地表现平民百姓闲适情感与希冀的散文内容靠近;当然,这种散文的探索,还可能出现类似“新潮散文”、“女性散文”、“新生代散文”等在形式和内容上具有探索精神的散文形式。可以这样说,1990年代各种眼花缭乱的散文概念的背后,是不同档次、不同规格的文学、文化期刊上各类铺天盖地的散文作品,是书店里琳琅满目的充斥着人们视野的散文随笔类图书。
  
  注释:
  (1)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153页。
  (2)秦牧:《散文领域——海阔天空》(《文艺报》1959年第14期);吴调公:《什么是散文》(内蒙古《语言文学》1960年第2期)。
  (3)(38)陈剑晖:断裂中的痛苦与困惑——20世纪散文理论批评评述[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2004年第1期,第55页,第52页。
  (4)李健吾《竹简精神——一封公开信》,《人民日报》,1961年1月30日。
  (5)师陀:《散文忌散》,《人民日报》,1961年2月27日。
  (6)柯灵:《散文——文学的轻骑兵》,《人民日报》,1961年2月28日。
  (7)王尔龄:《散文的“散”》,《光明日报》,1961年4月23日。
  (8) 萧云儒:《形散神不散》,《人民日报》,1961年5月12日。
  (9)巴金:《随想录》,新知·读书·生活三联书店,1987年第506页。
  (10)秦牧:《三十年代的笔迹和脚印》《秦牧全集》(2),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第327页。
  (11)(19)林非:《散文创作的昨日和明日》《文学评论》,1987年第3期,第37页,第39—41页。
  (12)(18)楼肇明等:《繁华遮蔽下的贫困——九十年代散文之路》,山西教育出版社,1999年第145页,第144页。
  (13)(16)陈剑晖:《中国散文理论存在的问题及其跨越》《中国社会科学》,2005年第1期,第145页,144页。
  (14)郁达夫:《导言》,中国新文学大系·散文二集,上海良友图书出版公司,1936年,第4页。
  (15)秦晋:《新散文现象和散文新观念》《文学评论》,1993第1期,第133—134页。
  (17)喻大翔:《散文观念更新谈》(《散文世界》1986、7)、《历史与现实:形散神不散》(《河北学刊》1988、1),王尧《散文艺术的嬗变》(《当代文坛》1986、5)、叶公觉《新时期散文发展浅说》(《当代文艺探索》1987、1)、郭风《关于“形散神不散”》(《解放日报》1988、2、25)、杨振道《散文艺术形象的形神统一》(《河北学刊》1988、2),以及林非《散文创作的昨日与明日》(《文学评论》1987、3)。
  (20)张明吉《谈杨朔散文的不足之处》(《光明日报》1982、8、19)、创淮《成就与局限》(《光明日报》1982、9、10)。
  (21)佘树森:《当代散文之艺术嬗变》,北京大学学报,1989第5期,第6页。
  (22)(27)(30)(37)溪清、渝嘉:《当代散文纵横谈》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90年,第42页,第84页。
  (23)吴周文:《杨朔模式”及其悖失态势》,《散文十二家》,人民文学出版社,1992年第8页。
  (24)井岩盾:《评〈冬日草〉和〈平明小札〉》,《文学评论》1963年第3期。
  (25)如胡树琨、谭举宜著《刘白羽作品赏析》(广西教育出版社1981年版);孟广来、牛运清编选《中国当代文学研究资料·刘白羽研究专集》(解放军文艺出版社1982年版);牛运清著《刘白羽评传》(重庆出版社1995年版);朱兵《刘白羽评传》(百花文艺出版社,1995年版)。
  (26)郑锹:《他歌唱红日和大江——漫谈刘白羽的散文创作》《福建师范大学学报》,1980年,第1期。
  (28)杜埃《论秦牧的散文——〈花城〉读后》,《文艺报》1962年第12期,收入《笔谈散文》1980年版;易征、张绰、关振东《十里花街——谈秦牧的散文》,《上海文学》1962年第4期)。
  (29)林湮选编:《中国当代文学研究资料·秦牧专集》(福建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陈其光、陈碧秋《秦牧散文欣赏》(广西教育出版社1981年版);张振金《秦牧的散文艺术》(暨南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等。
  (31)张炯等人主编:《中华文学通史》第10卷“当代文学编”,华艺出版社,1999年版。
  (32)林贤治:《对个性的遗弃:秦牧的教师和保姆角色》文艺争鸣,1995年第3期。
  (33)王干、费振钟:《对散文命运的思考》《文论报》(石家庄),1986-7-21。
  (34)黄浩:《当代中国散文:从中兴走向末路》《文艺评论》,1988年,第1期。
  (35)(39)王聚敏:《散文文体净化说质疑》,海南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第3期。
  (36)如《世纪之交:对“散文”发展的回顾与思考》(《文学评论》1997、2);《当代散文创作发展的几个问题》(《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1、1)。
  (40)楼肇明、老愚主编:《当代散文潮流回顾·写作艺术借鉴丛书》共六种,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41)(43)楼肇明:《文化接轨的航程》,楼肇明、老愚主编“当代散文潮流回顾·写作艺术借鉴丛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年第2页,第5页。
  (42)楼肇明、老愚:《散文从单调走向复调》,中华读书报,1996-7-31第5期,第5页。
  (44)[美]弗·杰姆逊著,唐小兵译:《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年,第14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