伸缩缝楼房能买吗:中国软实力在欧洲的局限性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30 17:23:43
中国软实力在欧洲的局限性——北京的公共外交困境作者:高英(Ingrid d'Hooghe) 肖亚男译 索萨校2010年08月11日  来源:中国改革网[2010-08-09]  浏览次数:76  文字大小:【大】 【中】 【小】写给编辑摘要:缺乏公信力,是中国公共外交的一个主要问题。"如果媒体缺乏公信力,就很难想象可以借此改善国家形象。"和公信力紧密相关的是中国政治体制的特点及其公共外交理念--中国的公共外交很大程度上是建立在以国家为中心的等级制外交模式的基础上。在这种模式下,政府是软实力的主要发送者。但政府机构作为信息发布者通常没有多大可信度,外国受众对中国政府的信任度甚至更低。原因在于中国政治决策的不透明使得人们怀疑其代表人民利益的合法性。

  【智库简介】荷兰国际关系研究所(Clingendael)是一家独立研究所,主要提供有关国际事务的研究、培训和公共信息。荷兰国际关系研究所不仅出版内部研究课题的成果,还出版月刊《国际观察者》。

  介绍

  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崛起中的大国而言,软实力和国家形象管理是其外交政策的两个主要内容。软实力必须使世界欢迎中国的崛起,使世界理解、尊重并最终支持中国的政治模式和政策。软实力必须帮助中国赢得朋友和盟友,推动中国的各项议程。

  尽管中国的软实力存在严重的局限性,但中国及其政策仍然引起了欧洲的极大兴趣。当我们注视中国形象及其对欧洲的影响力时,会引发很多问题。其中一个问题是:中国的形象在多大程度上是靠软实力获得的?欧洲对中国的兴趣是因其文化和政治价值,还是因其不断增长的经济实力和国际地位?如果是后者,是否也应视作软实力?

  为了厘清中国的软实力与中国在欧洲的影响力之间的关系,本文研究了法、德、英欧洲三国对中国软实力的看法,细致分析了中国,特别是通过公共外交对欧洲的软实力投放,同时从发送方(中国)和接收方(欧洲)两个角度讨论中国在欧洲打造和投放软实力遭遇的障碍。从发送方来看,这些障碍包括中国缺乏信誉和合法性及其对欧洲价值观的误解。从接收方来看,对中国的成见和期待是一大障碍,因为欧洲受众不太乐意接受中国投射的软实力。

  发送方:中国在欧洲推进软实力

  中国对欧洲投放软实力的目标和内容

  增进与欧盟及欧洲各国之间的联系,提高中国在欧洲的形象,是中国建立和加强与"大国"关系的总体外交政策的一部分。中国在欧洲的利益主要以经济和政治为取向,相互间直接的安全利益交涉仍然有限。中国的目标是维持与欧盟及欧洲各国的良好关系。

  中国一直通过迅速发展公共外交战略增强其软实力投射。这些战略除了矫正突发事件和负面新闻外,还有四个主要目标。首先,中国想要被看作是一个努力建设和谐社会、使本国人民有更好未来的国家。它努力让外界理解和接纳其政治体制和政策。其次,中国希望被视为一个稳定、可靠且负责任的经济伙伴、一个不会令人感到恐惧的新兴经济大国。第三,中国希望杯视为国际政治体系中一个值得信赖的、有能力、有意愿为世界和平作出积极贡献的成员。最后,中国希望世界承认和尊重其古老而富有活力的文化。换成中国国内习用的表述就是,中国的公共外交政策必须宣传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核心执政者的合法性,并"服务于国内经济与社会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首先,中国在欧洲的公共外交着眼于通过改善对中国的政治体制、外交政策和人权状况的印象增进政治信任。欧洲非常关心中国国内的状况,其关心程度似乎超过了美国。中国将欧洲看作是一种规范力量,明白许多欧洲国家都将人权视为其对外政策的基石。因此不难理解,中国在欧洲的公共外交比在世界上其他国家都更加着力于建立政治信任。中国有兴趣在某些问题上,比如善治和法治方面向欧洲学习--并与之合作,但不希望欧洲干涉其内政。中国并不寻求让欧洲相信本国的政治经济模式的优越性,但希望欧洲领导人和受众承认中国现有模式对中国来说是一个可行的选择,是最符合中国国情的选择。不仅如此,北京还希望阻止中国有害的负面信息。因此,欧洲媒体成为中国公共外交的主要目标群体之一。

  其次,中国在欧洲的公共外交目标有两重:一是应对欧洲对中国经济崛起不断增加的恐惧,二是努力吸引外国投资。欧盟是中国最大的贸易伙伴,而且中国在欧洲的总体经济利益和贸易利益都是十分可观的。中国的公共外交需要回击欧洲对不断扩大的欧中贸易赤字和不断加重的贸易壁垒的批评,并努力让欧洲受众相信:(1)中国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商业机会;(2)中国有资格获得市场经济地位。

  毫无疑问,欧洲受众对中国不了解是欧洲对华持负面态度的一个重要因素,但并不是最重要的障碍。问题在于中欧在思想和价值观念上的巨大鸿沟,这是中国的决策者通常未能理解的一个因素。中欧在政治思想上的共性比中方预想的要少。中国并没有认识到民主、人权、法治等价值观念,以及言论和游行自由等基本原则在欧洲社会扎根之深。中欧双方或许会在多极、多边主义以及民主化等国际政治目标上存有共识,但对这些概念的确切意义的理解很大不一样的。中国话语中的民主侧重于责任、回应和政府问责,而欧洲则将民主视作一个广泛的体系,包括新闻自由、司法独立、法治和充分尊重公民权利等。这些思维鸿沟不会因为向欧洲受众提供了更多的信息就能被填平。只有长期对话,才能让欧洲理解中国的思维方式。理论上讲,媒体可以在这个进程中扮演重要的角色,但--下面将要讨论到--在当前的中国,媒体作为与西方公众联系的工具,其效力受到了限制。

  接收方:欧洲的认知

  显然,欧洲对中国的看法受中国经济和政治崛起的深刻影响。在经济领域,中国给欧洲带来了诸多机会,同时也带来了诸多挑战。进一步说,欧中贸易赤字不断增长,且欧洲不满中国的贸易壁垒、货币政策和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在政治领域,欧洲认为中国是一个重要的全球竞争者,需要不断鼓励其加速改革,接受全世界普遍认可的标准和价值体系,改善国内人权状况,从而让其参与并小心将其融入国际社会。欧洲意识到,今天的许多问题,包括财政危机、能源和气候变化都需要全球联合行动,而中国在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欧洲对中国的总体认知

  民意调查发现,2000年初,英法德三个欧洲国家的大多数人对中国持有相对正面的印象。但近年来,中国受欢迎的程度一直在下滑。受欢迎程度下降最厉害的是法国,已从2006年的60%降至2008年的28%。最新调查报告是以2008年末到2009年初的采访为基础的。报告表明民调仍在继续下滑。这表明北京奥运会未能帮助中国增强其软实力。

  被调查者的确将中国与其国民区别看待。当被问及对中国受众的看法时,调查结果显示,中国人的形象要比其国家形象要受欢迎的多。Pew(2008)调查发现65%的英国人对中国受众持肯定态度;在法国和德国,相应数据分别为51%和46%,约比对其国家态度高出20%。

  欧洲对中国影响力上升的认知

  很多欧洲人认为,中国终有一天会取代美国,成为一个超级大国。根据pew2008年的调查,英法德三国大约有50%的受众持这种观点。有意思的是,在法国有15%的受访者认为,中国目前已经取代了美国。1/3左右的人认为中国永远不可能取代美国。在提出相似问题--设定了目标日期2020年--的另一个调查中,不少法国人(47%)预计中国会在2020年成为居统治地位的世界强国;英国人和德国人的看法则远没那么乐观。

  欧洲对中国政治价值观的认知

  中国在欧洲投放软实力的最大障碍是这个国家的政治准则、价值观和人权状况。欧洲受众对中国的强烈不满主要基于三个方面:中国政权的威权性质、经济和社会权利先于政治和公民权利,以及中国对西藏的政策。中国想要欧洲人相信,中国的理念和价值--可以归于"中国的特色社会主义"和"和谐社会、和谐世界"的旗帜下--是符合中国国情的正当选择。中国认为,人"应该先吃饱饭才能去投票"。但"中国仍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因此应允许其将政治和公民权利置后"的观点与欧洲(和整个西方世界)普遍的理念--无论处在什么发展阶段都应充分尊重人权--是相冲突的。更何况,欧洲受众满眼看到的主要是沿海发达省份以及北京、上海这种富裕的国际大都会的景象。他们从报纸上看到中国的外汇储备名列全球第一,因此很难认可中国仍是发展中国家的主张。

  欧洲对中国文化的认知

  中国的决策者将文化视为软实力的最重要来源。胡锦涛主席公开呼吁提高中国的文化软实力。2007年夏天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了一次特殊的会议,主题就是将中国文化打造为中国软实力的主要资源。这些政策文件显然应用到了对欧洲的外交实践当中。中国在欧洲投入巨资用以推广中国的艺术和语言,在欧洲建立大量的孔子学院,其中包括法国10家、德国9家以及英国17家。

  然而,受众对中国文化的赞赏和学习汉语的兴趣并不会自动提高他们对中国政策的理解和支持。通过投射文化软实力能够在多大程度上实现具体的政治目标?这个问题即使在最佳情况下也并不确定,而中国对此通常根本不关心。

  中国软实力在欧洲的局限性

  中国在欧洲的软实力投射遇到了一系列问题。中国发出的信息并没有进入欧洲的中立地带。中国需要与许多难以改变的负面看法进行斗争。特别是涉及政治权利、公民权利、民主等在欧洲根深蒂固的规范性考虑成为中国公共外交的根本障碍。这些负面看法的形成有多方面的原因:相互冲突的价值观、成见、对中国及中国政策缺乏了解,以及潜意识里对中国这个迅速崛起的强国的恐惧。良好的公共外交一定程度上可以消除这些导致负面形象的因素。即便价值观相互冲突,但长期的社会交往就会增进(欧洲人)对中国价值观的理解。但要增加中国公共外交的的效果,就必须提高其可信度。

  阻碍中国公共外交成功的主要障碍:缺乏公信力

  缺乏公信力,是中国公共外交的一个主要问题。诚如新闻学教授龚文祥所言,"如果媒体缺乏公信力,就很难想象可以借此改善国家形象。"和公信力紧密相关的是中国政治体制的特点及其公共外交理念--中国的公共外交很大程度上是建立在以国家为中心的等级制外交模式的基础上。在这种模式下,政府是软实力的主要发送者。但政府机构作为信息发布者通常没有多大可信度,外国受众对中国政府的信任度甚至更低。原因在于中国政治决策的不透明使得人们怀疑其代表人民利益的合法性。

  这些控制社会的机制严重阻碍了中国软实力的发展,破坏了国际社会对中国正走向开放社会的谨慎看法。不过,中国面确实承认非国家行为体--比如公民社会组织、商业团体、大学、研究机构以及独立个体--可以扮演一定的角色。而事实上这些因素已经在实践当中发挥着作用。越来越多的组织和个人越过了中国政治的红线,争相公开讨论中国的问题。他们的畅所欲言和批评为国际社会所瞩目。他们描绘了一个相对真实的中国使其成为可以信赖的信息发送者。他们不断地挑战学术禁区,努力突破对文化自由的限制,由此向世界表明了中国社会存在着多元化,就此而言他们为中国软实力做出了贡献。

  欧洲对中国的认知:软实力还是硬实力问题?

  这篇文章研究的是中国的软实力投放,但中国的治国策略和外交手腕中常被理解为软实力的诸多方面实际上都是以中国的经济和政治力量为基础的。这些方面与其说是那是约瑟夫·奈所定义的软实力,不如说是中国硬实力中的软因子。尽管在过去的十年里,发展软实力日渐隆盛,但发展硬实力仍然是中国增强综合国力的核心。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也许有理由认为,中国正像美国一样,致力于打造"巧实力":即扩大软实力投入以补充经济和军事权重。

  格雷戈里·特雷弗敦和赛特·琼斯认为,与其将实力划分为硬实力和软实力,毋宁将其视为"一个连续发展的过程:即从强力威慑一端走到折服吸引的另一端,中间或许会使用行贿和经济引诱等手段。"这种途径或许最适合中国的情形。在欧洲,中国实力的重中之重就在中间的某个点。欧洲人并不被中国的理念和价值观所吸引,他们也不关心中国的军事硬实力。中国在欧洲存有实力和影响力能够成立是因为欧洲人期待通对扩大和深化对华关系,获取政治和经济利益。

  结论

  中国在欧洲的软实力尚需费力去争取。欧洲人乐意充分信任崛起的中国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在2000年代的最初几年里,欧洲人对中国的看法是正面。当时,欧洲人对中国的政治改革充满乐观精神,相信中国可以提供经济机会。而且,当时欧洲对全球局势之担忧主要集中于美国的单边主义。2006年下半年,一切发生变化,欧-中关系蜜月期明显结束,欧盟开始对中国采取强硬立场。欧洲开始质疑中经济改革自动会导致中国进行政治改革的观点,欧洲也愈发担心中国的国际抱负、人权状况和不断扩大的欧中贸易赤字。几乎与此同时,媒体对中国的关注聚焦于即将到来的北京奥运会。众目睽睽之下,中国证明自己无力兑现之前扩大开放的承诺。为期两周的奥运会,其组织之完美、文化之绚丽,令世界目眩神迷,但却无法掩盖其对社会控制之坚实、开放力度之不足。其创造完美形象的目标过了头,以致轻而易举地证实了西方对中国自由度的怀疑。

  中国在欧洲的否面形象不断扩大--英、法、德三国的调查已印证了这一点--其补救之道不能简单地限于增强和扩大软实力的投射。北京需要全面反思其软实力战略。中国必须认识到,如果不能解决信誉问题,那么不管它花多少钱来扩大沟通能力都将于事无补。中国应该接受这样一个现实:它兵没有被视为一个值得信赖的信息发送者,它需要让出一步,让别的声音说话。而且,要允许这些声音讨论中国的问题和阴暗面。中国的自我批评和自省能力--约瑟夫·奈提出的"偏软实力"(meta soft power,即认为,一个国家若能开放地对自己的行为进行反省与自我批评,就能创造软实力--译者注)概念的组成元素--依然有限,需要进一步发展。此外,软实力的投送需要言行一致。欧洲受众不仅需要从可信赖的信息发送者那里听到中国的正面进步,还需要看到这些进步体现在中国的行为和政策中。

  在《美国实力的悖论》这部书里,约瑟夫·奈提出,在当前时代,最能成功地投送软实力的国家是:其主流文化和思想更接近主流范式;其信誉随其国内国际的表现而增强;其沟通渠道最多元,进而提高对议题设定的影响力。中国显然并不符合这种模式,中国在成功地将其软实力投送至欧洲之前,尚有很长的路要走。而目前,中国之所以获得欧洲的关注和支持,既非其硬实力亦非软实力,而是中国作为一个崛起的全球大国给欧洲既激起恐惧又点燃希望。【本文荷兰国际关系研究所(Clingendael)外交论文第25号,本文系摘译,全文阅读请点击这里】

作者授权中国改革网发布,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改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