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尔传感器工作原理图:《周易》学习心得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2 13:24:52
 (一)
      在论《周易之为科学哲学的佐证》及《论周易卜筮派观点的证据不足》等几篇文章中,我们指出了周易非巫卜之书的几个例证,以侧证我们关于《周易》可能具备作为“真理之书”性质的观点。从本文开始,我们将对周易的真实内容进行揭露。
      的确《周易》作为一部具有强烈巫卜色彩的书籍,之所以有《易大传》(古称十翼》)如此伟大的著作为其张目,极尽语言的表现功能,鼓吹其思想理论,并不是一个平凡的事件。它暗示不仅《周易》可能实具伟大的科学价值,也说明《易大传》的作者极有可能就是掌握《周易》秘密知识的古老传承持有者。
      也就是说,《易大传》并不是后人直接研究《周易》原本的心得笔记,因为如果没有传承的内部知识,除了作为史料研究,没有人能够从原本中得到任何有价值的思想和理论。
      基于这个认识,就有一个结论,《易大传》可能就是解读《周易》原本的基础,就是打开《周易》秘密宝藏大门的钥匙。
      事实上,持续两千多年的波澜壮阔的传统《周易》研究学术就是沿着《易大传》指引的道路进行奋斗。及至于中华民族在列强面前丧失了基本的尊严和勇气的近现代。事实上传统易学研究之所以陷于困境,而未能成功的解决《周易》的问题原因很多,但其根源在于《易大传》中所记载的有些知识本身就已经超出了古代社会所能达到的科学认识水平。而这些知识及至于科学高度发达的今天,当我们用科学的眼光和思想去看待时,其真相就会呈现出来,这就是本文说要讨论的。
      根据《易大传》的记载,《周易》发端于久远的过去,其最早的雏形就是世人皆知的“八卦”。关于“八卦”的产生《易。系辞》是这样说的:
      “古古者庖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纹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
      这段话有一个极其鲜明的特征,这就是“八卦”根源于伏羲氏对宇宙自然万物的观察所得,是彻头彻尾的关于自然界而不是人类社会的“自然知识”的理论。这一点极为重要,换句话说,他就是人类最早的“自然科学”理论。
      另外一点值得注意,这就是文中无有明显的有关于社会人文方面的痕迹,也说明了这则记载的真实性、可靠性。就是说在早期的渔猎、游牧时代,社会的组织形式异常简单,所谓的社会法则就是完全的生存法则,即“丛林法则”,人类面对的是完全的自然界,而不是人类自身,所以当时并没有后世、现代复杂的社会组织,那种为人所必须服从的、严格的道德伦理并未形成。而这则记载反映的就与实际吻合。
      那么,八卦的内容是否如前所言是完全的“自然知识”呢?其实,事实本来就如此,比如在《易。说卦》中“八卦”的八个符号名称乾、坤,震、巽、坎、离、艮、兑,其对应的就是八中自然界的事物和现象:天、地、风、雷、水、火、山、泽、。
      这说明《易。系辞》和《易说卦》在这个问题上的记载完全一致,这就再一次说明《周易》在本源上就是关于宇宙自然的具有科学性的“理论知识”。
      既然如此,它的科学性有什么可以作为证据呢?凭什么说它是一种独特的自然科学理论?
      前面说过,《易大传》中可能保存着若干关于《周易》的秘密知识,现在要问这是些什么秘密知识?它真的具有超时代的特性吗?请看下面:
      (二)
      关于这个问题有很多证据,此文专列一条予以讨论。《易。说卦》有一段话值得注意:“天地定位,山泽通气,雷风相薄,水火不相射”,特别提请注意,这句话说的是八卦所象征的八种自然现象之间的某种关系,与卦画并无关系,
      这段记载看似简单,实则暗藏深奥,古来学者对此均未深究,即或谈及也多漫不经心,辞不达意,多以敷衍之辞进行搪塞,这儿就不多说了。
      其实,“天地定位”固然可以解释为《周易》独特宇宙论的框架秩序,“雷风相薄”也可以理解为流动的气体——“风”与震动的现象——“雷”之间的某种紧密关系,但是,
      (一)高山与湖泽之间何来“通气”之说(泽,在古代解释中就是指湖泊)?
      (二)更要紧的是“水”与“火”在一般的常识中本来就是“不相容的”,而“不相射”一辞则凸显“水”与“火”之间是一种“相容”关系,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反常识的说辞呢?的确,帛书《易传》中对后者的表述是“水火相射”,似乎可以为今传本《易。说卦》中这句话是错简之说找到借口,但是前一个“山泽通气”一句两个本子完全一致,并且,著名易学家刘大均针对这个问题明确指出“这些不同,绝不是一般文字上的错简”(《周易概论》1988年版)。这就意味着这段话中一定有我们尚未发现的秘密。
      (三)
      注意,在《易。说卦》中有这样一段话:“乾。天也,故称乎父;坤、地也,故称乎母;震一索而得男,故谓之长男,巽一索而得女,故谓之长女,坎再索而得男,故谓之中男,离,再索,而得女,故谓之中女;艮,三索而得男,故谓之少男,兑、三索而得女,故谓之少女”。
      可以看出,在表面上这是在将八卦所象征的八种自然现象与人伦关系再加以联接,初看起来是一种“分类取象”,
      但其实质的意思是强调一种“天地生成化育”的过程和学说。即“乾坤”或者“天地”具有如同两性动物比如人类一般“交配”、繁衍、生殖万物的“性”的功能,这也就是众所周知的“阴阳理论”。但是我们的脚步决不会停留在此,还要向下分析。
      现在仔细看这个“生殖序列”:先是作为“父母”的天地根源,2,出现作为长子、长女的“震”“巽”;3,出现作为“中子、中女”的“坎”“离”;4,最后出现的是最小的象征“少男”“少女”的“艮”和“兑”;将他们与八卦象征的具体现象联系起来,就有以下自然现象依次出现的序列:
    (一)先是“天地定位”就是确立两大创造性的生殖根源:天和地的基本秩序;
      (二)第二阶段是出现了“巽”和“震”,它们对应的是流动的空气——“风”和震动发生产生的声音——“雷”,
      (三)第三阶段出现了燃烧的火——“离为火”,同时出现了流动的液体物质——“坎为水”。
      (四)第四个阶段出现了一个场景:高山出现了——“艮为山”,沉陷的湖泽出现了——“兑为泽”。
      看到了什么?是不是一副原始地球演变形成的过程画面?(现代关于太阳系、地球的形成理论是在康德和拉普拉斯提出的星云说基础上发展的)
      看:物质的三态完全出现了:气态、液态和固态
      看:高温下的液态物质是不是“火”?是不是在这个状态中“水”与“火”本来就是一体?而地球在形成初期就是高温的融熔状态。这样是不是就解决了“水火不相射”而“相容”的问题(这只需要把“水”的意义予以扩大,推及到液态的普遍意义上即可)
      现在剩下最后一个问题:“山泽通气”的问题,其实“兑”所象征的“湖泽 ”在地质学上就是早期地球板块断裂所形成的断裂的、沉陷的裂带注满水 的自然现象。明确这一点就会了知以下所言:
      “山泽通气”指的实际上就是“火山”,对于火山相信大家不会陌生,它的结构恰巧就是:山顶有底陷的坑穴——“火山口”,记得不?“兑为口”。这个坑穴注满水时,是不是湖“泽”?那么,当火山爆发时,是不是会喷出大量的“气体物质”(火山喷出的主要物质是气体,见百度)现在看“山”“泽”是不是在“通气”??? 注意,《易系辞》中有“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一段话,说明在古代就认为《周易》或《易经》,就是“天启文明”或者另一个“神秘文明”的产物,这可以作为上述结论的一个依据。
      需要补充的是,中国新疆的“天池”,东北长白山的“天池”(称为天池,就是说它是在山上)本来就是火山,还有杭州西湖等等。大家可以到百度上查一查。
      也许本文应该结束了,但是,需要注意,《周易》关于原始地球的形成理论,在理论上与现代西方天体演化学说存在重大区别,原因在于周易是从“阴阳生殖”的角度,还有是从“对称性”的角度理解宇宙的,
      最后大家一定会问,为什么没有地球是球形的记录,以及《周易》原本中有没有以上所述的东西。,关于这个问题我会在对《周易》六十四卦的解释中进行分析和探讨,我们共同研究,看看到底有没有这方面的记录和知识。
      还有,研究天体物理、地质的朋友可以对周易的认识论方法论加以关注,因为“生殖论”是一个有趣的思想,阴阳的对称性理论也许会对现代关于太阳系形成的理论有所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