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变片的温度补偿方法:如何编写一份教案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1 17:07:35

如何编写一份教案

   PPT1 A在开始讲课之前,我先介绍一下与我合作的张老师,他是上海市闵行区颛桥中学的张为老师,他一直担任初中物理教学,是一位经验非常丰富的高级教师。

今天就由他和我一起来探讨这样一个话题——如何编写一份教案。作为教师我们几乎每天都在和教案打交道,教师这么熟悉的话题还有讨论的必要吗?老师你怎样看这个问题?

B我认为很重要,最近《中国教育报》刊登了一篇文章:“用生命书写平凡与崇高的等式——追记辽宁石油化工大学教授路永洁”,文中提到路永洁教授“讲课23年没用过重复教案”每一年的授课内容相同,但授课方式和备课笔记却不相同,璐永洁教授从不拿上一年的教案给学生上课,他说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基础课教师应当把抽象的理论给学生讲明白,让学生学以致用,他这种严谨、细致、追求完美的工作风格不但受到同事们的尊重,也赢得了学生的信赖,他们为拥有这样一位平易近人,课又讲的好的老师感到庆幸。……

A教案是上课的依据,是保证课堂教学质量的一个必要措施。如有的学校定期检查35岁以下青年教师的教案,每年进行优秀教案的评选等,保证教案的书写。现在网络发达教师在网上下一个教案是很容易的事,如果交或检查教案只是应付检查,那就失去教案应有的作用。写教案这样重要,如何写好一份教案?要讲清这个问题,我们先来搞清楚教案和前面讲的教学设计有什么区别?

在前两讲中,老师专门用两节课了讲教学设计的概念、发展、准备、要素、撰写等问题,那么新课程中的教学设计和教案什么区别呢?

PPT2   A:问题1:教学设计与教案之间有哪些主要的区别?

PPT3  (1)  概念界定上的区别

教学设计的界定:教师运用系统方法,分析教学任务、确定教学目标、选择策略手段、制定教学流程,评价教学效果,以达到课堂教学最优化的编制教学预案的过程。

教案的界定:教案是教育科学领域中的一个基本概念,又叫课时计划。教师经过备课,以课时为单位设计的具体教学方案,教案是上课的重要依据,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必要措施

     除了概念界定上的区别,张老师认为还有哪些不同?

PPT4   B:在层次分类上也有区别区别

教学设计:可以是单元教学设计、课时设计等,一个教学设计

可以用几课时来完成,也可以是一节课的教学设计。

教案:原则上一节课一个教案。

B我认为在教学设计和教案的基本栏目也是有区别的,我将教学设计和教案的栏目作了一个对比,我们可以看到:……

 

 

PPT5

教学设计

教案

任务分析

基本信息(上课班级、地点、教师)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重点难点

重点难点

教学资源

教学资源

设计思路

 

教学流程及说明

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学生作业的设计

 

教后记

 

教学设计和教案基本栏目  相同之处是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资源--

不同之处是教学设计栏目

教学任务分析

设计思路

教学流程及说明

教案栏目有   基本信息

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

学生作业设计

教后记

 

PPT6   A:同样我们在栏目中也可以看出,教学设计和教案关注的侧重点也是有区别的。

教学设计重心在前:强调的是分析、依据、理由、策略、流程。

则教案更强调的是细节、操作、行为、语言、设问、板书、作业后记。

B:教学设计、教案尽管我们谈了四个方面的不同,但是它们还是有许多相似之处。目前新课程理念下,有不少教师是这样认为的:

 

教案和教学设计是体现两种不同的教学理念,教案体现的是一种比较传统的教学思想,只重视对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训练,教学方法是以讲授式为主,强调教师的主导地位,忽视学生的学习方法。

而教学设计:体现的是一种以学生为主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教师不但要研究怎么教,还要从学生的角度研究怎么学  注重的  是学生能力的提高 

  汤老师你是怎么看的

A:你这个问题很好,这就引出了我们今天要讲的第二个问题

 

PPT7  问题2:如何处理好教学设计和教案的关系?

PPT8观点一、教案是教学设计的具体实施方案。

这好比是建筑工程中,设计图和施工图的关系,施工图是具体用来指导施工的详细设计文件。新课程理念下,教案的概念也在发生变化,教学设计虽然有了自己的理论框架,但还需要在教育实践中充实和完善。因此二者都要在教育实践中得以发展,很可能在不久的教育实践中二者回走上相互融合的道路。完全有理由相信拥有现代教学设计思想的教案会有着更加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

 

观点二、先进行教学设计,后书写教案。

现在许多学校都开展校本教研,将学校的工作重点转向对课堂教学的研究。教研组经常开展教学研讨课,现在一般的做法是:选择一节教学内容,同一备课组的教师分别进行教学设计,然后集体讨论。这时主要是针对教学设计讨论设计思路、依据是否科学,选用的教学策略是否恰当,教学流程是否符合逻辑等。对教学设计讨论成熟后,具体承担上课的教师结合自己的学生和特点,撰写上课使用的教案,进行公开课的教学研究。

观点三、同样一份教学设计,不同的上课教师演绎成不同的教案。

地域差异,造成学生生活的环境不同,我们教师举出的例子不同;教师的语言,提问方式都带有教师个人鲜明的个性,因此教师上课的教案应该会带有上课教师自己的烙印……

 

B:教学设计和教案还是有许多相通的地方,有了教学设计还有必要按照上面的 教案栏目 在写一遍吗?

A:如果是自己按照新课程理念,对某一节课设计了教学设计,那么教案就不需要再从头写一遍,我们主张在流程说明后,增加教学过程、板书设计、教后反思等栏目即可。

如果是参照别人的资源,那必须先对任务分析、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学设计等内容根据自己学生的实际,作适当调整。然后再完成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栏目。

PPT9下面我们就具体来探讨第三个问题“怎样将一份教学设计演绎成一份教案”

 

B. 根据前面的分析,我们认为在教案上主要是对教学设计的流程  6个方面  进行细化     

PPT10.   1、教学环节具体化  2、环节与环节之间的过渡  3、课堂时间分配  4、板书设计、5课后作业设计、6教学反思  

PPT11  1.  B.下面现讲第一个方面:教学环节具体化是指:在每一个环节中,都要有解决教学问题的具体措施。例如:设置一个什么样的情景、提出什么问题,在探究活动中设计的探究点在哪里,学生活动的形式等都要精心设计合理安排

下面我们就以 “浮力”这节课 一位老师的 教学流程来进行具体分析,请看图,教学流程主要有

PPT12.   流程图

 情景引入----活动猜想-----实验探究----分析与交流----知识应用5个环节   在每一个环节中都要有具体的方案,例如:情景引入环节,可以通过图片、一段视频或几个问题引入也可以是实验引入。

可以这样设计一个的演示实验,把两只颜色、大小相同的皮球放在水中先让学生猜想一下,然后回答“当老师放手后两只皮球会浮上来吗

PPT13   图片

这样设计意图是:先要让学生造成认知上的冲突,因为大部分学生根据已有的经验认为两个球皮球都应该是向上浮的,可当老师松手后,让学生看到的现象确是,一个球是浮上来,而另一个球沉下去,这使学生感到很惊讶又很好奇,看似相同的皮球,为什么会一个球浮起来,而另一个球却沉下去,就会引起他们的思考,激起了学生强烈的探究欲望。                  切换

A-  这样对情景引入的精心设计具有较强的艺术性,以学生感兴趣的情景为引导,通过与原有的认知相冲突,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积极思维能力。

B   其实不同的老师,也可以采用不同的引入方法  例如:我们可以设计一个学生实验,让学生们将泡沫块慢慢按入装满水的烧杯里,先让他们体验一下手的感受,并让他们观察实验现象,通过问题引导:你的手有什么感受    “你观察到什么现象”  几次体验和观察以后,然后提出问题   “根据刚才实验中你的感受结合观察到的实验现象,你觉得浮力的大小可能和什么因素有关  引发学生积极的思考。

这样的设计意图,是从学生的自身体验人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积极参与和主动探究,因为学生喜欢做实验,有了兴趣才会积极去思考才能主动去探究,这符合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体现了教学方法的科学性。                   

A.不同的教师由于个性与教学风格的不同,对形成知识的过程与方法的设计都会有所不同。另外写教案还要预设实验的探究点,按照课程标准,探究的要素有: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的七个要素。一节课我们不可能对所有的要素进行探究活动,可以按照教学目标,预设探究切入点,重点探究几个要素,这样可以起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作用。我们还以刚才的浮力流程图为例,分析一下具体的实施方案。

B. 请看流程图

如果这节课设计的教学目标:是放在让学生经历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探究过程,感受猜想、控制变量的物理思想、方法。那么就可以将活动猜想,实验探究这两个要素作为本节课的探究点。

在教案中还要预设学生可能根据生活中经验,猜测浮力的大小于物体的密度、物体的体积、物体的形状等因素有关、因为他们知道木块是浮在水面上的,而铁块是沉在水底的,这和物体的密度有关,小木块比大木块容易按入水中,又和物体的质量以及体积有关。学生还可能猜测浮力与液体的体积、液体的密度、等因素有关

 对学生猜想的众多因素,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分析和归类。排除不必要的探究因素,这里可以再分析引入时 学生做的实验,泡沫进入液体的过程中受到的浮力越来越大,同一个物体受到的浮力在同种液体中发生变化,就可以排除了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与物体的的密度、体积、质量无关,这样就把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指向在液体的体积、密度和深度上。有了确定的探究点,学生可以自主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验证。

 

A:猜想与假设是科学思维的一种形式,是对所提出的问题,根据已有的科学知识做出的一种猜测性陈述,对问题中事物的因果性、规律性做出的假定性解释。如果猜想和假设一旦得到实验结果的支持,它就可能发展成为科学的结论。

2.   在环节与环节之间的过渡要精心设置过渡问题或过渡语言,

 

B:是的:因为环节与环节之间虽然相对独立,但同时又循序渐进,相互联系、相互渗透。从一个环节过到另一个环节不能出现脱节,不然会中断学生的思维,必须要精心设置一个问题或过渡语言,这样就可以保证环节之间的衔接自然、流畅,才能使学生明确知识间的逻辑关系。

例如在情景引入环节 学生经历了浮力大小的体验以后,可以设置这样的问题过渡

 

PPT14. “根据刚才实验中你的感受,结合观察到的现象,你觉得浮力的大小可能和什么因素有关?, 这个设问相当关键,让学生把感受和实验现象联想起来,而且用可能这个词使学生进行猜想,浮力的大小可能与排开液体的体积、质量等因素有关,顺利地进入到下一个猜想环节。

又例如:在猜想完影响浮力大小的几种因素以后,要进行设计实验方案进行验证,可以通过设置这样的问题过渡,

 

PPT15 同学们是否设计一个实验,将浮力的变化用仪器显示出来,用实验数据让老师相信浮力的变化呢?

通过设置这样的问题过渡 是在启发学生如何进行实验设计,在提示 突出力的变化,用仪器显示,同学们自然会想到用弹簧测力计来测量浮力。同时通过这样的设问也突破了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浮力的测量

A.一个好的设问可以是全班同学个个处于思考问题、回答问题参与讨论问题的积极状态,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至于设计一个什么的问题最有效,有后面的讲座专门讨论。但环节之间的过渡语言一定要有,

3.  在同一份教学设计,在不同教师的教案中各教学环节的时间分配可以不一样,这是因为他们所教的学生不同,认知的水平和学校的教学的资源条件都不一样。这就要求教学环节的时间的分配要科学合理,当然教学的重难点处也是课堂上花时间最多的地方,

PPT16   流程图

B. 这我很赞同,我听了某位老师的浮力公开课,他在教学的前一部分  情景引入 实验探究等 环节用的时间比较少,主要是通过讲授的方式得出了影响浮力大小因素的两个结论,而在知识应用这个环节用的时间较多,列举和解释了 浮力的许多应用,他这样的时间分配是,偏离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因为这是一节新课 ,教学的重点因该是在 浮力概念的得出,和实验探究活动上,而不是在结论的应用上,知识应用部分可以在得出结论以后,少用一些时间,列举浮力在生活、生产上的一些应用,体会物理就在我们身边。

浮力的应用可以专门安排一课时利用二力平衡条件,重点探究物体的浮沉条件,以及浮沉条件的应用。所以教学环节的时间分配应该突出教学的重点、难点。

同时 由于不同的学生基础不不一样、教学环节的时间分配应符合学生的实际,象基础好的同学可以在猜想与设计过程安排时间多一些,基础差一些的学生可以在这些过程少用一些时间,以老师讲授为主,其他环节多一些时间

4.   A-  随着现代化多媒体信息技术的普及应用,有些教师在写教案时忽视了板书的设计,认为有了电脑,可以用PPT来代替,板书的设计不那么重要了。

B.其实这种观点不正确的,板书设计是教师对一堂课教学内容的浓缩和精华,反映了教师的课堂教学思路和教学机智。PPT并不能代替板书,因为随着教学的进度  PPT的切换,不能留下痕迹,而板书则可以使所讲内容的知识结构、重难点一目了然,同时老师在板书时,给学生留下了充足的思考空间,促进思维的形成。所以教案的板书设计是非常重要的

PPT17  下面有一位老师的课堂板书,汤老师  您从专家的角度评价浮力这节课的板书设计。

 

 

A.首先是纲目清楚,条理性强  ,板书所呈现知识结构完整,非常清晰地呈现了各主要知识点之间纵向逻辑关系,板书内容之间的横向并列关系也恰当明了,体现了知识的形成过程,结论的得出是经历猜想、实验探究、分析归纳的探究过程,这样能把学生的注意力牢牢地吸引住,激发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同时教师的板书设计工整、规范,对学生产生良好的示范作用,使板书起到了无声的教书育人的作用。

B.如果教师在板书时非常随意,缺乏精心设计和合理布局,把板书设计当作纯粹的知识堆积,就不能形成一种清晰的思路和立体的构架。不能发挥其提纲挈领的作用,

板书设计我们应当的原则是  1、纲目要清楚  条理性要强  2、要突出重点 合理安排   3、书写要规范

 

5.   A.在教案中学生作业要精心设计,布置的作业不但要精选,老师还要自己做一遍,因为 ------PPT

PPT18  作业,尤其是回家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续。作业既能帮助学生理解、内化、巩固所学知识,形成技能、技巧;又能帮助教师获得教学反馈,及时调整、改进教学。作业还是促进师生情感交流和教师实施个别辅导的载体。

 

PPT19   实践表明,作业的品质(类型与数量;典型性与范例性)与学生的学习效果之间有密切联系。提高作业品质是当前改进作业环节的一个重要方面。

PPT20   提高作业品质

(1) 教师要精心设计和选择作业,使其符合课程标准要求,体现典型性和范例性。

   (2) 教师要控制作业量,在保证共同基础的同时,可实行分层选择性作业,让学生选择完成。 

PPT21

6.          B. 我们要求在教案的最后要留有教学反思栏目,把上课的一些感受及时写下来,如:自己在课堂教学当中发现的问题,或产生的困惑、课堂生成资源的利用等等,以及考虑一下再教这部分内容时应该如何做。举个案例:有位老师准备要开一节浮力的公开课,在做了精心准备后 进行了试讲,在心理上充满信心,课一定会上的很顺,但在课中还是发现有3个主要问题:

7.           新课引入时间长了,后面的教学进度有些紧张。

1、          当一系列实验、现象 观察完后,再要求学生猜想,学生不太敢猜,生怕猜错。他们总认为要回答老师的问题,一定要回答正确。

3.   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探究方案有一定难度,感到无从下手。

 

经过认真的反思和思考在第二次备课时,对教案进行了修改,

1.猜想要适时

针对第一个问题,教学中进行了调整,观察完第一个现象或情景后,就让学生讨论、猜想,这样学生在当时的情景下,就会大胆猜想,

2.  实验做  适当 引导。

这样在第二次试讲时,课堂引入比较紧凑,学生猜想较第一次大胆。

但在教学中又发现了问题  学生对实验现象的结论 表述不到位。

 

又对教案进行了第二次修改,为学生 探究实验 铺了台阶,在学习活动卡上设计了一些表格,并进行适当的提示,减小难度

 

第三次试讲发现:学生实验探究的的难度减少了,能够按照实验表格的提示进行实验,并得出 实验结论

但课堂中又发现,学生汇报实验结果时过于关注实验结论,没有关注过程,学生汇报中只汇报实验得出的结论,没有汇报 实验中测量的数据,老师也没有要求学生汇报实自己的测量数据,给人一种毛估估的印象,没有达到 定量测量 的效果。课后这位老师根据反思对教案又进行了修改。使教案不断完善。这样每一次上课都会有新的发现和新的体会。如果我们老师把这些体会和感悟及时写在教案上,就为自己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资料,把这些资料和经验进行总结,使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教学经验上升为教育教学理论,就是一篇很好的教学案例,使自己的教学、教研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境界和高度。

 

A.课后反思非常关键,但我们每节课后的教学反思不一定要求写的很多,三言两语都可以。教学反思的原则---

1、反思教学设计    2、反思教学行为  3  要反思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