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强度fcu:养血疗法与心脑血管病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3/29 10:15:23

养血疗法与心脑血管病

(一)

“长生不老”在字典里的解释是:像神仙一样,无限的年轻。这虽然是一种希望或者说幻想,但如果措施得当,我们虽然不能“永远生存”,却可以尽可能的“长生不老”,这一点已经得到现代科学的论证。

那么,什么措施能让我们尽可能的“长生不老”呢?那就是“养”!有很多词汇,比如说养生、保养、养护……,因为,有了“养”,张仲景能活过百岁;因为有了“养”,很多名人、领袖在耄耋之年,一样矍铄精神,只要我们合理的“养”护身体,任何人都能活过百岁,而这就是现实意义中的“长生不老”!现代医学证实,人类平均年龄在150左右,实际上这个数据是有条件的,这个条件就是“养”好身体,让身体不得病,那我们人类的平均年龄可能不只是150岁。

那么,我们到底该“养”什么?答案只有一个,那就是“养血”,血液只占身体重量的8%,但却负责人体98%的营养供给,我们身体的每一个细胞从生到死,都离不开血液的“养”!,只要把血液“养”好,身体免疫能力强了,抵御外界风寒湿热等致病因素能力就强了,就会一生不得病。

那么,我们该如何“养血”呢?醉翁之意不在酒,秧苗要想长大,我们要“养护土地”,孩子要想长大,我们要养“养护”他的身体,“养血”只是目的,“养血”的手段就是“养护”五脏、养心、养脑、养血管,最终达到“养出一身好血,防止疾病复发,健康活过100岁”的目的,让我们的身体永葆健康,长生不老!

心脏、大脑是人体的“白宫”和“中南海”,一旦心脏和大脑出了问题,整个身体就会乱套,出现群龙无首的场面,冠心病一发,全身没劲儿,脑中风突发,四肢瘫痪,因此,养血的根本养护心脑,而养护心脑的根本是养护五脏。

(二)

自从有了人类,追求“长生不老”的脚步就一直没有停歇过,被人们熟知的秦始皇因求长生派徐福渡海求仙草,李世民为求长生而常年吃道家丹药,但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到了宋元明清时代,人们已经从追求“长生不老”的懵懂观念,发展到“养生不老”的境界,而“养生不老”的实践者,也是历史上最有名气的“十全老人”——清高宗乾隆皇帝。

    现今,关于乾隆这位皇帝的养生传说、养生食谱,乃至各种养生保健品等都在往这个爱好养生的皇帝身上靠,这从另一个侧面说明了,乾隆皇帝对“养”生是非常注重的,也是非常有实践经验的。

     因此,用现代“养生”这个概念来解释古人的“长生不老”观念,就非常顺理成章了,实际上“长生不老”是古人在科学不够发达的情况下,一种朴素的“养生”追求和目的。

     ◎养生先养血

 人活一腔血,人能健康生存,归根到底都是“血液”在服务,看到了生命的基础,才能用对劲儿,使对力,才能知道我们养生保健,到底该养什么, 该保什么。

血不能多,血多则泛滥,人体就会上火;

血不能少,血少则枯干,人体就会虚弱;

血不能稀,血稀则养分少,人体就会无力;

血不能稠,血稠则堵塞,人体就会爆发心脑血管病;

血不能热,血热则体温高,人体就会有炎症;

血不能凉,血凉则体温低,人体就会怕冷,四肢冰凉。

总之,血液只要有任何不平衡,就会生病,而这其中,心脑血管病是最重、也最难治疗的一种,一旦血液的指针偏离了轨道,就会发生以心脑血管病为代表的各种病症,而“养护”是唯一标本兼治的办法,因此在这个意义上讲,“养”就是“治”,“治”就是“养”,为什么,中医总是提倡“三分治七分养”,其核心宗旨就是“治”和“养”本来就是统一的有机整体,二者分不开,掰不碎,本身就是一回事儿的不同说法。

所以,治疗心脑血管病,也可说成是“养护心脑”,而养护心脑的根本就是“养血”,弄清楚中医的系统逻辑,也就明白了,养血对于养生,乃至治病而言,是核心中的核心,是中枢中的中枢,必不可少。

◎养血先养五脏

对于心脑血管病而言,中医历来的治疗手法都是“补气养血”,中医认为,气血互生、互通,因为有了气的推动,血才能流动,因此,朱德总司令保健医胡惟庸教授专门写书,谈及补气对于补血的重要性,书中指出,气虚才会血虚,气不动则血流慢,血流慢的在身体上的表现就是“血虚”,因此,气血和血虚是同时生存的,有了前者,肯定也有后者。

但是,气是一个摸不着,可不见的东西,而血液却是实实在在摆在眼前的东西,因此,有的中医认为:气只是血液流动的外部条件,真正决定血虚是否虚弱的是它自己本身,血液自己的免疫能力降低了,也就是把血液当成一个个体来对待,用现代免疫学的理论来解释,血液天生有自己的免疫能力,一旦血液自身的免疫能力下降,那其内部就会发生对外界入侵抵抗能力的降低,而这直接导致血液成分的不平衡,胆固醇、饱和脂肪酸、自由基进入血液,把血液环境污染,形成“瘀血”,甚至是“血栓”,这样的血液流动哪里,哪里就会遭殃,就会引发病症,心脑血管病的发病根源就在于此,“瘀血”困在心脏的毛细血管,时间久了,肯定就会爆发冠心病;“瘀血”困在大脑的毛细血管,久而久之,就会病发脑中风;而“瘀血”流在血管里,由于粘稠,密度大,用血压计检测就会出现血压高,检测血脂就会血脂高,因此,医生经常会说,冠心病、脑中风乃至三高的潜伏期都很长,一般至少是5年以上,也就是说,不要以为心脑血管病爆发的时候才得病,而是在至少5年以前,你的心脏、大脑和血管就已经在“瘀血”的毒害中了,只是那时候血液自身的免疫能力和身体的自我调节能力还能对付,从爆发心脑血管病的时候开始,就说明,血液自身免疫能力的败退,而这个时候,只有“养血”,让血液“休养生息”,才能彻底根治心脑血管病,实现不再复发的目的。

不过,应该恭喜每一位心脑血管病患者的是,目前,“养血”这个词已经不是个中医的概念,已经是个成熟的治疗心脑血管病的疗法,而掌握着“养血”治愈心脑血管病钥匙的人就是中国的心脑血管病之父,明朝八代御医传人,国家众多首长的保健医,著名心脑血管病专家连汝安教授,在教授的治疗理论中,这个根治心脑血管病的新方法叫做“养血疗法”!

(三)

   要想彻底弄清楚“养血疗法”的来龙去脉,以至于其在对抗心脑血管病的实际疗效,就要全面了解连氏家族治疗心脑血管病的历史原貌,而要了解这段跨越四个朝代的历史,就用记住8个字:四人二方一个实践。

   四个人:养血疗法的灵魂

   四个人:连成玉  连国正  岳美中  徐季含

   明朝万历皇帝与清朝的乾隆皇帝有一个共同点,他们都是当朝时间最长的皇帝,但是,不同的是乾隆皇帝是马上皇帝,身体强健,而这位万历皇帝却一直体弱多病,而困扰他一生的疾病就以“真心痛(类似冠心病)”为最重,据说万历皇帝年轻时就有此病,一直由御医精心诊治,才能活到58岁,才寿终正寝,而连氏家族也恰恰就在为万历皇帝治疗“真心痛”的时候,崭露头脚,一跃成为中国心脑血管病治疗领域的佼佼者,载入史册。

根据连氏族谱记载,当年为万历皇帝治疗“真心痛”的是御医连成玉,万历皇帝宫廷档案记载:帝发心痛之症,连氏成玉佐治百日,愈!而这恰恰是万历皇帝青年时期,第一次发病的宫廷记载。

当时,连成玉使用的是以山羊血为君药的12味组方,皇帝服用后,胸闷、气短,尤其是胸前疼痛、心绞痛等病症在百日内消除,万历皇帝非常高兴,从那以后,万历皇所有的病症均有连成玉诊治,而连成玉也因此,被提拔为御医主管,成为宫廷御医院的首领。

在给万历皇帝诊病的近四十年中,连成玉以“补气养血”为核心,以消除皇帝“气虚血亏”为出发点,每每用药,效果神速,并采用了“以血养血”的办法,以轻补的山羊血为药引子,慢调斯理,此方就是后来被审批成治疗心脏病新药的“山海丹”!

从连成玉开始,连氏家族在宫廷中一直显赫,清代、民国乃至新中国建立后,连氏家族一直为国家重要领导诊病,可以说是8代御医,由于长期活跃在高层诊病开药,连氏中医的用方、用药养成了三个特色:

一是方子大,采用“大方治大病”的原理,以追求治病全面,祛根不复发为目的;

二是用药昂贵:讲究药材来源、效果,不考虑价格,只要对病症有好处,再贵的药物都敢用;

三是炮制工艺繁杂,与北京同仁堂一样,都出自皇宫,炮制工艺非常讲究细节,因此药物效果吸收率高,显效快。

在抗日战争时期,连成玉第七代传人连国正,参加了八路军129师,成为刘伯承、邓小平等老一辈革命家的保健医生,常年在征战的军队中历练,连国正一年治疗的病人是过去几年治疗病人的总和,因此积累了大量临床经验,尤其是在对心脑血管病的治疗上,连国正更是有自己的心得,对“补气养血”的中医术语和治疗方法理解更加全面,仅仅用丹参、黄芪为代表的很多方剂就治愈了很多心脑血管病人。

连汝安是连国正的儿子,十二岁随父亲参加八路军,实践中医,由于当时医疗条件的限制,连国正虽然对心脑血管病有很多的临床经验,但无法更加深入研究,以至于研究成药都只能是愿望,在临终之时,连国正把深入研究心脑血管病的重任传给了儿子。

带着父亲的希望和对中医的热爱,年轻的连汝安进入北方医学院学习,并在北京拜岳美中、徐季含两位国内顶尖的中医大家为师,更加系统、深入的学习中医知识,将二位老师一生的心脑血管病临床经验和研究成果融入自己的医学实践中,进而让他对心脑血管病的认识更深、治疗方式更全、开方用药更准、疗效更快!

因为,有了祖上的医学根基、父亲殷切希望、两位恩师的教导,连汝安在中国心脑血管病治疗方面首屈一指,成为代表中国心脑血管病发展方向的第一人,也真是因为这四个人的影响和匡正,成为连汝安日后发明“养血疗法”的灵魂!

   两个方:养血疗法的基础

   两方:山海丹  汝心安

   建国后,参加工作的连汝安经常翻阅祖上留下的药方和脉案,在众多的方剂中,连汝安发现了二个古方,一个是给万历皇帝治疗真心痛的古方,以山羊血为主,有12味中药,起名为“山海丹”;另一个是父亲留下的药方,以丹参、黄芪是核心的方子,起名为“汝心安”,已经有相当中医基础和个人见解的连汝安,用现代中医观点,发现了两个方剂存在的问题:

   一是两个方子都以治疗心脏病为主,对脑血管病效果不太明显;

   二是两个方子虽然都不小,但还有很大的完善空间。

   但是,这两个方子总体上是很完善的,是一般中药方剂无法比拟的,这两个方子提醒了连汝安,让他萌发重新审视现代心脑血管病特点,并重新开创新疗法的念头。

   一个实践:养血疗法的形成

   一个时间:60年临床

   从进入部队,连汝安就一直跟随父亲接触临床,一直到北方大学乃至中国中医研究院,以至于最后在二炮304医院,连汝安教授,一直没有离开过临床,临床是学习成长的最后老师,带着疑问和思考,带着对中医治疗心脑血管病的重任,连教授一直坚持临床60余年,这60年中,他把自己家族的医学理论,二位老师的独到发现,中西医结合的新动向等有机结合在一起,最终总结出自己一套独有的治疗心脑血管病的疗法——养血疗法。

那么,“养血疗法”又是如何“养血”呢?也就是说我们该如何通过“养血”才实现打败心脑血管病呢?那就要从血液的生养地方开始,也就是五脏,因为五脏各自负责“血液健康”的不同职责。

      连教授给我看了一本书《血净百病消》,,该书的作者是韩国著名血液研究专家廉龙河教授,在谈到五脏与血液的关系有一段非常精辟的论述。

廉龙河说, 如果想要了解血液首先需要了解五脏,乍一看血液与五脏似乎没有必然的关系,但是,我们体内的每一个脏器其实都对血液的运行起着重要的作用。
      了解五脏对血液产生了怎样的影响是为了在血液受到污染并形成淤血时能够进行有效的清除,也就是有的放矢,哪个地方出现问题就处理哪个。心脏虚弱就补心,肝脏虚弱就补肝,治疗起来又快又准,手到病除。
      血液循环的指挥塔——心
      如果要找出一个跟血关系最密切的器官,我们肯定会马上想到心脏。不仅仅是血液,心脏还是维系生命运动最基本的器官。心脏无休无止地跳动并向全身输送血液,同时接收循环回来的血液。心脏不但是血液的起点,也是血液的终点。
      中医说,心在管理我们血脉的同时,还管理我们的思维、情感、性格等。所以心很容易受到情绪的影响。心情忧郁时,心脏会马上察觉并作出反应。本来规律跳动的心脏在心情复杂时跳得很快,偶尔还会出现类似窒息般的胸闷的感觉。如果心脏本身就很弱,再加上心绪烦乱,会导致严重的血液循环障碍,也就是“气虚血亏”,会引发心绞痛、心肌梗死等致命性的疾病。
      心脏有问题导致血液循环不畅时会出现很多症状。嘴唇、手脚会变得冰冷且颜色发青。还会出现手脚发麻和痉挛的现象,严重时静脉血管还会凸出,身体会水肿。
      过度劳神或疲劳时皮肤变粗糙,没有血色的人;感到压力脸色就变得不好的人;舌头的颜色发暗,甚至接近黑色,而且到处布满黑点的人;心跳时快时慢,或偷停的人;经常感到胸闷气短的人。这几类人的心脏很可能已经出现了异常,因此只有“养血”才能够有效地清除引发这些症状和疾病的血淤问题。
      血液的吸尘器——肝
      血液经常会受到各种细菌、毒素、病毒等危险成分的侵害。像将军一样冲锋在前,负责消灭它们的就是肝。
      肝不仅能够将血液清扫干净还可以储存血液发挥仓库的作用。除此之外,避免血液中的各种成分相互凝结,提供肌肉所需的能量与血液,解除疲劳也是肝的工作。
      肝的健康状态通过指甲和眼睛一看便知。指甲易断,留不长,纹路较多都证明肝比较虚弱。眼睛容易充血或干涩也是肝出现异常的表现。
      肝与心脏一样特别容易受到情绪的影响。肝就是十字路口的交通指挥员,它负责疏通全身的气机。患肝硬化的人多偏激、急躁也是这个原因。与之相反,善于忍耐,有不高兴也不说的人肝部也极易受到伤害。如果这类人能养成表达情绪的习惯,肝病的预防和治疗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促进肝充分发挥作用的贤内助是胆囊。胆对肝是否在适当的时候进行合理的运动,性格、心态、情感是向积极的方向发展还是向怯懦、容易受刺激等负面方向发展起着鼓动作用。
      供应氧气,排出二氧化碳的空气净化器——肺
      肺就是一个高性能的空气净化器。它通过呼吸向血液供应干净的氧气,并处理人体内大量的二氧化碳。所以说肺是一个让血液清透的吸尘器。
      肺与皮肤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大多数皮肤娇弱的人肺功能也比较弱。而肺功能变弱的人皮肤也会变得娇滴滴的,容易粗糙,爱长痘痘。肺有问题的时候痘痘长在背部。
      如果呼吸时感觉后背胀痛或者不舒服说明肺功能不太好。经常鼻塞、打喷嚏、流鼻涕,或者稍感疲劳鼻子就会破,这都是肺功能衰弱的表现。

肺功能较弱的情况下,就不能及时供应充分的氧气。血里没有足够的氧,血的功能就会打折,也会造成血液的质量变差。所以只有积极强化肺功能,清除血液中不必要的二氧化碳并增加氧气才不会产生“瘀血”。
     血液渣滓粉碎机——脾脏
     人生而有之的功能、物质一般被称为先天的,是从父母那儿得到的。出生后开始自己吃东西,自己呼吸,这之后身体拥有的功能、物质被称为后天的。先天的由肾脏掌管,而后天的由脾脏掌管。
     无论你出生时的体质多好,如果后天没有进行良好的管理还是会出现各种问题。与之相反,即使天生体弱多病,通过后天的努力还是能够打造健康的人生。
      如果说心脏是国王,脾脏就是平凡的百姓。国王和百姓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关系。因此,脾脏不舒服心脏也不会舒服,而心脏不舒服脾脏也会马上有反应,患上心脏病之后消化功能随即会出现异常就是这个原因,因此,治疗心脑血管病最快的效果反应就是“爱吃饭了,消化功能好了”!
      脾脏是向身体各处供应一切所需能量与养分的负责人,将饮食中的精华吸取出来供应给身体。从这里就可以看出脾是多么重要了,但是,它还有一个人们不大注意得到的功能,那就是粉碎血液中“死掉”的物质,讲得清楚点,这些死物质就是寿命将尽的非正常形态的红细胞、血小板等。血中物质也要新陈代谢,如果“死掉”的物质留在血中,就很容易产生“瘀血”。
      脾脏的好坏通过体格、口味、嘴唇一看便知。平常体格强壮,胃口好不挑食的人脾脏功能也很好。相反,比较瘦弱,挑食偏食的人脾脏功能也相对较弱。而且,嘴唇经常干燥脱皮说明脾脏功能不好,嘴唇湿润有光泽说明脾很健康。
      血液的过滤器——肾脏
      中医中肾脏藏着人体生命的本原,也就是所说的“精”,具有父母给予的元气,因此是掌管先天物质的内脏器官。耳朵、头发、水分的代谢、骨骼、骨髓、脑等都与肾脏有直接的关系。多用脑会削减精力,而消耗过多的精力也会影响大脑的活动。
      肾功能出现异常会导致男性勃起出问题,精液量少,精子的存活率也低,是男性不育的主要原因之一。肾不好骨骼就变得脆弱,容易骨折。记忆力也会跟着下降,还可能迅速发展为健忘症和痴呆症。身体还会出现严重的水肿和脱毛等现象,头发稀少没有光泽,白得特别早,这些都是肾脏功能衰弱的症状。
      肾脏的工作非常多,它能过滤血液中的废物,血在肾脏里走上一遍,有毒物质就被滤出,跟着尿液排出体外了,干净的血就又重新流回我们的身体。肾脏发挥的过滤作用直接决定了我们体内流动的血液属于优秀、合格、较差中的哪一个等级。

(四)

教授告诉我们,从廉龙河教授的讲解中,我们能明白,其实,血液的前生和后世,都是五脏养护的结果,因此,“养血”的实质就是“养护五脏”,中国著名的文学家欧阳修的名言是“醉翁之意不在酒”,确实如此,治疗心脑血管病是我们的目的,而“养血”是治疗途径,而“养血”的着眼点却在五脏上,那么我们该如何“养护五脏”呢?

1、  润肺补气 

肺是气的来源,通过一定药物滋阴、润肺,达到补气功能,让血液有了流动动力,就可以消除心慌、胸闷、心悸、头晕等症状,这叫“对症治疗”,这是“养血”的前提;

2、疏肝净血

肝脏是血液净化的源头,通过药物舒肝理气,分解油脂、胆固醇,消除血液“污染源头”,血液有了保护网,就油类、脂类很少进入血液,这是“养血”的根本;

3、补肾滤血

肾是过滤的行家,通过药物补肾益精作用,将肾的过滤功能恢复,把血液里的现存垃圾快速清除,这是“养血”的保障;

4、强心泵血

心脏就是水泵,是血液流向全身的起点,通过药物来恢复心脑血管肌肉功能,增加泵血能力,软化血管,恢复心肌弹性,血液才能更多、更好的流向全身,养护周身,这是“养血”的基础。

5、健脾生血

脾胃是人的后天之本,是分化五谷,采集精微的地方,通过药物健脾温胃,促进气血生化,新鲜血液不断再生,保持血液的源头充足,粉碎死亡细胞,这是“养血”的源头。

总结起来,通过“养护五脏”实现了“养血”的目标,实现了“养血”这个目标,达到了治疗心脑血管病的目的,也就是实现了“养生”要求,实际上就走上了“长生不老”的康庄大道。

通过这5步,通过不同脏器的作用,实现了从不同侧面“养血”的目的,教授通过近60年实践证明,在他这些诊治的数万心脑血管病患者的实际康复效果看,心脑血管病见效率在95%,康复率也超过了85%,是一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既符合传统中医理论,又兼顾了现代中医血发展的需要和疾病发展的现实,成为目前治疗心脑血管病的风向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