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板弯曲理论:促进学生有效学习的课堂教学策略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2 06:20:40

促进学生有效学习的课堂教学策略

吕宪军 王延玲,  《中国教育学刊》06年第1期


课堂教学的目的在于促进学生的学习与发展,使每一位学生不断地获得新的知识和能力。然而课堂教学的时间是有限的,要实现用最少的时间使学生获得最大的进步与发展,就需要每一位教师对课堂教学做多方面深入的思考和研究。其中,采取适宜的教学策略是促进学生有效学习的一个重要方面。为此,笔者结合新课程的教学探讨促进学生有效学习的教学策略。

1、重过程的教学策略

“过程”是形成“结论”或获得“结果”而必须经历的程序、步骤。从知识产生的角度看,作为结论的知识是在经过一系列的探索过程之后获得的;从学习的角度看,学生的学习结果是在经历了一系列的学习过程之后实现的,没有“过程”便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结果”。与课堂教学发生关联的过程主要有: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与知识发生发展相伴的思维发展过程;知识应用的过程;认知过程和情感态度形成过程。新课程特别强调过程,把过程和方法本身作为课程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强调学生在探索新知的过程中获得丰富的体验和多方面的收获,同时要使知识的获得过程成为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过程。因此,要落实新课程的目标,就应在教学中采取重过程的教学策略。

(1)创设使学生主动参与到“过程”中的情境

教学的过程、认知的过程、情感态度形成的过程都是在学生积极地、实质性地参与——即主动参与的条件下实现的。学生也只有在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全过程的条件下,才能获得良好的学习效果。主动参与教学过程表现在:注意教学的全过程、积极加工教学活动负载的教学信息、积极的情感体验。教师应创设民主和谐的氛围,鼓励学生大胆提出问题,敢于质疑、猜想、发表自己的独特见解,允许学生出错;在教学内容的选择和呈现方式上,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活动中注重方法指导并提供适当的帮助;为学生提供亲手操作、独立思考、讨论交流的机会。

(2)注重“教”的过程

教师应认真分析重要概念、原理的形成过程,把握概念原理的本质及关键特征,把握其中蕴含的思想方法;在课堂教学中不把“结论”直接抛给学生,让学生死记硬背,而是通过展示和分析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思维过程、人类改变现实的创造过程等一系列的活动,启发、引领学生向结论一步步靠近;同时,学生要经过一系列的质疑、判断、比较、选择,以及相应的分析、综合、概括等认知活动而最终获得“结论”。只有经历这样的过程,教师才能教明白,学生才能真正理解、巩固和应用知识,并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3)注重“学”的过程

学生的学习,不是把外界的知识简单地“复制”到自己的头脑中,而是要在头脑中经过一系列的加工过程,从选择和接受信息开始,经过记忆、理解、应用等基本环节,最终变成自己的知识。如果教师图省事或省时间,不关注学习的全过程,直接给出公式、定理,让学生背诵一番后,便进入做题阶段,学生就会因为缺少“理解”这一重要环节,做题时只会盲目、机械地模仿,题型稍有变化,便感到不知所措,无法应用知识解决问题。为此,教师可以通过向学生提供背景知识、联系实际、观察、实验、操作、质疑、解释、类比等方式帮助学生将新知识与头脑中已有的知识联系起来,进而理解、内化新知识。

(4)注重对过程的评价

    教师应充分发挥评价在教学过程中的激励、导向作用,注重评价学生的认知过程、探究过程和努力过程。把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及取得的成果作为评价的对象,评价学生观察、实验、讨论、调查、解决问题等活动的质量和行为表现,以及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兴趣、好奇心、投入程度、合作态度、意志力和探索精神等,特别是学生在活动中表现出来的独特思维方式和解决问题所采取的特殊方法。评价的结果通过各种形式记入学生的个人成长档案,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使之重视学习过程。

2、形成认知结构的教学策略

新课程强调对知识的深入理解和灵活应用,而影响学生理解新知识、掌握和运用新知识的最重要因素是认知结构,即学生头脑中的知识结构。认知结构是在不断地学习理解新知识的过程中逐渐建构而成的,始终处于动态平衡之中。在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新知识或者被纳入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中,从而丰富相应的认知结构的内涵,并获得暂时平衡;或调节已有的认知结构,直至达到认知上的新平衡。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是学生理解、掌握、保持并在实践中应用知识的重要条件。头脑中的知识结构组织得越好,就越有利于接受、理解新知识,保存、运用已有的知识。相反,那些零散、孤立、无序的知识,在大脑的记忆库中好比一盘散沙,很容易丢失,在需要提取运用时难于寻找,学生对这些知识的理解是僵化的、无意义的。形成认知结构的教学策略如下:

(1)揭示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

揭示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即揭示知识的本质规律,是形成认知结构的最重要的途径。为此,一方面,教师应设法使新知识与学生认知结构中已有的相关知识联系起来,分析学生的原有知识状况和生活经验,找出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有针对性地在呈现新知识之前复习与新知识相关的旧知识,把有关概念作为固着点,在呈现新知识的过程中,注意揭示新旧知识的联系点、生长点,搭好新旧知识的桥梁,使新旧知识之间形成联系。另一方面,在呈现新知识的过程中,有目的、分层次呈现学习材料,并揭示学习材料的逻辑顺序,进而促使结构层次的综合贯通。

(2)整理知识

    知识的整理是指在完成一定阶段的学习之后,对内部的知识、经验进行统整,使新旧知识之间、新知识之间、原有知识之间达成结构化、系统化,新旧知识通过相互作用最终形成一个多层次、多类型、相互关联的有序整体。

整理知识的过程也是形成知识结构的过程,因此,教师指导学生自己进行知识整理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认知结构的形成。指导的步骤可以根据学生的情况来安排,如:教师示范—学生合作整理—学生独立整理—交流整理的结果。指导的内容有:所要整理的知识范围,如某一单元、某一章节;知识整理的角度,如找出共同特征、比较不同特点、指出变化过程等;整理知识的方法,如表格法、纲要法、概念图法等。[2]最终的整合结果可用知识结构图(连线、表格、图示、纲要等形式)来表达,知识结构图可以使知识在学生头脑中的结构化表征更加清晰,如揭示各种四边形关系的知识结构图,见图1:

          3、创设练习情境的教学策略

创设练习情境,是指教师创设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践的情境。练习是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对于程序性知识的学习尤其重要。练习,可以使学生对概念的理解达到足够的深度和广度,实现知识的融会贯通,进而巩固知识;练习,还能有效地提高学生自学及应用知识的能力。

(1)在理解的基础上练习

知识的学习是从了解到理解再到应用的过程,练习属于应用知识的阶段,是学生在达到理解水平之后才能进行的,即学生已明确了学习的具体内容及其相互关系,达到可以用自己的语言作出阐述,并与已有知识建立起有机的联系。如果教师急于求成,在学生还没有理解的情况下就进行练习,其结果是学生只能通过机械记忆和重复,记住相应的结论和操作方法,能够模仿,但不会变通、迁移。

(2)练习的内容和形式

    学生的知识包括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如果知识被作为直接陈述的对象,如描述事实、解释概念、阐述定理公式等,就为陈述性知识,陈述性知识需要以一定的形式记忆在头脑中。对于陈述性知识的练习,可根据情况适当采取填充、复述、默写、描述、识别、举例等方式来完成。如让学生默写单词、复述历史事件、描述化学元素的性质等。

    程序性知识不是将知识作为直接陈述的对象,而是作为应用的对象,完成一些动作或智慧活动,如操作仪器,运用概念、原理、方法解决问题,运用一定的方法完成学习任务等。程序性知识的本质是应用头脑中的知识解决动作或智慧方面的问题,而不是记忆知识,它是在练习的基础上形成的。因此,教学中只有为学生提供大量的练习机会,才能够保证程序性知识的学习。例如,为学生提供足够的动手实践机会来完成仪器的操作、模型的制作、测量及绘制图表等动作技能的学习;为学生提供充足的运用概念、原理、方法解决问题的机会,可以从提供与原先学习情境相似的问题情境逐渐演变为与原先学习情境完全不同的多种新情境,要注意巧设综合性问题情境,以实现知识的迁移和综合,使学生获得智慧技能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为学生提供适当的自己完成学习任务的机会,让他们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获得并应用学习的方法。如果教师以自己的讲解、演示、录像等形式来代替学生的动手练习和动脑思考,学生就不能获得程序性知识。

4、提供真实学习情境的教学策略

课本中的知识是从各种真实情境中概括和抽象出来的,这些知识和经验对于学生来说大多既是抽象的又是间接的。因而要使学生完全理解(领会)和明确在什么条件下应用这些知识,就应积极创设与学习内容相融合的真实学习情境,还知识的本来面目,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化、感性化,实现化繁为简、化难为易、化枯燥为生动,让学生在身临其境中学会知识,获得能力,学会在感受、体验中认识世界,丰富人生经历。

(1)提供与所学知识相关的历史背景

介绍学科知识的相关历史背景,可以使学生对所学学科的发生发展过程有所了解,从而激发起学习兴趣,体会到各学科知识在人类发展历史中的价值和作用。

(2)联系自然、社会和学生生活实际

选取学生身边的生活事例,如食品添加剂、水的净化、传染病、均衡饮食与营养、危害环境的污水、废气、固体垃圾的处理等内容。创设模拟角色情境,如让学生扮演医生或患者,学习相关的知识。小学生在学习认识人民币、运算加减法、培养学生数感的内容时,师生可以模拟真实的购物情境,通过做购物游戏完成学习任务;等等。

(3)提供观察、模拟、实验、考察、调查等实践机会

    例如,为学生提供实物、模型、图片、录像等进行观察;组织学生到大自然中观察各种生物及其他自然现象,观察物质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所处的环境等。在实验室中组织学生亲手实验。

5、实施探究学习的教学策略

探究学习的实质是学生围绕问题而展开学习,并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学习方式有观察、实验、调查、分析资料等。新课程倡导探究式学习,将其作为学生学习的主要方式之一,其重要目的在于让学生在主动参与的过程中进行学习,在探究问题的活动中获取知识并主动建构新的认知结构、了解获取知识的方法、学会探究所需要的技能,使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学会独立思考,体验并领悟其中蕴含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探究式的学习方式是全面实现课程目标的重要途径,其教学策略如下:

(1)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问题情境主要指富有启发性、思考性、探索性和创造性的问题。学生的探究活动始于问题,教师首先应将学习的内容设置在问题情境之中,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使之产生疑问,进而提出要解决的问题。可以利用自然现象、生产实践、社会生活、学生经验、实验现象、案例分析、故事等来创设问题情境。

(2)提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机会,条件,指导和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有了值得探究的问题只是探究活动的开始,接下来教师要为学生提供探究的机会,装备进行探究所需要的资料、设备,随时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帮助。如果教师受传统习惯的影响,把问题的答案直接告诉学生,学生就失去了探究的机会。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为学生提供探究的机会让学生有独立思考、自主探究的时空。

(3)组织学生总结、交流、评价、反思

    探究活动的最后阶段要组织学生撰写总结报告,并进行交流、反思、评价。教师应培养学生通过文字描述、数字表格、示意图等方式完成报告。组织各种形式的活动让学生交流探究的过程和结果,如课堂讨论、举行小型报告会、出墙报、做展板、制作网页在网上交流等。在完成交流后,还应进行个人反思及组内、组间、生生间、师生间的评价,分析成功的原因并找出存在的不足。对于成功之处,要进一步探讨是否还有更好或更简捷的探究方法;对于不足之处,要探索改进的可能性及对策。教师要特别注重评价探究过程中学生的态度、方法、思维的独特性和灵活性以及合作的效果。最后,教师还要与学生一起小结,梳理、补充知识,使之系统化,总结方法,帮助学生建立自信,补救缺憾。

以上仅从几个侧面探讨了促进学生有效学习的教学策略,需要说明的是,教学策略具有动态生成性、选择性、综合性、灵活性和创新性等特点,教师应根据课堂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师生的实际、学校的条件等因素,精心选择、设计适宜的能够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的课堂教学策略,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的有效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