齿轮公式计算公式:中医中药治疗小儿流涎的几则验方妙方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6 07:48:28
最终编辑 名医名方工作室

治小儿流涎验方         取肉桂3克,研极细末备用。用好醋与肉桂粉10克,调至糊饼状,每晚于小儿临睡前,将药糊摊于两块纱布上,分别敷于两脚“涌泉穴”,然后用胶布固定,次日早晨取下。连敷3~5次,即可治愈。
          注:本法只适用于脾冷多涎症,若属热邪壅滞者非本方所宜。对脾虚食少所致缠绵日久的重症,最好加“健脾丸”内服,内外结合,双管齐下, 则可收满意疗效。
            文章来源:家庭医生报     作者:施至乐  上海名老中医   

治小儿流涎验方两则

         1.益智仁5克,五味子3克,诃子、甘草各2克。
                   上药捣成粗末用纱布包裹,开水冲泡,当茶频频喂饮。
           2.生白术10克,白糖适量。先将生白术捣碎,加水和白糖,入锅煎30分钟,去渣取汁,分数次喂服,每日一剂。

                 文章来源:家庭医生报    作者:李祥农  山东 中医师 

   口水多,中医治

        临床经常会遇到一些小孩总是流口水,严重者整天湿淋淋的,有的已长到六七岁甚至十多岁仍流口水不止,不但给父母增添许多烦恼,还会影响孩子的正常发育成长。 
        中医认为,小孩流口水不止,主要与体质虚弱,脾、肾阳虚相关。因为脾主运化水湿,肾为水之下源。脾肾阳虚,运化失职,气化无权,不能摄纳涎唾,水邪泛溢,故流口水不止。治疗宜采用温补脾肾、摄纳涎唾为主要治疗大法。方药:党参6克,白术6克,茯苓6克,干姜4~6克,苍术4克,益智仁4~6克,诃子4.5克,半夏4.5克,陈皮4.5克,炙甘草4克。

       方中益智仁有良好的摄涎唾作用,是方中要药。此外,熟附片、肉桂、补骨脂、覆盆子、薏苡仁、山药、莲子、芡实、黄芪、龙骨、车前子等可随症加减(方中用药剂量,以四五岁小儿为准,其他年龄可酌情增减)。

       笔者曾用上方加减治疗小儿流口水患者多人,最严重的一个农村男性患儿,已13岁,体质消瘦,发育欠佳,不但每晚把枕头浸湿半边,而且下颌、颈、胸前部每天都是湿淋淋的,皮肤都浸润成了粉白色,前后共服8剂而痊愈。

    文章来源:健康报   作者:孙清廉

中药治疗流涎

       药物组成:猪苓4克,茯苓6克,白术9克,泽泻6克,益智仁9克,山药12克,黄芪12克(药物剂量为4岁患儿剂量,随年龄及体质酌情增减)。

  加减:饮食不佳者加焦三仙、石菖蒲;腹胀者加木香、厚朴。每日1剂,水煎服。7天为1疗程。

  中医认为,脾开窍于口,在液为涎;脾气虚弱,固摄失职,水液不循常道而从口中流出为涎。方中白术、山药、黄芪健脾益气;猪苓、泽泻健脾渗湿,使水道通调,水液循其常道;益智仁摄涎止唾。全方共奏健脾益气,摄涎止唾之功,故而取效。

       文章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 程怀孟 河北省河间市人民医院 

 小儿口水不止中医治 

        小婴儿流点口水很正常,但下颌、颈、胸前整天被不断流出的口水浸泡得湿淋淋的;有些孩子三四岁或六七岁,甚至十多岁还流口水。这就令人担忧了。为此,记者日前采访了一些中医专家。  

  专家认为:小孩流口水不止,主要与体质虚弱,脾、肾阳虚相关。因为脾主运化水湿,肾为水之下源;脾肾阳虚,运化失职,气化无权,不能摄纳涎唾,水邪泛溢,故流口水不止,治疗宜采用温补脾肾、摄纳涎唾。治小孩流口水药用党参6克、白术6克、茯苓6克、干姜6克、苍术4克、益智仁6克、诃子4.5克、半夏4.5克、陈皮4.5克、炙甘草4克,每日一剂水煎,分早、晚两次服,7剂为一疗程。益智仁有良好的摄涎唾作用,是方中要药。此外,熟附片、肉桂、补骨脂、覆盆子、薏苡仁、山药、莲子、芡实、黄芪、龙骨、车前子等中药可随症加减。但需注意两点:一是方中用药剂量,以四五岁小儿为准,其他年龄可酌情增减;二是用中药需要辨证施治,所以还是要请中医师开方后再买药。   

     文章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胡佳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