扭力距扳手:枇杷花下碧螺春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4 18:31:02
本报记者 田晓明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1年03月12日   第 07 版)

茶园用灯驱虫。
益林摄

采茶。
姚林摄
正是新茶上市时节。
老茶客都说:品碧螺春,有花果的幽香。我们到了碧螺春原产地——苏州洞庭山,才恍然大悟。
清风拂面,幽香扑鼻,数不清的蜜蜂从四面八方飞来,被太湖环绕的碧螺春茶山,长年云遮雾绕。在吴裕泰西山天王坞碧螺春茶园,星星点点的白色枇杷花下,茶树新芽绽放。茶园主沈四宝说:“枇杷花期长,从去年10月开到今年3月,整个冬天碧螺春都沁在枇杷的花香里。”放眼望去,枇杷、杨梅、橘子和青梅等果树间作于郁郁葱葱的茶树间。金庭镇书记盛解元介绍说:“洞庭山碧螺春的西山产地,花果树覆盖率在30%左右,果树冬天为茶树遮蔽霜雪,夏天又为细嫩的芽叶遮挡骄阳,长年生长在一起的茶树与果树枝丫相伴,根脉相通,茶吸果香,花窨茶味,碧螺春花香果味的天然香沁由此而来。”
康熙钦定“碧螺春”
康熙皇帝当年下江南时,喝到碧螺春茶后赞不绝口,一问茶名,知其俗称“吓煞人香(当地方言:吓死人的香)”。康熙觉得此名不雅,遂以该茶色碧而形曲似螺,又采摘于早春,遂钦定茶名为“碧螺春”。清代诗人李慈铭曾做《水调歌头·碧螺春》:“谁摘碧天色?点入小龙团。太湖万顷云水,渲染几经年。应是露华春晓,多少渔娘眉翠,滴向镜台边。采集筠笼去,还道黛螺奁。龙井洁,武夷润,岕山鲜。瓷瓯银碗同涤,三美一齐兼。时有惠风徐至,赢得嫩香盈抱,绿唾上衣妍。想见蓬壶境,清绕御炉烟。”
此词盛赞碧螺春兼具龙井、武夷、岕山三大好茶之美。其实,西山产茶在唐代早已闻名,最早的记载见于《茶经》。陆羽在唐至德二年(757)三月与好友刘长卿一起到太湖西山考察茶事,在水月寺旁的墨佐君坛边采茶品茶。从此,碧螺春茶的前身——水月寺的小青茶被唐宋两代列为贡茶。
1954年日内瓦会议及1971年美国国务卿基辛格访华时,周恩来总理都以碧螺春作为国礼相赠给贵宾。碧螺春以形美、色艳、香浓、味醇“四绝”名满天下。
炒茶工艺列入非遗
今年苏州天气特别,年前下了一场大雪,使碧螺春芽养精蓄锐,品质更加纯正。只在清明、谷雨两个节气前采茶,这让碧螺春的“明前茶”、“雨前茶”越发娇贵。据介绍,碧螺春是茶中仙子,采茶时云彩多一点、少一点,太阳光强一点、弱一点,细微的天气变化对于产出的茶叶品质的影响就不是一点点。技艺熟练的采茶女忙碌一个早晨,摘下来的青叶也不过是一二两。炒制500克特级碧螺春,需要7.4万颗芽头。要摘得早,采得嫩,拣得净。只有芽长1.5厘米到2厘米的芽叶,才可以加工成精品茶,才能做出“茸毛遍体”的效果。
烧着各种果木枝丫的灶台旁,炒茶师傅们在200多摄氏度的高温下,“手不离茶、茶不离锅、揉中有炒、炒中有揉,炒揉结合”,将碧螺春炒制成“茸毛不落,卷曲成螺”。沈四宝说:“当天采下的茶,必须当天炒出。炒制碧螺春需要经过杀青、热揉成团、搓团显毫、文火烘干四个工序,一锅只能炒三两左右。炒茶全凭老师傅们多年的经验和敏锐的手感,优秀的炒茶师傅也和名茶一样金贵。”因此,洞庭碧螺春茶手工炒制工艺已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碧螺春文化魅力四射
喝碧螺春很优雅,不用像其他茶那样边吹边喝,因为碧螺春茶叶会沉底。对此颇有研究的茶叶专家王梅农认为:这与碧螺春独特的炒制工艺密切相关。在炒制揉捻时,碧螺春茶叶细胞砾碎率较高,泡茶时,营养成分浸出率高。因此,碧螺春十分娇贵,只能3至5泡。
吴裕泰经理孙丹威说:“碧螺春外形与人们传统观念中茶叶的样子相差太大,不是龙井、毛尖那种翠绿油亮的颜色,而是披满白毫,并且白毫越多品质越好。泡碧螺春要先倒水后放茶叶,随着嫩芽茶叶徐徐沉入杯底,瞬间白云翻滚,雪花飞舞,展开的碧螺春芽叶,仿佛天上的翠云浮动,经过三四分钟,芽叶全部展开,碧玉色的茶汤和翠绿的芽叶交相辉映,浓浓的茶香夹杂着独特的花果香气扑面而来,仿佛水面一叶小舟上,坐着高绾发髻容貌清秀的年轻女子,婉约不失娇媚,淡然不失尊贵,少了粉饰的雍容,多了天然的淡雅。舟畔一派湖光山色,醉人心脾。这就是碧螺春文化独特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