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布筋作用:教师是课程资源的创造者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1 09:30:12

课程资源是课程教材设计、编制、实施和评价等整个过程中可利用的一切人力、物力以及自然资源的总和。按照课程资源的功能特点,可分为素材性资源和条件性资源两大类。其中,素材性资源的特点是作用于课程,并且能够成为课程的素材或来源。比如,知识、技能、经验、活动方式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以及培养目标等方面的因素,就属于素材性资源。条件性资源的特点是作用于课程但并不是形成课程本身的直接来源,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课程实施的范围和水平。比如直接决定课程实施的范围和水平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时间、场地、媒介、设备、设施和环境,以及对于课程的认识状况等,就属于条件性课程资源。当然,这样分类主要是为了说明问题方便起见,两者并没有截然明确的分界线,现实中的许多课程资源往往既包含着课程的素材,也包含着课程的条件。比如,图书馆、博物馆、实验室、互联网、人力和环境等资源就是如此。兼具条件性与素材性课程资源两种性质的人的要素!在整个课程资源特别是素材性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中起着主导和决定性的作用。换句话说,教师决定课程资源的鉴别、开发和利用,是素材性课程资源的重要载体,教师的素质状况决定了课程资源的识别范围、开发与利用的程度以及发挥效益的水平。

一、教科书的优势在于教师的挖掘。

实施新课程,牵涉到一个问题,那就是怎样才能开发好课程资源,充分发挥课程资源作用的问题。新教科书包含多种学科文化、人文素养等丰富的教育资源!其中的信息,不管是显性的还是隐性的,均可视作塑造学生、使之得到能动发展的很好的资源,而且这种资源是在使用过程中不断挖掘、丰富的,它的价值是在“创造性”使用的过程中显现的。因此,教科书的使用者,要在如何使用好教科书方面多下工夫,才可能更好地开发课程资源,为育人服务。例如,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一册新教科书共有课文"#篇,涉及的内容广泛,其中,描写动物的有$篇,写植物的"篇,写优美环境的$篇,还配有很多图画,有蓝天、绿树、红花、小河、庄稼……出现在孩子们眼中的是一个充满绿色、生气盎然的世界,也是一个理想的生存环境。这其间蕴涵着丰富的环境教育的好素材,这些素材只有教师有意识地加以整合利用,才能体现新教科书应有的价值。

二、教科书的“缺点”在于教师的“弥补”。如何使用好新教科书对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包括对教育观念的理解、教学行为的转变、教学方法的丰富等,使用新教科书的过程本身也应是教师成长发展的过程,但是,使用新教科书还要注意激活教师本身的能动性与创造性。教科书中的学习资源是有限的,而教师以此创造出的学习资源却可以是无限的。教师要做教科书的主人,而不是教科书的奴隶。白璧微瑕,再好的教科书也会有局限性,也会有不适应性。这都需要教师去补充、去创造、去升华。例如,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伟大的悲剧》一课,重点在于告诉学生英国南极探险家斯科特和他的队员在归途的覆没悲剧是伟大的。为了揭示这一特定事件的深刻内涵,作者在把握事实的基础上多角度、多层次地进行了生动的描述,突现悲剧的不同凡响的意义,使读者心灵受到震撼,对他们的探险精神、科学态度、为了他人牺牲自己的英雄行为肃然起敬。这些浓厚的人文素养,恰恰是我们的学生所缺乏的,是必须引导他们很好地去讨论、认识并加以吸纳的。教学做到这一步,也只有做到这一步才可以说学会、学好了这篇文章。因此,课后的练习,应围绕这一问题进行设计,才能把孩子们引领到一个广阔的思维空间,去体悟事件的价值、精神的价值。正是出于这样的思考,笔者认为,目前该课文后面的“研讨与练习”没有达到这个目的。这三道题分别是:阅读课文,向同学复述这个故事,并说说其中哪些细节最让你激动难忘;联系上下文,体味下列语句的含义,讨论括号里的问题;斯科特在生命的最后一刻,在寒风凛冽的南极帐篷里,给英国公众写下了一封绝命书。下面摘录的是这封信的一部分。阅读后结合课文内容有条件的可在课外查找有关斯科特的其他材料,写一篇阅读笔记。这样的练习设计就有明显的不足:一是题型比较陈旧,带有比较明显的旧课本练习题的痕迹;二是问及的问题比较琐碎;三是过于偏重技巧性的训练。如果改变一下题型,让它变新变活,把内容集中在“悲剧”,锁定在“伟大”这两大方面,设定一些情景让学生去选择“我应怎么办”,“为什么这么办”等等,这样不是更有助于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掌握吗?因此,作为一名语文教师,不是纯粹地教课文,而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科书,使教科书的缺憾通过教师的创造性劳动得以弥补。

三、教科书的空白在于教师的填补。

所谓空白,主要是指文本中尚未明确写出的部分。它较多地存在于文章的各层结构中,最明显的是存在于情节结构上。我们的语文教科书中的许多优秀作品,常有“空白”,在这些似乎“无”的空白之中,渗透着极丰富的“有”。这里,语文教学的重心应是“导”,教师要引导学生去创造,把作者有意无意所忽略的部分通过学生的再造想像弥补出来,使之具体化、深刻化。这里教师的作用不仅仅是引导学生“填”,还应通过暗示启发,从空白处引导学生积极地交流、比较、反思、选择,从而达到既培养学生再造想像,又培养其创造想像能力的目的。例如,一位优秀教师教《啄木鸟和大树》一课,有学生质疑:“大树拒绝啄木鸟治病,把啄木鸟赶跑了,虽然不对,但啄木鸟怎么能直到大树快枯死都不再去看望大树,再做做劝说工作呢?这不是也缺少爱心吗?也许在大树病重时,会认识到自己不对,接受啄木鸟的治疗呢。”这个意见提得很有道理。怎么办?这位教师为了培养学生的发展性阅读能力,便机敏地抓住了这个可贵的教学契机,说:“是啊,原来的故事是有啄木鸟又一次上门劝说大树的事,可是因为故事太长,没有编进去,现在我们来当小编辑,把这部分编进去,怎么样?”小朋友兴致很高,纷纷续编了啄木鸟二劝大树、三劝大树的故事。这是教科书上没有的,但这样的“违规”不闪光吗'语文学习就是要倡导学生与书本对话,挑战教科书、挑战权威。这是语文教师最大的成功!也是语文教学的最大成功!

四、教科书的拓展在于教师的发挥。

教科书不是唯一的教学资源。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给教学带来新的发展机遇,也使教学面临严峻的挑战。把教科书当做圣经一样来解读的时代已经成为过去了!从当前课程改革的趋势来看,凡是有利于创造出学生主动、和谐发展的教学资源都应该加以开发和利用。由此看来,教师要由教科书的忠实讲授者而成为课程资源的开发者。这里的课程,是指教师在兼顾语文课程共性的前提下而自主设计、选择、开发、实施和评价的个性化课程。这种不同程度的个性化课程,是判断语文教师创造精神和创造才能有无和强弱的重要标志。首先,就课程内容而言,除教科书外,教师要从学生的兴趣、爱好和个性化选择出发去丰富、拓宽语文课程的内涵和外延。其次,就课程的动态性建构而言,教师要以强烈的母语课程资源意识主动建构与日常生活、社会,甚至世界的广泛联系。诸如让报刊、影视、广播、网络、演讲、辩论、广告、自然风光、文物古迹、风俗民情、全球事件等素材性课程资源进入教学流程。例如,我国飞行员王伟驾机执行任务时,被美机撞击失踪,这件事牵动着亿万中国人的心。小学生们也关心着王伟的安危。王伟的妻子阮国琴的《致布什总统的一封信》就是我们语文课上难以寻觅到的好教材。有位教师将此信搬上课堂,学生们有感情地诵读着,他们的眼里流出了悲愤的泪水,他们的声音是那样充满激情。正是这样的发自内心的真情,学生的心灵也“经历”了一次血与泪的洗礼。他们感受深刻,发言踊跃。“心系王伟”几个大字写在黑板上,寄托着他们的深切思念。“王伟叔叔,你在哪里'今天是寻找您的第十二天了,听到广播里那熟悉的声音,我的心就像小兔子嘣嘣直跳,虽然您生还的希望很小,但只要搜寻工作还在进行,我就抱着一线希望,渴望奇迹的出现……”这是一位学生在日记中的真情独白,更是教师具有强烈课程资源意识和行为的硕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