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30混凝土回弹值表:引用 【原创!震撼首发】RHEL 6安装与初始化配置详解!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10:07:36

引用 【原创!震撼首发】RHEL 6安装与初始化配置详解!

2010-11-26 14:47:54| 分类: IT技术(默认linu | 标签:iptables rhel 默认 初始化 安装 |字号大中小 订阅

本文引用自up北漂looking群《【原创!震撼首发】RHEL 6安装与初始化配置详解!》

引用

up北漂looking群【原创!震撼首发】RHEL 6安装与初始化配置详解!


红帽在2010年11月10日发布了RHEL 6正式版,前几天下载了一个源,初体验了一下,在此分享一下体验感受。在此为大家推荐一个下载地址:

ftp://download:download@tounix.com ,这个地址的下载速度还是能保障的。

此处是在虚拟机上安装的,可能会和真机在某些地方有些不同的地方。

1,首先从光盘启动,进入启动安装界面:

这个地方放置了几种不同的安装介质和修复模式的入口,倒计时是60秒。

2,检测安装源:

直接跳过就行了。

3,进入开始安装界面:

感觉又回到RHEL 4的蓝色风格了,真是状元一点红啊!界面的最上方有一行蓝色的背景条,看来这个图层还的继续修改啊,呵呵。

4,选择安装时的显示语言,这里为了照顾一下某些童鞋的上不了台面的英语水平,我选择了中文。

5,选择键盘类型,默认就是美式键盘:

6,选择存储介质,这个是一个新加的功能,从说明上看,RHEL 6默认即支持网络存储:

这里我们先默认选择“基本存储设备”。

报错了!!没有找到可用的磁盘!!

我们再返回,选择“指定的存储设备”:

依然没找到磁盘!惊讶啊!

这时查看一下虚拟机的设置:

此虚拟机的硬盘设置采用默认的SCSI硬盘,难道默认不支持SCSI的硬盘吗?还是光驱是IDE接口的缘故?

只好把硬盘换成IDE类型的试试看了,顺便也去掉一些没用的“硬件”,最终的硬件配置如图:(这里选择是网卡,顺便试试网络)

回到刚才的硬盘选择界面,选择“基本存储设备”,又出现报错提示:

这是因为刚才使用SCSI硬盘的缘故,硬盘的编号等信息可能有预存,可以在虚拟机里把刚才的硬盘文件删掉,这里我就直接把硬盘初始化了。

7,终于来到了网络设置,首先写个主机名:

然后配置网络:

发现在这里有很多的网络类型。我们还是选择最普通的“有线”。

首先配置外网:

这里注意“连接名称”这项,难道RHEL 6中网络的相关文件改名了?

还有子网掩码的设置,这里可以把255.255.0.0写成16,其实配置完ip地址之后,按一下回车键,子网掩码处就默认显示的16,如图:

内网的配置就不上图了。

8,下面设置时区,一般我们还是选择上海:

这个地图的调节条也是新加的,但是使用起来还是不很方便。等等!!我们发现了一个新加的地点:

竟然是哈尔滨!!北京又杯具了,红帽对我国政府机关所在地还是视而不见啊,小心被河蟹了!呵呵。

9,设置root密码,这里叫“根密码”其实一个意思:

10,分区和格式化:

(1)这里我们选择自定义分区。

在添加分区的时候首先要选上制定的磁盘,否则屏幕上方会一直提示你选择磁盘,而不会出现磁盘空间条。

这里我预置的磁盘15G、内存1G。我们根分区13G、swap分区2G就可以了。

添加分区的时候,会提示是否使用软raid或lvm等。

我们选择标准分区。

对于根分区我们使用新加的ext4文件系统。

最终的分区如图:

(2)RHEL 6中分完区之后马上就要进行格式化,而且有两次提示:

11,选择grub等启动信息,默认即可:

12,下面进入包的安装:

这里有个存储库的功能,主要是针对集群的一些包安装。这里我们采用完全安装。

上面还有个关于服务器类型的选择,这个和RHEL 5中的一样。

在这个环节中有两个比较有趣的东西出现:

首先,可以根据单词和字母定位需要安装的包,这个功能用在某个具体的模块里:

估计这个功能是从其它操作系统处拿来的。

然后就是模块总包数和已经选择包的数量显示颠倒过来了,这个要注意:

13,开始安装,首先根据提示,先把包传到本地磁盘,估计这样会提高安装速度吧:

在正式开始安装包之后,这里不再显示剩余时间,而是显示已经安装了的包数:

14,完成安装,重启:

以上就是安装阶段的全部过程,界面上方的蓝色线条一直伴随着我们。下面进行一些初始化设置。

15,启动系统:

全黑的,没有背景,不知道是显卡驱动默认没加载还是压根就没背景图片。

过了刚才那个画面竟然出现了启动条!!

16,首次启动系统出现欢迎界面:

17,许可证是必须选“是”的东西:

18,注册以更新软件,这个就不用注册了:

19,创建用户,这里有个新加的功能:

点击“高级的”按钮:

默认就创建了一个来宾用户:xguest

20,时间设置:

21,kdump设置:

这里我还不知道多大的内存才可以能够配置kdump。别说你不知道kdump是什么哦,这个其实是我们不常用的一种系统崩溃分析工具,在以前的红帽版本中已经出现了。

22,到达登陆界面:

这里在运行级5下有三种登陆方式:

(1)kiosk方式:还记得刚才默认添加的xguest用户吗?这种登陆方式可以理解为客户登陆。

(2)智能卡认证:这个需要加载智能卡。

(3)其他:选择指定的用户登录,这里我们使用这种方式,选择root用户登录。

在输入密码时,界面的下面出现语言、键盘、界面风格等的选择。

当使用root登录以后会提示:

23,进入运行级5的界面:

右键-启动命令行:

注意现在的位置 /root/桌面 !越看越像windows,呵呵。

24,设置默认的运行级:

在RHEL 6中,/etc/inittab这个文件只记录了运行级这一个功能!!

25,使用init 3这个命令,进入运行级3。使用ntsysv这个命令选择运行级3默认启动的服务,这里特别需要注意的是“系统日志”这个服务:

现在的服务名为rsyslog!!多了一个字母“r”。

还是先选择一些必要的服务做为默认启动的服务:iptables、sysstat、network、rsyslog、sshd、crond等。重启系统进入运行级3。这里的重启界面也有些变化,如图:

至此整个初始化的过程也结束了。但是这个时候我们突然意识到一个问题:iptables和selinux在安装过程中没有出现过!!我们来查看一下。

26,首先来看一下selinux的设置:

果然,我们发现selinux默认是开启的,而且在安装过程中始终没有出现过提示,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没有能进入kdump设置的缘故,呵呵。

我们先把selinux这个关掉,修改/etc/selinux/config这个文件中SELINUX=disabled即可。然后重启系统。

27,再来查看一下iptables的设置:

果然,默认也有一些规则,但是在RHEL 6之前的版本中,默认是没有规则的。

那么我们来查看一下iptables在系统中的配置文件:

在/etc/sysconfig这个目录中发现了3个和iptables有关的文件:

(1)iptables-config这个文件在之前的RHEL版本中默认是有的,它主要记录的是iptables本身的一些功能是否打开。

(2)iptables这个文件在之前的RHEL版本中默认是没有的,我们看一下它的内容:

它记录的内容和刚才使用iptables –L –n 命令查看的规则一致,而且我们可以看到,在默认状况下,只对filter这个链配置了规则,而nat等链没有配置规则。

(3)iptables.old这个文件应该是以前的规则。

那么我们要去想掉默认的iptables规则,直接删掉iptables这个文件即可,其等同于执行了iptables –F这个命令。

至此我们对iptables和selinux的初始化也结束了,一般我在配置iptables的时候不会写在刚才那个/etc/sysconfig/iptables文件中,那个文件的书写格式不是我们所熟悉的,一般情况下我们会写成脚本的形式,加载在开机启动中。

满以为现在整个安装和初始化的过程都结束了,但是新的问题又来了,如图:

竟然ping不通外网!DNS也是有的。问题就在于没有默认路由!!

28,首先我们来查看一下网络设置:

这是外网,在虚拟机的设置时第一块网卡采用桥接的方式。

这是内网,在虚拟机的设置时第二块网卡采用host-only的方式。

配置文件的格式和以前版本中有些不同,但文件的位置还是一样的,其中需要注意的是以下几项:

NAME和DEVICE这两个字段要区分开。

子网掩码:PREFIX字段。

是否是默认路由:DEFROUTE字段。外网开启,内网关闭。

后面还有UUID等新加的字段,我们进行相应的修改。

再看一下/etc/sysconfig/network这个文件:

路由是配置了的,但是为什么默认路由就没有显示出来呢?

这里是我还没有发现的问题,大家一起讨论吧!

我的解决方法是指定一个默认路由,使用以下命令:

route add default gw 192.168.13.1 dev eth0

并把这条命令写到开机自动启动里。

看一下效果:

至此RHEL 6的安装和初始化配置全部完毕,不过还有一个默认路由的问题没有解决,再就是/boot/grub中的文件和以前版本中基本是一样的,那么启动时的背景图片怎么没加载上呢?

请大家多提宝贵意见!

ZWN.King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