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切应变取多少:经典精萃短文(1)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0 20:41:10
    经典精萃短文(12)   编辑制作:林夕梦







A.旁观自己
旁观自己?不照镜子,不读史书,不麻烦朋友,把自己一分为二,一个是痴迷不悟,无知加固执的“当局者”,另一个是大彻大悟,目光如电的“旁观者”,置身局外,从旁观察,袖手旁观,冷眼旁观。似打量别人一样打量自己,如挑剔别人一样找自己的毛病。自己老盯着自己,如同给自己上上计算机病毒检索软件,全天候跟踪,全方位覆盖,过失自然会更少一些。
旁观自己,并非易事。需要知识,需要悟性,更需要勇气和气量。克服不了自我标榜、自我保护、趋利避害地俗人本能,控制不了膨胀的私欲和杂念,清除不了观念、思维和见识上的障碍,就成不了旁观自己的旁观者。
B.二减一大于二
人们总是说一加一大于二是一种智慧,但他们却不知道,二减一大于二是一种更高的智慧。
1840年,世界上最早的邮票“黑便士”在英国诞生。邮票原定于1840年5月6日正式启用,但因为组织工作的疏忽,有的城市竟于5月2日提前发售。提前发售的邮票数量不多,流传后世的更加稀少,据说全世界只发现了2枚,被收藏界视为珍宝。
斗转星移,一百多年过去了,这2枚“黑便士”终于重出江湖,美国的一家拍卖行宣布要公开拍卖它们。一个酒店小伙计找到他的老板说:“我没有去竞拍的资格,如果您能让我以您的名义前去,我保证为您带回100万美元的利润。”老板反问:“如果你把它们买回来却卖不掉怎么办,我可不想留到100年后再升值。”小伙计笑了:“放心,我带给您的不会是邮票,而是支票。”
拍卖大厅内人头攒动,买家们个个摩拳擦掌。拍卖师大声宣布:“底价10万,现在开始竞拍。”话音刚落,竞价声此起彼伏,邮票价格也一路攀升,一直升到50万。“50万一次,50万两次,50万……”这时,角落里传来了一个低沉却震人心魄的声音:“200万!”喧嚣的大厅顿时寂静下来,大家纷纷把目光投向这个神秘人物。没错,他就是那个酒店小伙计。接着,拍卖师毫无悬念地连叫三声“200万”,然后一锤定音。在众人的惊叹声中,小伙计拿过这2枚邮票,然后做了一件令人目瞪口呆的事——他掏出火机,毫不犹豫地烧掉了其中1枚。顷刻间,全场一片哗然,有人大叫:“这个疯子,他烧掉了100万。”小伙计面露微笑,大步串上前台,扬起手中剩下的那枚邮票,高声喊道:“在座的各位都是见证人,从今天开始,全世界5月2日版的‘黑便士’只有这一枚了,可谓绝世无双。所以我宣布,它的价格为400万美元,欲购从速。”
没多久,这枚“黑便士”便以500万美元的价格被一名富商买走。当小伙计拿着100万美元的支票递给老板时,老板怎么都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问他到底是怎么做到的。小伙计笑道:“人们总是说一加一大于二是一种智慧,但他们却不知道,二减一大于二是一种更高的智慧。”
C.感谢疼痛
疼痛是上天赐予你的礼物,你应该学会感谢。
或许,你身体的某个部位开始不舒服,然后开始感觉疼痛。因为这疼痛,你去医院就诊,找出病因所在,服药打针或者手术,于是,这疼痛便还你一个健康的身体。疼痛是身体向你发出的最友好的警告,你应该感激它。
或许,某一天,你失去一大笔钱财。你万分不舍,当然心痛。钱的失去也许是因为你的大意,也许是因为你的狂妄。但不管如何,你都应该意识到,失去的钱,永远不会再回来。你惟一能做的事,就是在以后的日子里,学会谨慎,学会自谦。无疑,这谨慎,这自谦,正是因为你的疼痛。疼痛会让一个人变得明智,继而慢慢成熟。
或许,与你相恋多年的女友在某一天突然离你而去。你心如刀绞,痛比切肤。可是细想,假如她真的爱你,她会离你而去吗?假如她早已不再爱你,那么,即使你们相守百年,又有什么意义呢?疼痛会让一个人变得清醒,只有蜜糖才会让人永远蒙在鼓里。
认识一位久病床榻的朋友,他的胸部以下完全没有知觉。有一天他对我说,现在他多么怀念还有疼痛的日子啊。疼痛会让他知晓各个器官的存在,知晓自己的存在——疼痛会让他确知自己还活着。享受疼痛会让他感觉,自己确确实实活在世间。
享受疼痛,这个词把我狠狠地震了一下。也许,只有连疼痛感觉都失去的人,才会有这样深刻的体会吧?
还认识一位老者。他无牵无挂,无欲无求。他说,活到这把年纪,他早已心如止水。他指的当然不是超脱一切之后的那种淡然,而是个体生命对这个世界的彻底放弃。这世上已经不再有任何事情能让他感兴趣,能让他产生哪怕一丝疼痛的感觉。他说,事实上,我已经先肉体而死去。他说的,也许有些道理吧。因为他的心里,已经不再有疼痛。
疼痛至少说明你还活着,至少说明你还认真地活着。或许我们不可能做到“享受疼痛”的那种境界,但是至少,当疼痛来临时,我们可以少给它一些诅咒,而多给它一些感激。
D.生命倒计时
非洲有一个民族,婴儿刚生下来就获得60岁的寿命,以后逐年递减,直到零岁。人生大事都得在这60年内完成,此后的岁月便颐养天年了。
这真是个绝妙的计岁方法。从某种意义上说,人生不过是我们从上苍手中借来的一段岁月而已,过一年还一岁,直至生命终止。可惜我们常会产生这样一种错觉:日子长着呢!于是,我们懒惰,我们懈怠,我们怯懦……无论做错什么,我们都可以原谅自己,因为来日方长,不管什么事放到明天再说也迟。
直到有一天,死亡的阴影笼罩着我们时,我们才悚然而惊,糟了,总以为将来还长着呢,怎么死亡说来就来了!那些来尽的责任怎么办?那些未了的心愿怎么办……还能怎么办,面对死亡通知书,人类只能踏上那条不归路。追悔也罢,遗憾也罢,那个早已写好的结局无人能更改。临终之前,也许人们会在模糊中发出“譬如朝露,去日苦多”的感叹,想起“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的教诲,可一切,都悔之晚矣。
此时我们想想那个倒着计岁的非洲民族,他们的人生智慧真令人惊叹。生命既是借来的一段光阴,当然是过一天少一天了,而面对自己日渐减少的寿命,谁又能无动于衷呢?
生命倒计时,一个多么有必要的提醒。面对有限的时光,我们理应善加利用。于是,我们将手中事务打理清楚,分出轻重缓急,再一一安排妥当。当我们的生命只剩下短短几年、几个月甚至几天时,有谁舍得将精力花在流言飞语上?如此宝贵的时光,只能用在重要的事情上。这样当预定的终点到达时,心中才不会有太多遗憾。
生命倒计时常让我想起电话磁卡。当我们将磁卡插入话机时,显示器立刻显示出卡中数值,随着通话时间的延长,卡中数值不断减少。而面对不断缩小的数字,下意识地,你会提醒自己:长话短说,别浪费钱。因为那些变化的数字如同一双眼睛,提醒着你,最终让你三言两语结束通话。
生命不也如同一张小小的磁卡吗?所不同的只是,我们常会忘了,在我们大脑中也有个显示器,告诉我们有限的时光还剩多少。而当生命倒着计时,那年年减少的数字,使会提醒我们——来日不多,该做的事情得赶紧去做。
E.“1+1<2”效应
中国传统文化对人多的正面评价总是多于负面评价,比如“众人拾柴火焰高”。在社会生活法则中,人多的力量更为强大,而无数的事实却证实:三个和尚没水喝!
这种缺乏效率的“1+1<2”效应,最为现代企业和组织忌讳,但偏偏几乎在任何地方发生着。
“1+1<2”效应可以从一个拉绳实验得到验证。受试者分成二人组、三人组和八人组,先要求各组用尽全力拉绳;然后,要求被试者单独用尽全力拉绳。测量和比较的结果是:二人组的拉力是这两人单独拉绳时拉力总和的95%,三人组的拉力是这三人单独拉绳时拉力总和的85%,而八人组的拉力则降到这八人单独拉绳时拉力总和的49%。
这个实验证明,只要责任不是自己一个人承担时,每个人都会有依赖他人的心理,肩上的责任感便减轻了,于是普遍出现“1+1<2”的结果。推而广之,两个人以上的群体干活时,就会有人偷懒;在一起干活的人越多,偷懒的现象越严重,也就越容易出现南郭先生。
这种现象无疑是一种社会浪费。产生的原因是由于每个人的责任减少了,人性中懒惰的天性得到了纵容。人多本不是坏事,但是人多而又没有明确的责任,就容易让人偷懒,从而产生社会浪费。
如何克服人性的弱点?有效的方法之一就是建立每个人都要负责任的机制。最简单的办法就是,不但让每个人都负担起责任,而且担负责任就能获利,不负责任就有可能受害。
一间大学男生宿舍的“关门事件”颇能说明问题。
这间宿舍有7个大学生,靠门边那个床位的同学最苦不堪言,尤其是冬天的晚上,如果夜起如厕的室友进出时没及时关上门,他就会被无孔不入的北风一次次吹醒。
住门边的同学费尽了口舌,拜托拜托各位大佬,请你们进出时随手关上门,让小弟我少喝点凉风。好话说尽,请宵夜,外带强力“威胁”,如果谁再忘记关门,下周我就要求老师给我换床位。但是,软硬兼施过后,室友们仍然经常记不起关门。
最后这位同学在门上贴了一张字条,问题便得到了解决,字条上面写的是几行赫然的大字:如果你记得关门,全屋7个人都暖和;如果你忘记关门,全屋7个人都要挨冻!
此后,这个宿舍的门就再也没有长时间敞开过。原来,让每个室友都负起“保温”的责任,并从这个责任中获得直接的利害结果,事情就迎刃而解了。
那个聪明的同学将内容相似的字条———“为了你的温暖,进出请关门”贴在教室的门上。那所大学大教室能容二三百人,小教室能容七八十人,到了冬天,进出忘记随手关门的人自然更多。字条贴出后,结果如何?教室的门基本上关住了,原来因经常“漏风”而非常寒冷的教室变得比较温暖了。每个人都负起了责任,于是,每个人都得到了“温暖”的收益。
没有水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没有责任。有了责任,可以找到水;没有责任,即使有水,大家仍会渴死。
F.盗亦有道
自从索马里海盗事件引起全球注意后,我就想到了中国成语“盗亦有道”这四个字。
说到“盗亦有道”语出《庄子》。古时有个叫柳下跖的是大盗,故又名盗跖。他的弟兄问跖说:“做大盗也有法则吗?”跖说:“无论做什么事情都有法则。做大盗怎能没有法则呢?凭空能猜出屋里储藏着多少财物,这就是圣;带头先进入屋里,就是勇;最后退出屋子,就是义;酌情判断能否动手,就是智;分赃均匀,就是仁。不具备这五种素质而成为大盗是不可能的。”瞧,几千年前的盗就给他的后人子孙制定了盗的“论语”。
清乾隆年间,秀州府崇德县令章清,是个满腹经纶的读书人,为官清正廉洁,县里被治理得井井有条,治安环境良好。但临县却盗案不断,闹得人心惶惶,为加强临县的治安,章清被调到那里当县令。章清到任后,盗贼销声匿迹。任期满后,章清雇船,离任返乡。章清与送行的百姓一一道别。
这时忽然眼前人影一闪,章清架在鼻梁上的那副近视眼镜竟不翼而飞。当晚,船停泊在一个与邻县交界的小镇上过夜。真是祸不单行,第二天,章清又发现船中的十只大木箱也被盗了。想这章清是一清官,并无家产,只得让船前行。不想三天后,当章清回家登岸,但见自己丢失的大木箱放在岸边,箱顶还有一书信,离岸时丢失的眼镜则放在信上。章清拆信,信上写道:
“章大人: 我们是一帮盗贼,你在任时,我们慕你清正廉洁的名声,从未在你管辖的县境内行窃。但是,你离任时竟带走十只沉重的大木箱,不由得使我们对你这位清官表示怀疑。于是,我们先窃眼镜再盗木箱,给你点颜色看看。可翻遍所有木箱,你的财产除了书还是书,所有的积蓄尚不足三十两纹银。人们常说,一年清知县、十万雪花银。可你当了多年的县令,仍一贫如洗。看来你的确是个清官,我们先前多有冒犯,实在抱歉,故特将窃走之物完璧归赵,还望大人海涵。”
原来如此!章清感叹万千:“真是盗亦有道呀!”
我想起了又一桩故事。当年在拍摄王铁成主演的故事片《周恩来》时,剧组在某地遇盗,但这些盗听说是给周总理拍故事片时,便一路“放行”。
F.以世界公民的眼光审视一切
有没有现代公民的基本素养?这是大学毕业生合格与否的首要标志。专业知识要不断更新,公民素养的养成和安身立命基点的坚守更不可能一劳永逸。
1492年哥伦布远航到达美洲,开启了世界市场逐步形成、地球逐步走向一体化的漫长而无法抗拒的过程。五百多年来,世界各国和各地区盛衰沉浮,无不取决于是抗拒还是适应这个进程。这是伴随血与火的惨烈过程,又是文明迅猛提升的过程。20世纪以来,这个进程更是文明与野蛮交错纠缠,令人惊心动魄!离开对这个基本态势的体察,不可能对世界和民族、国家的命运作出比较准确的判断。
美国至今仍以领导国自居。她曾不惜巨资推行马歇尔计划,拯救了西欧。此后自封世界宪兵和救火队,几场局部战争打下来,负债累累,一再出现巨额财政赤字,影响力下降的趋势无法扭转。任何国家要当领导国,势必同美国争锋,图虚名,得实祸,重蹈苏联覆辙。为什么要往这个陷阱跳?
论实力,中国人均GDP3000美元,各国排名一百以后,仍然是不发达国家,各个领域举目皆是与先进水平的差距。连印度都不稀罕你的领导,胡吹什么“中国有能力领导世界”!
这样的喧嚣出现在中国转型的关键时刻,煽动狭隘民族情绪,无非冀图又一次构筑自我封闭的堡垒,甚至把中国拖入军备竞赛的陷阱。
要不为诸如此类的愚昧鼓噪所惑,唯一途径是清醒地认识自己,认识世界。
“我是谁?”千古一问。最佳答案何在?我是有自由思想独立人格的公民,是视野宽阔的世界公民。
有志走在世界前列的公民应该懂得古今中外。读经典,本国的,外国的,兼收并蓄。研究自己想知道的一切。不要俯伏在任何偶像和圣贤脚下,应该站得比他们更高,敢于评点万事万物的是非得失。
怀疑和好奇是提升自己水平的起点。自由思考,自由辩论,不息探索,是一个成熟公民必由之路。
H.坚信你的梦想能实现
■有时候为了攀登一座山需穿行一个峡谷。
■成功并不是永不犯错,但同样的错误绝对不能犯第二次。
■如果方法对路,最棘手的问题也能解决。
■当你的渔船已经满仓的时候,何必为一条逃走的鱼儿烦恼呢?
■知识就像一部汽车,可以使你快速地行驶在人生的道路上,而使你开得再快也不会撞车的是你的智慧。
■坚信你的梦想,坚信你的梦想能实现。
I.浓缩管理学
有一个企业家,因为自小家境贫寒,没有受到良好的教育,所以一直心有遗憾。他下定决心,一定要让儿子学有所成,然后帮助他发展事业。于是,企业家不惜花费巨资供儿子上学。
令企业家欣慰的是,儿子很争气,不但勤奋好学,而且按照父亲的要求,报考了管理专业。在企业家的热切期盼中,儿子顺利地读完了博士。
对于学成归来的儿子,企业家第一个要求就是,让他将所学的东西教给自己。儿子知道父亲没上过几天学,直接跟他说,可能他会听不懂。再说,要将那厚厚的管理学书籍一点点地讲给父亲听,恐怕至少要花上好几年的时间。儿子就建议,给他一些时间,他将学过的管理学课程精简浓缩后,再取其精华教给父亲。
父亲觉得这是个好主意。
半年后,儿子兴奋地跑进了父亲的办公室,对父亲说,他已经将管理学的精髓高度浓缩了。企业家很高兴,那快点告诉我,为了这一天,我已经等了好多年。
儿子打开笔记本,正想开口说话,猛一抬头,却突然哑口无言!因为他发现,父亲背后的墙壁写了几句话,那几句话在他还没有出生的时候,就已经写在那里了,那也正是他通过十几年的努力学习,又经过半年时间才浓缩出来的管理学精华:
有能力的———让他做;没能力的———教他做;不愿意做的———管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