黏性土有哪些:论西部开发中民族文化的生态建设(文本全文)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18 14:15:18

论西部开发中民族文化的生态建设

The Ecological Construction of the National Culture i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West Regions

原载:《西北大学学报》:哲社版(西安)2001年03期,第28~32页
李青(1959-),男,山东滕州人,西北大学西北历史研究室博士生,西安美术学院教授,主要从事西域艺术史研究;西北大学 西北历史研究室,陕西 西安 710069;朱尽晖(1968-),男,上海市人,西安美术学院讲师,主要从事传统艺术研究。西安美术学院 工艺系,陕西 西安 710065

  内容提要:在人类社会中,经济与文化各自都有着自身的发展规律,但它们之间又存在着互动关系。西部大开发可以说是对民族地区的大开发,丰富的西部民族文化资源在西部经济大开发中有着不可低估的价值与作用。对民族文化生态的保护和建设,是摆在西部人面前的一项具有挑战性的课题。它不仅关系到西部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的问题,同时也关系到西部地区的民族团结与社会稳定以及中华民族本土文化的承传与复兴等问题。而西部大开发的最终成果,必应体现在西部经济与文化的共同繁荣之上。
  It's regarded that Developmet of Western Areas is a construction of national region. The richness in national and cultural resources in the west has a value and function which cannot be under-estimated in the development of western economy. It's a challenging task which is confronted to all the westerners about how to protect and construct the national and cultural ecology. It's not only related to the problem about how to develop the western economy continously, but also related to the national unity and social stability in the Western Area and to the revival of the Chinese native culture succession.
  关 键 词:西部开发/民族文化/生态/本土 The Western Developement/the national culture/the ecology/the native

中图分类号: G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2731(2001)03-0028-05

  一
  西部经济大开发与西部民族文化生态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性。经济与文化虽然具有各自的规律性,但是经济与文化在发展过程中却始终存在着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互动关系。任何社会的文明程度,往往体现在经济与文化的双重水准上,从某种意义上讲,它还必须从文化的发展程度上最终体现出来。
  由于西部地区的自然资源与人文资源的特殊性,在西部大开发中,经济学家提出了西部经济发展模式问题。西部经济模式包括特色经济和特色资源的利用与开发问题。所谓特色资源即人无我有,人稀我丰,人有我优。具体说来,西部的特色资源包括农副产品、矿产资源和自然与人文环境所形成的旅游资源。在特色资源中,旅游业被称之为西部经济腾飞的“引爆产业”,这一点已被许多专家所认同[1]。然而从西部的旅游资源来看,其最大的特色则是以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所共同构成的,如以自然资源为主体的九寨沟风景区和以人文资源为主体的敦煌莫高窟遗址,以及以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所共同构成的世界文化遗产——云南丽江古城等。从整体上看,西部的旅游资源则是以人文资源为主体的,这亦充分体现了文化资源的经济属性,以及文化资源在经济发展中的密不可分的关系。对此,经济学家早已将文化资源作为产业经济研究的对象。从理论上讲,一切物质形态的文化载体都具有相关的经济价值。不仅如此,现代市场经济的发展,使商品的文化投入、文化含量越来越大,文化日益成为现代商品经济竞争的一个不可或缺的产业资源,并且也成为投资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说对于西部地区民族文化生态资源的保护和发展,其本身就是西部大开发中的一个关系到生产力发展和全面经济发展的战略性课题。
  经济的发展推动着人类文明的进程,经济基础是民族文化赖以存在和发展的根本。然而,从辩证的观点来看,社会经济因素同文化因素是互为因果的。每个民族的文化形成都具有漫长的历史过程,民族文化传统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和延续性,它不但与经济存在着相互依赖与相互促进的关系,同时在某种情况下还会反作用于经济的发展。马克思指出:“当一种历史因素一旦被其他的,归根到底是经济的原因造成的时候,它也影响周围的环境,甚至能够对产生它的原因发生反作用。”[2](P502)当代学者认为:“不同社会对新挑战之所以会有不同反应,文化和精神因素的影响至为巨大。左右一国应变能力的最大因素,即在于社会态度、宗教信仰和文化。”[3](P3)重视文化因素对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可以说是世界性的现象。
  二
  西部是个多民族聚集的地区。由于自然环境、生态环境等生存条件的特殊性,居住在西部地区的人民,在长期的社会生活和劳动实践中创造了不同类型、不同模式的文化,同时又将他们塑造成了各具特色的人们共同体——民族。民族文化即是民族的主要特征之一。西部各民族是中华民族的组成部分,西部民族文化是中华文化的一部分。西部大开发从地域和民族情况上看,可以说是民族地区的大开发,而对民族地区的经济开发,必然要对民族文化生态给予应有的重视。
  由于自然地理环境和历史人文状况的差异,相对于我国其他地方而言,西部地区无论是自然生态或人文生态都呈现着“二元结构”。一方面西部拥有丰富的森林和矿产等自然资源和辉煌的历史文化资源,某些地区的教育与科研力量还十分集中、雄厚;另一方面西部又有着广大的沙漠和贫瘠的土地,人口稀少且居住分散,文盲和半文盲人口较多,整个社会处于一个发展不平衡或普遍不发达的现实环境中。对于自然生态来说,专家们认为西部的环境保护面临着包括对森林和水土的保护以及防沙治沙、防止环境污染等一系列生态保护和改造的问题,而保护与开发的关系问题是西部现代化系统工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对于自然资源的科学、合理的使用,必然要改变过去那种仅仅是以开采资源、开发资源的认识和做法,而盲目的开发,不但无法保持经济发展的持续性,还会带来生态环境被破坏的严重后果。20世纪50年代初,在“开发柴达木”的口号下,大批人员开进了青海柴达木盆地,结果是仅仅为解决这些人的生活问题,就给柴达木的生态环境带来了一次浩劫。在柴达木的一个州就有三分之二的沙生植被被破坏,大面积固定半固定的沙丘,又变成流动沙丘或戈壁,其生态破坏的恶果远远大于开发的成果[4]。就目前的情况来看,西部地区的生态保护已成为生态发展的重中之重,保护即意味着发展。西部经济发展如果仅仅是开采资源而不能维持生态环境,不能带动宏观经济与自然生态的发展,那么西部大开发战略就难以实现。经济开发与自然生态的关系是如此,经济开发与文化生态的关系亦是如此。
  从整体上来看,西部地区既有着极为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又有着因物质贫困而造成的文化贫困,即贫困文化的客观现实。因此,在西部大开发中,我们不但应重视经济与文化的发展关系,而且对于西部文化亦应有一个较为全面、客观的认识。处理好文化生态的保护与利用、继承与转变的关系,如同处理好自然资源开发与保护的关系一样,对于西部大开发都具有同等重要的意义。
  三
  西部地区民族文化遗产极为丰富,它不仅是中国的、而且也是世界的文化宝库之一。中华民族文明发展史的每个重要阶段,几乎都在西部地区留下了深深的痕迹。西部各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创造了各具特色的精神文化。在语言方面除汉族和回族通用汉语外,其他各个民族大都有着自己的语言或文字。在宗教方面有佛教、伊斯兰教和基督教以及其他一些原始宗教等,我国的民族宗教主要集中在西部地区。西部民族宗教与民族文化有着极为密切的历史关系。在文学艺术方面西部民族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创作了许多优秀的文学作品,如:藏族的《格萨尔》,蒙古族的《江格尔》,柯尔克孜族的《玛纳斯》,维吾尔族的《福乐智慧》和《突厥语大词典》,傣族的《召树屯》等,这些作品都具有较高的思想性和艺术性,极大地丰富了祖国的文化宝库。在音乐、舞蹈方面有维吾尔族的《十二木卡姆》,以及草原民族的牧歌,青海的花儿,藏族民歌、东巴音乐、关中的秦腔、云南民族舞蹈等。中国传统音乐中许多曲谱和乐器大都来自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在建筑方面有拉萨布达拉宫、云南丽江古城、喀什艾提卡尔清真寺以及众多的寺院和南北相异的民居建筑。在服饰方面,西部各民族都有着自己独特的服饰文化体系,从织布染色到服装款式和装饰品等,无不呈现着强烈的民族风采。在美术方面,新疆有星罗棋布的丝绸之路艺术遗迹,甘肃有彩陶艺术和敦煌、麦积山石窟艺术,西藏有独特的藏传壁画艺术,陕西有秦兵马俑、唐十八陵陵墓艺术、广西和云贵地区有铜鼓艺术及民间美术,无论在雕刻、工艺和绘画方面,西部美术都在中国美术史上占有极为重要的位置。西部民族在饮食文化和民俗文化方面亦有丰富的文化传统。横跨欧亚的丝绸之路为西部历史文化留下了最为辉煌的篇章。西部民族的历史和人文遗产极大地丰富了中华文化的内涵[5][6]。可以说,西部地区是中华文明的主要发源地。当代西北各民族大都保持了较好的本土文化生态,在某些经济发达地区的民族特征逐渐消失的今天,西部民族文化生态则显得尤其珍贵,它为建立有特色的当代中国本土文化,提供了值得借鉴的参考体系,同时也是民族学、社会学和文化学研究的绝好资源。
  任何一种民族文化的存在和发展,都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不可否认,西部民族文化,特别是当代西部民族的观念文化及生产、生活方式,还远远不能适应市场经济和现代化发展的需要。由于自然与历史的原因,西部地区生活方式较为陈旧,大都处于农耕文化状态,有着较强的农耕文化意识。由于物质的贫困和地理环境的阻隔,长期以来贫困的经济带来了贫困的文化,大部分地区的基础教育及科技、文化设施较为薄弱,局部地区“镶嵌式”的科技和教育实力并不能改变普遍的贫困状况。这种贫困经济和贫困文化的长时间的恶性循环,不但进一步恶化了自然生态环境,同时又时刻侵蚀着民族的传统文化生态。由于贫困,一些人必然要砍伐森林、捕杀动物;由于贫困,很多地区的人们不但无力保护本民族的文化遗产,而且还会因利益的驱使,进而忽视和损坏本民族的文化遗产;由于贫困,一些人在伦理道德和观念文化上还会逐步放弃本民族的优秀观念文化和习俗文化,从而使民族文化处于一个失范状态。贫穷成为自然生态和文化生态的杀手,相对于自然生态来讲,人文生态的破坏其恢复和重建则更为艰难,物质形态的文化保护具有可操作性,而观念形态的文化承传与改造则是一个复杂而长期的过程。在观念文化上具体来说,目前西部民族面临着一个破除自然经济观念、农耕文化观念、封闭保守观念及计划经济观念、弘扬本民族优秀的伦理道德传统的现实课题。毫无疑问,当代西部民族观念的转变及文化设施和教育程度的提高,必须借助于经济的发展。正如周恩来同志所说:“风俗习惯的改革,要依靠民族经济基础本身的发展。”[7](P28)而经济促进文化发展必有它的前提条件,其中包括经济的性质和基础,经济行为主体的文化因素以及社会对文化的重视程度等,经济的单向发展并不会自然而然地促进文化的繁荣,只有科学而合理地处理经济和文化的平衡关系,才能取得经济与文化的共同进步。
  四
  现代综合发展理论认为,发展是在民族、历史、环境、资源等内在条件的基础上,推动经济、政治、科技、文化方面的全面进步。社会发展的本质在于人的全面发展,在社会发展中,必须将人类的自我发展放在一个重要的位置上,而人类发展的标志就是人类所创造的文化。西部民族文化是西部各民族赖以生存的精神主体,也是西部开发的精神生产力。贫瘠的文化难以维系经济的延续发展,加强西部民族文化的保护和建设,对于西部经济可持续性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从宏观上看,文化建设实质上就是精神文明的建设。西部各民族文化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各自独特的文化传统。这种文化传统世代影响着该民族群体及其每个成员,而各民族群体又依赖于各自的文化传统而紧紧凝聚在一起。民族文化问题与民族团结问题和社会稳定问题形成了一个相互关联的综合性社会问题。对于民族文化生态的保护与建设,必然会促进西部各民族的精神文明建设和民族地区的社会稳定,从而也会为经济建设带来良好的投资环境。
  西部各民族文化是多民族的统一的中华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主要特色之一。各民族文化一方面为各民族成员所拥有,一方面又与其他民族文化相区别。在当今世界,任何文化都具有一定的民族性,民族性又是当代文化的一个显著特征。20世纪以来,中国文化始终面临着一个重构民族本土文化特色的历史性命题,这也是关系到中国文化现代化进程的一个重大课题,而丰富的西部民族文化遗产将是中国文化本土化和现代化发展的重要资源。
  然而,在目前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对民族文化生态的保护与建设的现状,无论是西部地区或是在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情况并不能使人乐观。由于某些开发商和行政人员对民族文化遗产的漠视,在经济开发的口号下对民族文化破坏的事例屡见不鲜,的确令人堪忧!比起那见不得阳光的文物盗掘者来说,利用行政手段进行破坏性开发更具杀伤力。中国西部的文化生态与自然生态一样,都是非常脆弱的,并且还面临着一个自然危害和人为破坏的严峻现实。在西部,因自然环境的恶化而危害人文生态的现象人所共知。而文化生态被人为破坏的情况更是层出不穷;宁夏贺兰山岩画的快速消减,青海都兰唐蕃古墓群被大肆盗掘,陕北、关中许多古代佛像身首相异……文物的状况既是如此,其他众多的非文物保护范畴的文化载体到底还能存在多久,谁也无法回答这个问题。民族文化不仅包括历史文物,而且也包括各民族衣食住行的经典样式和物质载体,而西部的民族文化更多地遗存在物质形态的载体中。物质形态的文化生态逐渐被破坏,将必然导致精神文化的枯萎。自然生态环境的恶化是显而易见的,而民族文化生态被破坏后所产生的恶果,却是逐渐显现的,它所破坏的是一个民族无法再生的精神资源。任何生态系统都无法对抗自然和人为的双重破坏。对西部民族文化生态如果不能给予应有的重视,那么在这一点一滴的消亡中不但会改变西部文化的面貌和性质,而且还会直接影响到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全面实施。
  在西部大开发中,要实现西部经济持续、稳定、快速增长,必须根据西部的自然生态和人文生态状况,进行制度创新,探索出有西部特色的经济文化发展模式。同时必须改变那种片面强调经济发展,轻视民族文化建设的思想观念,以及以牺牲自然生态和文化生态为代价,去换取眼前的经济利益的农耕文化意识。对于行政决策者来说,不但要提高自身的道德文化素质,更要克服那种“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思维方式和以“仿制”代替保护的片面措施。从社会发展的规律来看,任何经济的繁荣大都是建立在文化复兴的基础之上。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和自然生态的多样性同样珍贵,它是各民族赖以生存和安身立命的精神家园,是人类文明与进步的精神源泉,它具有物质经济和自然条件无法替代的价值和功能。费孝通说:“我们中国人自己却往往忽视了西部的文化,在历史上看不起西部的观念较深,现在我们要把这个观念纠正过来。”[9]西部大开发的最终战略目标的实现,不仅是促进西部经济的繁荣,而且更重要的还应是促进中华民族文化的伟大复兴。

参考文献:
  [1] 周叔莲,魏后凯等.论西部大开发[J].新华文摘,2000,(4).
  [2]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3] 倪国良.中国西北地区现代化中的经济与文化关系[M].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98.
  [4] 方三丈.大开发能带来生态福音吗?[N].南方周末,2000-11-09(9).
  [5] 周伟洲.西北民族史研究[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5.
  [6] 田继周.少数民族与中华文化[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
  [7] 周恩来.关于我国民族政策的几个问题[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
  [8] 费孝通.关于西部的人文资源的保护开发和利用[J].西北民族研究,20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