槽钢承重力:日本人的"无常"观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30 19:46:43
因地震多发使得日本人有“命运无常”的宿命观

2011年03月11日 15:12
来源:文教资料 作者:李韬瑾

         日本平安末期鸭长明所著《方丈记》,与清少纳言的《枕草子》、吉田兼好的《徒然草》一同被誉为日本古代“三大随笔”,代表了古代随笔的最高成就。《方丈记》被列入日本初高中学生的必修书目之中,同时也被日本著名作家丸谷才一、评论家三浦雅士、共立女子大学教授鹿岛茂等三位学者评为“最想留给千年后日本人的100件美物”之一。由此可见,《方丈记》对日本的文学文化,以及日本人的思想等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本文试通过对鸭长明的一生及其作品《方丈记》的分析,来考察《方丈记》中所蕴含的无常观思想。   
       一、常观的内涵与日本人的无常观      (一)无常观及其主要内容    “无常”一词出自于中国古典与佛经。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的内容:     (1)“诸行无常”。“诸行无常”即主张万物流转,常恒不变的事物是不存在的。     (2)“五蕴无常”。“五蕴无常”即指宇宙中的一切物质现象包括众生的身体,以及精神作用生灭变化无常,不会恒长存在。     (3)“空”观思想。空观思想是佛教中的重要思想,佛教中的“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便是对“空”观思想的归纳总结。     
       (二)日本人的无常观
      日本是个与大陆分离、四面临海的岛国,从远古开始就不断受到地震、台风等自然灾害的侵袭。在此自然条件下,日本人产生了“自然无常”之思想。其后又随着佛教的传入,“自然无常”思想与佛教中的“无常”思想相结合,最终形成了日本人独有的无常观思想,即在消极悲哀地感叹世间无常的同时,又不停地在无常中寻求生存。       二、《方丈记》中的无常观之分析      (一)鸭长明的一生      鸭长明(公元1155—1216年)出生于京都,是京都贺茂御祖神社(下鸭神社)的神官之子,小时候被过继到祖母家,由祖母抚养长大。25岁时,父亲和祖母相继去世。鸭长明在30—40岁期间,专心研究和歌和音乐曲调。由于在和歌方面才华出众,他受到后鸟羽先帝的赏识,被任命为和歌所的“寄人”(朝廷的一种官衔)。后鸟羽先帝还推荐鸭长明出任下鸭神社摄社的神官一职,但无奈遭到同族的反对而希望落空。个人家庭、仕途等的不如意,以及所处社会的动荡不安,等等,促使鸭长明在50岁时遁世出家,隐居在方丈庵中,并写下了回忆其人生际遇的随笔《方丈记》。      (二)《方丈记》中的无常观思想    《方丈记》共分三大部分,第一部分为序言,是鸭长明亲历了各种天灾人祸与人生波折后,在方丈庵得出的人生感悟。序言是整篇文章的中心,而序言部分所蕴含的无常观思想,可视为整个作品的主轴。在序言的开头,鸭长明如此感叹道:“川水流淌不绝,但绝非源头之水。水中的水泡时而消失时而聚集,却不曾长久不变。世间的人们及其栖身之所,也如同水泡一样变化无常。”      流水,以及流水形成的水泡都是瞬息变幻的,鸭长明却将世间的人们和他们的栖身之所比作流水,以及流水形成的水泡,意在指出世间的人们及其居所如同流水及水泡一般瞬息变幻,不会永恒不变。文中鸭长明还如此写道:“房屋及其主人,(略)无异于牵牛花及其上面的露珠。时而露珠落下花残留,但残花不待朝日时;时而露珠还在花已败,但不到黄昏珠已落。”[3]P1他将房屋比作牵牛花,把房屋的主人比作花上的露珠,实指房屋和房屋的主人的命运也同花和露珠一样,都不会长久不变,更不会长存。序言中无处不流露出否定现世、消极的世界观,表达了对世事无常的强烈悲哀情绪。      第二部分中鸭长明按时间顺序详细记载了其亲身经历的各种天灾人祸,即《安元大火》、《治承飓风》、《迁都福原》、《养和饥馑》及《元历大地震》。在《安元大火》一篇中,鸭长明讲述了安元3年(公元1177年)都城发生的一场大火。大火一夜之间将都城的许多房屋烧成了灰烬。有人被活活烧死,有人被烟呛倒,也有人从火场中逃了出来但财产付之一炬。亲眼目睹大火过后各种惨状的鸭长明不禁感慨道:“人类的行为都是愚钝的,尤其为了在这般危险的都城中建造家园而花费钱财、苦心经营,这些都是多么的毫无意义啊。”这正与他在序言部分中流露出的否定现世、感慨人生无常的悲观情绪相映衬。《治承飓风》则讲述了治承4年(公元1181年)发生在京城的一场飓风。被卷入飓风的房屋,不论大小均遭到了严重破坏。飓风不仅破坏了大量房屋,而且造成了人体伤害,许多人因此而残疾。紧接着发生的《迁都福原》,主要讲述的是平清盛在源氏进攻的威胁下决定把都城从平安京(今京都)迁到福原,天皇、大臣等都相继搬到了福原。为迁往新都,人们不得不抛弃多年苦心经营的居所。原来繁华的都城已荒芜一片,而新的都城又因尚未建成而四处荒凉。鸭长明在哀叹都城被毁、田地荒芜的同时,暗指人们的居所不定,即使苦心经营也全为白费,以事实印证了“居所不会永恒不变”、“人们苦心建造经营家园完全毫无意义”之说。《养和饥馑》则如实地记述了发生在养和年间(公元1181—1182年)的饥荒造成的惨景。由于连年的灾难,庄稼颗粒无收,哀怨声不绝于耳,遍地都是饿殍。紧接着发生的是《元历大地震》。元历2年(公元1185年)都城发生了一场大地震。大地震发生时大地摇晃、海啸肆虐,无数房屋倒塌,房屋倒塌的声音如打雷一般响彻天际。大地震过后又发生了无数次的余震,余震甚至持续了约有三个月之久。短短几年之间内竟然发生了如此之多的天灾人祸,这使得鸭长明在字里行间无处不流露出在当人类面对灾害、抵抗灾害侵袭时人类无还手之力的无奈及悲哀之情。第二部分第六篇章《处世不安》开头部分的“以上所描述的,是世间生存的艰难,自身及居所的变幻不定的样态”便是鸭长明对出家之前的经历,以及人生无常的总结。进而他又提出:“栖身于什么样的居所、做什么样的事情,须臾之间也罢,才能安身养心呢?”无从找到答案的鸭长明选择了出家遁世、向佛教求助的道路。      作品的最后一部分,鸭长明突然笔锋一转,从哀叹世间的无常转入描绘在方丈庵中的闲居生活。方丈庵周围百般寂静,四季景色宜人,时而还有小童做伴。看似鸭长明在方丈庵中的闲居生活非常得暇逸,但实际上这种闲居生活却与僧人修道生活大相径庭。而对此心知肚明的鸭长明也在作品中道出了“身虽为僧心仍在俗”的矛盾、烦恼之心理。无法解决矛盾的鸭长明,选择了采用消极的对策,即只能“拜佛了事”。在悲观、消极地看待世界的同时,又想要寻求出路,却苦于遇到障碍,从而产生了矛盾的心理。这可谓是当时日本人的无常观的一大特点。       三、结语      鸭长明的《方丈记》无论是序言部分对人世间的感悟,还是中间对天灾人祸的描写,及至结尾部分对出家生活与无法摆脱世俗的矛盾心理,无常观始终贯穿于整篇文章之中。在日本独有的自然条件和外来宗教(佛教)的影响下,日本人纤细感性的内心世界与佛教万物流转的理性思想相结合,构筑了日本人无常观的基础。但由于受到当时历史条件等的限制,鸭长明在作品中表现出的无常观是一种否定现世、消极悲观的无常观思想,也是一种想要从佛教中寻求生存却又遇到阻碍的矛盾的无常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