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关节模型怎么做:“学术繁荣”勿成早熟瓜果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6 04:56:12

“学术繁荣”勿成早熟瓜果

中国新闻网  2011-11-04 15:48:53

    科技的发展,常给我们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比如,市场上能买到各种早熟的瓜果:番茄、西瓜、桃子……稍有生活经验的人便可发现,这些催熟的瓜果非但是徒有其表不够味,而且还无营养甚或有害有毒。

    由早熟瓜果联想到当今学术的繁荣,道理亦然。学术的养成和瓜果的培植类似,瓜果的真正成熟,需要经过种子萌芽、破土、生长、开花、结果,方可能成熟。同理,学术的养成也需多年积累、思考、质疑和确信后,方能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厚积薄发。

    不幸的是,目前正在进行的“学术生产”走的却是截然相反的道路。在现有格局下,学术生产被扭曲成利益转换的庞大机器,只要能够申请到一个课题(省部级、国家级),便打开了通往利益的大门:课题经费、专业地位、职称评定、个人美誉度……水涨船高地撑起一个学者的身价。于是乎,各种学术生产如雨后春笋般“繁荣”起来。

    现行的课题申报体制必然诱发学术生产中急功近利的行为,结果是重申报、轻研究;重利益、轻质量。这样的课题申报,有相当部分是病梅馆中扭曲而成的“病梅”。为了获得课题,申报者看重的是课题的包装、人脉的培养、关节的打通……课题申请成功之后,通常是纠结众人(比如申报者的硕士博士研究生)热火朝天地堆积资料。
    为了获得更大的利益和荣誉,获得课题的人通常都会匆忙完成一个课题,以便开始申请新的课题。在比较极端的情况下,一个研究人员手里握着好几个不同级别的课题,课题经费可能高达数百万甚至数千万。一两年草草结题,成为学术生产的常态。巨大的利益助长了揠苗助长的学术短视行为。在这种表面“繁荣”之下进行的学术生产,有相当部分不过是披着学术外衣的资料堆积或是知识复制,甚至是为了获得利益而匆忙出台的概念。

    如果沉下心来思考,便会发现,学术的养成,是偷不得懒、玩不得小聪明的,是需要一步一个脚印方能有望完成的长期事业。对此,《菜根谭》总结得很到位:“一疑一信相参勘,勘极而成知者,其知始真。” 而这个“一疑一信”,是很艰辛的过程。没有学术上长期准备的渐悟,便不可能有学术想象的顿悟,更不可能生成突破性的学术成果。有句名言说:“你激励什么,就得到什么。”目前的学术申报体系很大程度上激励的是一哄而上的非理性、非学术行为,那收获的必然是泡沫化、低质化的果实。

    嗟乎,学术非理性繁荣的现状可休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