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密测量平行度的仪器:干部是跨越发展的决定因素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06:55:46
湖北日报   顾杰

  “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这是毛泽东同志的至理名言,今天它仍然放射着真理的耀眼光彩。湖北必须实现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这是省委、省政府顺应大势作出的正确战略决策。而如何实现这一战略目标,完成这件“非常之事”,决定性因素在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需要打造一支庞大的具有非常精神状态、非常治理能力的“非常之人”的干部队伍。我省当前掀起的“治庸问责”风暴,就是为了整肃干部作风,锻造一支能征善战的干部队伍。

    干部是决定性的“第一竞争力”

    当今世界各国充满着经济力、科技力、军事力、凝聚力的竞争,但最核心的竞争,最激烈的竞争,最高层面的竞争,归根到底的竞争,乃是世界各国领导集团综合素质的竞争。没有邓小平为代表的第二代领导集体开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道路以及他们高超的治国理论谋略,就不可能有中国改革开放的今天。放眼国外,也是同样的道理。不仅一个政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发展要取决于领导者“非常之人”的智慧、胆略和才能,就一个区域、一个城市、一个单位的发展同样如此。从表层次看,是资源、要素、区位的竞争,是物力、财力的竞争,但真正起决定作用的是领导层、决策者、管理者的素质及能力的竞争。
    干部是决定性的第一竞争力,是由他们所处的地位,所担任的角色所决定的。
    其一,领导者的主要任务是“谋划”而不是“操作”。领导者不是靠自己的知识、才能直接服务于组织,而是以知识和才能为基础,借助于领导职权来指挥组织。如凭武力,纵使诸葛亮有三头六臂,也难以抵挡千军万马,但他一计“草船借箭”,就使得局势一夜之间得以改观,而他一席对吴蜀联合抗曹局势的分析和论证,就能征服千军万马。领导者是组织力量的发动者和组织合力的创造者,他们不能决定历史方向,但能决定历史事件,能在历史进程中打下自己深刻的烙印。
    其二,领导者的主要责任在于“成事”而不是“做事”。领导者是战略目标的设计师,他生产的是思路、思想,而不是大米和钢铁。美国西点军校对晋升指挥官的学生出了一道试题:交给学员在操场上竖旗杆的任务,并由一名中士给工具材料。如果学员编制一个计划,如何在有限的时间里把旗杆竖起来,他的考试就不及格,如果学生直接下达命令:“中士,把旗杆竖起来!”就合格了。为什么?因为你是指挥官,要会决策、下命令、授权给别人。所以西方管理界有句名言:管理者就是让别人把事办成。
    其三,领导者的才能和成就在于“组织的业绩”而不是“个人的技能”。领导者的成效是通过被他领导的组织来体现或得到肯定的,评价某位市长的贡献,是看他所领导的那个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水平和市民们衣食住行等民生问题解决得如何,而不是这位市长拥有多么高的学历或计算机技术。正因为这样,领导工作的优劣主要不是靠时间而是靠效率。
    所谓“治庸问责”,就是要让广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实现自己的职位职场、角色身份的正位、定位和归位,担当起“第一竞争力”的责任和使命。

  干部是决定性的“第一投资环境”

    环境就是商机,环境就是“生产力”,环境就是效益,人们似乎对此已达成了共识,但在实际工作和行动中,环境还不够优,尤其是庸俗之风、懒惰之风、散漫之风,已成为阻碍湖北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软胁”和“瓶颈”。省委、省政府要求全省开展治庸问责,目的就是治理行政机关的“庸、懒、散、软”问题,治庸提能,治懒提效,治散提神,治软提劲,通过政府各个部门的优质高效服务,优化投资环境和发展环境,创建全国环境最优省份。治庸问责,实际上是用硬措施来改善“软环境”,也是在改善干部的“第一投资环境”。
    干部是决定性的“第一投资环境”,是由政府职能及领导职责所决定的。
    其一,政府及领导者是掌握公共资源的分配者。现代社会经济运行是三足鼎立,即政府、市场、企业。政府在履行其四大职能即经济调节、市场监管、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的同时,必然掌握着大量的公共资源,包括土地、资金、人力、技术,以及税收等资源的配置权力。正因为这样,外商客商来湖北任何一个地方投资,第一个要会见的便是当地的政府官员,他们首先关心的是政府的态度和诚意,领导的支持和效率。
    其二,政府及领导者是公共服务的提供者。构建公共服务型政府,已成为我国行政体制改革的主要目标。经济转型逼迫着政府职能转型,要求政府树立“以民为本”、“以企业为本”、“以人为本”的行政理念,把为市场主体服务、为基层服务、为企业服务放到更加重要、更加优先的位置。
    其三,政府及领导者是改善投资软环境的导向者和示范者。一个地方的投资环境是由许多复杂因素构成的,其中有国民素质、文化传承、社会风气等因素的影响,但政府及领导者的价值取向、行为规范、办事效率等,具有极大的示范性和引导性。正如孔子所言,“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意指为官者的道德犹如风,百姓的道德犹如草,风往哪里吹,草就往哪里倒。只有树立良好的党风、政风,才能有良好的民风和社会风气,才能形成全省上下思发展、谋发展、齐心协力促发展的合力,才能使外商、企业、老板进得来、留得住,发展得好。

    干部是决定性的“第一人力资源”

    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人力资本是最大的可再生的资本。今天的时代,是智慧经济、知识经济时代,是有“智”者事竟成的时代,人才已成为稀缺的资源,乃至是国家战略性的资源,而人才资源中最首要的是领导人才、关键人才的资源。如果把整个人才队伍比喻为一列高铁或汽车,那么,领导干部就是引领其安全快速行驶的发动机,是动力和来源,也就是人们常说的“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如果我们的各级领导能够做到在其位、有其权、负其责、尽其力,保证自己是尽职尽责尽心尽力的,那这列火车一定跑得既快速又安全,有动力就有活力,有活力就有能力,有能力就有效力,就能完成“非常之事”。
    干部是决定性的“第一人力资源”,这同样是由领导者的地位、作用所决定的。
    其一,领导者的思维水平决定着一个地方改革开放的行为水平。一种思维方式一经形成,就如同“坐标图”一样规范着人们的认识进程,对人们的行为给予导向,由于领导者所处的地位,对于他所统率的团队和下属、民众来说,更具有示范性和导向性,产生上行下效的影响作用。领导干部最致命的“庸”是精神之庸,是思想观念之庸。湖北一直存在着的“三个不够”,即解放思想不够、发展不够、落实不够,仔细分析,发展不够和落实不够都是结果,而思想解放不够则是原因,是谁的思想解放不够呢?主要的还是各级领导干部,慢落实、慢作为、慢办理,源于对中央和省委的政策、决策意图理解慢,对新生事物接受慢,对发展机遇认识慢,势必导致对推动发展的动作慢。许多机关和干部已形成了“一看二慢三通过”的思维定势,没有政策等政策,有了政策等意见,有了意见等经验,有了经验等支持,等来等去,机遇等没了,政策等过了,人心等凉了。可见,治庸治懒治散治软也必须从源头治起。
    其二,领导者的决策水平决定着一个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水平。领导者的主要职责是用干部、出主意。所谓“出主意”就是做决策或“拍板”。古人云:“一将无能,累死千军”。从经验和教训来看,几乎所有的科学化、民主化决策都来自领导者的廉政、勤政、优政,而几乎所有的决策失误和浪费都来自庸政、懒政、散政、软政。
    其三,领导者的能力水平决定着一个地方跨越式发展的水平。领导干部能否有所作为,除了取决于他的政治素质、道德修养,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具备的领导能力。现实中一些干部的不作为、小作为、慢作为,与其能力孱弱、能力不足有着密切的联系,存在着“本领恐慌”和“能力不足”的危险。湖北干部能力建设中突出的“短板”表现在创新能力、营造环境能力、执行能力、服务能力、做群众工作能力以及综合协调能力等的不足。就执行能力而言,存在着机械型的执行、实用主义型的执行、选择型的执行和有头无尾的执行。从创新能力看,管“死”的办法很多,管“活”的办法太少;善于看到别人做了些什么,而不善于看到别人还没有做什么;只求过得去,不求过得硬。从管理能力看,擅长开长会、讲长话、发长文,而不擅长开短会、讲短话、发短文;虚招、花招、假招多,实招、硬招、真招少;应酬过多,调研过少,甚至是“早上起来像包公,中午喝的像关公,晚上喝的像济公”,酒气、官气、霸气、骄气过盛,正气、骨气、志气、书卷气过弱。作风与能力是相通的,联系群众既是作风也是能力。只有下大决心,用大力气改变这种现状,大幅度提升领导干部的能力,才能使湖北的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拥有最雄厚的人力资本。
(作者系省行政管理学会会长、武汉科技大学副校长、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