沥青针入度测试标准:《修真内外火候全图》与《内经图》释及《原本修真图》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19:15:32

    《内经图》,又名《内景图》,此图以图画的形式,暗示了内丹修炼的内容:丹道周天的路径、修炼方法等,将道家丹道修炼的千古秘诀隐喻其中,各个关窍路径都以人物和动物的形式做了隐喻,是中国道教文化的伟大结晶,实属罕世之瑰宝。

    金兰观修真讲义 — 内经图祥释

    有些时候用万语千言来描述,不如以图像来表达。盖以图像来显示情况,能使人一目了然、按图索骥;若图文并茂,更能令人会意。

    “内经图”描绘在人身之内,内炼“精气神”的途径;以不同的人物进行各式的动作,喻示人身不同部位的奥秘以内炼精气神而言,及其相互之作用;以流水代表人身 "精气" 运化之渠道,以 "城门、桥梁、重楼"代表精气之关窍;内经图更以精妙诗句,吟咏出修真的重点。修者可以按图中的提示,以自身实践验证,来参悟修真的理法。

    吕纯阳师尊临坛,亦以内经图中的诗句来演道说法,更彰显此图的宝贵。

    铁牛耕地种金钱

    古今耕田种稻,必先 松土地,以便播种插秧,每多借助耕牛之力,拖动 锄来翻地松土;图中以铁牛耕地,来比喻修炼下丹田。

    或问:耕田用畜牛足矣,何需"铁牛"?答曰:铁牛不怕鞭,难以驱动。

    下丹田的作用是使精气神三合,生丹田炉火;请看持鞭农夫的脚跟之下,有一铁炉,炉中火正盛炽。要掌握丹田炉火之火候,非痛下两三年之苦功,难以炼出真功夫-首先,起火之时要得心应手;其次,调控炉火之大小能如意,其难度与农夫驱役铁牛相若。

    精气神三合的过程中,除了产生热力 丹田炉火之外,就是精气神还原成为 "真元一气",三清 精气神本来就是由"一气" 所化,所谓「一气化三清」,逆之则为「三清成一气」,真元一气是先天之物,其产生的位置就是在图中的"正丹田"。正丹田之内,先天八卦设位;图中的四个太极 阴阳,代表先天之真元乃溶合四个阴阳而成,发出辉华。真元一气俗称铅,性属先天之金,因炼丹田而出,故云:「铁牛耕地种金钱」

    阴阳玄踏车

    古时没有电力抽水泵,若要抽水灌溉稻田,则须用人力脚踏水车。玄者,北水也;图中最底层的人物,若然细看,可以发现是一对少年男女,代表着阴阳,扶着横杆,一起脚踏着水车车水,故名"阴阳玄踏车"是也。此玄踏车似是由脚力所转动,其动力之来源,实源自丹田之热力;这原理在图中未能连贯,修者自知之。

    神州大地,历来南水北调,将南方有余之天泽江河水,调济北方苦寒之地;修真却要北水南调,由下元精府在北,抽往神府居南,所谓「坎水逆流」。图中最底处所画,似是江水滔滔,实非人体普通水份,乃肾中之精,人身之至宝,逆炼炼精化气,炼气化神可修仙。

    阴阳玄踏车附有诗句云:复复连连步步周 指出玄踏车的运作是连环不断,周而复始的,机关拨转水东流 常人顺凡境,只知向外耗损;内修者逆炼,炼精化气,并以阳气开关展窍,发动机关,将坎水拨转,流向髓路,逆闯三关,万丈深潭应见底欲海波波,爱河滚滚,皆水浊而不清,唯修者应蓄精炼气,遣除凡欲,虽有如万丈深潭之水,但仍清澈见底,甘泉涌起南山头南山头即灵山之峰,灵性之居所;北方坎水,抽上灵山,如甘泉之涌起。坎水逆流之流向,即人身脊髓之路,号曰曹溪,又名黄河,中有三关九窍;三关者即尾闾关、夹脊关与玉枕关。

    天地有四时,月有弦望晦朔,日有昼夜,此乃天地日月阴阳升降之循环,一次的循环是为一 "周天"。人身也有阳升阴降的周天,由 "阴跷" 起,沿髓路直至 "坭丸"是为阳升的路径,师尊时常提及此路径中有三关九窍。三关是分别在上中下的三个关卡,故令很多人误会 "九窍"是九个不同的窍穴,原来 "九" 字只是形容词,九在数中有最高总持之义。九窍分 "下九窍" 和"上九窍";下九窍即 "尾闾关",奇经八 之 "阳蹻 " 在焉 (今后论修真图时再细讨三关)。上九窍即"督 ",与医家所描述之督 起于胞中,止于龈交 有所不同,请看图中髓路最上一关,玉真上关即玉枕关,左旁有一空白圆圈,并有 "升法之源" 四字在侧,此窍即 道祖所指的"玄牝之门"。《道德经》第六章有云:『玄牝 音频,低上声 之门,是谓天地根天地万物之根源,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太上道祖《内修篇》第十六:玄牝之门章:『玄牝之门,为先天之分界线。人之入世,难与先天恒接者,因有此门之隔,故不能通。生死之道,亦为此门所握。举凡内修者,若不能透过斯门,则终日枯守黄庭,无法上达,周天不转,难了大还大还丹,故世称此门为督脉也。顾名思义,自可见之 (督有监管、率领之义,统率所有关窍),此门位于下三庭面相学将面相分上中下三停 间,握人之主脉,常静不动。若以禅功摄心炼气行之,因气之回环,必经此门之户。气弱则旋转,气足则突兀。

    此关之难越,有如窍关之难过者。若气冲动时,此门必动,动时,人身之感觉,为之特异,愈动愈异。气若稍平,动亦稍辄音接,此作系住,欲其透过,必凭不断之元气 静心凝神定性而破之』。又曰:『能越斯门,黄庭之位,必然大开,九转庭穴,窍关不闭』,可见此窍作用之重大。

    在此一提,内修者应循序渐晋,脚踏实地,从下而上,由下丹田而修起,打好根基,不可好高骛远,自以为是;所以内经图亦以「铁牛耕地种金钱」为起始。内修者更应三省自身,道善二途 勇为,积功立德,将功补过,消弭业障 人人皆有,大小有别,内修自然遂顺,通关展窍,所谓「内外咸通」是也。

    若然一志不怠,真诚感动上天,得仙真佛圣之助,何愁道之不成哉?刻石儿童把贯串"调心"是内修必经之路,盖心为人身之主使,统领精气神;心之所向,精气神即随之。譬如心中想着某事物,人身之精即感受其事物,产生精结,犹如摄影时,摄影胶卷菲林 中之感光粒子,因感光而着于物相,记留于底片之中。精有感则神必应之,譬如在阅读文章之时,眼睛虽看着 精感文字,心中却在了解及思索 神应 文意。精感与神应皆用气能量,而受役于心。所以内修精气神务必修心;可惜人心不羁,机巧难驭,如孩童之滋事好动、言行无忌,是故内经图以"儿童" 比喻人心。

    古时为了纪录重要事情,多以刻石为记,易于注目及保存,古文化遗迹之中,多有石刻;故又以刻石来比喻人心之"记忆" 或 "前识"。图中刻石儿童所站者,即 "绛宫" 约在两乳联机之中 是也,绛宫 即心宫为气机之枢纽,亦为养丹之地,修真有以绛宫为中丹田。上清道尊与北斗星君临坛,所默授之丹法,乃丹结绛宫之法丹法万千。

    吕纯阳师尊有云:『男女金丹地不同,阴阳一理实相通』辛巳年七月廿二日乩文,与绛宫也有关连:男子养丹,初在下丹田,无何不妥;但女子因生理不同,养丹之地,须上移至绛宫,以避月事之损。

    修真对修心之要求如何呢?是否应制心于不动?或是心无所想,空空如也?图中之刻石儿童,正在把石子贯串成"北斗七星" 之排列,暗喻将 "人心" 串合 "天心"。北斗真经有云:『 世间一切帝王宰辅,贵贱众生,四象五行,含灵蠢动,莫不皆由北斗七元之所主宰』。盖天中之北斗,无情无思,主张年命,统领乾坤:斗柄所指,天心所向,万物所依,冬至正子时指正北,夏至正子时指正南。人身亦有南北焉,若以一次炼功比一周天,人心如北斗,心中所发皆合天,则天人合发,万化定基矣!

    经纬《内经图》释

    一、关于《内经图》名称:

    《内经图》或称之为《内景图》,其实按其内容与图示目的是很不相同的,当然也有相关性。《内景图》严格讲是人体内脏的解剖图,其目的是要给予学习人体解剖、内脏关系的人以图示,而《内经图》则明显富有道家养生方法图示的目的。《内经图》与《内景图》实际上可能都源于《黄帝内经》之有关内容,而《内经图》之命名,可能包含着“内丹修炼”经典之意。

    二、《内经图》与中医学、道家的关系

    从《内经图》的内容实质来看,所示人体脏腑经络生理与解剖部位关系看,与中医学健康长寿、养生养性学问关系密切,或即源于中医学内容之发展。但从对人体脏腑生理功能的重新命名与界定、图示练功法要领来看,其语言特点其道家理论更为突出。

    中医学的发展,在历史上与中国道家有着密切的关系,特别是中医学养生的理论与技术,与道家长生不老的思想、习练方法等十分密切。道家思想对中医理论源薮《黄帝内经》与中药典籍《神农本草经》中,有着深湛的渗透。

    或者说,道家关于健康、长寿的思想在一定程度上曾经指导过中医药学的发展。譬如:《黄帝内经?素问》开卷就以黄帝问天师曰:“余闻上古之人,春秋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今时之人,年半百而动作皆衰者,何也?”岐伯对曰:“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夫道者,能却老而全角。”

    “故能寿敝天地,无有终时。”《神农本草经》分药为上、中、下三品,上品多述服之轻身延年,不老神仙之服食炼丹之药品,几乎完全是道家炼丹服后以求健康长寿甚至成仙的理论。

    古代著名中医学家晋?葛洪、梁?陶弘景、唐?孙思邈、明?李时珍等等,既是伟大的医学家,也以精于道家学理对道家养生养性颇有研究的大学问家。他们不但对中医学的发展作出过重大成就,而且在融道家养生养性思想与方法于中医学、促进中医学养生养性健康长寿的完善,也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学的发展,道家养生养性在追求不老神仙的目标上,在唐末、宋、明时期,他们日益将其内容、人体脏腑、经络、体位功能等神秘化,发展了含蓄、曲隐风格,谜辞隐语泛化,而且在命名、理论上日益众说纷纭,使一般人越来越难以理解与掌握,成为少数道师、道士的专利。

    中医学在道家养生思想之影响下,逐步摆脱修炼成仙目标的制约,而对其有益于人体健康、防治疾病等思想与技术则充分吸收加以发展,从而日益成为比较科学养生养性的代表。

    三、道家养生与《内经图》

    道家关于追求健康,延年益寿思想与方法技术,集中表现在:

    1、修炼长生不老丹药,寄希望服食不老丹药而成仙,即炼丹派,后称为外丹;
    2、修练内丹,后世发展为静养功,即将外丹炼制方面的若干学理、学术语引入人体静养功法之中,或即现时所称的气功;
    3、五禽戏和太极拳为代表的导引动功。

    炼丹服食盛行于秦汉魏晋时期,由于引起服食者的广泛中毒而遭到医学家、学术界的反对声讨而衰落。静功的气功与动功的五禽戏、太极拳等则继续得到发展和丰富。

    《内经图》代表了道家静养功思想与技术的真谛,其廋辞、谜词、隐语在图示与论述上大量出现,更是道家宋明以来的典型风格。

    据分析研究,《内经图》约彩绘于清初皇宫如意馆道家画师之手,《内经图》的创意依据,当源于明代气功学家尹真人佚名弟子于万历年间(1573—1619)所撰《性命圭旨》,有人将《内经图》与《性命圭旨》进行了比较,认为《内经图》直接继承了《性命圭旨》反照图等精美绘图的谜戏画风,使静功小周天法(内丹修炼)的图示更隐晦、更形象、更艺术化,使整个人体形象完全隐于一幅“山水风景”之中,从而以谜辞隐语结合精美图画,形象化讲述了道家“内丹修炼”的经旨、方法与技术。

    所谓内丹:是以人体喻炉鼎,精、气为药物,以神运精气,通过意念修炼而结丹药者,即内丹,亦称圣胎。隋?苏玄郎称行气导引为内丹。

    王夫子揭示内丹的特点“多隐其辞,托为龙虎,铅汞交媾之说,使以自悟。”
    所谓小周天:全名为“阴阳循环一小周天”。练功者闭目静坐,鼻吸清气,使吸入之气下降脐下(丹田),过肛门而沿督脉尾闾(下关)上行
,经夹脊(中关)至玉枕(上关),到头顶之百会,入泯丸(上丹田,或以两眉间为上丹田),顺面部至舌与任脉接,至前胸部膻中(中丹田)而下,至下丹田复沿原路循行,即一小周天。练功者可根据自己的身体情况与疾病决定收气存想其处,以达到强身却病、延年益寿的目的。

    按道家认为:上中下三丹田,上中下三关打通后,则任、督脉可循环周流,就能达到增强体力、抵抗疾病、延年益寿甚则不老神仙。

    四、《内经图》主要术语简介

    上丹田:为百会所在,亦即泥丸宫、升阳府、昆仑顶、灵台等,道家所指名称甚多,可以说是各自命名,众说纷纭,不过多指脑而言。其中玄关所指在两目两眉与额、鼻骨之十字中心处,道家对此也十分重视,认为是入道之门,或泛指气功基础,认为是天地灵根,是祖窍、祖气,至宝至贵。

    中丹田:为膻中所在,为自承浆下十二层楼(指喉管)至黄庭(指人体内中虚空窍,或在心之下……),以牛郎代表心为阳,有肝胆脾均各自专职,共同耕种心田,故有“我家专种自家田,可育灵苗活万年……灌溉须凭上谷泉(指舌顶上颚,所谓白头老子眉垂地之律液至上鹊桥),有朝一日功行满,便是蓬莱大罗仙。”

    下丹田:即正丹田,在脐下,或有称之为气海,藏命之所,以织女代表肾为阴性。

    按道家以织女喻肾,为真阴,在卦为坎;以牛郎喻心,为真阳,在卦为离,阴阳合则为真夫妻,阴阳合则生丹药,所以还有坎离交媾,男女媾精阴阳合而生丹药之喻。心肾交,水火交,龙虎交之类等等,也都是指练功中之术语。图中“水火交炼池”即喻心肾相交之处所。

    尾闾关:为下关,在人体尾骶骨之末节,或指长强穴之所在,为任脉向督脉过渡之处,亦为任脉之阴与督脉之阳交会之所,《金丹大成集》:“水火之际曰尾闾关。”亦叫虚危穴、尾闾穴,或称为天人合发之机,子母分胎之路,精气聚散常在此处,水火发端也在此处,阴阳变化也在此处。道家认为此穴“系人生死岸头”,仙家称为生死窟,可见其多么重要,也是修炼通关最难处。

    夹脊关:即辘轳关,为中关,释意资料很少,仅知为练功阴阳和合上行的第二关,按《金丹大成集》命名为辘轳关,似有提升上行之喻意

    玉京关:为上关,即玉枕,位在枕骨粗隆上缘。《金丹大成集》:“脑后曰玉枕关”。由此上行则可会于泥丸宫,完成任督二脉通,达到任督二脉循环周流,当然也至关重要。

    “铁牛耕地种金钱”,以铁牛耕地,比喻修炼下丹田,精、气、神三合与通过尾闾关之不易,三合生丹田炉火,即农夫脚下有一铁炉,炉中火十分盛炽,使水火相济,水火相交。

    图中有丹鼎,炉火正旺,下有男女童子车水,喻促进水火相交,心肾交,阴阳合,坎离交媾而生丹药之意。此任督交会之处,能否通关是十分关键的,故以“铁牛耕地种金钱……”一段作为比喻。

    《内经图》将中医学对人体生理、病理认识,对人体心、肝、脾、肺、肾五脏与胆、小肠、大肠、膀胱、胃等六腑,以及任督脉与十二经脉循行的生理功能、解剖关系与相互间关系按道家丹经理论,将人体设计成为一个小天地,并不断加以神化、神秘化、形象化,不同时期的道师们,以抽象的廋辞、谜词、隐语各自命名比喻,也可能与道、道家逐渐转为道教理论相关,从追求健康长寿而妄图轻身不老神仙有关,或许还因为与道长、道师、道士与道人们不断使之神秘化以求得历代最高统治者宠信,求得道家的发展,求得与佛教的争斗中立于不败之地有关。

    总之,这个神秘化与当初道师们的意图,恐怕所能获得的效益正相反,它逐渐使自己更加孤立,神秘化的过程也促进了非科学内容的不断渗透。我的专业是研究医学发展史的,平素对道、佛、哲学思想与医学发展的关系也涉及甚少,为求得对《内经图》的透彻了解,我希望当今道家学术的研究者,道教的师长们以及广大对此有兴趣的朋友们,大家共同参与,大家点击求证,使《内经图》所示,更多的为我们的健康服务。

    李经纬:中国中医研究院医史文献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

   《内经图》创制时间考

    中国医史博物馆编撰的《文物选粹》一书,收有一幅彩绘《内经图》,系清宫如意馆藏品;这幅图画出自何人何时,未加注明。做为道教教理的图说形式,北京白云观也有同样一幅,是木刻板,黑白图。道教中称它“绘法工细,筋节脉络注解分明,一一悉藏窍要”( 语见白云观藏图 )。

    把图像、诗歌、隐语集于一纸,是明清之际养生类书的典型风格,像高濂的《遵生八笺》、周履清的《赤凤髓》、龚居中的《万寿丹书》及清代医学家曹无极的《万寿仙书-诸仙导引图》等,都附有图示,但以上插图在于以神仙名誉规定导引动作,《内经图》则重在描画人之身内,与嘉靖、万历年间的《性命圭旨》的插图,又属一类风格,故又称《内景图》。

    关于它的创制时间,我们可以综合落款、题诗、画风三个方面,寻其答案。就落款而言,白云观藏图下留有收藏者素云道人的“会心”文字,全文是:

    此图向无传本,缘丹道广大精微,钝根人无从领取,是以罕传世。予偶于高松山斋中检观书画,此图适悬壁上,绘法工细,筋节脉络注解分明,一一悉藏窍要。展玩良久,觉有会心,始悟一身呼吸吐纳即天地盈虚消息,苟能神而明之,金丹大道思过半矣。诚不敢私为独得,爰急付梓,以广流传。素云道人刘诚印敬刻并识。板存京都白云观。

    时间是“光绪丙戌年荷月上浣” - - 光绪十二年阴历六月上旬。

    从以上文字中,我们可以得到三点启示:

    其一,道教中将《内经图》视为内丹作品。
    其二,白云观版是临摹而来,并非首创。
    其三,它的创制时间的下限当在“光绪丙戌年”之前。

 

 

道家性命双修养生之学,古称黄老之学,源远流长,早在两千多年以前就已流行于华夏大地。作为中国历史上最早系统阐述养生理论的学说,其理论被完整保存在中医典籍《黄帝内经》和《易经》、《道德经》、《周易参同契》等道家经典著作之中。而与此配套的、用以身体力行的实践操作体系,即是道家“教外别传”的金丹大道。

真传的性命双修金丹大道,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内涵,自古以来就享誉华夏神州。千百年来,人们对此趋之若骛,求道修行者多如牛毛。只是因为大道难闻难知,自古圣真口口相传,秘不外示,故门外大多数人仅闻其名而不知其实,因此,丹经道书虽然汗牛充栋,浩如烟海,但能够读懂者,历代都是凤毛麟角,屈指可数。

对金丹大道略有了解的人都知道,金丹真传最重口诀。惟有通天之志者,乃可作为载道之器而接承之。故《悟真篇》有诗云:“君聪慧过颜闵,不遇明师莫强猜。只为金丹无口诀,教君何处结灵胎?”而口诀之外,另有三秘,一曰周身关窍,二曰火候次第,三曰内景隧道,属秘中之秘,是丹道中的核心内容,如同鼎之三足,缺一不可。其中,火候又贯通三秘,因为欲知火候,须知关窍;欲行火候,须知内景。可以说,火候的准确运用和把握,是丹道修炼成功与否的关键。对于金丹火候,历代丹经道书都有涉及,但多藏头露尾,以种种譬喻隐语阐释,反而令人有莫衷一是、如入云端之感。什么是金丹火候?其中内涵究竟是什么?《修真内外火候全图》,正是揭示金丹大道至秘火候秘诀及完整体系的一幅玄门修行秘宝图。

一、《修真内外火候全图》内容介绍

《修真内外火候全图》(以下简称《火候图》),是玄门内部准确完整揭示火候功程次第理论体系的一幅图。它以图文形式,囊括天人性命大道,详细阐述了道家秘传性命双修金丹大道修行过程中的全部火候功程。既然称为《火候图》,则以火候为环节,贯通天人性命,成就金丹大道无上正果,在千百年的丹道传承中,这种表述形式可谓非常独特。

要说《火候图》,先要知火候。那么,什么是火候呢?《火候图》注文中有一段话,对于火候的描述非常恰当,可谓点破玄机,直指本质。文曰:“天人正道,金丹大法,以火为枢,以候为机,以火候为功也。盖火候十八般,各有妙用;候有六候、三十六候及七十二候,则见机而用事。须经千锤百炼,始可成就天人之正功也。先贤云:圣人传药不传火,从来火候少人知。修真火候最隐微,必假象以示之,以显乾坤之机、圣真之垂范也。故修真内外火候,以河、洛、为枢,以干支为脉,以八卦象数为机,法天象地以成其体,而金丹大道之次第功程,亦法天象地,各有其候,环环紧扣,以成其径也。盖火候者,天地之真息,造化之枢机,金丹成败之关键也。因其难言而亦难精,非口传心授而不能明,故从来少人知其机也。修士须知火明候,循序渐进,方能步步有景,层层有验也。”其实,火候正是对修炼中秘传修行方法的恰如其分的运用,是见机行事,是当机立断,是天地造化之真息。故龙门派第八代伍冲虚真人有诗云:“火候谁云不可传,随机默运入玄玄。达观往昔千千圣,呼吸分明了却仙。”

《火候图》是揭示的中国传统天人合一文化的核心,其内容非常丰富,可谓包罗万象。凡天文、地理、人文、物理,无不囊括其中。其上层为天文星象神化之境,最下为地理九宫明堂图,而其中为乾坤交结而成之人文,以及天地杂物撰德所成之时物。以五行生化、周天火候二图为二足,以禅杖、慧剑为二手,以丹炉、金鼎定乾坤,以烟壶、葫芦分虚实,以青龙、白虎为股肱,以灵鹫、凤凰为超脱。其中人体又分三才,以应三花三境。胸腹之中,则以洛书九宫居中心,十二月将、十二辰配以十二次,外包八八六十四卦以应周天火候,再以河图贯通六十花甲,二十八宿以定阴阳消息十二卦,以黄白二道贯通其外,以成大体。又以日月而分居乾坤上下,以成水火匡郭之势,周流天下六合之中,环环紧扣,错落有致,而天文、地理、人文、物理无不了然于一图之中矣。圣人治世之道备于明堂地道,圣真修身立命之道则备于人道,而神化之道则备于天文星象之天道也。诚可谓:一图可涵万卷书,囊括天地无穷极。圣人之心法,无不周备其中矣。

二、《修真内外火候全图》与丹道其他诸图比较

在数千年的道脉传承、实践中,历代先祖口口相传,亲身实证,经过不断总结完善,形成了一整套理法兼备、系统完整、结构严谨、行之有效的天人合一性命文化体系,正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和精髓。其理论体系中,又以秘藏于名山大观之中的碑刻及道门珍藏诸图最具特色,一度作为镇观法宝,门内独有,秘不外示。因其形象直观,图文并茂,对丹道修行有着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故亦为历代修行者所重视。自古至今,丹道理论中各种图大约有数百幅之多,可谓形形色色,风格各异。我们曾经搜集了三百多幅相关的图,并准备对此进行系统的梳理和阐释。在这些图中,《修真图》、《内经图》、《火候图》、《武当山修性心法图》及《卫生性命法诀全图》,是经过几千年不断发展修订,在明清近代所形成的、体系最为完备的几幅丹道修行理论体系图。它们是流传了数千年的道门秘宝、丹道修行的理论规范,也是道家性命双修天人合一文化体系的高度提炼和完整表述。

其中,《修真图》以《黄庭经》为依据而侧重于对身体脏腑及关窍的揭示,《内经图》侧重于对金丹修行所历天人之境的揭示,而《火候图》则详示金丹大道的内外火候功程。所以说,丹道三秘,已尽泄于这三幅图之中矣。这三幅图均以修命为基础,兼及性功修为之法,体系完备,直指修行实径,对指导实修意义非常重大。《武当山修性心法图》则侧重于修性,对性功修行方法进行了高度概括,并作出别出心裁的描述。可以说,前三幅图以道为核心,而后一幅则以德为核心,对丹道修行理论进行阐释。所谓:道不离一身,不远一身,不执一身,不私一身;德不离一心,不远一心,不执一心,不私一心也。道德者,身心之规范,金丹之根本也。诚如儒门经典《中庸》所说:“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易》曰:“君子以思不出其位。”可以说,道家丹道理论中其他林林总总的示图,都可以归入这四幅图的体系之中,不能出道德所囿。而《卫生性命法诀全图》,则是以上丹道理论的具体化和落实之处,是天地道德落实到人的实修秘法,乃亲身实践修行中详细的法诀明指,是千峰老人所传丹道十六步功程的完整图示。

明清以后,《修真图》、《内经图》及《武当山修性心法图》相继面世,金丹大道理论体系日臻完美。而《火候图》的面世,更使丹道理论体系完备无缺,天衣无缝。《火候图》与《修真图》及《内经图》相互印证,可以帮助我们准确理解和把握金丹大道命功部分理论,也可以帮助我们发现许多以前忽视的核心问题。如我们以《火候图》来印证《修真图》,就会发现其中有一些非常明显的刻写失误;再以《火候图》来理解《内经图》,又会发现其中许多极其隐秘的天人内涵。

这里需要指出的是,《火候图》与千峰老人所传《卫生性命法诀全图》,是这几幅图中面世最晚的两幅图。这两幅图,异曲同工,合辙同轨,关系犹为密切。《火候图》侧重于理论阐述,而十六步功法图则是对方法的概述,两者配合起来,理论体系与方法体系兼备,可谓相得益彰。

三、《火候图》之来龙去脉

《火候图》,与万古丹经王——《周易参同契》可谓一脉相承,同出一辙,相互印证,严丝合缝。此图原秘传于玄门内部,历代祖师代代相传,自古未显于世。即便在明清之后,丹道中其他三幅集大成之图(《修真图》、《内经图》、《修性图》)相继问世之后,此图仍一直以手抄笔绘的形式秘密授受于玄门内部,而不轻示于外人。上世纪九十年代,千峰派二代掌门弟子妙春子席春生先生因天缘所凑,获得此图,发现其中错误甚多。为正本清源,他带领弟子耗时数年时间,对此图重新进行了系统、细致的修正,并对不少内容作了脱胎换骨的改动,重绘此图,始成今日之貌。

此图的来龙去脉,可从其后跋中略知一二。文曰:“盖闻古有《修真内外火候全图》,为道中修仙秘宝,几代寻觅,无缘得见。余自闻后多方搜求,幸得天缘,终获至宝。然反复玩索,细究参悟,惊喜之余犹有所憾。图中字体错杂,鱼鲁亥豕,洛书、卦象、关窍等处,错漏颇多,疑为年久代远传绘所致。为正其原本,余苦心推敲,按道中秘传正要,一一更正,重绘此图,使之完整达意。如后学能精研悟意,有缘得遇明师指点性根命蒂,行知黑守白颠倒之术,参透图中所述先天后天药物火候,脱病魔苦海,超凡入圣,免受旁门之害,吾愿足矣。龙门后学千峰二代妙春子席春生后跋,时壬午年壬子月。”

《修真内外火候全图》这幅道家至宝,经千百年来的秘密授受,今日得以重现于世,大放光芒,这确实是一件可喜可贺之事。如今,这幅图经过精雕细刻成碑,已正式矗立在京城西北凤凰岭的桃源观吕祖殿中,气势非凡,蔚为大观。丹道修行及研究学者若有缘前往玄门宝地,亲眼目睹此碑,当知吾言不虚。留心此碑,亦必自当不虚其行,心有弋获。

  

“修真图”是道教著名的丹道修炼图,与“内经图”齐名,也是隐喻着道家顶级修炼功夫:丹道修炼的诀窍,其出处及历史已不可考,张果老祖师曾云:『修真图中有妙诀』。 

“修真图”为好道者所钟爱:收藏之、究研之、张挂之。可惜古时没有复印机,每每以手抄流传,时日一久,错漏层出,而且版本众多,令学者无所适从。坊间流传最广者,为“北京白云观”之藏版,当我细阅之时,惊觉内文错漏竟达数十处之多!图形含糊不达意者、后人肆意更改者、字行衔接出错者,总数亦有十数处之多。道门瑰宝岂可如斯陋绌?遂有寻根究源、修正重刊之愿。

尤幸得天之助,图内文句源出之处,几乎全部可从《道藏》寻出,又觅得广州三元宫存有清.嘉庆年间所立之修真碑,以资参考;更得师兄之义助,以计算机从新绘画,并输入文字,其间披星戴月,百次修正;另文句加上标点,刚赶及在癸未年《金兰特刊》中刊出,望能助修真者之万一。”修真图”刊出之后,又有金兰兄弟姊妹力邀讲解,是故不嫌道力不足,藉此之时,尽吐肺腑之言。

修真图的用处:

不熟地形须用地图,航海要用航海图;修真内修性命,不一定用图,但也有其独特的用处:正如 果老祖师所言,仙真写下修真之妙诀,用以引渡后来之修者。

修真图的主架,乃一身有关修真的透视图,图的右上角有整体之简述,人身关窍穴位数百,修真图显示了重要关窍的名称与不同的别称此可澄清流误,及其在人体相对的位置,时有「一矢中的」之效果。譬如 道祖之十四字真言:『玉炉烧炼延年,正道行修益寿丹』,当中所指之“玉炉”,究竟在那里?欲明所指,只须图中寻。

关窍:

修真须理法并重,修真图有如一个精密系统之操作全图,剖析各部之运作,对于研习丹理,有极大的帮助。修真图描述了三丹田及重要关窍的特性、作用、所通连之窍穴,及如何「开关展窍」,譬如“三关”之作用及其冲通之法;其细节容后探讨。

五脏:

修真图之两侧,尽是五脏连胆特性之专文。五脏盛衰关乎身命,而身命关乎心性。修真以命炼性,炼精合神,借假修真;文中引用《黄庭经》讲述各脏腑与修真之关系。譬如描述肺之专文:『...是以诸属肺,肺为呼吸之根。黄庭经云:喘息呼吸体不快,急存白元和六气。』

应时:

一年有春夏秋冬,一月有弦望晦朔,一日有子午晨昏,天地有阴阳之循环;人身有道人身为天地之缩影,乃小天地也,灵窍应时。修真图中以初一至三十的月相,及其特定的位置,来表示阴阳进退的情况,及其相应于人身的部位。譬如:十五在坭丸,廿四在脐,初三在尾闾...

易道:

丹道内修精气神,但精在体内隐渺难睹,难以言诠,是故《龙虎经》、《周易参同契》,始以易道来比喻丹道,盖日月为易,象莫大于日月,人人可见,其理易明。修真图以易卦及其位置,来演易修真之秘;其中心部份,更是以易卦,附加文字及图象,来演示修真之法。譬如:取坎填离、乾坤相交、五行攒簇等...。

内经图比较专注在修真的法程上,但修真图则多着重于上述的四个领域。要破解修真图,则须在关窍、五脏、应时、易道这四方面,及其互相之关系下手。

关窍─第一关─心

修真图以“绛音降宫”为“心”之宫,绛宫在鸠音沟尾骨即胸骨剑状突起之处之下,其文曰:『绛宫中穴实我心也,一名离卦,一名午时,又号南宫,受炼神室之所魂魄交会之处,又名:诧女,一名真阴,又名碧眼胡儿,在方为南,上所有掩骨覆之,医家名为鸠尾,退此心不守此穴为后天思虑之神即识心也,又云龙从火里出是也心,五行属火,心静返神,神凝性见,魂由心炼,故云龙从火里出。』。

心为身之主使,心念一动,精气神随即受役而动,若在修真时妄生杂念而心动神移,则三宝亦随而外驰,一泻无踪矣;气不能培,性亦难养所谓修心养性,此为背道。是故天心坦坦荡荡无物不容,道心清清静静,佛心空空明明,唯人之心机巧不停,贪务多欲, 吕纯阳师尊有训文曰:『时时拴意马,刻刻锁心猿』,是其故也。败道由妄心,成道也由心。

 道祖有云:『道由心学,道由性发』,譬如守养内气在丹田,两手心抱丹、神火下照、聚气丹田等等守养之理法,乃由师传,心学心悟,但守养之道,终由灵性发挥,无须念念相续而成。若心性合发,由性发心,由心配性,心性相辉,共臻善境,达致修心养性之要旨。

修真图中绛宫之上,画有南方七宿组成斗形:井鬼柳星张翼轸音诊,斗柄所指,即灵性所向也;绛宫之中,画有“绛女”,两手按心,因其心至为不定之故,以代表人心。心在八卦属离,绛女之下,画有离卦,离卦两旁有“心不动自固”六字,乃养气之要旨。心宜静而性宜定,心性合道而常明,心性合一,精气无有不从;心既空,神既定,精足气足,关窍自然展吐。

离坎相交,取坎填离

绛宫下八寸四分,即人身肚脐的位置,旁有文曰:『脐为生门,太乙神君居之,主人性命,司一身一万二千精也。』。又曰:『脐门号曰生门,有七窍通于外肾,乃精神漏泄之窍,名曰偃音演月炉,即任脉,下有九窍,即地狱酆都是也,又曰气海。稍下一寸三分曰玉池黄庭经以口为玉池,又曰下丹田,乃藏精之所,采药之处...』。

修真图中“任脉”之上,画有“婴儿”,婴儿两手上扬,因其阳至为隐藏之故,以代表人之肾精。肾精在卦属坎,婴儿之上画有坎卦,坎卦两旁有“身不动精自固”六字,乃固精之要旨。修真之道在于离坎相交,取坎中之阳,以填补离中之阴、心中之实。 李道明师尊曰:『兹欲寻真,八卦坎离,坎中真阳,由下而上,离中真阴,由上而下,上下颠倒,取坎填离...』。

李道明师尊又曰:『大道本来在坎离,即阴留阳悟玄机,玄机本来无定位,只在后天返先天。』注:当年我之元神投胎夺舍,乾坤交而化坎离,坎离乃我之身心,故大道之本亦在身心耳。修真在于即阴留阳,而以心性领悟玄机;即者在也,在阴、在静、在定而留阳则阳住。

此玄机本来是没有定位的,譬如离为火府、为目、为心、为绛宫;坎为水府、为肾、为肾精、为丹田,妙于取坎中之阳,以补离中之阴。但其目的只在乎性命在后天的状态而能返回先天的状态。坎离既然无定位,取坎填离便要提纲挈领,于夜半子时,两手手心按脐,以至柔安静之心,用神火下照脐内一阳潜动之处,生真一之

婴儿:

道门对“婴儿”有进一步之解释,为初修未壮之元神, 师尊有云:『...三家相见产婴儿,婴儿是一含真,十月胎圆入圣基。』

三家相见亦即所炼之「三元一体」,所谓三家者亦即三元:精气神之元也;元者始也,有初与首之意。三元即神气精之元,亦为上中下三元。接着的乩期即4月11日, 李道明师尊临坛再次赐示「三家相见」的玄奥。两位 师尊先后重述,定必非常重要,刚好与此修真图所述之关窍有密切的关系,故顺水推舟,一起在此课程探讨。

上元:

先论上元第一家:「东三南二共成五」三与二是以“河图”之数而言。魂数三,属木居东;神数二,属火居南。灵魂本非物质,入胎之时,化神栖于泥丸宫,动静常与人俱。魂昼寓目,寓目能见;当人着于事物,魂有执而运,动而生神木生火;及后神动而生心思想,落入后天。今修者双目回视眼为神窍,神光内照泥丸宫上丹田,静心返神,息心忘虑,定神安魂,逆返先天之本根,回复如如之本我,变成“东三魂”与“南二神”同在而成五数,故云「东三南二共成五」,是为神之元。

修真图有内文曰:『泥丸为上丹田,方圆一寸二分,虚开一窍,乃藏神之所,眉心入内正中之处。天门入内一寸为明堂,再入一寸为洞房,再入一寸为泥丸。』又曰:『泥丸有九穴,以按天上九宫...神室泥丸九窍乃天皇之宫,中间一穴,形如鸡子,状似蓬台,昆仑是也,释曰须弥山,修真之子不可不知也。』

下元:

若以修真图之月相来测定人身之方位,晦朔三十与初一之间为北,月望十五为南,而生门即脐的位置,是在一月之廿四,即人身之“西”。脐是躯体魄之中心及起点人身受孕育的位置,也是气机之枢纽。图中有描述写道:『脐门号曰生门,有七窍,其一通于外肾,乃精神漏泄之窍,名曰偃音演月炉,即任脉,下有九窍,即地狱酆都是也,又曰气海。人以丹田火烧炼精,地狱以火烧炼鬼魂,其理相近。稍下一寸三分曰玉池,又曰下丹田,乃藏精之所,采药之处...』

在图中地狱九窍之右下,有一螺旋形的管道,下通涌谷道左外肾,旁有玉炉,右为泉谷水右外肾,上通精囊、真一处到枢机,即两肾之连环,经“银河”而通二眼。此螺旋之乃丹田中之气,此即下丹田也。在此上一寸三分,有三圆圈排成品字形,圆圈中各有一云头即以雨字为字之上部字,若以上左右的次序,则为读透、读忸、读凳。分别代表神、气和精。此即为烧炼丹药之时,精气神合聚之处;精气神三合生“真一之真一之源出无极”,所谓三清成一气,是故此处名为“真一处”、一阳复初...

修真者于夜半子时,于真一处合聚精气神。譬如意向下元可以运神,手心对丹田可以运气,提罡可以运精。调控得宜,数分钟之内,丹田命蒂此即西四也开始火热灼闪,若隐若现。久之火热扩展,下运于精府此即北一也,连绵不绝,开展“阴跷”,窍穴丹田与精府相通,令坎水泉谷水逆流,即以“北一精”连同“西四魄”,共成五数,故云「北一西四连同之」。

在此一提,李道明师尊于4月11日乩文暗示,入坛真心勤笃修真之士,于夜半子时,诚心叩禀,可获 师尊加持。

中元:

中元即气之元也,在修真图中有文曰:『心下有穴曰绛宫,乃龙虎交会之处,直下三寸六分,名曰土釜,”黄庭”穴也,乃中丹田,左有明堂,右有洞房。无英居左,肝也;白元居右,肺也。中空一寸二分,乃藏气之所,炼气之鼎,直下至脐三寸六分。故曰:天上三十六,地下三十六;自天至地八万四千里,自心至肾有八寸四分。天心三寸六分,地肾三寸六分,中有丹田一寸二分,非八寸四分而何?』

黄庭中宫,居天地之中,在人身约为脾胃,在后天有消化转纳的作用;其五行属土,故又名“土釜釜为古代的一种烹饪器具,类今之铁锅”,因其像釜有烹调转化之用;在卦为坤,坤德厚载,有柔顺培育养气养丹之功;三田之中丹田,为内丹转化、温养、哺育、贮藏之所。

中宫属“土”,土分阴阳,阳土为戊,阴土为己,二土和合而成一“圭”字,故在图中坤卦之上,有“刀圭”二字。刀圭乃古人量药的器具形如刀,尾端尖锐,中间下洼;盖人身“精神魂魄意”之意,居中属土,比喻心意阳和潜意阴的互相和合,而成为“真意”,时常流放阳意之刚执而迁就灵性之阴意,此即图中所谓「流戊就己」也,犹如用刀圭量药以调治也。真意为人身精气神所依归,又如天中之北斗星,斗柄的指向,为天地万物所依归,故刀圭二字的两傍,又有北斗七星的星名(在此省略)。

黄庭的神奇和妙用是难以用简单的说明来表达的,所以 太上大道玉宸君号灵宝天尊作《黄庭内景玉经》, 道祖亦着有《黄庭外景玉经》,两经的主要内容在于解说身中各部位及诸神,藉以明白修真之要义。

黄庭:

《黄庭内景玉经》对黄庭有妙述云:

仙人道士非有神, 积精累气以成真,

黄童妙音难可闻, 玉书绛简赤丹文;

字曰真人巾金巾, 负甲持符开七门,

火兵符图备灵关, 前仰后卑高下陈。

注:仙人道士非是有神奇之修真妙法,乃是能时常能积存真精、累藏真气,收贮于黄庭中穴,续渐精强壮而能得证真人之境域也。黄庭真人之妙理玄音是难以听得到的,古来玉篇之书、绛册之简内有金丹至道之经文,谓真人穿着金色之巾裳,负带着六甲之阳神,持有符信,开阖七门。

七门者:一曰天门在泥丸,二曰地门在尾闾,三曰中门在夹脊,四曰前门在明堂,五曰后门在玉枕,六曰楼门在重楼,七曰房门在绛宫。同时更率领着阳气火兵,如带备着兵符图章等,进守灵关;前仰明堂,后卑尾闾,高向泥丸,下入阴跷,周天环匝,陈列无遗。

「三元一体」或「三家相见」之时,一周流,循环无端,金乌离中之真液玉兔坎中之真阳如梭之转,河关通畅,窍穴相连,周流不息,上中下三元结合,身心性三家若一,祥和安定,金晶满目,杳杳冥冥;感之上下则为三,无人无我则为一。此亦即结就婴儿之法,弥历十月以人胎成长的时间作比喻,法身晋仙圣之基。

刚过之 师尊圣诞, 王母赐示曰:『有道知道远,无心见真性,若不通三一,如何出五行?』其中通三一者,即通达三元一体。可见通连三元,乃超脱五行之重要法程也。

真意:

“真意”之道在于不动;意不动,神自灵。意动则气运,气运则不离阴阳之动变,气有阴阳之动变则不能结聚成形金液玉液。意之不动在于无为而至,自然而然;不能强而闭固之,若用意镇摄之,则终有意在动焉。初修者可先用意收摄,然后慢慢放任自然,若觉意动,又再收摄,如是反复练习,直至真意不动,出于自然,此即戊己不动于中,所谓「戊己自居生数五」也。

三关:

1、古时从水路运米供给京城或供应军旅等,称为漕运,漕溪乃漕运的水路也;唐宋以来,设有专官掌理。丹家以此比喻人身运输阳之路径也。

内经图有文曰:『人之一身...后有三关:尾闾、夹脊、玉枕也。”尾闾”在脊柱之下尽头处,关可通内肾之窍。从此关起,一条髓脊髓路,号曰漕溪1,又名黄河,乃阳升之路,直至两肩夹骨对处为“夹脊”,又上至脑为“玉枕”,此三关也。』

图中人身之脊柱部份,有两条并排之管道,管道之上排有二十四个小圆圈,小圆圈内各写有一节气之名称,以代表周天廿四节气也。管道之上又有三个大圆圈,以代表三关,三关各有专文描述;尾闾在冬至之前,夹脊在大暑、立秋之间,玉枕在管道之头。此外,三关配有“三车”,三车各有不同。由尾闾至夹脊,须如驾羊车之轻柔,故配之以羊车;由夹脊至玉枕,须如驾鹿车之迅捷,故配之以鹿车;由玉枕至泥丸,须如驾牛车之奋勇,故配之以牛车。三车比喻采纳精之时,在不同的阶段,应用不同的火候。

尾闾关:

醍醐制自牛乳,为美味之饮料。醍醐灌顶喻灌传道理、智慧予人,使人心性得到醒悟,消除烦恼而得内心清明,所谓「醍醐灌顶,甘露洒心」。修真图借此比喻行功时的境界,纵使阳灼热令体汗淋漓,内心也是清明而头不昏晕也。

为三关的第一关,图曰:『尾闾关一名九窍下九窍,又名九头狮子,又曰如太子射九重铁鼓;阴关固闭,常年不能开,故名九重铁鼓。太子即纯阳也,能醍醐灌顶,方能穿通,故曰射九重铁鼓,乃上天之径路也。尾闾关一名地轴、神壶,又名朝天岭,一名龙虎穴,一名三叉骨,内有金鼎炼金晶之鼎器,内外相通共三路玉炉,内肾,夹脊,上通夹脊,直透顶门而上泥丸,通一身之骨髓也。』

阳:亦即“真一之”,古喻为“铅”,培炼之法,在01-03年之修真讲义-“内修精气神”部份,已有详细的讨论请参阅癸未年之金兰特刊。神炼下元,阳潜动,灌溉裁培,但觉丹田气暖,由弱转强,火热灼闪,渐而下元精气氲氤蓬勃,此时若能将两足完全放松,热力便由神阙、气海向下伸延,过两膝而下行足底,启动肾窍涌泉穴。若精强气足,自然展窍开关,阳气自尾闾而上,一撞三关,直上泥丸。

在修真图中生门肚脐之下,乃两条并排管道之一的起端,旁有文曰:机关之窍,引仙之门。又曰:愚人以此杀身受色欲所诱,损耗精气,圣人以此飞形炼精化气,炼气合神;并称此起端为送仙生门、北极降魂慧剑所。又有吹笛童子,坐着耕牛,状似沿管道而进。 济佛曾有降坛诗一首,妙喻此法:『道门有三宝,铁牛种金钱;人人本自有,咫尺在眼前;在世能富贵,修炼成佛仙;入水不能溺,遇火不烧燃;凡人不识宝,至亲不轻传;看透个中理,只在颠倒颠;时时心中养,刻刻守干干。』

论三关

“阳气”由真一处潜萌,在下丹田长养,气足而发动,下行开关展窍,炼精化气,导引坎水逆流,逆上三关。”精气”生于坎位,填补离中之阴,所谓取坎填离是也;其主要作用是修炼元神,祛去灵性阴霾。缺乏者:内景漆黑,魂魄重浊,阴质恶孽令灵性偏执,偏离正位,心神昏浊,受制于物身内外,滞碍不停,难以静定。充足者:内景明朗,精光常现,魂魄轻清,灵性超脱,心意宽解,不受物拘,清虚灵明,祥和安定;灾病不作,智慧日增。

锻炼身体,可以从形态上或体能上的改变,来显示成果;修炼灵性则不然,人人灵性虽有,但却难以察见。是故修炼元神,只能以精气的内观景象来反映元神的状态;譬如肉眼看不见的气压、气流,却可从天上的阴晴、云雨及风雷的变化反映出来。《洞冥宝记》第二十六回. 吕祖度己度人文中有自述修炼的过程云:『读三教书,玩一壶景。』所谓「玩一壶景」者,即修炼灵性的借喻也。

修真以修炼元神灵魂为主要目标。初修者不明所以,追求身体上的气感,以为三关只是脊柱上的三个关窍,故用意领气,沿脊髓上行而冲通之,有气感掠带过就以为道在是矣、

三关通矣、无何难矣。谁不知用意领气已是不断地动心用意,人的心性在动心用意之时,只能在后天意识的层面,而不能返回先天灵性的层面,又从何而能达到精气充盈之内景哉?

上文所述三车羊鹿牛车之要领,便是能将精传输至灵山,畀元神采纳,化其阴霾,方契修真之要旨。引而申之,精过三关,便是元神采纳精的三个重要程序。当安炉立鼎、离宫修定之后,神识便开始独立为主,以人体为觉知的天地所有领域;体现了「两重天地」的情况即人体之内为内重天地,人体之外为外重天地。灵觉感观的领域,可以集中在目前一点,也可弥纶于天地之间,更可退藏于密无知无觉,其变化甚大;不似人身在现实生活中,变化甚微。

李道明师尊曰:『甘露坎水上升,离火下降,升降出入,若存若亡,绵绵密密,勿念勿忘,似守非守,外寻感应,内求呼吸。』。此乃 师尊的真修法诀,其中外寻感应,即寻求身中关窍之感应;譬如下丹田之火热灼闪,阴跷穴的雪里开花与及绛宫之宽怀细柔等感应。内求呼吸者即灵觉感观领域的收放开阖也。譬如开放之时,下达涌泉;收阖之时,将精收纳在泥丸等,所谓「一粒粟中藏世界」是也。由于元神采纳精气,在开阖之时所遇到身、心、性的障碍难关,三关之障碍,自然而形成。

尾闾关:

第一须阳气潜动,丹田气足,精气能在坎位炼化。而欲搬运精气于灵山之上,又需神火下运,引领三车至灵山塔下,穿越而上,并非容易之举,此身之障也。

夹脊关:

其次精气受心意所使役,心动则气散,欲使精气收束聚陇,上运灵山,非炼就寂静安虑之心,无法达致。夹脊关通心,精气易散,此亦心之障也。

玉枕关: 

若魂性偏执,精气不纯,在玉枕关处亦即上九窍处振荡不休,心神不能返回先天灵性的层面,精不能归纳于元神,此灵性之障也。

与天地合其德

修真之士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处世如是,修真亦然。修真下手,静定之中,炼就“心”与“性”相通,心性合一,心性和谐,天人同发,不偏不倚,阴符经所谓之:五贼在心心中五行之运,施行于天能与性同步施行是也。

故能取用身中之精炁,主宰关窍经脉、四肢百骸,一切动静聚散、生成变化之权,阴符经有云:「宇宙在乎手掌握之中,万化生乎身」是也。心性唯能“万物作然而不辞不辞劳苦,生而不有不视为已有,为而不恃不自恃自傲,功成而弗居功成身退而不居功”道德经观徼章第二,此乃内修时与天地合其德也。

与四时合其序

烹炼精气神,全凭阴阳之力,始以下丹田发动“阳炁”。阳炁由初始时之似有似无,渐渐热气充盈上升,以至高峰时之热力盛炽,熏蒸一身上下、四肢百骸。这段时间,就好比在一日内的-子时之后至午时之前;也好像在一年里的春、夏二季。修真之士利用阳火,烹炼精炁,炼精化炁,炼炁合神,是为之“进阳火”。

其后阳极阴生,热力开始减退,神火慢慢收敛,精炁开始凝聚,如雨云之成雨;渐渐凉气续增而转寒,以至万物一身之精气,收摄归根,潜藏于密,守命待时。这段时间,如在十二时中之午时至亥时;一年中之秋、冬二季。

修真之士,顺势将精炁凝聚,转化收藏,炼神还虚,是为之“退阴符”。若不罔迭罔起,则在一次之烹炼中,仿如经历春夏秋冬四

季。有道之士,进退有度,合符时节,故能与四时合其序。

吕纯阳师尊于六月初二临坛,赐示修真时节气往来、寒暑迭易之内景:

春:阴中有阳,由寒转暖,春暖花开,温情洋溢,气候和暖,万物生长;

夏:由温转热,阳中有阳,阳和暑热,酷暑湿热,火炎土燥,烦燥不安。修者应心安神静,神静脑灵,灵敏巧捷,敏捷机灵,身心灵窍开展,智慧道心,热衷于道,道心坚定,坚毅不屈,信心十足;

秋:物极必反,阳极阴生,阳中有阴,由热转凉;秋凉气候,清爽自如,如来如去,来去自如。明镜秋毫,(差之毫厘,谬之千里),时节无差。若有行差踏错,一子错,满盘皆落索。

冬:智慧属水,冬水旺盛,阴中有阴,由凉转寒。寒热温凉,谓之四性。

修真图中可以见到环绕着人身,有三十月相。由玉炉之初一月旦,到尾闾之初三震,近夹脊之初八上弦,上至泥丸之十五望,生门前之廿三下弦,再回至玉炉前之三十晦,是为月相之一循还。

这循还路径,贯串人身主要宫位及关窍,经云:「五千四十归黄道,正合一卷大藏经」。大藏经有5040360乘14卷,包含整套修真之典藉,李道明师尊云:『经者径也,修炼途径』,暗示修炼之途径,全在这循还路径之上。

月体本无光,借日光而生光,月相显示了日月交会的情况。丹道借月相来说明魂魄交会之状态:以日光为魂,以月体为魄,所谓「日魂月魄」是也。由初一起,魄中生魂,至初三而现出一弯新月;初八上弦,魂魄各半;到十五月望,魂全而魄消。又由十六开始,魂中生魄;

进退日月权

修真图以月相之弦望晦朔来比喻修真者身中阳之晋退,同时也显示了“魂”与“魄”之间此消彼长的关系;其中以月之光华比喻人之性光灵性之阳性表现,以月之本体喻人之阴魄身体之六识与功用。

晦朔:

三十与初一之间,阴阳相合,日月交会,乾坤未分,性光为阴魄所包,隐藏不见,为人身归根复命的时候。交会之后,魄中生魂,至初三日,一弯新月,始露性光,在卦为震,元性初现,铅鼎温温。阳魂渐长,阴魄渐消,至初八日,魄中魂半,是为上弦,在卦为兑,此时性光持续增现,如帘帏透光,阳火渐盛,热透中关。

至十五日,日月对望,阳魂盈满,阴魄全消退藏,在卦为干,此时性光圆满,圆陀陀,光灼灼,乃人身魄之精华阳精阳,与阳神相聚之象,如日月之精华相合而生满月之象,此即修真之士与日月合其明是也。初修者即使未能炼至如此之境界,在一次静坐之中,也有灵性最显现的时段。

十五既望,盈不可久;天地之消息,物极必反,阳极生阴,阳火始降,转退阴符。十六以后,魂中生魄,阳反为客,阴反为主,阳魂受统摄于阴魄;阳始退,而一阴生,在卦为巽,此时为灵性归于身命之始也-灵性转退,身体之感觉渐增,在此之时,损道最易,若行差踏错,则前功尽废, 吕纯阳师尊前坛所指:『一子错,满盘皆落索』。是故守道功夫,持盈保泰,最是重要。

师尊更有妙诀示下:「明镜秋毫」是也。阴魄身体之感觉既然渐增,顺将觉知转留在眼根内照,阴魄愈增长,愈察秋毫;而身中阳消阴长之变化,则顺其自然。随后阴魄渐长,阳魂渐消,至二十三日,是为下弦,在卦为艮,魂中魄半,是为灵性归于身命之半也,在时应秋,秋高气爽,心景灵明,阳凝聚,顺时而转化为金津玉液。

至三十日,是为月晦,在卦为坤,阳

魂全敛入阴魄之中,性藏于命;修真者于此之时,顺时归根深藏,将金津玉液,收贮于中宫密户之内,封固守护。魂之与魄,互为室宅,此消彼长,一开一阖,一现一藏,此乃阳魂阴魄之相互关系也。

炼魂制魄

上清道尊临坛演道说法,以易经之“干”卦来谕示阳进升之要领,并默授炼魂制魄之法诀。当阳进至阳魂盈满、阴魄全消之际,阳魂主事,阴魄自然制伏;与前所述之日月对望、性光圆满,境界相同。

道尊以易道来阐明丹道,以干卦之爻辞指引修炼灵性之火候:干卦之初九潜龙勿用即全在休歇之状态也;九二见龙在田即阳初动于下田也;九三夕惕无咎,此时阳火盛炽,不三不四魂魄状态各半,三凶四惧魂有凶险而魄有恐惧之感,身心不爽,是故应谦虚谨慎,步步为营,中正和平,不偏不倚,不卑不亢,是以防危虑险也。

九四或跃在渊,此时危机已过,高飞无虑,海阔天空,鸢飞鱼跃阳气升跃、灵性腾飞,一气周流,然未能稳也,故云或之;九五飞龙在天,此时阳气极盛,灵性如飞龙之升腾自如,修真之士,恒持不断,潜龙自有飞腾日,九五至尊灵性主宰一切,飞龙在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