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石方压实系数 公路:i访谈之王超:看好光伏业里的英利及昱辉阳光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03:31:35
i访谈之王超:看好光伏业里的英利及昱辉阳光
  • imeigu
PV-TECH(《每日光伏新闻》)驻大中华区记者王超,今日11月8日(周二)做客雪球,与各位投资者交流各家光伏公司的业务发展情况,并分享自己对光伏行业的看法及观点。以下为此次交流的整理稿件,要想与王超交流,请直接关注@whitefalcon 。

1.光伏行业亏损原因:产能严重过剩

提问:进入11月,光伏最上游产品多晶硅跌破35美元/公斤,今年以来累计下跌超60%;晶硅组件为1.1美元/W,今年以来价格累计下跌约40%。在你看来,进入2011年年,光伏产品基本面逆转,全行业亏损的根本原因是什么?是因为中国此类公司太多了么?

王超:您好,亏损的原因就是产能严重过剩。目前全球产能已经达到近50GW,中国占超过60%,另外一个就是市场不景气,经济大环境不好…如果从大局面来看,这加快的平价上网的期限…中国的问题是同质化竞争严重,没有差异化的产品,好处是现在已经陆续出现了新的技术和产品,如类单晶等。

提问:有人认为,地方政府的GDP冲动是导致现在光伏产能严重过剩的动因之一。二位老师怎么看?现在STP、LDK去内蒙,GCL去山西是不是又是另一种形式的GDP冲动——“你要GDP,我要你的煤来变现”,一拍即合?

王超:同意这个说法。颐和就是在国企及地方资本的帮助下做起来的…合肥则为LDK、晶澳、海润建好了厂房等他们入住,淮安为了吸引三安光电与Emcore的合资公司日芯光伏,更是为这个总投资80亿的项目提供30亿…在我之前参与的湖州光伏产业规划中,地方政府则主要通过税收等优惠政策和厂房等方式吸引投资…恒基伟业现在正准备做一份报告,以此获得其某个基地的当地政府的资金支持…地方政府确实是产能过剩的罪魁祸首之一。

提问:"亏损的原因就是产能严重过剩",那么你觉得大部分大型太阳能设备制造商是否将会在几年内消失?

王超:这倒不会,起码那些老牌的不太会…一方面设备制造商也在整合,应用材料和梅耶伯格的整合力度是最大的,他们拥有了大量现金的制造工艺,现在的产能过剩导致的危机或许会加速新设备的研发和推出…不可忽略的是,中国的设备供应商开始挑战国外的设备供应商了!期待更多的挑战!

提问:请问就你接触的情况来看,中国光伏公司的老总们,目前主要考虑的事情是什么?是减产压缩成本么?

王超:您好,这些企业老总们最主要考虑的是现金,尚德和LDK之所以出现破产传闻,就是因为这两家的债务最严重…以前是拥硅为王,现在是拥现金为王…出货量降低,而扩产的产能又已经释放,对现金流是个挑战,并且国内的买方的付款条件挺不好的,有些尾款甚至要一年半以后再支付…减产、压缩成本都是收紧现金流的方法。

2.看好英利、昱辉 尚德运营陷入困境

提问:在美上市的光伏公司里,请问你看好哪一家,为什么?

王超:英利和昱辉是我最看好的…首先两者的成本控制是最好的,当然天合也不错…但是英利的企业文化是其他企业无可比拟的,目前光伏行业的跳槽现象严重,而英利是离职率最低的企业之一,虽然员工的工资未必是行业最高的…昱辉现在是横向发展,已经成立了多个公司发展辅材等相关业务,李仙寿先生的思路很清晰,在有限的价格内将利润率最大化…这两家的债务也是控制的非常好!

提问:虽然LDK、STP破产是谣言,但他们的资产负债表和现金流情况可以说是惨不忍睹,完全有破产保护的可能性。请问王总和王老师,你们怎么看待这两家公司。LDK是否是中国光伏企业粗放式、野蛮式发展的典型代表?如今的局面是否“咎由自取”?

王超:尚德目前运营陷入多项困境,资产负债是一方面,另外员工离职率较高,企业不那么团结了;曾以技术著称的尚德近期也没有什么拿得出手的新技术产品,冥王星组件显然不会成事…赛维LDK 彭过于激进,过于看重做第一,这导致了现在的资产负债困境,不过背后有地方政府的支持,倒也还好,这次在内蒙拿项目换资源,也是被逼的…彭确实是个有理想的人,现在也逐渐结合现实情况做事了… 这两个企业背后最大的力量是地方政府,如果考虑这个因素,或许结论就不一样了。

提问:请问您觉得太阳能股票已经见底了么,或者您认为太阳能股票这轮下跌的见底信号是什么?

王超:我个人的意见是,如果你计算企业的股票市值低于他的资产总额太多,估计也就到底了… 或者您发现很多公司开始回购股票了,估计就到底了。

提问:您刚才说看好YGE 组件厂商中阿特斯和晶科怎么样呢?从股价来看,貌似美国资本市场一直比较看好晶科和天合光能。

王超:股票不代表一切…股价只是暂时的,英利不也趁机回购了一把麽~ 股票背后是有人为的资本力量在推动,不完全代表规律。

3.光伏也仍有机会 各大公司均寻求转型

提问:在新能源当中,光伏还有机会吗?现在的光伏行业困境是2000年的互联网泡沫破灭?如果有机会,未来在哪些领域会有突破?哪些上市公司有潜力?

王超:光伏是有机会的,并且是未来能源的希望之一…虽说PV是半导体,我更愿意把它跟传统的工业来做对比…互联网的定价比较虚,而光伏则有着直接的标杆——平价上网,也就是传统的电价…或许计算机硬件的摩尔定律可以为光伏的未来提供一点思路…目前来看,保利协鑫、英利、昱辉等有着很强的特色、没有同质化竞争的企业是最有潜力的。

提问:早上看到专家预计,全球经济尚未走出低谷,光伏产业的“寒冬”至少还将持续两三年,整个行业将处于震荡上行的状态,这将给部分企业带来发展机遇。特别是经过这一轮“寒冬”后仍能存活下来的光伏企业,必然占得未来市场的先机。请问您如何看待这番评论?

王超:这几年所谓的“寒冬”是相对的,如果产能每年增长50%,而市场增长20%,那是该抱怨市场不好呢,还是产能增速过大呢?超出规模的产能必然会被淘汰掉,何况新的技术正在发展,未来高效电池在解决了衰减的部分问题后,可能会占领主流市场…在这两年,很多企业的运营模式也在逐渐改变,从单纯的生产、销售拓展至更多的业务。

提问:年初还风光一时的垂直一体化,最近有被扬弃的可能,连尚德这种思路混乱的公司都开始喊话“专业化”。二位觉得中国光伏企业中,真正秉承专业化思路、坚定执行的公司是哪些?随着竞争加剧,英利的一体式思路是否会失效,然后最终收缩回组件业务(哪怕是扩张也将是国内市场启动后的电站业务)

王超:一体化思路也没有太大的问题,关键是做的好不好,如果有能力做好当然还是可以的…英利六九硅业或许不是个正确的选择,但毕竟是个尝试,也没有给英利带来灾难性的影响…而天合是最早提出垂直一体化的企业,目前看做的也还不错…总之,有能力就做垂直,没有能力就做专业。

4.光伏和风电对电网来说都是垃圾电

提问:虽然有了标杆电价,但政府的态度仿佛还是很审慎或者说很暧昧,王老师 您怎么看待明年国内市场的状况?貌似有些观察人士过于乐观了,谢谢!

王超:上网电价就是政治博弈出来的,本人的拙作或许能提供一些素材:http://www.pv-tech.cn/editors_blog/Qinghais_Banquet_part1 仅青海,项目的备案就已经达到了3GW,而十二五规划中青海是4GW,这个数字是根据青海现在的电网情况计算出来的(正在建设的特高压直流输电或许能提供更大的容量),按照现在系统价格,1块钱的电价明年也有的赚了…现在的问题就是怕建好后并不了网…明年预计金太阳会到1GW规模,财政部现在正在估算这个规模需要投入的资金量。

提问:有人说“电网是中国能源结构转型的最反动力量”,您怎么看?好像国内电网对太阳能并网的反感较之风电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王超:电网确实是个畸形的产物…光伏和风电对电网来说都是垃圾电,这次青海都要业主自己建设汇流站,而这也成了青海电站并网的难题之一,汇流站投资额不低…如果大规模并网,我个人还是看好热发电…青海项目的时候,国网的领导半信半疑的给王斯成老师打电话问是否真要装超过1GW…如果光伏电力并网能给国网带来较多的利润,估计他们还是愿意的。

提问:太阳能目前遭遇寒冬,影响最大的应该是电池一端,那么行业链中的其他组件影响是否能少一些,如逆变器等。

王超:国内的逆变器企业开始爆增了,现在超过三十家公司在做…但是这些企业绝大多数不被国外市场所接受,因此他们只能开发国内市场,而阳光电源、冠亚、科诺以及一些国字号的,如颐和、南瑞等所霸占,难度不小…逆变器的质量也是个问题,25年,按照现在所用的元器件,大多数难…另外,微逆变器是接下来关注的重点…未来大型电站采用的主流逆变器是500KW。

5.富士康进入光伏业靠谱 郭台铭乐见低利润率

提问:最近看到消息,台湾代工大王富士康集团总裁郭台铭已大举进军光伏行业。在光伏行业普遍日子不好过情况下,郭台铭却继续入局,请问你怎么看这种行为?

王超:富士康的优势就是可以在低利润率的情况下维持运营,他们目前代工的利润率就是5%,这种模式是大部分现有的光伏企业无法做到的,对这些上市企业来说,仅债务就够他们受的,如果利润率长期低于5%,对他们来说或许就是噩耗了。而郭背后还有保利协鑫的硅材料支持,甚至郭是乐于看到光伏行业低利润率的。

并且富士康也不是在一两年就要建成那么大规模,而是一点点做,另外富士康也在与保利协鑫合作开发电站,仅大同现在已经开工的300MW就可以看出他们在下游的野心…不过这300MW的IRR外界还很难推测,因为地方政府的补贴(或以资源形式)暂时还不清楚。

提问:GCL和富士康的合作靠谱吗?郭台铭甘愿让老朱控制住多晶硅和电站业务,自己做配角,干硅片到组件的苦逼活儿吗?

王超:还是靠谱的…郭台铭参股多晶硅和电站业务,其中分别达到15%和40% 富士康产业园包括:5万吨多晶硅+组件+光伏电站,煤化工+电站,房地产 您所谓的苦逼活应该比给苹果做代工要好些。

6.未来光伏巨头将是多业务布局形态

提问:过去几个月 频传某上市公司将被转手的小道消息;不可否认光伏公司目前的市值比2009年的低点还要低。如果有光伏公司被并购,二位老师认为最有可能是什么类型的买家:是类似Total入主Sunpwer这种传统能源巨头,还是A股上市的“土财主”们?或是国资背景进入,比如最近热情高涨国电、大唐。如果国资的介入是否会导致行业生态明显变化?就像风电行业,联合动力今年的日子要相对好过很多。

王超:我个人觉得,未来光伏企业巨头将是多业务的…first solar背后有沃尔玛家族的支持,林洋被韩华收购后情况好转了很多,其实最早SK跟林洋接触过收购的业务…如果道达尔不收购sunpower,估计后者现在也会出现很多危机…国企更愿意自己干,东方电气收购了迈吉后呢,不也是那样,当时Photon主编采访了迈吉并给出了好评…中节能也早于东方电气跟迈吉接触,无奈开价太高…未来中材、中建材都将涉足光伏,并且会加大下游投资,据了解他们也在考虑涉足组件制造…之前中建材的组件都是海润、浚鑫代工的,他们品牌在欧洲的知名度就是@拜尔能源 帮着打出去的,王总更明白这些国企的策略。

提问:超日太阳(SZ002506)$最近公告说公司年产100MW多晶硅太阳能电池片项目二期50MW, 以及年产100MW多晶硅太阳能电池片项目的生产线近日已试生产成功,已具备量产的实施条件。一些市场人士说公司业绩将剧增。你怎么看这个项目?

王超:超日已经在全球建立了基本的销售框架,并且其电站开发业务也初具规模,这对于其生产线的销售都是一个保障,但是业绩剧增保留观点,此前超日在德国压柜50MW,这批货开始是个压力,但是第四季度陆续出现的抢装现象倒是个优势,他们可以直接供货,而不必从国内发货。欧洲第四季度可能出现的区域性装机增长对供货期的要求比较苛刻,或许可以消化包括超日等在欧洲的压货量。

提问:美国商务部正好要在今天决定是否对中国光伏企业进行“双反”立案调查,包括李俊峰在内的一些专业人士对此都特别悲观,二位老师怎么看SolarWorld和6家美国企业的指控?如果中国企业最终被欧洲美国征收反倾销税(虽然这个可能性不大,我们是欧美的多晶硅和设备的主要买家),对整个晶硅电池技术的发展而言是不是灾难性的?新能源之间的竞争格局是否因此而消长?

王超:李俊峰先生在对媒体的发布会上情绪非常悲观,不过个人认为,那次发布会应该多请外媒记者,而不是中国媒体,因为舆论对象主要是美国和欧洲…另一个个人观点是,我们现在的抗辩理由美国人很清楚,他们知道反倾销“无理”,因为欧美光伏企业也会获得补贴…他们就是要征收关税,否则美国光伏企业岌岌可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