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际干密度计算公式:修行的故事:启迪与欢乐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18:16:58
2011年11月08日 15:25   来源:中国经济网   林海
经历各种坎坷,穿越千万轮回,方能积累足够智慧,以看透生死因果。然而,即使就从当下出发,只要放下尘心,大概也能望其万一。佛陀修行,终于悟了性灵。你我即使无足够的佛性,但能读到此书,也必然是有某种缘份。
陈阳著的《从当下出发》,原名为“和佛陀一起去修行”。一个名作“喜见”的男子,经历古往今来,转生于三十三重天,化身为种种角色,经历人生鬼道天神世界,终于在佛陀的身体里觉醒过来。将无限时光、无穷阅历提炼出的智慧,施于凡间。这就是佛陀的修行——包括成佛之前的苦修,弃亲情、权力和俗世的期待,通过入定的方式,暂时抛弃肉体,任灵魂上天入地,寻找解脱之道;也包括成佛之后,他施义布道,度化弟子,以佛陀的身份重回家庭、祖国和族人身边的行旅。
佛陀之所以是佛陀,是因为他在时空旅行中曾经沧海。他积累了足够充分的理由,终可以说服自己放下执着。然而我们不是佛陀,我们无法穿越时空、经历轮回,我们的见识只限于短短几十年。所以陈阳试以《妙法莲花经》为基础,将佛陀在轮回间的修行,用小说的笔触描述给读者。让我们感同身受地狱之火、炼狱之恶、神界之奢靡和修罗界之凄厉,跟着名为喜见的男子生生死死,感同身受。
即使是佛陀,也并非万能。他有四大不能:无缘不可度、真法不可说、智慧不可赐和定业不可改。所以,这世上永远有无法说服的冥顽不灵,即使佛陀也无法点化。佛法只要说出口,就会悖离本来的真义。即使拥有再多智慧,假如悟道者心窍不开,也终难将智慧强行“灌入”。命运所确定的否泰吉凶,都不可能因人之力而彻底改变。因此佛陀即使拥有神通,也最终悟道:应该放下执着。一旦放下,才发现拥有了全世界。执着于生死,就会失去活在当下的平和;执着于名利,就会失去做事最简单的成就感和欢喜欢;执着于情爱,就会迷失自己对世间其余事物的欣赏体会。只有放下一,才能获得百千万。
这就是《从当下出发》构织一幅幅佛陀修行故事,试图向读者们揭示的道理。尽管真法不可说,智慧不可赐,但佛陀直到生命最后一刻,都还在为僧众授道。这并不是因为佛陀一时糊涂,忘却了自己也有不可为之事,也不是出于某种“明知不可为而为”的执着,这是另一种放下:即使是在授道,也并不执着于结果,不强求他人一定要皈依,也不妄求自己所传之法就与“真法”绝无二致。只是服从于内心的善念,履传佛法之善行,仅此而已。所以我相信,作者在描绘佛陀修行之时,心中即使有隐约的念想,盼读者能从中得到启发,却也一定是早有觉悟,明白仅凭此书,不可能改变定业,也不可能度化无缘之人。凡读到故事,心有所动的,都是在冥冥中早有注定佛缘之人。对他们来说,一念通则事事通,一瞬明了便处处明了。如果能让这些注定有缘之人,拾起本属于自己的佛性,那么我相信作者早已心满意足,称谢造化。
其实,对于普通读者而言,即使不将此书视为信仰启发,而仅仅将它视为一本生命哲学,一部玄幻寓言,也不会感到失望。观察那个男子在不同时空的惊险经历和惆怅人生,他与耶输陀罗的爱情故事,与琉璃王子的惺惺相惜,与净饭王的父子情深,与燃灯佛的师生之谊,无一不是历经沧桑而分外动人。这些片断交织成的,既是佛陀的修行,又是你我普通的人生。因而可以在故事中找到的,不仅仅是圣贤事迹,而更多的是我们自己的倒影——当然,我们未必能如佛陀一般大彻大悟,能如目犍连般神通广大,或如须菩提般看清因缘巧合——然而我们努力寻求幸福、闪避苦难,凭借的也正是有限的阅历和经验。因此,品读《从当下出发》中那些精彩的佛经故事,也会有助于汲取更多的灵感,学习趋利避害的法门。更重要的是,潜移默化间,那些贤人的崇高言行将渗进你我的心灵。或许就在未来某个时刻,我们也能一时善念起,助益他人,并拥有更多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