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路肩设计标准:国外关于倾诉效果的研究综述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5 04:49:28
                                                                          于海波张进辅

西南师范大学心理学系(重庆400715)

摘要 该文综述了国外大量的关于倾诉的文献资料,结果显示,倾诉仅在一定条件下是有益的,而在其它一些条件下倾诉会造成消极的结果。在此基础之上,许多研究者还对一个人在什么条件下应该向别人倾诉提出了各自的观点,有的还提出了自己的决策模式。同时,该文还对各个研究作了评述,对将来的研究方向也作了一定的探讨。.

关键词 倾诉,可控性,共享性

倾诉(revealpersonalsecretes)是心理咨询中经常碰到的一个概念,它是指把内心的秘密告诉别人以取得帮助和维持心理平衡的行为。心理学家们大都认为保守个人秘密是有害的,弗洛伊德以及其他许多心理治疗家就认为倾诉是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的核心。然而,许多秘密倾诉之后的结果是令人可怕的,以至于人们不会选择去告诉别人。那么,在什么样的条件下倾诉不仅是可以被听者接受而且对倾诉者也是有益的呢?人们一直公认倾诉是有益的,但也有许多研究证明倾诉是有害的,在许多条件下不说往往会更舒服。本文就是要在这两种研究结果的基础上述评一个最近提出来的比较综合的决策模式。

1倾诉的积极效果

1.1倾诉可以减少心理和生理问题的发生

不倾诉是很痛苦的,因为它需要用很多的认知信息去掩盖它[1]。可以相信,越是努力地去掩盖内心的秘密,与抑郁有关的心理和生理问题产生的可能性就越大[2]。有许多实验和相关研究支持这种观点。

Pennebaker等[3]通过实验得出结论,把压抑情绪诉说出来的被试在六个月里去健康咨询中心的次数比其它组的被试都要少。他在另一个相似的实验里要求第一组大学生被试写出连续四天的平凡小事而第二组写出痛苦之事,结果表明:被试血液中的白细胞含量在实验前后都上升了,而且第二组比第一组在倾诉后白细胞的增殖更快。所以,倾诉有利于改善人的免疫系统。这些实验的一个缺点是未研究倾听者在其中的作用,在实验中,主试为被试保密并采取无记名的方式,这样被试便不再担心秘密会被说出去;另一个缺陷是研究的对象仅仅是大学生,平常人在倾诉后是否也会反应良好呢?

同时也有许多相关研究。Larson等[3]的研究发现,不倾诉的倾向和焦虑、抑郁以及身体的不适(背痛、头痛等)相关。Regan等人[3]的两个研究表明,来访者对咨询者隐瞒的信息越多咨询效果越不近人意,来访者越不满意;但正如自我封闭会导致不满一样,这很可能是由于来访者对咨询效果的不满才导致他们对信息的隐瞒。Vanglist[4]发现,家庭关系的满意度与家庭成员认为他们之间相互隐瞒信息的数量之间呈负相关,越是不满意的家庭成员认为他们之间相互隐瞒的信息越多。

1.2倾诉会使倾诉者避免对秘密过分敏感

倾诉的另一个原因是压抑会使人们对秘密之事过于敏感[5]。一个人为了保密必须经常调整自己的内部信息,以便使它们与自己希望保持的某种心境相适应,并且使秘密之事不为外人所知。但这并非易事,因为秘密必须被牢记在心,时刻警惕不要去考虑它。而且长期的思想压抑会加强心理上的逆反作用,因其中监控过程的不断参与会使秘密越压抑越敏感[6]。这样,开始时秘密仅仅偶尔浮现于心头,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它会发展成为一个盘踞心头挥之不去的痛苦,因此倾诉比压抑好受得多。

这也有实验支持。Wegner等[5]的一个大学生颜色命名实验证明:给予压抑某些单词提示的被试比未给此提示的被试更容易想起这些单词。有研究证明[1]:守秘会提高秘密的敏感性;压抑会增加被压抑之事的神秘性,而事情越神秘人们对它就越敏感。

1.3倾诉可以有效地解决问题

Pennebaker等[2]认为,如果人们对别人倾诉了心中的秘密,那么他们会得到一些如何看待这些秘密的启发,并因此而提高他们把握生活的能力。Lepore[7]认为,人们重新思考后会认为原来所谓的痛苦经历并不可怕,而且是可以理解的。守秘者往往有一种对问题的歪曲看法,而一旦这种歪曲看法因别人的启发而主动加以纠正,则他会从中受益。

倾诉不仅会使倾诉者加深对秘密之事的理解而获得认知上的益处,而且还能减少害羞、罪恶感等消极情绪的困扰,因为保密和努力地掩盖它都会使人感到非常难受。关于犯罪嫌疑人的研究发现[2],他们在坦白以后心里会更加平静,行动会更加轻松,尽管坦白之后会有严厉的惩罚在等着他们;但该研究并未探讨坦白之后的长期效果。

总之,尽管有许多实验研究证明倾诉有益于身心健康,但大多数把二者联系起来的研究是相关研究,而相关研究是有局限性的。更重要的是,在大多数情况下倾诉的益处是否大于其中付出的代价还不清楚。

2倾诉的消极效果

尽管上面的观点支持一种大家易于接受的观点:倾诉是有益的,但这些研究并不能解释为什么那么多的人继续保守个人秘密,其实人们也有充足的理由来保守个人秘密。

2.1倾诉会引起听者的消极反应

一些长期接受心理治疗的来访者之所以未向治疗者倾诉他们的秘密,其中一个共同的原因就是他们认为那样听者会很尴尬或感到耻辱。Strackd等[3]认为,压抑自己的人与别人交流了仅15分钟就引起听者的压抑、焦虑,这时听者往往抵制他们。Pennebaker等[3]则认为,人们之所以不倾诉是因为人们认为把内心的秘密向别人说了会引起听者的不安和困扰,而且[8]这种消极反应反过来会使倾诉者更加焦虑、更加关心秘密可能引起的消极后果。Baumeister等[3]搜集的大量实验证据证明:归属的需要是人类的一种基本动机,若一个人的社会关系网受到损害,就会引起个体生理和心理的问题,而倾诉往往破坏这种社会关系网。而且,人们也往往认为在倾诉后听者不会给予有帮助的反应。Leham等[3]认为,外人总是提供一些毫无帮助的建议或者打断倾诉转到其它问题上去,甚至也总是想强迫倾诉者接受他们的意见。

倾听者的反应之所以重要是因为人们是在与别人的相互作用中形成他们的自我概念的。Kelly等[3]研究发现:在录象拍摄中担任一个抑郁型角色的被试在拍摄后会感到很抑郁。但在听者很了解倾诉者或者听者是经过专门训练的治疗人员的情况下,听者会作出更多的帮助性反应,而不抵制倾诉者。

2.2保密会帮助人们维护他们的“私人空间”

许多研究证明[3],保密实际上是健康的,它是自我统一性发展中的一个重要方面,了解社会的禁忌并把它们纳入到自我概念中被认为是自我概念发展的重要方面。Henley[3]就认为倾诉会使人们失去独立性并为外人所利用。在恋爱中,当双方各自保持自己的私人空间、相互之间保留一定的个人秘密时,他们之间会产生一种很强的神秘感从而增加相互的吸引力[9]。研究证明,不向别人公开个人的秘密会提高对别人的吸引力[10]。但这些研究未探讨他们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相互作用,从长久来看可能会因保密而使双方彼此不太信任,从而破坏他们之间的关系,这是将来研究的一个重要线索。

总之,人们不倾诉也有各自的理由。但这些研究的一个缺点是其中的听者大部分是陌生人,因此需要进一步研究的是:当人们把个人秘密向那些适合于向他们倾诉的、可以提供帮助的听者倾诉之后会发生什么样的情况。

3倾诉的决策模式

那么,人们应当怎样对待自己内心的一些秘密呢?Kelly等[3]建议,如果满足下列条件,人们应当倾诉自己内心的秘密:⑴保密的确引起了人的烦恼,⑵倾诉者有一个适合于向其倾诉的、能提供帮助的倾听者,而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二者之间的关系(如图1)。

 

 

 

3.1秘密引起人的烦恼

很明显,一个人仅仅倾诉那些令人烦恼的秘密,但这与弗洛伊德的观点有所不同,他认为若守秘者不把内心的秘密说出来,那么最终将会导致一定的症状。但实际上,人们可能学会以很少的努力就可以压抑他们的一些思想,当守秘是比较轻松的时候,守秘者不应当去倾诉,以免导致听者的抵制反应或其它消极的后果,因此应鼓励那些因守秘而苦恼的人去倾诉他们内心的秘密。

一个人怎样知道秘密是令人烦恼的呢?如果一个人正在保守一个秘密并且也有诸如压抑、心烦、易激动等消极情绪或者是溃疡、头痛等症状的出现,那么这个人应当认为这些不良反应可能是守秘引起的,即这个秘密是令人烦恼的。这些因保守个人秘密而烦恼的人应当把内心的秘密倾诉出来,并且只和那些适合于向其倾诉的听者诉说。因为,如果这个秘密的确引起了消极的情绪或者不良的症状,而且守秘者也向适合于向其倾诉的倾听者诉说了这一秘密,那么倾诉者就能从中受益;另一方面,如果保守个人秘密未引起什么不良反应,那么守秘者也不会因向一个适合于向其倾诉的听者说了而受什么伤害。

3.2适合于向其倾诉的、能提供帮助的倾听者的特征

什么样的人是倾诉者可以从中受益的、适合于向其倾诉的听者呢?大多数研究者对倾听者在倾诉中的作用并未给予充分的重视。Kelley等[3]认为一个适合于向其倾诉的听者具有以下特征。

3.2.1值得信赖

值得信赖是决定人们是否向其倾诉的最重要的因素。这在Kelley等[3]的研究中可以找到证据,在实验中,大学生被试给6个关于倾听者特征的简要描述赋值,结果被试认为“为我保密”最重要,其次是“理解我”,然后依次是:“不对我作评价”、“能帮助我”、“个性特征与我相似”、“有相似的经历”。

3.2.2不作评价

Pennebaker[2]认为如果倾诉者不作任何评价并且无论倾诉者说什么他们都接受的话,守秘者很可能会倾诉自己内心的秘密。Kennedy等[3]认为Pennebaker强调了一个热情、接纳、不作评价的听者的重要性。这种观点可以追溯到罗杰斯的理论,他认为治疗家的基本职能就是为来访者提供一个安全、宽松的环境,他相信,如果治疗家对来访者提供无条件的积极反应,那么来访者便会发展他的自我实现和自我成长的潜能。一个不作评价的听者有助于倾诉者的原因是:在与无评价的听者共享内心的秘密时,守秘者有一种被理解、被接受的感觉,他不再是一个人独自承担这个秘密了。

3.2.3有能力提供新的看法

Steinbeck[3]曾写到:国王总是向水井诉说他内心的秘密,这样他的秘密就可以安全地保守着。但问题是水井不能启发国王如何重新看待那个恼人的秘密,Kelly等[3]就认为,听者能否提供新的观点是守秘者是否向他倾诉的决定因素。他们做了一个实验,他们让大学生被试在倾诉之后报告出自己从听者那儿得到些什么,结果显示:得到启发的被试往往感觉良好。所以,如果守秘者有一个特别有能力(如一个训练有素的咨询者)的倾听者,听者能够启发守秘者重新看待秘密,那么守秘者应当向他倾诉自己内心的秘密。

3.2.4人际关系所处的阶段

人们刚见面便诉说大量的个人隐私会造成不良的后果,而对一个人有所了解之后,自我暴露(self-disclosure)将是一种很好的发展两人之间关系的方式。随着了解的深入,守秘者便有充足的信息来判断这个人是否会保密并且在倾听时不作评价;但是当认识一个人很长时间并已十分了解之后,倾诉又会变得行不通了,因为听者会认为倾诉者不应该对他留有什么个人秘密[11]。所以,应该和那些有所了解但并不十分了解的人共享内心的秘密,因为深入了解之后再向他们倾诉已太迟了。

3.3决定倾诉

要预测听者能否帮助倾诉者,关键是要看倾诉之后听者的反应如何,但这是很难的。如上所述,若守秘者与听者交往已相当长一段时间并已十分了解,则守秘者有一定的经验来预测听者的反应。而且守秘者可以了解一下当其他人向这个人诉说的时候,这个人是否给予积极的反应并不把秘密说出去;守秘者也可以通过听者对某一话题的看法来判定听者可能作出的反应。Miell等[3]已证明,人们在作出重要的有损自己形象的倾诉之前总是像政治家那样要耍一些小花招。如在妻子向丈夫说有外遇之前,她会讲一个朋友不忠的故事并仔细观察丈夫的反应。因此守秘者可以检验一下那个人是否会把别人的秘密说出去,或者了解一下其他人对此人的评价,看他是否值得信赖并在倾听时不作评价,若通过了这些检验,则守秘者就可以向这个人倾诉,但同时也应清楚这样仍有风险和不确定性。

4以上模式的缺陷:未充分考虑到秘密的类型特征在其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秘密类型特征的加入使得预测倾诉的结果更加复杂,因为人们对不同特征的痛苦经历反应不同。在Kelly等[3]的研究中,一些大学生被试把失恋作为他们最痛苦的事情,而另一些大学生则把曾被性骚扰过作为他们最痛苦的经历。但需要进一步研究以比较倾诉不同类型特征的秘密后结果有何不同。可以从下面三个特征入手。

4.1秘密事件的可控性

社会支持模式(socialsupportmodel)认为,痛苦事件的可控性是决定个体需要从听者那儿得到什么样的社会支持(是手段上的还是情感上的)的决定因素。秘密事件的可控性是影响守秘者能否从共享中受益的决定因素。有证据可以证明[3],抑郁的人会受到别人的抵制,而且当有痛苦经历的人把问题处理得很糟并从中受害时,人们也总是反对他们。但是,如果听者能控制秘密之事,那么他很可能不会因知道这一秘密而承受什么负担或感到什么苦恼,并且也不会抵制倾诉者。

4.2秘密事件的共享性

秘密事件的共享性是指秘密所涉及的人数。个体的倾诉往往对其他人有消极影响,因此在决定倾诉时必须把秘密可能造成的集体效果考虑在内。在许多情况下(如说谎、犯罪活动、吸毒等),说出一些秘密往往会自觉不自觉地影响到其他的人,这往往是因为他们的情感是连在一起的或者秘密中包括他们。如一个将要死于癌症的人如果把此事告诉他的儿女,那么他会因看到儿女们的担心和低沉的情绪而更加悲观。因此,决定是否要倾诉那些涉及别人的秘密要复杂得多。

4.3秘密事件的情感特征

倾诉之后倾诉者是马上感到轻松还是延续一段时间才感到轻松,这一点并无定论[2]。如果秘密中有罪恶的行为(典型的是守秘者所做的),那么倾诉者会马上从中受益;但如果秘密是一些屈辱或苦闷之事(典型的是别人对倾诉者所做的事),那么倾诉者在受益之前会先感到一种延迟的放松。有研究证明[2],人们在诉说出他们的痛苦经历后会先感到更难受一些,然后才感到好受一些。这可能是痛苦之事重新涌上心头的结果,一开始,痛苦被回忆起来,所以倾诉者感到难受一些,然后倾诉者通过把秘密说出来并重新认识它们,从而有一种解脱的感觉,但这种解脱的感觉还延续下去的原因仍未明了。

总之,这个模式的目的是为那些受个人秘密压抑之苦的人们提供基本的判定原则:倾诉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听者的反应,人们应当评价他们的朋友并谨慎从事。然而,秘密类型特征的加入使得这一模式更加复杂,但弄清楚这些特征加入此模式之后的情况对于理解倾诉将是非常重要的。

5小结

总之,倾诉既会产生积极的效果也会产生消极的效果,这取决于倾诉者与听者之间的交互作用以及秘密的类型特征。当一个人真的因保密而感到苦恼,听者又有为别人保密的能力和提供新的看法的能力,而且听者在倾听时又不会对倾诉者品头论足,并且秘密之事也适合于此时倾诉,那么倾诉者才会从倾诉中受益,这已为许多研究所证实。当然,人们也可以大不必把注意仅集中在过去,人们可以把自己注意的中心指向现在,以免由于过分注意过去的消极事件而对当前现实作出消极的反应[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