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用防水板价格:中国山水画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06:00:12
中国山水画(2008-09-28 20:29:52) 标签:美术 教育  分类:笔记

隋唐独立,五代成熟,宋元鼎盛,明清多元化

隋代的绘画风格,承前启后,有“细密精致而臻丽”的特点。山水画开始独立出来。

唐代山水画则沿袭隋代的细密作风,青绿山水与水墨山水先后成熟.

江帆楼阁图 唐代   李思训是古代绘画中早期青绿山水画的代表作品。在我国山水画发展史上有重要的地位,以他为代表的青绿山水一派,和盛唐以后兴起的水墨山水,为晚唐五代山水画的成熟,准备了较为充分的条件。

在意境和审美情趣方面,五代山水画较之唐代更能表现出各种不同的自然面貌和创造出富有个性的深妙的意境。如荆浩、关仝作品中出现的是“云中山顶,四面峻厚”、“工关河之势,峰峦少秀色”的典型的北方山水;董源、巨然作品中出现的是“溪桥渔浦,洲渚掩映,一片江南”,“岚气清润,布景得天真多”的典型的南方山水,这是唐代所不曾有的。

荆浩 《匡庐图轴》五代山水画之先,而合笔墨为一体又为山水画树立了一个新的审美准则

关仝《山溪待渡图轴》师法荆浩的关仝,以“笔愈简而气愈壮,景愈少而意愈长”创“关家山水”,构造了五代山水的“荆关”体系。

潇湘图 》董源以“水墨类王维,着色如李思训”的“北苑山水”,影响了北宋山水的发展趋向,成为后世标榜的“南宗”山水的又一位重要画家。

宋代绘画发展大致有4个阶段:① 宋初100余年间,大体遵循五代绘画传统 ② 熙宁和元丰之际出现了以郭熙为代表的山水画③ 徽宗赵佶、高宗赵构统治时期,是宋代宫廷画
院最为繁荣的时期。④ 孝宗以后的南宋时期,山水画继李唐之后,出现了明显的画风变化,代表画家为刘松年、马远、夏圭等人。

谿山行旅图》范宽,绢本,墨笔画,这一巨幅立轴山水,继承荆浩“善写云中山顶,四面峻厚”的传统,构图作正面的主峰,耸系冗立,占去画面相当大的位置。明董其昌评此画为“宋画第一”。

「早春图」 郭熙通过景色季节及气候的描绘,表现了山水林泉的幽情美趣,把李成以来的北方山水画派推向更高水平树丝发叶溪开冻,楼阁仙居最上层,不借桃花开点缀,春山早见气如蒸。

吴镇《双松图》,元画中桧树的枝芽纠结,仍然保存了李成、郭熙画树的风貌。树皮以长披麻皴来表现,笔法又和董源、巨然相似,全作笔力雄劲,墨气沉厚,有一种平淡天真的韵致。

倪瓚《容膝齐图》元橫势的山石,橫势的用笔,加上橫势的皴法,增添了疏阔旷远的气氛。画中橫向的山石,将立轴画面分割成几个段落,然后以挺直的树干将画面挺直起来。这种构图关系具有很强的形式美感,体现了倪瓚独特的审美情趣。

在中国绘画史上,明清是一个画风迭变,画派繁兴的朝代。1、沈周、文征明、唐寅、仇英为代表的“吴门画派”取代了院体与浙派在画坛上的地们。(明)2、明末,吴派与浙派在貌似繁荣中产生了不少流弊。出现了以沈士充为代表的云间派,赵左为代表的松江派,以董其昌为代表的华亭派,三派相互交融。(明)3、清初“四王”山水直系董其昌的理论与实践。王时敏、王鉴、王原祁、王翚。(清)4、清初“四僧”  八大、石涛、髡残、弘仁。(清)5、“杨州八怪”(清)

沈周《庐山图》,明画中山石林木笔法全仿王蒙,益以本身功力,更觉浑朴雄健。几无空处,山石皆用披麻皴法,于满幅布局中有疏朗之感,故觉实中有虛。而画悬泉百丈直泻而下

被称为「正统派」的「四王」,「四王」即王時敏、王鉴、王翬、王原祁。他们受董其昌的影响很大,发展了晚明文人画的抽象特点,特別注重笔墨和纯形象的表现。他们所作并非用來描绘真实的山水风景,而是用笔墨和线条表现半抽象的意念。

古代山水画的种类:青绿山水、墨笔山水、浅绛山水、没骨山水

中国画的透视原理:散点透视。以水墨为主的略施淡赭淡青适于表现朝晖夕阳者称浅绛山水。几无水墨纯以彩色图绘者称没骨山水。浅绛山水中国山水画中的一种没色技巧。即凡以淡红青色彩渲染为主山水画,统称浅绛山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