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三角函数的求极限:李白《静夜思》中的“床”指什么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30 03:51:01

             李白《静夜思》中的“床”指什么

李白

    马未都先生在央视百家讲坛及其《〈静夜思〉新解》一文中称,李白《静夜思》诗中所描写的床是胡床,这只是一家之言。按照中国古代家具发展的历史与古人坐行姿势的变化来看,这一说法并不太符合历史的实际。
  在唐代中期以前,中国古人的坐主要是一种类似今天“跪”的坐姿,这种坐姿在现代的韩国和日本仍可以看到。古人之所以采用这一坐姿,与最初的穿着分不开。汉代之前,古人所穿的是上衣下裳。裳像一条围裙,在裳里面穿的是只有两条裤管的胫衣,即所谓的“开裆裤”,目的是为了保暖腿部。古人采用跪坐的方式,主要是为了端坐,避免露出下体。在汉朝前后,人们开始穿合裆之裤,但由于习俗,依然采用那种不舒服的坐姿。踞坐(蹲坐,两足及臀部着地或物,两膝上耸)与跏趺之坐(盘腿而坐)均被认为是一种不合礼节的姿态。例如,《后汉书·鲁恭传》明确指出:“蹲夷踞肆,与鸟兽无别。”
  每一种家具形式都是当时社会生活文化的具体反映。在唐代中期椅子出现之前,伴随席地而坐而使用的传统坐具是筵、席、床、榻。东汉郑玄注《周礼》时解释说:“筵亦席也,铺陈曰筵,籍之曰席,筵铺于下,席铺于上,所以为位也。”床,与今天的床不同,是略微高出地面的一种坐具。西汉后期,出现了“榻”,最初与床没有分别,后来在大小上则有了变化。床逐渐向高处发展,而榻则高度基本不变。
  汉朝以前,中国人的起居方式是席地而坐,生活中心亦围绕睡卧之地,待客均在主人睡卧周围。久而久之,社会上也就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古人待客方式:床、榻的主要功用不是睡卧,而是待客。当时的床主要有罗汉床、架子床。罗汉床是指左右和后面装有围栏但不带床架的一种床,大的罗汉床可供坐卧。古人一般都把它陈设于厅堂待客,中间放置一几,两边铺设坐垫。架子床是古人使用最多的床,床的四角安立柱,顶部有盖,床的三面装有围栏。
  唐朝建立后,人们的起居活动中心与习俗延续前代,依然围绕床榻为核心。需要我们注意的是,在床、榻为坐具的时代,榻(榻大多无围栏,又称“四面床”)和床均可以称为床。古时的床只是一个类概念,是指供人坐、卧的一切用具的统称。其中的坐具主要指榻(四面床)和罗汉床。那时的“坐”即是“跪坐”,决不是胡床之上的“垂足而坐”。
  李白是唐朝前期诗人,在尚礼的古代社会中,李白不太可能违背社会习俗。马先生称,在床榻上喝酒不舒服,这显然是不了解古人的生活习性。唐代之前,古人待客、饮酒经常在床、榻上进行,只不过这种床并非马先生理解的睡觉之床。笔者认为,李白诗中所描绘的床依然是当时流行的一种坐具,主要是一种榻或罗汉床,可以随意放置于住所前厅或窗户旁边,而非睡觉之床。以此而解《静夜思》,我们可以很容易地理解作品的内容。马先生在文章中还引用李白《长干行》中“妾发初覆额,折花门前剧。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诗句证明自己的分析,称如果围绕顶着墙放的床,根本不能转圈。此是以今度古,当时的榻与罗汉床根本不靠墙。我们可以在唐代许多名画中清楚地看到宫女、侍从围绕着坐在床榻上的皇帝或主人在殷勤地服务着。马先生还称杜甫诗《树间》中的“几回沾叶露,乘月坐胡床”诗句,是对李白《静夜思》做了一个很好的诠释。杜甫的诗与李白诗境界不同,两人所处时代不同,不能简单类比,这样诠释《静夜思》,显然不妥。
  随着宋代家具样式的变化,据记载,时至南宋之后,不少读书人已经看不懂李白的《静夜思》了。由于当时床已经成为人们真正的卧具,放置于内室,不再靠近窗户,难以看见月光,所以,有的人甚至将李白诗中的“床前”之语改写成“窗前”。
  对文本的解读一定要从当时的时代出发,否则极易出现曲解与误读。这一现象在文学作品理解中经常出现。汉乐府民歌《陌上桑》中有“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之句,我们的语文课本和许多作品欣赏丛书在解读该句时,均解释为路人看见罗敷那么漂亮,不由自主地手捋胡须,赞叹罗敷之美。实际上,中国古代习俗以男子“蓄须”为美(至宋代才改变),该句实际是指路人在罗敷面前展现自己漂亮的胡须,暗含吸引罗敷注意、“我就是你的意中人”之意。
  总之,李白《静夜思》诗中所谓“床”主要指床、榻之类的坐具,当时人们观念中的坐具并不包括胡床。
(作者单位:温州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