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片有约 尹珊珊:明代王绂《重过庆寿寺等诗帖》二种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7 18:00:53

 

       明代王绂《重过庆寿寺等诗帖》二种



    绂《重过庆寿寺等诗帖》,纸本,楷书,纵26.8厘米,横41.2厘米,19行,285字。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此作小楷书七言诗四首,乃王绂游览京城诸胜景时所成诗篇,并于永乐九年(1411年)为沈度书写。这一年王绂50岁,沈度55岁,二人为内廷同僚。作品以锺、王小楷为法,风格端劲清雅,以锺王小楷为法,与当时盛行的“台阁体”比较,别具古意。
    帖上钤“朱之赤鉴赏”、“兰陵文子收藏”、“秦汉十印斋藏”等鉴藏印5方。

 

    王绂(1362-1416),明初书画家。“绂”一作芾,又作黻。字孟端,后以字行。号友石,别号鳌里、又号九龙山人、青城山人,无锡(今江苏无锡)人。
    元至正二十二年(1362年)五月三日生,无锡人。幼年聪明好学,10岁已能作诗,15岁游学邑庠为弟子员。他尤喜绘画,曾师法吴镇、王蒙、倪瓒等画坛大家。明洪武十一年(1378年)被征召进京,不久便回乡隐居。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后,因朝廷追究左相胡惟庸逆党事被累,发放到山西大同充当戌卒10余年。建文二年(1400年)回乡,隐居九龙山(即惠山),赋诗作画,教授弟子。 
    永乐元年(1403年),王绂因善书被举荐进京,供事文渊阁,参与编纂《永乐大典》。永乐十年拜中书舍人,派往北京,从事迁都的筹备工作。永乐十一年、十二年,两次随明成祖朱棣北巡,期间创作著名的《燕京八景图》。  
    王绂绘画擅长山水,尤精枯木竹石。其山水画兼有王蒙郁苍的风格和倪瓒旷远的意境,对吴门画派的山水画有一定影响。但他不肯轻作山水画,故后人有“舍人风度冠时流,笔底江山不易求”的诗句。其画竹兼收北宋以来各名家之长,具有挥洒自如、纵横飘逸、清翠挺劲的独特风格,人称他的墨竹是“明朝第一”。建文四年(1402年),王绂画《竹炉煮茶图》,侍读学士王达为其记序作铭,构成珍贵的《竹炉图卷》。此图卷深得乾隆帝喜爱,南巡时,曾在惠山品二泉水,观《竹炉图》画卷题咏。后图卷不慎被毁,乾隆帝竟自仿王绂笔意,补写了竹炉首图,并题诗。永乐十四年(1416年)二月六日,王绂病逝于北京馆舍,终年54岁。存世画迹有《墨竹图》、《竹鹤双清图》、《潇湘秋意图》、《枯木竹石图》、《江山渔乐图》等,并著作《王舍人诗集》等。
    王绂书法之所以能成就冲淡平和的风格,应当与他的人生大起大落、几经磨炼有关。从作品中可以窥见王绂对人生、对世事的看法是平淡超然的。风雨沧桑,生活的历练,成就了他举重若轻的品性。如果我们再留心审视一下王绂的诗与画,同样可以品出其中宁静平和的味道。其艺术语言是统一的、和谐的。他宠辱不惊,故而他的作品能大巧若拙,无意于佳,朴实无华。王绂所写的小楷作品,开幅不大,所写内容为自作律诗,字属蝇头小楷之列,具有一定书写难度,但作品通篇小中见大,气息通畅,冲淡平和。作品的风格是作者心态的直接反映。只有那些摒除浮躁、抛弃功利、了无杂念之人,才能写出平淡自然的作品。
    明代王绂才情出众,广涉诸艺,诗文书法绘画俱佳。王绂是地道的文人。他平生好游历,周览名胜,后隐居于九龙山。洪武年间为事所累,谪居山西朔州十多年。永乐之初,王绂因善舞文弄墨,被荐入翰林,官中书舍人。
    平和并不是简单的平平淡淡,而是要在柔美中不含媚态,刚健中不含霸气,这就有一个如何掌握尺度的问题。而王绂在书法之中能很好地把握这一尺度,体现这一意蕴。他的作品平正稳健而不显呆板,端庄流丽而不显单薄,不温不火,不激不厉。古人论诗,历来肯定冲淡平和,心正气静,反对矫揉造作,剑拔弩张。诗词与书法具有血缘相亲的关系,书法之中的冲淡平和同样境界颇高,同样难以做到。


史料记载:
    王绂,字孟端,无锡人。博学,工歌诗,能书,写山木竹石,妙绝一时。洪武中,坐累戍朔州。永乐初,用荐,以善书供事文渊阁。久之,除中书舍人。  绂未仕时,与吴人韩奕为友,隐居九龙山,遂自号九龙山人。于书法,动以古人自期。画不苟作,游览之顷,酒酣握笔,长廊素壁淋漓沾洒。有投金币购片楮①者,辄拂袖起,或闭门不纳,虽豪贵人勿顾也。有谏之者,绂曰:“ 【丈夫宜审所处,轻者如此,重者将何以哉!】 ”在京师,月下闻吹箫者,乘兴写《石竹图》。明旦访其人赠之,则贾客也。客以红氍毹②馈,请再写一枝为配。绂索前画裂之,还其馈。一日退朝,黔国公沐晟从后呼其字,绂不应。同列语之曰:“此黔国公也。”绂曰:“我非不闻之,是必于我索画耳。”晟走及之,果以画请,绂颔之而已。逾数年,晟复以书来,绂始为作画。既而曰:“我画直遗黔公不可。黔公客平仲微者,我友也,以友故与之,俟黔公与求则可耳。”其高介绝俗如此。(节选自《明史•王绂、夏昶传》)
    注:①楮(chǔ):一种树皮可以用来造纸的树。②氍毹(qú shū):一种毯子。
参考译文:
  王绂,字孟端,是无锡县人。他博学多才,善于作诗,字写得好,画山水、树木和竹石,(技艺)高超称绝一时。洪武年间,因牵累获罪被发配戍守朔州。永乐初年,因为被举荐,由于擅长书法在文渊阁任职。过了很久,升任为中书舍人。王绂没做官之前,和吴县人韩奕是朋友,隐居在九龙山,于是自称为九龙山人。对书法,往往用古人来要求自己。作画不肯轻易下笔,但在游览的时候,饮酒到了兴头上就会握着画笔,在长廊的粉壁上尽情地挥洒。遇有用金钱来购买他的字画的人,往往拂袖而起(拒绝),或者闭门不接纳,即使是富豪和地位尊贵的人他也不顾忌。有人劝说王绂(不要这样),王绂回答:“大丈夫应该清楚自己所处理的事情,不重要的事情都像(你说的)这样,重要的事情将会怎样(处理)呢?”住在京城的时候,在月色之下听到(有人)吹箫的声音,就乘兴画了一幅《石竹图》。第二天早晨,寻访到那个人(把画)赠给了他,那人却是个商人。商人用红色的毯子作为赠物,请求再画写一枝(竹子)配成双幅,王绂要回先前的赠画撕碎了它,退还了(商人)馈赠的礼物。一天退朝后,黔国公沐晟从后面喊王绂的表字,王绂没有回答。同事告诉他说:“(喊你的)这个人是黔国公。”王绂回答:“我不是没有听到他的喊声,这一定是他向我索要画罢了。”沐晟跑过来赶上了王绂,果然用作画的事来请求王绂,王绂对他点点头而已。过了几年,沐晟又来信(催促),王绂才为他作画。过了不久说:“我的画直接送给黔国公不好。黔国公的宾客平仲微,是我的朋友,因为朋友的关系(把画)送给平仲微,等黔国公向他要就行了。”他就像这样清高耿直,不随流俗。

 





    王绂画作《北京八景图》卷(选页),纸本墨笔。

 

    《北京八景图》共八幅,各自独立,每幅景名依次为《金台夕照》、《太液清波》、《环岛卷云》、《玉泉垂虹》、《居庸叠翠》、《蓟门烟树》、《卢沟晓月》、《西山霁雪》。画无名款,满末均钤“中书舍人”、“王氏孟端”二印,疑为后加。图后均有景观说明一则及胡俨等七人的题诗。卷前引首有胡广于明永乐十二年(1414)撰写的《北京八景图诗序》。这里选两幅:《太液清波》、《居庸叠翠》。近山用短披麻皴,松秀华润,苔点繁密,状似碎石,沉着有力。远山经常一抹,平涂擦染,高旷空灵。凡屋舍、桥亭、人物、烟云、流水、无不精致有神;整个作品风韵别致,有宋元山水画的遗意。

                                                                                    

延伸阅读
王绂其人其事
    王绂小时勤奋好学,十岁能做诗,十五岁由于学问优异被列为弟子员。他喜爱绘画,学习元四大画家黄公望、倪瓒、王蒙、吴镇等人的绘画技巧。十七岁被举荐到京城(南京)任“博士弟子员”。他生性高傲,并不在意这一名义,在京城没呆多久就回到无锡。
    洪武十三年(1380),朱元璋诛杀了阴谋叛乱的左丞相胡惟庸,兴起大狱,株连杀戮了一万余人。王绂最敬重的画家王蒙因曾为胡惟庸鉴别过古画,也被逮捕入狱。王绂对此非常不满,上书为王蒙申辩,结果是“欲叩天关杳不通,身投荒服远从戎”。他被发配到了山西大同行都司中屯卫(今应县西部)当了一名戍卒。风沙漠漠,一片荒凉,生活极为艰苦,但他并不后悔,更不屈服。在边塞,常遭一些戍卒的欺侮和官吏凌辱,但他还是“鹤骨昂藏七尺身”,“顺时语笑皆非我”。
    直到洪武二十八年(1395),王绂才被放归故里。王绂回到家乡后,经常往来于惠山听松庵,与爱好诗文的住持性海和文友们谈文论画,诗词唱和。这一年的秋天在听松庵遇到湖州来的一位竹工。王绂问他能不能编造古时的竹茶炉。竹茶炉的炉形上圆下方,象征天地。竹工说可以,只要在炉与竹编外壳之间填上泥土,炉内放上铁栅即行。他们让石匠做了一只口圆底方、下有三足的炉子,交竹工编好竹壳。竹茶炉制成后,用二泉水、阳羡茶烹煮茶水,饮用起来似乎格外芳香。王绂高兴地画了一幅《竹茶炉图》,并在图上题诗。画画得超然脱俗,诗写得雅洁秀逸,引起当时画家、诗人的极大兴致。画家们续画了三幅图,诗人题咏甚多,合成了《竹茶炉图卷》。图卷与竹茶炉成了听松庵的宝物,吸引了远远近近的人前往观摩,以茶会友,有的还结成诗社。竹茶炉和《竹茶炉图卷》后来成为收藏家争相收藏的珍贵文物,几经转手,六十年后被秦少游后裔、武昌太守秦夔重金购置,文人们又掀起了一个诗歌唱和的热潮。后来,这一珍贵文物被盗卖,下落不明。清初,无锡著名词人顾贞观去京城教授内阁大学士之子纳兰性德功课。顾贞观发现竹茶炉和图卷在纳兰性德处,说明原委后,这一文物重返故土,收藏惠山寺中。
    乾隆帝南巡时见到竹茶炉及图卷爱不释手,叮嘱好好珍藏,还命地方官府为他仿制了一只竹茶炉带回京城。由于皇帝喜爱,无锡知县邱涟更觉《竹茶炉图卷》珍贵异常,特地拿到县衙请人重新装裱,不料县衙失火,图卷被毁。乾隆知道后非常恼火,本要严惩邱涟,经大臣劝阻后才只罚了他几百银两给惠山寺作为处分。为弥补损失,乾隆自己仿照王绂笔意画了幅《竹茶炉图》,又让人仿画了另外三幅,但看来看去,四幅画与原画差距太大,尤其是他自己画的那幅,与王绂原图无论在技法上还是气韵上都远远不如,只得命人从皇宫中取出一幅王绂的《溪山渔隐图》,连同补画的图卷差人送回惠山寺。乾隆在补画的图卷上,题了一首诗,诗中承认他和其他补画的画图都不及原画,“四图回禄虽分补,气韵终嫌似旧难。”上有所好,下必甚焉,大臣们纷纷题诗,在诗画界又出现一股竹炉热。后来,由于战乱,乾隆的补图和王绂的《溪山渔隐图》也不知去向。幸好有人将王绂的《竹茶炉图》和一幅《晴雨竹图》刻于竹炉山房内的“雨秋堂”壁上,人们才能一睹画图的大体形貌。
    一段关于《竹茶炉图》的历史佳话,足以说明王绂笔意之神妙,画品之雅逸。
    明永乐元年(1403),王绂被举荐到南京参与编纂《永乐大典》,后任中书舍人,随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这时,王绂绘画日益精进,已入化境。也许是他喜爱翠竹的秉直不屈,虚心有节,经常画竹自娱自励。他画的竹千姿万态,有的枝叶繁茂,有的寥寥数笔,有的拔石迸天,有的含云蓄雨,有的浓墨淋漓,有的淡若云烟,有的凌风傲雪,有的拂云迎日……无论何种形姿,挺拔中展现出的坚韧精神和清逸之气皆流泻在笔墨之中。无疑,王绂在墨竹中寄寓了他坚贞、高尚的情怀,这在他的一些墨竹画题诗中表述得非常清楚。如“杨柳情怀得似渠,望秋先已影萧疏。狂风怪雨纵教横,直节贞心只自如。”又如“林下萧然拔俗姿,难随花柳竞芳时。秋深风雨邀谁听,岁晚冰霜只自知。”再如“霜风劲高秋,草木怆凄恻。惟此幽篁姿,苍翠终自得。虚心养直气,劲节凌寒色……”由此可见,看似王绂画竹,实质是画人,画自己的灵魂。王绂的墨竹在当时就名播天下,时人以得其一竹而自矜。
    永乐六年(1408)初夏的一个上午,早朝刚结束。中书舍人王绂听到背后有人叫他,知道这是黔国公沐晟的声音,他赶忙加快脚步,急匆匆向前走去。身旁一位官员对他说:“王舍人,黔国公在招呼你呢。”王绂头也不回地说:“我知道,他是要我的墨竹,前两天就派人找过我了。你知道,我从不给贵人作画,对他也不能破例。”沐晟这人不久前从南方平叛回京,明成祖朱棣加封他为黔国公,显赫一时,官员们趋之若骛,可王绂我行我素,不肯阿附。王绂遗存于世的墨竹有二十多幅。从画的题名即可想见不同的风韵和情趣。如《万竹秋深》、《玉立潇湘》、《枫斑竹姿》、《秀石晴竹》、《修竹幽亭》等等。明代画家对王绂的墨竹评价很高。董其昌称,“飒飒然真不啻龙起而风云集也”。王世贞认为“孟端竹为国朝第一手”。
    王绂的山水画也十分出色,尤其是山水长卷气势磅礴,韵味无穷。他师承元四大家,尤其对吴镇山水的水墨淋漓,王蒙的层峦叠嶂特别喜爱,在学研时不断临摹,达到乱真境界。南京博物院藏有一幅王绂仿王蒙的山水画,构图、意境、点染,惟妙惟肖。王绂在师承前人绘画技巧的同时,注意从无穷变幻的大自然中取得无尽的题材和营养。戍边给他的精神和生计造成极大痛苦,但也使他感受到边塞大漠的无穷景色。放还途中,他饱览奔腾不息的黄河,巍峨陡峭的太行,壮丽神秘的五台;回乡后又曾溯长江而上,观赏了庐山云峦,三峡风色,江城奇景,峨眉金顶;北上又欣赏到泰山日出,北国风光。那数不尽的层峦叠嶂,峭壁悬崖,浩渺烟波,水色天光,城廓村舍,古木修篁……皆收之于目,藏之于心,作画时一一涌现,取舍组合,挥洒笔下。王绂所作的山水长卷颇多,有《江山秋霁图》、《湖山佳趣图》、《江山万里图》、《湖山书屋图》、《江山渔乐》、《林泉道古》、《松荫草堂》、《潇湘秋色》、《山水长卷》等等,多为二、三十尺,长的四十有余,描绘了众多景色,首尾一贯。有的虽不是一日画就,但看上去如一气呵成,其气势和意境使人丝毫没有衔接、离落的感觉。王绂作画,一般都题有诗文,并喜在壁上作画。他的好友章昞说他常常在“游览之顷,每遇长廊素壁,索酒饮满数觞,纵横挥洒;若不经意,至则层峦叠嶂,烟波浩渺,不可测其端倪。或辄题其上,至千百言,咸若宿所构者。”王绂的《江山秋霁图》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这幅画长达四十余尺,画面描绘了一泻千里、空阔澄明的大江,水天浩浩,旷远无际。江中有激流、涌波、涟漪;众多舟船,有的在撒网捕鱼,有的在急流横渡,有的在风中扬帆,有的在水中摇橹;江边有长满芦荻、菰蒲的江渚,有村舍错落、田园阡陌的江浒,有连绵不断的山峦……山峦中怪石蹲卧,小溪萦回,林木森森,鸟翔兽伏。整个画面气势磅礴,神韵醇厚,意境旷远。王绂还有一幅《湖山书屋图》,文征明这样描述:“联六纸而成,修三十尺。耕渔出没,村舍远近,云烟变灭,种种臻妙,非累月构思不可成,岂独今之所少哉?”
    王绂成名以后,向他求画的人越来越多。对于志趣相同的好友知己,王绂从不吝惜笔墨;对于权贵和想以金钱购买他书画的富人,一竿竹子也不给。一天夜里,王绂正在月下吟诗,突然从附近的一座房屋中传来了幽雅悦耳的箫声,吹得那么动人,不同凡响。王绂画兴勃发,回到房中,挥笔画了一幅竹石图,他以为吹箫人一定是位风雅之士。第二天一早他带上画,兴冲冲前去拜访。谁知吹箫人竟是一位富商,早就想得到王绂的画,曾派人携金帛相求,被王绂严词拒绝。他做梦没有想到王绂竟将墨竹送上门来,忙从室内取出当时极为贵重的一床毛毡送给王绂。王绂一见,拿起画来,撕成碎片,拂袖而去。
    永乐十四年(1416),王绂因病逝世,年仅55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