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没有什么好玩的手机游戏:浅议如何提高农村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效益(侯兴山)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10:34:46

浅议如何提高农村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效益(侯兴山)

(2010-04-16 16:30:38)转载 标签:

教育

农村初中

教学效益

历史教学

分类: 教师文集

浅议如何提高农村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效益

象鼻中学:侯兴山

当前农村初中的历史课堂如何提高教学效益,面临的首要问题就是吸引学生注意,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所以,作为一名农村初中历史教师,应当高扬读“史”让人明智的学科旗帜,在教学中深度挖掘历史教材,广泛整合有效的历史信息,打造有效的农村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笔者在教学中做了这样一些尝试。  

一、选择独特教法,重视分层教学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对于教法的选择,从某种意义上说,可反映出教师的教育观念,反映出教师能否自觉有效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引导学生主动地学习。教师是教学活动的设计者和组织者,主导着教学活动的全过程,充分发挥教师“导”的作用,是促进学生“学”的关键。教师选择恰当的方法,有利于从致力于“教”转变为致力于“学”,把学生“要我学”的思维模式转变为“我要学”,最终把提高课堂教学落到实处。课堂教学成功与否,教师对教法的选择是重要的一环。

传统的历史教学以教师为中心,以课本为中心,以学科体系为中心,以积累知识和掌握已有结论为目标,热衷于知识数量和知识体系,教师“课本化”的组织教学,教学过程像倒水那样“一倒了之”那么简单。新课标下的历史教学,要使学生了解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认识历史发展的趋势和基本规律;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探究能力、创造性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使学生从历史的角度去认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从历史中汲取智慧。为此本着以内容定学法,以学法定教法,以教法定学法的原则进行了些许尝试。

以新教材《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为例:为了照顾不同层次的学生,教学目标的设计要有梯度。针对这一课我设计了两层目标:第一层目标,以掌握教材的基础知识为主,也就是我们课标中要求记忆的(A)如法国大革命开始的标志是什么,法国大革命是何时结束,被推上断头台的封建国王是谁,拿破仑是何时加冕等基本知识。第二层目标,难度较高一点就是理解(B)和运用(C)层次,以教材为依托,最大限度拓展思维空间,面向能力较强的学生。如法国思想启蒙与法国大革命之间的关系;对拿破仑的评价等。

对于第一层次目标,让学生阅读课文,然后分组讨论重点、难点问题,归纳总结,最后由教师帮助他们去记忆,如课堂提问,或课前3分钟的知识抢答等。对于第二层次目标,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只要言之成理,都要予以肯定,在学生讨论、总结、发言的基础上,老师归纳指出:法国的思想启蒙对法国大革命的关系即法国的启蒙思想家们所宣扬的“自由”、“平等”的思想促进了人们思想的解放,为新兴的资产阶级在政治上取代封建贵族统治提供了有力的支援,促进了欧洲社会的进步等。

二、实行合作探究,鼓励课堂质疑

清代学者陈宪章说:“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者,觉悟之机也,一番觉悟一番长进。”学生由于生活阅历和知识面的限制,容易产生种种疑问,作为教师我们应当积极鼓励学生提出不同的问题。并不时的给学生提供质疑的环境,鼓励学生敢于质疑,保护学生的积极性,教师相机点拨、启迪、引导直到问题解决。从生疑到质疑、议疑、析疑直到释疑的过程也是学生主体发挥和发展的过程。

如法国的开始标志是“攻占巴士底狱”这时就有的同学问,为什么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始的标志是“议会的召开”,而法国大革命开始的标志不是“三级会议”的召开?又如何来区分它们呢?……等很多问题。很多时候,连下堂课的3分钟铃声都响了还没有走出教室,同学们总是问这问那,如美国的西进运动与美国内战有联系没呀、二战中意大利为什么要首先占领埃塞俄比亚等问题。我想同学们之所以有这么高的热情,这么多的问题与我在平时的鼓励是分不开的,同学们都是需要在赞美声中成长。

三、教师大胆“犯错”,吸引学生注意

我们从事基础教育的教师都知道,中学生每堂课精力集中的时间大约在30分钟左右,但他们正处于人生的转型时期,与小学生还没有多大的区别,上课时坐不住好动。稍不留神,就搞他自己的去了,不认真的听课;有一次我在初一(二)班讲“汉武帝的大一统”这一目时,讲到汉武帝在政治上接受主父偃的建议实行“推恩令”时我故意把“主”字写成“祖”即“祖父偃”很多的同学都没有反映或者是看到了但给我的面子不说,这时班上那个在小学时被称为一号“人物”的最为调皮的学生马上站起来,带着一种很夸张的姿势指着黑板说教师你的那个字写错了,“主父偃”的“主”不是祖国的“祖”。一语激起了千层浪,这时其它同学恍然大悟,对那个字写错了,并七嘴八舌的说起来。从这一个小小的插曲又使同学们的思维回到了课堂,回到了我所讲的内容。我当即对这位曾经的“一号大人物”作了一翻表扬和鼓励。

四、注意作业布置,设计创新题型

发挥学生主体不应局限于教室,鼓励学生走出教室,到社会中去、到生产活动和经济活动中去感受历史。如我在上初一历史第二课:“原始的农耕生活”那一课时,我们的祖先最早懂得了制作陶器等,我给同学讲这些陶器是如何做?是用什么来做的?这时班上很多的男生都说:“是不是我们小时候玩泥巴团的那种游戏哦,我都做得来,还要把它作为历史记载下来。”我说别小看哦,它的工序还是很多的,我这一说很多同学都不服气,明天我给你做一个来让你看看。好!那我们今天的家庭作业就是“学做陶器”。第二天我一到办公室就看到桌上已放满了用泥土做的“碗”“杯”等各种各样的陶制器,还引来了很多同事的围观,还不时的说你可以开一个古董店了。通过这一活动,让学生到实践中去体验了社会、体验了人生,也提高其学习历史和参与历史的兴趣。

总之,新课标要求,我们的历史教学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教学出发点,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帮助学生感受历史内在美、欣赏历史知识的内在美、创造历史知识的内在美,通过参与、发现去激发其智慧的潜能,培养思维的创造性、灵活性、深刻性和敏捷性。通过学生积极参与,优化历史教学,让师生都能感受到生命的涌动和历史的魅力,使历史教学充满生命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