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道帮派守护神:民国时期(1912年-1949年)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21:15:34
民国时期,中国大陆对于中华民国有效统治中国大陆时期(1912年-1949年)的简称。 

民国-年号

    

孙中山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时,通电各省,以黄帝纪年四六零九年十一月十三日(1912年 1月1日)为中华民国元年元旦。中华民国纪年是公历纪年。因此,民国纪年,可以使用阿拉伯数字,如:民国16年(1927年)11月24日。如果民国纪年后面的月日采用的是农历,月和日要用汉字数码。如:民国16年腊月初十(1928年1月2日 )。在中国大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采用公元纪年,中国大陆出版物上出现民国纪年限于中华民国三十八年(1949 年)之前。

民国-中国民国

      

建立过程

中华民国(1912年--1949年)是从清朝灭亡至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期间的国家名称和年号。简称民国。是中国历史上大动荡大转变的时期,半殖民地半封建

中国民国国旗

社会逐步终结的阶段。

民国不同于此前中国的君主王朝,它是经过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斗争而建立的共和国家。19世纪末年,由于清王朝腐败不堪和资本主义列强侵略的深入,尤其是中日甲午战争的失败,使中国陷入严重的民族危机。先进的中国人纷纷探求救亡图存的办法。随着资本主义经济在中国的发展和西方政治思想学说的传播,代表新兴资产阶级的政治势力开始登上中国的政治舞台。以孙中山为首的一批志士仁人首先选择革命救国的道路。

1894年,孙中山在檀香山组成兴中会,提出推翻清王朝,创立合众政府的主张。兴中会的活动一开始便和传统的王朝更替模式区别开来,而具有新时代的特点。但孙中山的创举当时还不能为广大群众所理解,追随他的志士,只有百余人。

1898年以康有为梁启超为首的资产阶级改良派发动的维新变法的失败和随之发生的义和团运动以及八国联军的入侵,极大地刺激了中国社会各阶层,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认识到,要救中国,必须推翻清政府。于是,孙中山倡导的反清革命迅速地发展成为广泛的社会运动。20世纪初年,一批公开或秘密反清的革命小团体在国内出现。湖南有黄兴组织的华兴会,江浙地区有以蔡元培为会长的光复会,湖北有科学补习所,四川有公强会,安徽有岳王会,广东有群智社等。包括兴中会在内的这些小团体,在组织形式上大都受传统秘密结社的影响,彼此缺少联系。它们发动的反清起义或斗争相继失败,其领导人纷纷逃往国外。革命的挫折并没有使小团体的领导人沮丧,相反却给了他们反思、改组和大联合的机会。由于孙中山和黄兴的联合倡导,流亡到日本的革命党人于1905年8月20日在东京成立了同盟会。会员包括十余省的革命党人。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全国性的政党。孙中山当选为总理,黄兴负责执行部。仿照西方资产阶级政党建立起来的同盟会,以激进的民主主义纲领把小团体参差不齐的政治水平提到新的高度。这个纲领就是孙中山提出的“驱逐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后来由此进一步阐发为以民族、民权、民生为内容的三民主义同盟会还宣布在未来的民国:“凡为国民,皆平等以有参政权。大总统由国民共举。议会以国民公举之议员构成之,制定中华民国宪法,人人共守,敢有帝制自为者,天下共击之。”这个共和国的蓝图,对长期受封建君主专制压迫的中国人民有巨大的吸引力。

同盟会成立后,发行《民报》等多种书刊报纸,揭露以慈禧太后为首的清政府祸国殃民的罪行,抨击康有为、梁启超等人宣扬的君主立宪主张,鼓动人民加入革命行列。经过与康、梁论战,反清革命思想日益深入人心。与此同时,同盟会在南方一些省区不断组织会党和新军起义。以武装起义推翻清王朝,是同盟会推进革命运动的基本战略。从1906年萍浏醴起义至1911年4月黄花岗起义,革命党人前仆后继,共发动十余次武装起义。这些起义虽然给清王朝一次次打击,显示出资产阶级革命派是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但由于起义有脱离广大群众的单纯军事冒险倾向,没能从根本上威胁清政府的统治。而起义的连续失败,却使一些革命党人产生消极情绪,成为此后同盟会上层涣散的重要原因。

一场真正的下层革命,从来不单纯是少数英雄的业绩,而必然伴随着广大人民的普遍觉醒。20世纪最初的十年,中国社会正处在剧烈动荡之中,城乡群众自发的反抗斗争如波涛相逐,一浪高过一浪。北方各省民变迭起。长江中下游各省连年发生灾荒,饥民成群流入城市,抢米骚动时有发生。为了抵制革命、缓和人民的不满情绪,清政府举办多种新政:练新军、兴学堂、成立各省咨议局、实行预备立宪,等等。1908年底光绪皇帝和慈禧太后死后,三岁的小皇帝溥仪继位,其父载沣监国。处于风雨飘摇中的清政府,内部倾轧日益激烈。载沣放逐北洋新军首领袁世凯,组织皇族内阁,企图把军政大权收揽到满族亲贵集团手中,从而引起立宪派士绅官吏和北洋军将领的普遍不满。

1911年5月清政府下令实行“铁路国有”。所谓国有,就是夺取民办铁路权力,转卖给列强,而拒不归还商民已集的股金。这一掠夺措施激起普遍的民愤。在与铁路权益有密切关系的立宪派士绅和革命党人的鼓动下,很快形成全国性的保路风潮,以川汉铁路经过的四川最为激烈(见四川保路运动)。当清政府由湖北抽调新军入川镇压民众时,武昌新军中的革命党人乘机于1911年10月10日起义,一举攻占总督衙门,并迅速光复汉口和汉阳。新军协统黎元洪和立宪派首领汤化龙等都归附革命。黎元洪被举为湖北军政府都督。军政府宣布中国为中华民国,主权属于人民;号召各省响应革命,推翻清政府。武昌起义震动全国。各省革命党人纷纷发动新军、会党或商会起义。本来反对革命的各地立宪派绅商多顺风驶舵,转向共和,把他们控制的省咨议局变为鼓动独立的机关。清政府的封疆大吏有的弃职逃命,有的被迫表示拥护独立。武昌起义后一个多月,湖南、陕西、江西、山西、云南、 上海、 江苏、 贵州、 安徽、 浙江、 广西、广东、福建、四川等省区先后宣布独立,清王朝的统治呈现土崩瓦解之势。12月2日革命军攻占南京,长江上下游革命势力联为一气,南方各省均告光复。湖北和上海军政府都倡议组织临时中央政府。11月30日,各省代表会议在汉口英租界召开,决定在临时政府未能成立之前,由湖北军政府代行中央政府职权,并通过了《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组织大纲》。代表会议还决定临时政府设在南京,在南京召开大总统选举会。经过反复协商,革命党领导人多主张推举刚刚从海外归来的孙中山为临时大总统。12月29日,十七省代表在南京选举临时大总统,每省一票,孙中山以十六票当选。黎元洪当选为副总统,仍留在武昌。1912年元旦,孙中山宣誓就职,定国号为中华民国,改用阳历,以1912年为民国元年,以五色旗为国旗。

 

国情

1911年辛亥革命后,中华民国临时政府于1912年1月1日在南京成立,不久清朝末帝发布《退位诏书》,中华民国取代清朝成为中国的代表。在袁世凯与孙文议和后首都迁至北京,这个时期被称为北洋时期。1913年举办全国大选,开票结果参议院与众议院最大党皆为国民党,然而总统袁世凯使用暗杀恐吓收买等手段破坏国会,当时可能成为内阁总理代理孙文的国民党代理理事长宋教仁被暗杀,让政治陷入乱局,期间发生洪宪帝制与溥仪复辟,使中华民国差点覆没。后期军阀割据,动荡不安。中国国民党发起北伐后大致统一全国,首都迁至南京。期间内忧外患不断,1937年至1945年间与日本全面爆发战争。抗战胜利后颁布宪法,改组为中华民国政府。1949年与中国共产党在国共内战中失利,失去中国大陆领土。

民国-历史沿革

      

立国之初

袁世凯(左)与孙中山(右)以及二面代表早期之中华民国的国旗。甲午战争后清朝面临许多政治和外交危机,民间革新与革命思潮涌现。孙中山创立兴中会,号召推翻满清帝制。革命思想及主张逐渐得到认同并影响广泛之后,同华兴会、爱国学社、青年会合组同盟会。1911年10月10日于武昌发动的辛亥革命成功,随后数月内各省回响,纷纷独立。12月29日,清朝原有的22个行省中已经独立17省。

岌岌可危的清朝起用袁世凯任内阁总理大臣。虽然袁世凯发兵击溃湖北的革命军,但他希望议和以实现自己的目标,之后双方断断续续停战,并正式派代表于上海议和。革命期间因有黎元洪与黄兴之争,久议不决。孙中山自海外返国,被独立各省代表选为临时大总统。

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的总统府宣誓就职,中华民国正式成立。同年1月至3月,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将已经于1911年12月25日通过的《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组织大纲》定为临时宪法,同时定南京为临时首都。2月12日,在清朝内阁总理袁世凯等大臣的劝说下,隆裕太后代宣统帝溥仪发布《退位诏书》,清朝至此结束。  

北洋时期

五色旗—北洋时期的国旗袁世凯利用军事优势与政治手腕,在南北议和中取得绝对优势。不久,孙中山让位于袁世凯,政府迁都至北京,史称北洋政府。于此时期,中华民国遭遇两次危机,一次是袁世凯欲称帝的洪宪帝制,最终蔡锷唐继尧李烈钧等人发起护国战争推翻袁世凯政府。另一次为张勋发动的溥仪复辟,最终被段祺瑞所击败。而后段祺瑞废除《临时约法》,孙中山随即发起护法运动,于广州建立护法政府,军政时期开始。此时期,由西方引进民主及科学思想,发起许多运动。以北京学者为首的新青年派等知识份子发起新文化运动。而以南京学者为首的学衡派等知识份子则复兴中华文化。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中华民国成为战胜国,由于青岛归属问题使知识份子又发起五四运动

北洋政府因为府院之争、贪污腐败(例如曹锟利用贿选担任总统)与军阀割据而动荡不安。军阀局势最后为:据有东北、河北及山东的奉系张作霖(含鲁系)、河南湖广的直系吴佩孚及江南的皖系孙传芳。当时广州护法政府则受实力派军阀牵制,之后又因陈炯明叛变使北伐失败。孙中山在共产国际协助下重建,定出联俄容共政策,以“反对帝国主义”、“打倒军阀”为口号,但这造成了共产党势力渗透至国民党中。护法政府在苏联协助下成立黄埔军校。1925年,护法政府改组为国民政府,并建立国民革命军(简称国军)。国军建立后东征陈炯明,平定滇、桂叛军,缔造了北伐契机。最后以蒋中正为总司令于1927年发动北伐战争

北伐期间,国军主力北上攻下长沙与武汉,击败直系后东征攻下南昌。东路军经由闽浙,最后与主力军会合于南京,新直系溃败。之后因为容共问题,蒋中正于南京另立国民政府并宣布清党,是为宁汉分裂。随后武汉同意“分共”,与南京复合,史称宁汉合流。遭到驱除的中国共产党则于8月1日发动南昌事件。1928年西北军冯玉祥与晋系阎锡山加入国军,兵分三路攻向北京。期间日本为阻碍北伐于济南引发五卅惨案,国军避免冲突而绕道。最后国军攻克北京,东北奉系军阀张作霖于沈阳皇姑屯车站遭日人炸死。年底,其子张学良宣布东北易帜,至此北伐完成,中国表面上得到统一。  

训政时期

1928年,国民政府完成北伐后定南京市为首都,改北京市为北平特别市。以青天白日满地红为国旗,并以1924年孙中山在黄埔军校开训典礼训辞为国歌,并在台湾沿用至今。根据1924年《国民政府建国大纲》,在北伐成功后开始实施“训政”时期。该时期至中日抗战结束后,于1947年颁行《中华民国宪法》时方告结束。

于抗战前的这段时期又称“黄金十年”。外交上,外国在华特权通过外交途径逐渐收回。为了建立运输要道,以南京与兰州为中心,建立连省公路和粤汉、浙赣陇海铁路。建立广泛分布的通讯设施改善讯息传输。财政方面则是稳定物价、改革银行和统一币制。并且增大工业和农业生产。为了提升民生品质,积极将立法和刑法系统现代化。改善公共卫生设施、立法禁止毒品买卖。并且制定国语以帮助中国社会的统一。这些改革增进了民众的统一感和自豪感。

但于国防上,中华民国处于内忧外患的窘境。由于中央推行军政统一使得地方派系被削弱,导致地方与中央的关系恶化,最终地方各派系(如桂、晋及冯)陆续与中央发生了内战,史称中原大战,最后中央军胜利。而后为了对付据守赣南的中国共产党,先后发起五次“剿共”。中国共产党最后于1934年10月进行“长征”撤退,最后抵达陕北。日本于此期间逐步加强侵略,九一八事变后吞并东北并建立满洲国一二八事变意图侵略上海,国军成功抵御,最后停战。随后日军借由长城战役、华北自治运动,企图吞并华北。当时蒋中正定下“攘外必须安内”的政策,旨在避免对日全面开战,与剿共同时并行。但在中国共产党倡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与国内反日逐步高涨之下,以及张学良因多方剿共失利,最后于1936年12月策动西安事变。最后蒋中正同意停止剿共,收编红军为八路军新四军。此事件促成了第二次国共合作,中国共产党得以稳定,改写了中国现代历史。不过,由于国民政府仍无强大的经济力与武力对日抗衡,当时只能避免对日全面作战。  

抗日战争

1943年蒋中正、罗斯福丘吉尔在埃及首都开罗召开开罗会议1937年7月日本引发卢沟桥事变,攻陷华北。蒋中正定下“以空间换时间”、固守耗敌以待国际局势转变。8月上海发生淞沪会战,国军战败受创惨重,但也将日军战略改为由东至西入侵。首都南京沦陷后,日军发动南京大屠杀,震惊国际。国民政府则迁都至重庆。而后南北日军欲会师徐州时,国军于台儿庄击溃之,史称台儿庄大捷。而后为了防止日军南下及西进,国军决堤阻敌。当时国军军力共170万人。因战争爆发,立宪延后。

中国共产党所属的新四军与第八路军亦加入抗战,共约五十万兵力。该两支共产党军队参与敌后游击战对抗日军并巩固本身的根据地大力发展武装力量。其中较有名的战役为平型关之役(国共联合)与百团大战

1938年8月至10月发生武汉会战,日军攻下武汉。同期间又登陆大亚湾,攻下广州并侵略华南。由于战线拉长,日军转入相持阶段。1939年期间双方于豫鄂湘桂各省交战。日军三次南下长沙皆为国军击溃,史称长沙大捷。在沦陷区,国军与共军开辟敌后战场并展开牵制与游击,使日军仅能控制据点与交通线。日本为了管理占领地并达成“以华制华”目的,建立南京国民政府(汪精卫政权)及蒙疆联合自治政府。

在外交上,美国力促中日和谈。但由于日方条件过高,中方难以接受;以及日本占领法属中南半岛,和谈最后破裂。1941年7月美英中荷各国成立“ABCD包围网”以对日禁运。最终日本于12月7日偷袭珍珠港,开启太平洋战争。中国遂正式成为同盟国一员并正式对日宣战。蒋中正任中国战区统帅,史迪威任参谋长。英国开放滇缅公路补给物资,英美各国亦对中签订平等条约。由于英美各国采“先欧后亚”策略,中国仍未减轻负担。日本意图切断中国补给线,于1942年攻击缅甸,国军派远征军入缅援英。最后缅甸被日本占领,滇缅公路中断。1944年中英盟军反攻收复缅北,并建立中印公路。这段期间日本发动“一号作战”,先后打通了平汉、汉粤线,建立大陆补给线。并攻至独山,一度威胁重庆。

1945年时,美军已逐步逼近日本本土,国军在中美空军支援下牵制日军并轰炸大陆补给线。日军意图反制而发动豫西鄂北会战与鄂西会战,国军皆防卫成功。4月国军发动反击,至8月收复广西全境,并意图收复华南。8月初,美国在日本广岛与长崎先后投下核弹,苏联亦依据《雅尔塔密约》对日发动战争,占领中国东北,攻灭满洲国。最终日本天皇裕仁于8月15日宣布无条件投降,9月2日日本外相重光葵于美舰密苏里号签署降书,9月9日侵华日军总司令冈村宁次于南京向中国陆军总司令何应钦呈交投降书。至此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抗战胜利,中华民国收复东北与台湾及其附属岛屿。

抗战期间,国军虽然因为装备、经济等因素不如日军,使得在多次战役中难以取得优势。但是国军成功拖住日军军力,并在部份战役获得胜利。日本部分军力受中国牵制,让盟军得以在海空两面对付日军。  

内战时期

1948年行宪后第一届中华民国政府领导阶层官员合影二战结束后,中国共产党的势力大致上扩张到华北及东北地区,形成割据的局面。1945年10月10日,国共两党在重庆达成双十协定,确定以军队国家化、政治民主化、党派平等、地方自治之途径达到和平民主建国,并尽速召开政治协商会议商讨制宪事宜。国共双方代表签订了停战协定,并在隔年1月于重庆召开政治协商会议。各党平等协商并确定了《中华民国宪法草案》。但同年春国共又爆发政治摩擦;4月起,国共双方在东北发生大规模军事冲突,国共内战再次爆发。

1946年5月,国民政府由抗战时的陪都重庆还都南京。11月15日,在中国共产党及中国民主同盟因改组政府失败和东北调停失败拒绝参加国民大会,并且已抵京报到代表已达到法定人数的背景下,在南京召开制宪国民大会,通过了基于同年《中华民国宪法草案》的《中华民国宪法》。《宪法》于1947年1月1日由国民政府公布,同年12月25日施行。4月,国民政府依照政协决议改组结束一党专制,容纳参加制宪之各党进入政府。7月4日,国民政府国务会议通过蒋中正提出之“动员勘乱”与行宪并进的方针。7月7日,中国共产党宣布准备自行组织联合政府。11月21日至23日,全国举行国大代表选举。1948年3月29日,行宪国民大会开幕。4月18日,国民大会通过修改宪法案,增加《动员戡乱时期临时条款》,总统得为紧急处分。国民大会第十三次大会选举蒋中正为总统、李宗仁为副总统。5月1日,中国共产党号召各党派举行新政治协商会议;同日,国民大会闭幕。5月20日,蒋中正、李宗仁就任总统及副总统职,国民政府改组为中华民国政府,宪政时期开始。

1945年国军登陆东北,1946年5月孙立人屡屡击败共军,直逼哈尔滨。但是美国国务卿马歇尔要求停战,孙立人也与个性保守的上级杜聿明意见不合,蒋中正只好将孙立人委以虚职再迁调台湾练兵,使得东北战况随之逆转。1948年9月辽西会战爆发,共军将领林彪南下围攻锦州,廖耀湘救援失败。锦州、沈阳先后被共军攻下,东北失守,国民党内要求蒋辞卸呼声甚高。另外,早在同年9月济南失守,山东被共军所占领,共军逼近徐州。11月爆发徐蚌会战。由于战略规划错误,刘峙与杜聿明仅坚守陇海线,使得国军防线被共军切割包围,国军于隔年1月溃败。当时华北受到孤立,1948年11月平津会战爆发,东北共军入关,在天津失守后傅作义投降,华北全数被共军所占领。最后蒋中正宣布下野,但仍任国民党总裁。李宗仁代理总统职务,并向中国共产党提出和谈。

民国-司法制度

     中华民国司法分为宪法、法律和命令三个层级,《中华民国宪法》是中华民国的根本法,所有规范皆不可违背在其上位阶的规定。1946年12月25日经“制宪国民大会”议决通过,于1947年1月1日由国民政府公布,同年12月25日施行。由于国共内战的因素,目前其法律效力仅及于台湾、澎湖、金门、马祖等地。内容除前言外,全文共一百七十五条条文,计分十四章。宪法本文的主要特色为揭橥主权在民的理念,明定人民自由权利的保障,规定五权分立的中央政府体制及地方自治制度,明示中央与地方权限划分采取均权制度,并明列基本国策等。

民国-国际地位

     1945年8月24日,中华民国国民政府主席蒋中正签署《联合国宪章》中华民国于1912年肇建后,很快使清帝发布《退位诏书》,“将统治权公诸全国,定为共和立宪国体……为一大中华民国”,从而正式取代与继承大清国统。但新创立的中华民国尚须获取国际承认。美国国会通过庆祝中国人民创建共和政府的决议,成为第一个正式认可中华民国的国家。1913年5月2日威尔逊总统正式代表美国承认中华民国。

1945年8月24日,中华民国国民政府主席蒋中正签署《联合国宪章》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尚维持独立的中、苏、英、美四个大国号召创建联合国维持战后新秩序。1945年联合国正式创立时,中华民国做为世界强权之一及亚洲唯一的独立国家,不仅是创始会员国,也与法、苏、英、美四国一同成为安理会五个常任理事国之一。自中华民国政府迫迁台湾以来,以苏联为首之共产主义国家一直争取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取代中华民国(政府)在联合国的中国代表席位,以及一些非洲等第三世界国家也希望中华人民共和国能够取代中华民国的席位,也曾有部分国家,包括美国、日本、沙特阿拉伯等,皆希望中华民国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共存。1971年10月25日,中华民国政府代表团在“重要议题”提案(即:有关中华民国代表权问题的任何提案,须采三分之二多数决制,而不是通常的简单多数决制)表决失败后、联合国大会通过《第2758号决议》前,自感“大势已去”,宣布退出联合国。随后《2758号决议》表决通过,并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取代中华民国政府在联合国的一切权利。

1945年制定的《联合国宪章》做为历史文件,其第23条仍明载“中华民国”为安全理事会五个常任理事国之一;惟中华民国并未成为历史(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代表),而继续在台湾存在。中华民国自1993年起,每年都试图以“中华民国”的名称重新参与联合国及其相关组织,但至今未成功。2007年起,执政党民主进步党推动以台湾名义加入世界卫生组织未获成功,以台湾名义加入联合国的公投案的第一阶段连署也已完成,但被行政院公投审议委员会所否决,同年7月获行政院诉愿委员会认可进入第二阶段连署,并与2008年总统选举合并举办投票。然而该案因投票率未超过50%而被否决。[1]

民国-行政区划

      

首都

国共内战期间中华民国中央政府所在地迁移图1912年元旦中华民国于南京开国,后袁世凯接替孙中山担任临时大总统后坚持定都北京,临时参议院未能坚持原议而同意迁都。此后直至1928年北洋政府时期结束,中华民国首都为北京。

1928年,国民政府完成北伐后便将首都定于南京市。其后更直接在民国20年所制定的《中华民国训政时期约法》中第5条中明文规定:“中华民国国都定于南京。”。然而本部约法施行后不久,中华民国便进入对日抗战时期,在淞沪会战之后,由于中华民国首都南京沦陷在即,故中华民国政府于同年11月21日立即宣布将首都和所有政府机构由南京迁往陪都重庆,而军事作战中心则是先迁往武汉直到武汉会战后再迁往陪都重庆。故直至1946年5月5日发布“还都令”,宣布5月5日“凯旋南京”以前,国民政府位于陪都重庆。

在同年11月15日召开的制宪国民大会中,对于国都设于南京或北平(即今北京),曾经引起激烈的讨论。原本草案定为南京,但审查会及第一读会决定改为北平。经大会主席团代表蒋中正出面说明,主张国都地点,不必定于宪法,始将第一读会通过的“国都定于北平”一条予以删除。因此,12月25日制宪国民大会通过的中华民国宪法,并未规定中华民国的首都位于何处。本部宪法订于1947年12月25日开始施行,但施行之前,国共内战全面爆发。  

宪法范围

中华民国于建国初期承袭清朝旧制,一开始便辖有江苏、安徽、江西、湖北、湖南、四川、云南、贵州、广东、广西、福建、浙江、山东、山西、河南、河北、陕西、甘肃、新疆、辽宁、吉林、黑龙江等22省。后来北洋政府于原22省的基础上,增设了热河、察哈尔、绥远、川边等几个特别区域。在北洋政府时期结束后,新组的国民政府将这些特别区域和宁夏、青海一同建为6个省(其中川边特别区改制为西康省),总计28个省,另外加上西藏、外蒙古2个地方。1945年后,国民政府将东三省划分成九省,增设辽北、安东、合江、松江、嫩江、兴安等6省。抗战胜利后,中华民国政府接收台湾,台湾成为35行省之一。并将海南岛设立海南特别行政区,作为建省之准备。不过对于外蒙古的问题,国民政府在1946年承认其独立并表示支持后,于1953年,联合国大会505号决议通过中华民国控告苏联案以后,撤销了承认,并在1955年否决了其加入联合国的诉求,认为其是中国(即中华民国)的一部分。尽管如此,迫于苏联以及后来美国的压力,中华民国代表团唯有选择于1961年的二次表决中缺席,不再限制蒙古在国际上的活动自由。

中华民国宪法范围行政区划(1999年)
35省、2地方、1特别行政区 14直辖市注1
(院辖市)
行政区 简称 省会或首府
绥远省 绥 归绥(今呼和浩特) -
热河省 热 承德 -
辽北省 洮 辽源 -
安东省 安 通化 -
松江省 松 牡丹江 哈尔滨
合江省 合 佳木斯 -
辽宁省 辽 沈阳 沈阳、大连
吉林省 吉 吉林 -
察哈尔省 察 张垣(今张家口) -
河北省 冀 清苑(今保定) 北平、天津
山西省 晋 阳曲(今太原) -
黑龙江省 黑 北安 -
嫩江省 嫩 齐齐哈尔 -
兴安省 兴 海拉尔(今呼伦贝尔) -
江苏省 苏 镇江 上海、南京
安徽省 皖 合肥 -
浙江省注2 浙 杭州 -
福建省注3 闽 福州 -
江西省 赣 南昌 -
山东省 鲁 济南 青岛
河南省 豫 开封 -
湖北省 鄂 武昌 汉口
湖南省 湘 长沙 -
广东省 粤 广州 广州
广西省 桂 桂林 -
四川省 川 成都 重庆
贵州省 黔 贵阳 -
云南省注4 滇 昆明 -
西康省 康 康定 -
陕西省 陕 西安 西安
甘肃省 陇 兰州 -
青海省 青 西宁 -
宁夏省 宁 银川 -
新疆省注5 新 迪化(今乌鲁木齐) -
台湾省 台 中兴新村注6 台北、高雄
海南特别行政区 琼 海口 -
西藏地方 藏 拉萨 -
蒙古地方注7 蒙 库伦(今乌兰巴托) -

注1:1949年中华民国政府迁台以前,共计有35省、1地方(不含蒙古地方)、1特别行政区、12直辖市(台北和高雄尚未升格)。
注2:浙江省省会原于1949年5月23日迁至定海县,1950年5月16日因国军撤离定海而裁撤;1951年9月重设于大陈岛,1955年2月因大陈岛战败裁撤。
注3:福建省省会于1949年8月迁移到金门县,于1956年7月改为战地政务而虚级化,至1992年方恢复省政府建制,但仍为虚级省。
注4:云南省省会于1950年迁至泰国曼谷,于1951年5月短暂的收复许多县份,并成立西南行署。最后于同年7月撤离并于10月26日废除西南行署,至此无实际领有该地。
注5:新疆省政府办事处于1949年迁至台北市四维路52巷31号办公,于1992年1月16日裁撤。
注6:台湾省省会于1957年6月30日从台北迁移到位于南投县的中兴新村。1998年,行政院实施精省计划,台湾省虚级化。
注7:“蒙古地方”即外蒙古。1946年1月5日,根据前一年外蒙古人民投票结果,国民政府承认外蒙古独立,之后却在1953年单方面宣布拒绝承认蒙古国的独立。1955年,中华民国否决蒙古国加入联合国之提议,认为外蒙古是中华民国领土的一部分;而在1961年,中华民国代表团因苏联威胁将否决部分非洲小国的入联案,不得已未否决其再次要求加入联合国之提议,即从行动上默认其独立事实。2002年后与蒙古国逐渐建立外交关系。

民国-经济

    

“中华”民国金币,孙中山过去常为革命运动筹款而发行。在20世纪的前半段,中华民国经济于大陆时期在基本上是属于资本主义,但是带有很多外在的干扰。例如经常性的战争以及内部与外部冲突,都妨碍了经济的发展。

处于内忧外患的国民政府透过一些方式来尝试提升其经济活动,例如成立中国工业银行。在黄金十年时期,中国工业成长率达7.7%以上,社会经济状况也呈现蓬勃发展的趋势。相较于其他现代化国家的经济大萧条,中国工农业产值达到了清末民初以来的最高水平。其中,最显著的工业成长分别为电力、煤炭及钢铁工业。然而,除了对日抗战和国共内战时滥印钞票而引起恶性的通货膨胀之外,政府通常没有作强制性的的经济控制。政府的外债因为容易受到外国的影响而使得十分敏感。那些民族主义者,例如袁世凯等人,受到美国庞大的经济债款支援著。

在当时,中国拥有广大的耕地,基本上以农业为主。一些比较富有的地主拥有大部分土地,农民大多是没有土地的佃农。这种现象要一直到土地改革后方有改善。国民政府以乡村自治、合作社和平民教育为三大主体的乡村建设,提供广大的原物料与食物,开始推行市场整合的现代经济制度。

民国-国定假日与节日

    

中华民国的国定假日与节日,依据《纪念日及节日实施办法》实行。除此之外,中华民国实行“周休二日”,即每周六、日放假。有时候,中华民国还会有“弹性放假”的情形出现。详情可参见纪念日及节日实施办法。

国定假日与节日 日期 名称 由来 节日性质
1月1日 中华民国开国纪念日
(元旦) 纪念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孙中山于南京宣布建国 纪念日,放假
2月28日 和平纪念日 纪念1947年二二八事件,全国各机关并降半旗,以示哀悼 纪念日,放假
3月8日 妇女节 国际节日,纪念妇女在经济、政治和社会等领域的贡献 节日,不放假
3月12日 国父逝世纪念日 纪念孙中山逝世,并为植树节 纪念日,不放假
3月14日 反侵略日 因应中华人民共和国制订的《反分裂国家法》,警惕其对中华民国的威胁 纪念日,不放假
3月29日 革命先烈纪念日 纪念黄花岗起义,并为青年节 纪念日,节日,不放假
4月4日 儿童节 1931年中华慈幼协济会呈请政府响应1925年国际儿童宣言,以重视儿童权利、反对虐杀儿童 节日,不放假
4月4日或4月5日
与清明同一日 民族扫墓节 民俗节日 民俗节日,放假
5月1日 劳动节 国际节日,纪念劳工对社会和经济的所作的贡献 节日,部份劳工放假
7月15日 解严纪念日 纪念1987年7月15日蒋经国解除长达38年的戒严 纪念日,不放假
9月3日 军人节 纪念对日抗战胜利,中枢秋祭 节日,军人依国防部规定放假
9月28日 孔子诞辰纪念日 纪念孔子诞辰,并为教师节 纪念日,不放假
10月10日 国庆日 纪念1911年武昌起义 纪念日,放假
10月24日 台湾联合国日 纪念1945年10月24日联合国宪章实施 纪念日,不放假
10月25日 台湾光复节 纪念1945年对日抗战胜利,台湾光复 节日,不放假
11月12日 国父诞辰纪念日 纪念孙中山诞辰,并为中华文化复兴节 纪念日,不放假
12月25日 行宪纪念日 纪念1947年中华民国正式行宪 纪念日,不放假
农历正月初一 春节 农历新年,亦为道教节 节日,民俗节日,放假三天
(初一至初三)
农历四月初八 佛陀诞辰纪念日 纪念释迦牟尼诞辰,浴佛节 纪念日,不放假
农历五月初五 端午节 纪念爱国诗人屈原逝世 民俗节日,放假
农历八月十五 中秋节 该日为中秋,月亮最圆,为家人团聚的日子 民俗节日,放假
农历十二月
最后一日 农历除夕 农历新年前一日 民俗节日,放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