僵尸必须死 攻略:谈谈“激趣”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11:49:46

谈谈“激趣”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

                                                                                                     

       俗话说:“兴趣是成功的一半”,是推动学生探求内部真理与获取能力的一种强烈欲望,它在学习活动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数学是一门抽象性很强的学科,如何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是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十分重视的问题。教学实践表明,学生如果对数学知识充满好奇心,对学会知识有自信心,他们就会积极主动、心情愉快地进行学习。下面本人谈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激趣”的作用。

一、导入“激趣”。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堂课的开头虽然只有短短几分钟,但它却往往影响一堂课的成败。因为教学的对象是人,是具有潜在智能,充满着情感和个性差异的活生生的人,教学的目的只有通过学习者本身的积极参与、内化、吸收才能实现。教学的这一本质属性决定了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能否主动地投入成为教学成败的关键。一般来说,激发学习动机在导入新课时进行,这是学习新课的重要一步,根据不同的教材,采用不同的形式。如“故事法、问题情境法、观察法、实验操作法”等。下面谈谈我的作法:

       1、故事法: 小学生,乐于猜谜语,听故事,教学中如能紧密结合教材,运用谜语故事的形式组织教学,对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能起到良好的作用。例如在教学“比的基本性质”这一课时,我一上课讲了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同学们,你们想知道神算“小精灵”吗?一天,“小精灵”去小明家玩,见他正在做一道题:1800÷25=?“小精灵”看了后马上答道:比值等于72.小明用约分方法果真也是这个得数,他惊讶极了,问道“你怎么会这么快知道得数呢?”“小精灵”笑着说:“我用的是比的基本性质呀?”同学们,你们想掌握这种本领吗?通过用故事导入,新颖、自然,能立刻引起学生的好奇心,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有利于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

        2、问题情境法:创设问题情境,造成悬念,让儿童因好奇而要学。一位教育家说过:“思维是从惊讶和问题开始的。”有经验的老师常常先提出能激发学生积极思维的问题,然后引导分析、思考、探究问题。例如:教学小数乘法前,可以出一道设疑题:“不用计算,同学们随意报出几位小数乘几位小数,老师很快告诉你:积有几位小数?”让学生从惊讶中产生悬念,在急于探求问题的情境中兴趣盎然地学习新知。

       3、观察法: 在观察中引起思考,因探究而要学。例如,教学圆柱的表面积时,让学生观察油桶,思考:工人师傅做这只油桶前如何预算材料?让学生产生求知的欲望,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新授课的兴趣。

二、授课中“激趣”。

       在讲授新课中适时地激发学生的兴趣,恰到好处地诱导,充分挖掘知识的内在魅力,以好奇心为先导,引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例如,教学“三角形内角和”时让全班学生动手做一个实验:分别把各自准备好的三个三角形(锐角、钝角、直角三角形)的三个角剪下,再分别把每个三角形的三个角拼在一起,并言之有趣地激励学生:看谁最先发现其中的“奥秘”;看谁能争取到向大家作“实验成功的报告”。这时,学生心中激起了层层思考的涟漪,课堂气氛既紧张又活跃,发言争先恐后。还有的学生通过把正方形的纸沿对角线对折,变成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因为正方形有4个直角,是360 °,所以每个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好方法。显然,此时不但学生对三角形内角和是180°的性质有了感性的基础,而且教师对这一性质的讲解也已到了“心有灵犀一点通”的最佳时刻。

三、练习中“激趣”。

      练习是巩固所学知识,形成技能技巧的必要途径,是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但也往往被呆板的练习形式、乏味的练习内容,把在学习新知识中激发出来的学习兴趣,而无情淹没,使学生愉快的心情、振奋的精神受到严重的扼杀和抑制。因此课堂练习要设计得精彩有趣,教学中教师根据所学内容,设计不同形式的练习。让学生“跳一跳、够得着”。练习的情境要富有变化,启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学生就一定会产生兴趣,教师在练中讲,学生在练中学,以练为主线,在练的基础上精讲重点、疑点、难点、关键点等。在练中享受成功的喜悦,在练中发展学生的思维,使知识系统化、理论化。例如:教学百分率时,我设计一道有趣味性的练习题:“一个商店,同时出售了两件商品,现价都是50元,一件赚了20%,一件赔了20%,这个商店是赚还是赔?”同学们想一想,议一议,看谁最聪明。

四、评价中“激趣”。

        新课程强调:“教师要注重学生的评价,要抓住时机,恰当地给学生评价,肯定学生的成绩,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数学材料本身因其感情色彩较少,难以引起学生的直接兴趣。如果数学教师能在教学语言、语速、语调和语气上风趣一些,幽默一些,对学生的答问、作业、练习的评价上恰当地赋予一点情感味,那么,学生在学习数学过程中可增添妙趣,乐学而不疲。

例如在简算教学中,我发现有不同见解或求异思维的学生,我立即表扬,“你真能干,你是咱班第一个发现真理的数学家”;又如学生发现一题多解时,我对他说,“你真聪明。爱动脑筋”;在学生解题终于成功时,我又说:“祝贺你,成功了”等等,用以激发学生的求成心。另外在对待学生作业中有困难的同学,我总是用一些深情地惋惜语。如“真遗憾”、“差一点就对了”、“想得不错,但说……”、“没关系再说一次”、“下次肯定会更好”。……这些尊重、企盼、惋惜的用语对中差生来说,其作用不仅是情感上的补偿而且是心理上的调整,可以使他们在学习数学的探索中,变无趣为有趣,变有趣为兴趣,变兴趣为乐趣重要的作用

       总而言之,新课程强调:学生是课堂学习活动的主人,教师是课堂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合作者、和参与者。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取决于教师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使学生兴趣盎然、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学习活动。由此可见,“激趣”在教学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它能激活枯燥无味的数学课堂,使课堂活动变得有声有色、其味无穷,显示了数学课的奥秘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