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介石把金银拉到台湾:学一部英语电影,相当于在外国生活一个月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13:48:22

美国电影与快乐英语
             

  一直以来,学英语的中国人把听误解为仅仅是练听力和口语的方法。其实,听是积累词汇的最佳途径,听是积累句型的最佳途径,听是学习语法的最佳途径,听是学习语言的最原始、最自然、最基本、最有效、最正确的途径,任何独辟蹊径的做法都是违背自然、违背规律的,因而也是最浪费时间、效率最低、最有可能造成灾难性后果的方法。听、说、读、写,听为先。一个五岁的孩子,词汇量可达到5000个,他言语流畅,叙述准确,几乎没有什么语法错误,五岁的孩子不识字,他的语言能力是听来的。

  语言学家德华特-鲍林杰认为,语言是声音,语言是行为。语言渗透在人类的一切行为中,渗透在每一行为的任何细节。一个独立行走之前的孩子的语言很难有大的发展,因为他生活的环境只有母亲和他的小床。当他会走的时候,他才真正走进了生活,走进了社会,他遇到了更多的人,听到了更多的声音,看到了更多的行为,他在这新鲜、奇妙的世界里有那么多美好要理解,有那么多快乐要表达,他的语言能力奇妙地发展起来。
   近年来,复读机的热销,似乎表明学英语的人群已经开始重视听。听什么?如何听?有位父亲说,他给孩子买了复读机,买了与课本配套的磁带,孩子每天晚上都听一个多小时,几个月后,英语考试竟不及格。有天晚上,父亲突然将儿子的耳机抢过来一听,竟是流行歌曲。课本的枯燥,磁带的枯燥,孩子不愿听。岂止是孩子,成人也不愿听。常听人说,听烂一盒磁带,便会有质的飞跃,却没见谁果真把一盒磁带听烂

  七七年、七八年恢复高考后的第一、二届大学生,大都30多岁了,他们在中学时候学了一点俄语,在大学四年,英语也只学了点皮毛,然而他们中有很多人去了美国,如今大都成为著名学者。他们的英语是如何学的呢?近来重读王小波的《我的精神家园》中的一段,激动得拍案而起!王小波初到美国,别说听课,与人沟通都困难。他是怎样学英语的呢?看美国老电影!他借了几十部美国老电影的录象带,每天看,不久,他的英语水平大幅度提高。近日,遇到了香港思维集团北京公司的总经理沈龙先生,他从美国回国不久。谈到英语学习方法,他也说到了看美国老电影。像音乐之声等美国老电影,的确让人百看不厌。更重要的是,美国老电影不象现在的那些大片那样太口语化。美国老电影,语速慢,句子完整,语音清晰如电台播音员。30多岁的王小波、沈龙们,走进美国老电影,比美国的刚学会走路的孩子走入母语环境下的新生活,英语学得更轻松、更快、更好。有人说,看一部美国老电影,相当于在美国生活30天,看上几十部美国老电影,你就是一位在美国生活了几年的美国通了。想想当年王小波他们,花一大把美元背井离乡在大洋彼岸用看美国老电影的方法学英语,真是杀鸡用了宰牛刀。今天的中国人学英语,最好的语言环境在中国大陆,而不是美国。

  几千年的封建意识已经渗透进我们的血液,在教育上的毒害之深,尤其表现为师道尊严,摆出一副严肃的教育的面孔,似乎是唯有苦,唯有累,才是学习的正道。读书苦,苦读书;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皓首穷经,费九牛二虎之力,到头来什么也没有学好。苦和累是违背人的天性的。有位美国作家认真研究了他所知道的那些取得卓越成就的人物之后发现,这些人无一例外地都是把工作当成了休假,乐在其中,乐此不疲喜新厌旧是人的本能,追求美好、快乐是人的天性。唯快乐才有兴趣,唯快乐才有热情,唯快乐才能持之以恒,唯持之以恒才会卓有成效。米卢给中国足球带来了两大法宝,一是态度决定一切的理念,一是快乐足球的理念。为了增进足球的快乐,米卢和队员们玩网式足球。

  要想真正学好英语,你必须彻底屏弃“刻苦努力”的传统观念。去寻找,去发现,去感受,去拓展,英语的快乐!想一想,在童年时代,少年时代,青年时代,有一样东西曾让我们快乐,让我们着迷,让我们陶醉,那就是电影,尤其是外国电影。无论你16岁还是60岁,只要你静下心来看上几场美国电影,你都会上瘾,你在感受快乐英语的同时,你还会找回那种久违了的年轻的感觉。
 
六步电影学习法

第一步,挑自己喜欢看的电影,千万不要太难(太难的电影,到了第三步你就后悔了)

第二步,调出中文字幕,先看一遍,明白电影到底说什么,不要急于先看英文字幕。

第三步,看英文字幕——这一遍的任务很重:把所有不会的单词和表达法都摘抄出来。放到word文档里。

第四步,看别的电影去,或者做什么别的。隔上一周。

第五步,复习单词,再看一遍,不带任何字幕的。这一遍连贯的看,不要停顿。

第六步,疯狂的看,一定要把所有生词都听出来,一定要把每一个细节都听出来。

有人会认为直接走第六步会不会更好。答案是:不会。直接走第六步,你会崩溃。哈哈哈哈。

此外,当你多看几部电影,每部都这么处理以后,你会搜集很多的生词。这些生词的特点是:都是来自于真实情节的,而不像词汇书上的例句那样是编者自己编的,一点都不现实。在实际的场景中了解单词,效果会很好。当然,你也会枯燥。但是,当你搜集了足够多的电影生词以后,你会发现很多的词在多部电影中都出现。这些词就很容易背记。随着你一个一个把已经背下的单词从文档中删去的时候,感觉是很爽的。

不到一个月,你会发现,原先挺难的单词,对你而言居然那么简单。而且听力也在进步中。

 

  英语电影学习法。

    中国人学习英语的热情恐怕是世界上最高的,但是很大程度上,这种空前的热情并没有直接转化为学生英语能力的提高,尽管有些人考试分数有所改观,但“可怕”的听说能力仍然限制了大多数学生想在外企工作或者出国的愿望。英语口语学习信赖的是循序渐进的学习方法和身临其境的语言环境,而4+1学习法在这里就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很多学员都参加过新东方学校的4+1英语培训班,学习到了很多的口语技巧,练习了英语口语,但有些同学对电影学习仍然感到很困惑,或许是由于课时太少、影片过难的缘故,这里,我想就通过欣赏电影学习英语提几点个人的建议。

  众所周知,英语学习十分需要语言环境,很多人出国就是为了在国外找一个Genuine English Environment,培养自己的英语思维,练就一口地道、标准的英语。而对于大多数身在国内、又想学好英语口语的学生来说,除了经常和外教聊天,参加英语角,ICQ或MSN语音聊天等等,欣赏欧美大片则是一个非常好的方法。不仅仅是因为绝大多数的学员都喜爱看电影,更是因为通过这样轻松愉快的方式提高自己对英语学习的浓厚兴趣。当然并不是盲目、一味的去看电影,这里有很多技巧和方法可循的。

  首先,要选择适合自己听说能力的相应难度的影片。通过教课实践,我个人认为,高中毕业以前或相当英语水平(初级口语班)的学员应该多看一些动画片和校园生活片(含情景剧),原因就是,这些片子的观众大多数都是欧美国家的孩子或者中学生,影片对白的语速适中,台词较容易理解,情节也比较吸引人,同时,这些片子的主题也很鲜明,我个人比较欣赏的是: “Mulan”, “Finding Nemo”, “Monster’s Company”, “The Prince of Egypt”, “Ant Z”, “Brother Bear”等等。另外还有一些校园生活片如“The Confessions of A Teenager Drama Queen”, “Freaky Friday”等等。在西安新东方学校每周五的电影欣赏讲座中,我们就尝试着播放并讲解了以上的几个影片,特别受学生的欢迎,不仅仅是片中幽默搞笑的情节和镜头,或是影片所用的一些经典台词,更重要的是是片子所反映的社会文化。举 “Freaky Friday”,片中女主角被罚DETENSION,我就会告诉学生,在美国,中学生如果犯了错误,除了找家长,写检查等,还有一种惩罚方式就是关禁闭,这是很典型的美国社会文化,这样学生就能够通过自己经历和影片的差异,来通过文化层面学习语言。当然,大学生或者相当水平(中级口语班)的学员就可以选择一些流行经典大片来观看,因为这些影片或多或少难度会略有提高,而且情节稍显复杂,需要不断去理解才能明白整个影片。需要提醒的是,有些影片反映的是一种消极或者邪恶的文化,观众应当有所选择的去欣赏,要了解其所反映的积极的一面,去学习。而一些传世佳作如“Sleepless in Seattle”, “Sabrina”, “When Harry met Sally”, “Gone with the Wind”等等都是需要认真学习的影片。

  另外,看电影,学什么,这是导致很多学生茫然的另外一个问题。在课堂上,我发现,很多学生很在乎电影的情节和内容,而忽视了老师的讲解,以至于有时到电影欣赏课的后半部分,有些学生干脆不想让老师讲了,就想看片子,这就是曲解了“看电影学英语”的宗旨。

  我认为,首先从语音语调和一些语音现象学起。在原版大片中,大多数原声或配音的演员的发音都是很清晰而标准的,我们可以从一些单词或短语的发音学起,不断模仿,不断重复,练习正确的发音方式。英式英语和美式英语的不同也可以从电影中学到,如美国人发在两个原因之间的清塞音/t/这个音时,都喜欢把这个轻辅音适当浊化趋向于/d/的音,你可以在很多单词中发现这个原理,如little, better, hospital等。其他的连续、弱读、缩读、失去爆破很多语音现象会在电影道白中大量出现,这也是我倡导语音班的同学去大量看电影的原因,因为他们学习了很多的发音规则,但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时候,他们就需要在这样纯正的语音环境中去大量练习,达到熟练成自然的程度。

  再次,学习词汇,地道表达法,俚语和经典句型。以讲授花木兰为例,我首先在讲义上印好或者提前在黑板上写好一些辅助词汇,像gasp, grunt, pant, snore, screech, groan, neigh, sizzle等等的词汇,因为这些词汇虽然不影响他们对电影的理解,但实际上这些表示动作、声音、状态的词恰恰是生活中常见常用的“小词”, 通过提前的学习和电影中频繁的出现,学生们往往能形象化的记住这些词的词义,这也是本人倡导的“背单词-形象记忆法”,因为人们对图像和声音的记忆能力往往要高于对文字的记忆能力,这样,电影中一个片段的深刻印象会帮助学生记住该片段所表达的含义。如木兰见媒婆之后把她屁股烧着了,屏幕下放显示了fire sizzling的字幕,即使很多学生不知道sizzle的含义,但是他也可以根据当时的场景和上下篇章猜测到它应该是表示火烧着了的声音意思,而提前学习之后,他可以更具体的理解为火嘶嘶响的声音。关于地道表达法,我们都知道在表达的时候,中国人说英语和美国人说英语差异很大,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他们说的比我们更加地道,如打招呼时你问一句How have you been doing? 中国人可能会答Fine, thank you, and you?而美国人可能就两个词Same old(和以前一样).这就是地道,没的说。所以在电影学习中,我们一定要有这种捕捉好词好句的能力,像我在花木兰中,就给学生们找出了诸如strike a match, make a fool out of me, get the drift, the fate of the Fa family lies in your paws, sign in, heed my word等等近50多个好的表达法,再加上一些好的词汇,和经典句型,一部经典的迪斯尼卡通片就成了我们很好的学习教材。

  再者,就是学习语言背后深层的东西---文化。可能很多同学在经历了前两个步骤之后,就觉得已经学习到了很多的东西,就不再细细研究看过的影片了,可是他们却忽视了最需要学习的东西,那就是时时刻刻反映语言的社会文化。通过对电影内容的学习,情节和故事的了解,我们还可以挖掘出其所反映的社会习俗,交际方式,政治体制,法律制度,宗教,信仰,艺术,甚至更多。看一些美国大片,我们往往能发现,在这样一个开放的国家里,美国青年往往都具有一些共同的特质,那就是自信,独断,好交际,独立等等,这是与其美国社会根深蒂固的美国传统价值观密切不可分的,那就是individual freedom, self-reliance, equality of opportunities, competition, material wealth and hard work.所以,在观看电影的同时,也需要我们不断的去思考,去问问题,考虑一些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对比一些社会风俗的不同了,这都会帮助你更好的理解影片,学好语言的。当然,在电影欣赏的课堂里,新东方的老师也会讲解更多点滴的文化背景知识,帮助大家的。

  欣赏一部经典的影片,我觉得,不下5遍是不能学到其精髓的,有些片子更需要细心品位,就《花木兰》来说,我在课堂上讲授过3次,但之前我已看过不下10遍,每看一遍我都能挖掘出新的感受,所以,我建议学员们在学习电影的时候,最好经过“泛听看内容和情节(1-2遍),精听看台词学道白(2-3遍,需要播放与暂停不断切换),模仿演员发音及对话,重复操练并加以应用(1-2遍),回顾性欣赏(1-2遍,复习所学内容)”这样的顺序。当然,对于精听,这是一个比较耗时耗力的过程,通常来说,一个半小时的影片要是全部精听一遍至少3-4个小时或更多,因为片子中会碰到很多的生词和用法,需要查字典和工具书掌握其含义,但我希望大家能坚持做下来,真正当你认认真真研究了一部影片之后,你才会发现语言竟然有如此大的魅力,学习的英语的兴趣也由然而生。

  最后,我想简单提一点,以上是针对播放DVD影碟的建议,其画面、音质等的优点我不必列举,但DVD独有的显示各种语言的字幕的效果VCD所不可比拟的,所以,如果有条件的话,可以购买一些正版DVD影碟学习电影,是会帮助你减少很多不必要的麻烦的。最后祝大家在电影英语中学到知识,找到乐趣!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