徒劳无功的故事:[转贴]书海拾贝(48)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03:20:30
“网上被‘晒’的出国考察安排,外事部门在审批时就一清二楚。公款出国考察变成公费出国旅游,是内部心照不宣的行规,大惊小怪的只是那些不明就里的网民。”——一干部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出国考察成福利  年底突击完成指标
(来源:《人民日报》)
《人民日报》昨天刊发《一次为“完成出国指标”的考察》,对这次网上曝出的事件进行了深度报道,报道称各地层出不穷的变相公费出国游,依然热度不减。一些地方政府和部门将出国考察作为“干部待遇”,甚至有出国指标需要完成。
“我们处理类似问题,基本上是被网民逮到一个有关部门就处理一个。这不是治本清源的好办法,而要从体制机制上找原因。”民进江西省委副主委、江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院长方志远说。
●当地干部  运气不好只能自认倒霉
今年江西省有关部门组织的出国(境)考察新余已经至少有20批次
江西省纪委会同新余市委组织的调查认定,“新余市赴美国、加拿大人力资源考察团”是应美国旧金山市长办公室和加拿大温哥华市政府的邀请,了解和考察美国、加拿大人力资源和政府人事管理制度等。但这个总共花了27万余元公款的“人力资源考察团”境外13天的行程安排上,只有一项公务活动,且出访超期3天,出访地点过多。
这起变相公费旅游违纪案件,直到5个多月后才东窗事发并在当地受到“史无前例的处罚”。一些新余市干部的第一反应是“他们运气不好,只能自认倒霉”。因为在11月之前,通过省有关部门组织的出国(境)考察活动,仅新余市至少有20批次,而就在江西省纪委通报当天,省有关部门组织的二三十位县乡干部就从南昌启程,11天的“港台考察”,团费是每人3万元。
“现在各级各地组织的出境、出国考察活动,绝大部分是通过旅游公司出去、并由境外旅游机构接团安排行程。其实就是公款旅游。刘群等人之所以被查处,一是太倒霉,被人在网上曝了光;二是他们的做法确实有点太过分。”新余市委一位干部说。
●制度规定  处级干部两年出次国?
岁末年初外事部门还要“提醒”相应级别干部“完成出国指标”
一些干部打抱不平,还因为这个出国考察团并非自说自话的“草台班”,而是经过了江西省外事侨务办公室等部门层层审批的。
出国考察变公款旅游,其实是制度安排使然,因为一些地方政府和部门,就是将出国考察作为“干部待遇”的。
2004年出台的《江西省发展计划委员会因公出国(境)管理暂行规定》明文规定:“统筹派遣业务处室和公共服务处室因公出国(境)人员。委机关、省重点办的处级干部在退休前争取安排一次出国(境)培训、研讨或考察”,“除工作特殊需要外,委领导出访一年一般不超过一次,处级干部二年不超过一次,处以下干部三年不超过一次。”《湖南省水利厅因公出国(境)管理规定》则进一步规定:“科级以下干部无特殊情况一般不安排出国执行公务。”
如此依据级别限定党政领导干部出访次数,一直以来被认为是我们公务出访管理的有效机制。但在执行中,由于这样的指标和量化,都是以职务大小来决定的,实际操作就成为上行下效官员的福利或待遇。因此“提醒”相应级别的干部“完成出国指标”就成为岁末年初一些地方政府外事部门的“服务日程”,有时甚至不得不为了“完成指标”而巧立名目。
按干部级别对公款出国考察进行指标管理,容易忽视实际需求。“这就导致出国审批程序过于简易、考察过程缺乏监督和约束,容易使一些官员无所顾忌地拿公款频繁出国旅游。”
江西省某机关一位公务员透露,一个地级市每年组织的各类公款出国(境)活动上百批次,名目五花八门,“指标内”可以出访的名义有考察、学习、培训,指标不够,也可以招商引资、商务考察、对口交流等名义组团出去。
●背后利益  上级权力机关部门创收
如果利益链条不破且追惩无力,变相公费出国游就难以禁绝
“组织公款出境的都是上级权力机关。他们能争取出国指标,能发批文,而且把组织出访活动作为部门创收的主要手段。同样是10天左右的港台游,普通公民通过旅行社从江西组团出去,一般不超过1万元,但以公务考察为名,每人两三万元干部都争着报名,图的就是公款消费。”
有人甚至透露,新余变相公款旅游事件东窗事发并非网友“乘坐地铁时无意中捡到”有关资料,而是该团的江西省组织者与安排行程的旅游公司之间的利益纠纷所致。
因此专家认为,规范官员公费出国考察是政府自身管理改革的又一重要切入点。如果不能从根子上查找原因,且实行最严格的限制和管理,如果利益链条还是牢不可破且追惩措施软弱无力,变相公费出国游歪风就难以禁绝。
文章提交者:三十六洞人 加帖在图画人生 【凯迪网络】 http://www.kdnet.net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天攘攘皆为利往。”——《史记》
■“高薪屠夫”带来的社会信息
□倪乐雄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从学历、人数而论,广州“硕士争当猪肉佬”事件已让猪肉摊上“第一个吃螃蟹”的北大陆步轩同学一夜之间变成“小巫”。世道变化之快,恍如置身于一个无从判断和评估的错愕时代,欲悲且喜、欲怒且笑,欲欢呼且呕吐,你根本看不懂转型期的社会到底在演正剧还是闹剧。尽管如此,这一令人愕然的事件仍然包含若干重要的社会信息。社会转型期间,旧的在瓦解中、新的在形成中,表面杂乱无章,光怪陆离,其实是按自身逻辑有序展开的。
首先,目前社会并不像有人呼吁的那样“价值危机”,好像人们的行动都是没有价值观念指导下的盲动。现实中的价值认同是存在的,只是有人不愿正视和认可而已。应该看到:市场原则就是一种价值,而追求财富正在成为或已经成为现实生活中指导人们行动的最重要的价值之一。表面看硕士们涌向猪肉摊,实际上是直奔财富而去。这透露出若干未来社会的重要信息:精英追求财富、精英与财富结合、财富是衡量人的重要尺度、财富决定人的价值等等。大学里的精英、明天的社会栋梁们已用自己的行动证明了价值认同的存在。这一点都不奇怪,既然选择了市场经济的生存方式,已经造就了竞争的生存环境,每个人都强烈地感到了当前竞争和未来不确定性带来的生活压力和恐惧,而财富是安全和幸福的最重要保障自然就成了社会共识。所以,社会的价值认同产生于生活实践并影响支配着生活实践,两者形成“互构”关系。
硕士为高薪而操杀猪刀,再次触及“义利之辩”。义者,应该也。硕士应该追求专业才符合“义”,如果专业与财富两者发生冲突,舍财富而就专业才符合“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喻以义”。反之,舍专业而就财富则为小人焉。毫无疑问,在专业进取中得到财富,这是每个硕士的理想状态,但高校盲目扩招、经济危机和社会就业形势已不可能让所有硕士进入理想状态,就专业对口而言,硕士供过于求,生存状态的严峻造就了“逼良为娼”的环境,并非全是硕士们本身的境界问题。如果硕士对社会求过于供,那么整个事情的性质就发生变化。有人振振有词道:人才由市场来决定,这没有错,但还应看到:市场也可以毁掉人才。他们原本可在相对专业对口的部门发挥专业特长,但被高薪所诱而放弃专业,这不是社会的福音,市场环境和个人境界都要为此负责。
我们仍然深受传统文化观念的支配!人们对硕士操肉案的不适应,更多的原因是用传统文化的眼光观照下的社会角色错位。千百年来,猪肉案台前站着的是《儒林外史》的胡屠户、《水浒》里的镇关西那些“厮”们,咋地京师、郡国太学府的太学弟子,操杀猪刀干起屠夫营生?这种反差不仅在视觉上是强烈的,且在心理上具有震撼性,因而人们难以认同。但是,当北大另一学子陈生成为广州“卖肉大王”后,人们普遍认可了他的成功。这其中的奥秘在于:操杀猪刀的是“劳力者”,而经营一百家连锁店的“卖肉大王”是“劳心者”,所以,认可陈生的成功,在于认可他企业家的地位和财富以及他的“劳心者”的社会身份归属。如果陈生现在仍是“胡屠户”式的一介屠夫,人们决不会认为他是成功的。
因此,这些正在庆幸跻身于屠夫行列的硕士前景是可以预测的,市场原则为核心价值的社会,是以财富和地位来衡量人的成功,两者不可缺一。“高薪屠夫”却将财富与地位剥离,高薪只是解决了财富问题,但地位身份问题不但没有解决,反而陷入危机,而目前他们恰恰是以身份危机为代价来换取财富方面的满足,这种不平衡在心理上是一种摧残,我相信其中没有一个愿意一辈子陪着肉案玩杀猪刀的,当他们发现不能成为猪肉行业中的“劳心者”时就会“放下屠刀”,拂袖而去。因为承受不了长期身份危机所带来的精神压力,建议社会学家对此进行跟踪调查,看看哪位硕士愿意一辈子穿油腻围裙操刀卖肉。只有上升为“劳心者”后,他们才会真正“看不出卖猪肉和卖电脑有什么差别”。相信这家企业是招聘“劳心者”,只是让未来的“劳心者”短时间在“劳力者”岗位熟悉一下而已。果真如此,用传统眼光看,问题变得简单起来,无非是在取得黄金屋、颜如玉、千钟粟之前受一次“胯下之辱”,这就是跟往昔的区别,以往大学骄子则不必受“胯下之辱”,直奔黄金屋、颜如玉而去,现在则须绕道猪肉摊,先惹一身腥味再说。
第四轮中的几十位硕士都是各高校的精英、学生干部。这一信息可能包含着非同寻常的内涵,预示着猪肉行业前景看好。在传统观念里,屠夫职业在三百六十行中类似ST股票,而硕士研究生精英加盟,无异于有超强主力资金进入ST股,日后肯定有一波行情。行情能走多久,取决于主力资金逗留多久,也就是说,卖猪肉行业地位的提高,取决于高素质的人能否长期地、源源不断地进入,而不是“滚江龙”,做一把就走。
至于要几百万大学毕业生向陈生学习,那可是忽悠人了,广州出十个“陈生”型“猪肉大王”的话,恐怕猪肉市场这个小池根本禁不住他们施展拳脚。所以万里挑一的人才并非越多越好,天才人物与凡夫俗子要有适当比例,大概在1:10000左右,基本是麻袋与马铃薯的个数之比,一个大麻袋可装成百上千的马铃薯。全是马铃薯和全是麻袋都不行,前者无效率,后者只能负增长。
当1500名硕士直奔猪肉店时,难道没有发现其中隐藏着一个巨大的灾难?只要小学毕业文化就可满足社会需要的职业,让硕士研究生占据,这是多大的社会浪费?从初中到硕士的17年,他们要耗费多少人的精力、多少社会财富?他们牺牲了少年青春期的欢乐、闲暇、愉快而长期处于紧张、恐惧的压力下,最终争来一个高薪“屠夫”的饭碗而沉浸在喜悦中,难道不是一出可悲的社会荒诞剧?其实社会上有许多高中毕业生就能够胜任的工作,却人为地造成只能让硕士生干的荒唐现象。整个社会的人们以精力、幸福、闲暇、富裕为代价进行着普遍而巨大的浪费。更可悲的是面对这种浪费,整个社会无动于衷、束手无策!这是我们民族性格中喜欢“走极端”的个性、习惯、行为方式在学历文凭方面的灾难性表演!
■1500应届硕士竞聘年薪8-10万的“猪肉佬”
提示:
当下的大学毕业生面临着就业艰难的困境,近日,广州一家猪肉连锁店年薪8万聘15名“猪肉佬”,竟吸引了包括香港科技大学、中山大学、华南工业大学、华南农业大学、暨南大学等广州多所重点高校1300名研究生前来竞聘,再加上外省高校研究生发来的网投简历,共有1500多人应聘。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首轮招聘现场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自称中大研究生毕业的小邓卖猪肉一招一式已颇为娴熟
文章提交者:三十六洞人 加帖在图画人生 【凯迪网络】 http://www.kdnet.net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文章提交者:三十六洞人 加帖在图画人生 【凯迪网络】 http://www.kdnet.net
■1948年共产党战胜国民党的原因(三)
( 来源:凤凰网  上海交通大学历史系教授 刘统 )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到了1948年初,共产党熔化改造俘虏兵到什么程度?华野当时总结了经验,叫“即俘、即补、即战”,也就是上午俘虏,中午补充到解放军的部队里,下午就参加作战。国民党怎么也比不过共产党,国民党抓来壮丁以后整训,然后整编,然后上战场作战,这个周期最少大半年,刚打一仗就给共产党送了礼了。这个仗国民党越算越赔。74师是1947年5月在孟良崮被华东野战军歼灭,蒋介石非常伤心,保留74师的番号,在江南重新组建,最后组建成74军, 1948年10月74军拉上淮海战场,到1949年1月陈官庄之战74军再次被共产党消灭了。蒋介石辛辛苦苦训了一年,好不容易上战场了,几天就报销了。共产党用这种方式不断地补充自己的兵源,在一年多之内就跟国民党的兵力达到了相当的程度。所以毛泽东说我军人力、物资的来源主要在前线,就是靠俘虏国民党的俘虏兵、缴获国民党的枪炮来壮大解放军。
当时战争打的相当残酷,淮海战役第一阶段,粟裕的主力跟黄百韬兵团在碾庄打,这是淮海战役第一阶段,打了将近有一个月,结果华野歼灭了黄百韬兵团7万多人,但是也付出了伤亡5万多人的代价。当时华野有一个连报了220人伤亡,一个连满编才120人,由于不断冲锋不断补充兵源,所以伤亡竟超过了满编的人数。粟裕在1949年3月给中共中央写淮海战役的总结,说1948年10月济南战役的俘虏兵到1949年1月打陈官庄时有的已经提升为副排长了。共产党这么大的伤亡,都是靠俘虏兵一拨一拨更换,国民党是打一个少一个,有出没进。这样的话,共产党和国民党的兵力对比变化能不快吗?
大家可能要提问题了,共产党能改造俘虏,国民党怎么不行呢?孟良崮战役之后蒋介石召开高级将领的军事研讨会,他沉痛检讨74师失败的原因,说74师之所以失败最大的失误就是用了共产党的俘虏兵。涟水战役中,74师把涟水打下来,当时守涟水的是华野六纵。六纵被张灵甫俘虏了300多人,张灵甫让共军的俘虏兵当辎重队,拉大炮、拉粮食,蒋介石说绝对不可以这么做,绝对不可以信任共军的俘虏兵,张灵甫说不要紧,不是让他们当战斗部队,他不当回事。孟良崮战役之前,国民党军10个师一线推开向北走,张灵甫自己带的一个师突出了两天的路程,他把主力部队驻在孟良崮,重炮部队安排在山下的垛庄,陈毅、粟裕抓住张灵甫突前两天的战机,一下用六个纵队15万人包围了张灵甫的3万人,扑垛庄的正好是王必成的六纵,俘虏兵一看自己的部队来了,立刻哗变了,张灵甫的炮兵阵地乱套了,华野很轻易地把张灵甫的重炮阵地占领了,掉转炮口向孟良崮山上轰。这时候张灵甫才知道自己犯了一个大错误,孟良崮是一座秃山,寸草不生,炮弹落地溅起的石头就能杀伤一片人。张灵甫最后坚持了三天,74师全军覆没了。陈毅、粟裕看到周边的国民党军围上来了,来不及打扫战场,连夜撤退。孟良崮地区的老乡说,战役打完之后三个月当地的老百姓不敢上山,漫山遍野都是尸首。蒋介石拿这个教训警告国民党,因此国民党用不了共产党办法。而共产党改造俘虏的经验每个野战军都有,抓住俘虏兵怎么办,抓住国民党军官怎么办,办法都是一套一套的。
化敌为我是共产党的一个绝招,共产党能做到什么程度?当年四野的后勤是最棒的,后来我就问四野的老同志,当时四野怎么有那么雄厚的后勤,有军医院,又有军工厂,还有军事院校。四野的老同志说,四野里面的技术人员基本上是日本人,我听了大吃一惊。抗战结束时四野十万大军闯关东,没有带后方,没有带医院,而且八路军那时候也没有医疗设备。四平战役之后大量的军队撤到北满,撤到哈尔滨、齐齐哈尔、牡丹江,那么多的伤员没人治怎么办?四野政治部下了一个九九紧急指示,就地征招医务人员组建军医院。伪满时期东北医院中主要的医生、护士都是日本人。当时四野后勤部长指示干部去接收日本人的医院,把日本人的医生、护士强行征入解放军。当时找到哈尔滨最大一个医院,要名单,从名单里看哪个人是医生,哪个人是护士,然后到遣返日本人的难民营里抓,从火车上向下拖。当时一共征了8000多医生、护士,这些医生、护士一开始是被逼来给解放军治病的,解放军一看怎么给我治病的都是日本人呢?最初在军医院里没有一个日本医生护士没有挨过伤兵打的,这些人忍气吞声。黄克诚一看不行,咱们得讲政策,这些医生护士只要肯为我们工作,不管他们思想是否进步都应该给予优待。共产党的干部吃高粱米,给日本的医生吃大米,共产党的干部没有津贴,但是日本的医生护士按原来的待遇发工资,这样把日本的医生护士都争取过来了,后来这些日本医生护士跟着各个野战军参加了辽沈战役、平津战役、渡江战役、衡宝战役,一直打到海南岛。
除了医生护士之外,还有军工。东北野战军迅速发展成为百万大军,而且华东野战军也需要炮弹,怎么办呢?于是在东北办兵工厂。当时解放军最大的军工基地在大连,大连当时是苏军占领的,国民党去不了,所以解放军在那儿秘密发展军工厂。我们都读过吴运铎写的《把一切献给党》,吴运铎说在东北建立军工厂就是在大连的甘井子,当年在那儿建立了一个炮弹厂。吴运铎说他和吴屏周厂长实验炮弹,有一发没爆炸,他们俩跑过去看,往那儿一蹲炮弹爆炸了,吴屏周当场被炸死,吴运铎受重伤。后来我到实地采访,看了当地军工厂写的厂史,我才知道那是因为我们的技术太差,这是一场严重的安全事故。因为当时我们这些土八路没有正规的金属加工技术,做的炮弹撞针有毛刺不光滑,所以拉不着。最后还是得用日本人,当时把在大连的日本军工技师集中起来,有的是制造火药的专家,有的是做炮弹壳的专家,还有冶炼的专家,把30多个日本专家集合起来构成了大连军工厂的技术骨干。另外,我们国家第一个航校,东北老航校,第一批王牌飞行员,包括后来的空军司令王海上将,都是日本教官教出来的,而且第一批女飞行员也是日本教官教出来的。所以不能不说共产党的思想政治工作厉害,能把日本人都教育成革命战士。
这一段历史原来都是保密的,日本人大批遣返是在1946年,到新中国成立之后1953年又遣返一批日本人回国,其中大部分是我们共产党用的日本人,掩护身份让他们回国。回国的时候让他们把军装都脱下来,把档案都销毁,每个人得的奖章全部都收回。到了90年代,这些日本老兵陆续地回老部队探亲,总政治部下命令,重新做模子,给他们这些四野的日本老战士每个人发东北解放纪念章、平津战役纪念章、渡江战役纪念章,还要加一枚1955年授衔的时候发给营以上干部的解放奖章,重新发给他们。后来我采访这些日本老战士,他们都80多岁了,但是说起话还是40年代解放军的语言。对于解放军在解放战争期间化敌为我的能量、作用是应该刮目相看的。
第三条,共产党能够充分动员群众支援战争,也就是我们所谓的人民战争。一提起这个,大家马上就想到车轮滚滚,当时确实是这样一个宏大的场面。我们正史上都说淮海战役“60万吃掉80万”,60万解放军吃掉80万国民党重兵集团,历史上可以这么说,但是账不能这么算。淮海战役是共产党以少胜多吗?根本不是,而是我们以压倒性的人数优势战胜了国民党80万大军。国民党的将领18军军长杨伯涛在双堆集和黄维一块儿被俘,他被押下战场,后来他在回忆录里写,他看到解放军的后方到处都是老百姓,有的给解放军推车,有的给解放军治伤员,有的给解放军做饭,他说我们在战场上哪儿看到过这种场面,国民党的后勤都是自己办的,自己拿卡车拉辎重,哪儿有这么多老百姓来支援战争?淮海战役先后动员的民工220万人次,加上60万共产党的正规军,你说比国民党的80万人数多了多少?
共产党为什么能够动员这么多的人力物力?最重要的是共产党跟国民党根本区别在于,国民党是一个非常松散的组织,松散到什么程度呢?加入国民党很随便,可以集体入党;但是共产党不一样,共产党的组织渗透到解放区的每一个村庄,没有一点空白,每一个村子里都有党支部、村委会、民兵武委会、妇女救国会,最后还有儿童团,每一个村子里通过这五个组织把每一个老百姓都完全地控制起来,于是出民工都是组织上派的,而且各有分工。共产党能够充分利用民众力量组织起自己的战争机器。淮海战役、平津战役支援前线的民工都超过了百万。
还有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征兵。我们知道国民党主要是靠抓壮丁。有张照片是一个英国记者拍的,一个老头在国民党新兵里寻找自己的儿子。共产党这边都是骑马戴花、光荣参军,事实是否如此?后来我看了一些材料,感觉到人从本性上来说不愿意打仗的,农民更是如此。你看纪录片《人民的胜利》,说翻了身的东北农民在土改中获得了土地,他们志愿参军保卫胜利果实,骑马戴花参军了。后来我想还是不对,农民都是老婆孩子热炕头,分了地、分了房子、分了牲口,你叫他再去打仗,可能吗?从他个人来说是不会愿意的。后来看到一个材料,1948年初中共中央给东北局一个指示,要东北局在半年之内组建100个团的二线兵团补充东北野战军,因为林彪跟陈毅的情况不一样。在辽沈战役之前东北没有打过很大的仗,也没有俘虏过很多的国民党兵,所以毛泽东下令让林彪组织100个团的新兵,这100个团从哪儿来?从翻身农民中来。林彪当时下了一个指示,号召各地干部要当革命的兵贩子。怎么征兵?当时征兵的指标下到各县、各村,这个村里得征十几个兵,村支书、村长就把适龄青年叫到一起教育,这些青年都坐在炕上不说话、不表态,支书派人一个劲儿烧炕,炕上热的坐不住了,终于有一个跳了起来。好,这个算报名了,结果一个一个都跳起来了,就骑马戴花当兵去了。后来我看了张正隆的《雪白血红》,专门有一章“要当革命的兵贩子”,跟我写的一样,说明这不是假的。同样抓壮丁,为什么共产党的兵上战场敢打仗?解放军多打几个胜仗,这些新兵胆子就大了,就变成老兵了,人都是这样磨炼出来的。共产党在动员群众方面确实是有一套。
文章提交者:三十六洞人 加帖在图画人生 【凯迪网络】 http://www.kdnet.net
■1948年共产党战胜国民党的原因(四)
( 来源:凤凰网  上海交通大学历史系教授 刘统 )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共产党动员群众进行人民战争不光是参军,还有更狠的一招。我们都知道1948年上海的日子最不好过,物价飞涨,民不聊生,要粮食没粮食,要煤油没煤油,老百姓在银行前挤兑金圆券。不是蒋介石想让老百姓这样,最根本的问题是物资短缺,没有米、没有布,所以才涨价,所以奸商才囤积居奇。为什么缺?1948年初共产党基本上控制了东北、华北、江淮地区,国民党仅仅控制着长春、沈阳、北平、济南这样的大城市,这是什么含义?也就是全国100%的煤炭资源、80%以上的小麦产区、80%以上的棉花产区全被共产党控制了。解放区当时也知道国民党的物价飞涨,法币、金圆券天天贬值,共产党采取最原始的办法——自然经济,不用货币。农民都是以物易物,拿粮食换鸡蛋,拿鸡蛋换煤油,抵制伪币进入解放区。共产党还规定各种各样的政策,开了几个清单,一个是许出口的清单,一个是不许出口的清单,一个是许进口的清单,一个是不许进口的清单。什么东西许出口?古董、文物可以输向国民党统治区,那年头古董谁要啊?粮食、棉布不许出口。煤油、纸张、药品可以从国民党统治区输往解放区,因为解放区不生产这些东西。而不许进口的东西就多了,奢侈品解放区都不要。这样一下就把国统区捏死了,这才是真正的“农村包围城市”。国民党大城市没有物资来源了还不涨价,还不恐慌?上海最后狼狈到家了,1949年1月蒋介石一下野,上海人就公推杜月笙给毛公写封信,请求用上海的工业品换开滦的煤炭,毛泽东照准,要维持上海,不能让上海崩溃。在蒋介石下野的几个月,上海和唐山的开滦对开轮船,把煤炭拉到上海维持上海人的生计。国民党还不垮?根本没有经济基础了。解放区控制了物资,而且共产党能够控制得如此严密。
共产党占了上海,上海商人又来劲了,不是物资短缺吗,我再涨价。结果陈云到了上海以后打经济上的淮海战役,知道上海的商人喜欢投机,陈云从东北、华北调运大量的粮食、布匹源源不断地往上海运,上海的商人一看大批的物资从公家运过来,敞开肚皮吃,没想到共产党用的是举国体制,用共产党那么大的解放区运那么多的物资进来供应上海,撑死这些商人。商人的资金都是有限的,把资金用完了,囤在仓库里等着涨价,但是共产党的布匹、粮食还是源源不断运进来,价格天天跌,跌到商人受不了的时候只好降价。共产党进上海之后给商人们一个下马威,叫他们知道了共产党的厉害。这不是政策问题,关键还是在于经济基础。共产党能够控制这些经济基础才能够打天下。
最后一条,共产党的情报、渗透、策反无孔不入。在战争年代,情报太重要了,谁有情报来源谁就能打胜仗,这是一个显而易见的道理。国民党输就输在组织太松散,既没有政审也没有档案,无论是什么政府机关、机要部门用人,只要朋友一介绍,那就进来吧。
所以在抗战期间,共产党就利用统一战线、国共合作的机会往国民党里派了大量的地下党、情报人员,那会儿任务是长期潜伏,不到关键时刻不醒。毛泽东转战陕北,当时中央可以走,但是毛不走,毛主席留在陕北,拖住胡宗南,说胡宗南也要听毛主席的指挥。后来有人写回忆录《胸中自有雄兵百万》,毛泽东在陕北坚持了一年多,其实毛是一个很谨慎的人。我参观毛的住处,最深的体会就是毛绝对不会拿自己的生命冒险。前一段我到甘肃哈达铺,毛泽东住的房子有一条小路直通后山,有情况随时可以掩蔽。西柏坡毛主席住的房子离防空洞最近,只要飞机一来一下就能进防空洞。毛泽东为什么敢于在陕北呆着不走?最重要的原因是,当时共产党有一个地下人员熊向晖,是安插在胡宗南身边的共产党情报人员。胡宗南身边的机要秘书是共产党,那还能有什么秘密?熊向晖在胡宗南进攻陕北之前就把作战计划通过情报网传到中共中央,所以中共中央对情况了如指掌,毛泽东就决定不走,转战陕北。毛泽东转战陕北的路线反其道而行之。胡宗南认为毛一定要过黄河,但是毛泽东却往西走,往安塞那边走,跟胡宗南兜圈子,为什么?这也是毛泽东算计好的。当时有这么几个条件,一个是黄土高原,那个地方最大的特点就是缺水,由于大部队一定要找有水的地方宿营,所以胡宗南的部队一出动,今天走几十里地在哪儿宿营是可以算的出来的,也就是必须要找一个有水的村子宿营。毛泽东的小部队昼伏夜行,就可以避开国民党的飞机侦查,而且电台保持静默,就可以避开国民党的技侦侦查。还有最重要的一条是,陕北老乡不会出叛徒,新区的老百姓闹不好就可能出叛徒,这是非常重要的。毛泽东是人,不是神,他是经过充分的酝酿考虑才决定在陕北不走。
先说了共产党的情报工作,下面说说策反。越在关键时刻,共产党在国民党安插的钉子越是发生作用。当时共产党的情报策反系统有完整的组织,为首的是社会调查部,负责的是康生和李克农,下面分到各个野战军的政治部里有敌军工作部,是专门打入国民党的内线;还有城市工作部,专门在城里弄情报的;还有联络部,共产党的地下联络站,送情报的。这三个组织非常严密。解放军最近编了两套大书《中国人民解放军联络工作史》、《中国人民解放军敌军工作史》。1946年3月莱芜战役,当时济南的王耀武让李仙洲指挥三个军与张灵甫南线配合要把陈毅、粟裕包围在沂蒙山区,结果陈毅、粟裕决定先打莱芜。国民党46军军长韩练成跟共产党有关系,他问打起仗来怎么办?我们的联络员就说打起来你就临阵逃脱。韩练成这一跑不要紧,他的一个军就乱套了,李仙洲的三个军一下就都乱套了。陈毅他们的主力部队仅用一天时间就把国民党三个军五万多人全解决了。王耀武听说莱芜战役的消息以后大骂,他*的五万多人一天就完了,我就是放五万条猪也够共军抓一个礼拜的。到关键时刻给你搅乱了,尤其是在战场上,一点办法也没有。过了几年轮到王耀武本人,济南战役打王耀武,我军策反吴化文,吴化文不是王耀武的嫡系,王耀武让他守西线。王耀武在城里,让吴化文在城外,吴化文说这不是拿我当挡箭牌嘛。共产党策反吴化文的老婆,济南战役一打响,他在外围起义了,王耀武外线一下就是一个大缺口,还没有来得及补这个缺口,解放军就开始攻城了,很快就拿下了济南。还有淮海战役开始的时候,把守运河大路的国民党第三绥靖区的副司令长官何基沣、张克侠是地下党,抗战时期就入党了,就是共产党埋在国民党里的钉子,到这个时候他们俩起义了,一下把运河大路让开了。粟裕后来给中央写报告,说战机就是四小时。如果何基沣、张克侠不起义,我们在运河耽误四小时,就没有包围黄百韬的战机了。
甚至在最高层,南京的国防部都有共产党的内线。共产党的情报厉害到什么程度?蒋介石还没撤退到台湾,我们的情报人员就已经到台湾了。当时最大的内线是国民党国防部办公厅的长官吴石。《老照片》公布过枪毙吴石前的一张照片。当时蒋介石到了台湾,国民党可以说是风雨飘摇,我们大量的情报人员已经渗透到台湾了。我看到的攻台准备的资料,一份是国民党军队驻防台湾一览表,还有一份是国民党高级将领在台湾住址一览表,当年国民党已经准备再次逃跑了,而且这些情报人员有的都半公开了,做高官的工作,策动起义,结果朝鲜战争爆发,我们攻台的计划搁浅了。蒋介石反过手来抓共产党,当时中共台湾党的负责人蔡孝乾叛变了,供出200多人,吴石这些人都牺牲了。我们的技侦、破译密码也非常厉害。早在红军时期共产党就有本事破译国民党的密码。后来毛泽东对军委二局的同志非常感激,在西柏坡的时候与他们合影,照片让中军委二局的同志站在中间,表示毛泽东对他们的尊重。当时这些破译密码的专家勤奋到什么程度?国民党的密码技术上非常复杂,但是有一个规律,即按照汉字的古韵排列,天天变化,为了掌握古韵,总参二局有一个干部能把整本的《康熙字典》背下来;还有一个干部为了研究蒋介石国民党军电报,都是文言文的,他专门研究明清的尺牍。谁说共产党里没有人才?
战争是多方面的较量,但是总的结局是有它的必然性。我写《中国的1948年》就是希望给大家提供一些真正的史料,以后我会继续修订补充。看了这本书之后,有网友评论,这本书史料虽然细致,但是还有在五星红旗下立正敬礼的感觉。大家听了我的讲座之后,你们说说,我是应该在五星红旗下立正敬礼还是应该在青天白日旗下立正敬礼?
(完)
文章提交者:三十六洞人 加帖在图画人生 【凯迪网络】 http://www.kdnet.net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永远的“军中情人”
文章提交者:三十六洞人 加帖在图画人生 【凯迪网络】 http://www.kdnet.net
“想到最近中国的学校中发生的一系列怪事,我只有默默地为中国的社会和人民祈祷:什么时候中国社会才能走出愚昧?中国教育才能走上正轨?中国的学生才能比较正常的思维?”——杨师群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种下因总会收获果
□眉伶
有个故事是这么讲的,有个人犯重罪,他去找神父告解,他讲完后就走了。这个神父听完他的告解,知道他犯了罪,可他是神父有为告解者保密的守则。心中有这个秘密让神父很难受,无奈之下神父只好去找另一位神父告解,就这样,城里每一个神父都知道了谁是真正的罪犯。可被抓的不是那个犯罪的,在误抓的那人行刑之时,按传统,得有神父为他祈祷,那个人对神父说他无罪,神父说他知道且每一个神父都知道,但他们不能说,这是他们的职责。神父听了别人的告解是无权说出去的,无论告解之人跟他说了什么。如果神父说出去了,就亵渎了神父这一职责,不会再有人信任神父,也就不会再有人愿意告解,等于也失去了教堂的意义,有罪的人也不愿意再忏悔。
这个故事和我们的价值观是不一致的,从小我们受的教育都是对坏人坏事要举报要检举。在特殊年代更宣扬要大义灭亲,无论是多亲之人,只要做了坏事,就应该去报告。曾经有个杀人狂邱兴华,抓他的时候就是让他的女儿和老婆去喊话的,有亲情把他诱出来才抓获的,这事引起了很大的讨论。其实当时也很困惑,到底人能不能做到如此的大义灭亲?在所谓的义面前,是不是真的能战胜一切的情感和伦理?当有罪之人伏法后,亲人留下的东西,是不是又能抚平?对亲人又是否公平呢?他们无罪却要背负惩罚。这自然不是重点,重点是在于能不能让有罪之人伏法。这事比较特别,毕竟邱犯的罪太重,理所应当的会觉得不管用什么办法,只要能抓到他就行。
最近看到那两女大学生告老师的事,就想到了关于神父的那事。是非、对错、黑白,在我们的教育里还是比较有清晰概念的,当标准定出来以后,凡是跟标准不一致的,被划归为错仿佛也没有可怀疑的余地。其实真正觉得不解的是,谁有裁判别人有罪与否的权力?谁有去给别人定罪的权力?尤其是对于思想和言论这种东西。当别人表达一种观点时,是不是可以去给人定罪?那两女学生有什么权力去认为老师是有罪的而去告发?有人说,对于坏人坏事人人有责,这又回到了开头的怪圈,只要是个人判断别人错了,就都可以去告发。等于告诉我们,我们身边的每一个人都可能是潜在的告发者,说每一个字最好防着成为他人的把柄。另外,如果对某人心存芥蒂,看谁不顺眼,恨不得谁倒霉,那很容易就可以找到他错的地方。这世上没有谁是可以将一切事和所有话做到滴水不漏。进入到这样的人际关系中,我们还要不要求信任和放松呢?
伏尔泰有句名言:“我不同意你所说的一切,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力。”我想,这应该是对人的尊重,也是对自己的尊重。世界很大,思想也很大,虽然有标准可循,但让所有的人都想成一样,表达成一样,要求也太高了。也有人认为那两女学生做得对,认为老师就不该在课堂上讲解那些言论,这对思想教育不利。话又说回来,人在做,天在看,对错人为是可以去定义,也一样可以由人去判断。老师说的不对,有错误的地方,可以反驳他,用事实说服他,我个人觉得,没有人有权力去给他人定罪。那是一件很严重的事,有罪与否,个人没权力去裁定。何况这世上本来有很多东西的确是界线模糊,表达自己的看法,或者只是一种牢骚,那也该是人具有的权力。一件事,一样东西,不可能让所有人都喜欢和认同,为什么就不能容忍他人有自己的想法?
所以想到神父的故事,如果这种事成为常态,那人与人之间的隔膜将会越来越大,因为再没有人知道谁是可以信任的。我不能想像感觉身边没有人再可信任的生活是什么样的。故事里的神父该不该向警方去报告谁是真正的凶手呢?以我们所受的教育来说,估计谁都认为应该的,不该让坏人不受到惩罚,可神父不这么想,他们遵守了他们的职责。
不过我也由衷的羡慕那两个女学生,可以这么可爱,这么直线的思想,这么简单的就得出价值判断。他日,她们敢保证她们的一言一行都附合标准?如果心中出现半点不乐意,有些许牢骚和不该的言论时,也被他人抓了辫子受到惩罚时,会怎么想今日呢?有因就有果,今日的人际关系也是人们经过多年日积月累形成的,今日我们每一个的判断和做法,何尝不是他日后代的因?在挖掘人性中美好的一面时,是不是也别放大宣扬人性中丑恶的那一面?告密是最让人厌恶的一种品性,只会信任这种东西绝迹,让人与人之间的距离结冰。四十年多前已经得到证明了。
【事件回放】
华东政法大学人文学院教授杨师群由于在上《古代汉语》课时批评政府,两名学生因为自己的授课老师讲课内容“严重出格”就到公安局告发其“反革命”罪,当地公安机关竟然予以“立案侦查”。
●杨教授在课堂上的语录:
“关于苏德战争。“在我看来,斯大林是比希特勒更可怕的暴君”、“苏联建立的极权政治极大地影响和破坏了中国传统的和谐稳定的社会模式和当时正在进行的民主革命,把中国革命引入歧途”、“苏联在二战当中的胜利是用人海战术和草菅人命换来的,广大苏联人民为了这个极权政治集团付出了巨大的惨重的代价,可是,却什么也没有得到”、“你们以为苏联的胜利是苏联自己取得的吗?我告诉你们这又是你们教科书编造的谎言。苏联军队当时装备的全是美式武器!”
“朝鲜战争完全是毛泽东对国际形势的误判和为了巩固个人权力进行的一次失败的政治大冒险”、“美国当时根本不想进攻中国”、“我们支持的朝鲜现在是什么样?反对的韩国现在是什么样?这个不就摆明了告诉我们我们当时是正义的还是邪恶的吗?”
“你们过去看的学的历史书完全就是胡说八道,在你们过去的教科书中,中共被描述成抗战的唯一主力,彻底地抹杀了当时的国民政府做出的巨大牺牲。其实在当时,国民政府才是抗战的主力……”。
●我国宪法第41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有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
文章提交者:三十六洞人 加帖在图画人生 【凯迪网络】 http://www.kdnet.net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文章提交者:三十六洞人 加帖在图画人生 【凯迪网络】 http://www.kdnet.net
姑且看之,姑且听之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利好齐聚 本轮反弹沪指最高有望直指2300点
本周以来,利好持续不断涌进,推动A股呈现全线普涨的壮观景象,尤其是蓝筹这一庞大群体以集体劲升方式结束了短期低迷,不同板块还形成有序的轮番强攻局面,这对大盘股指和市场人气势必产生相当大的持续推动作用。预计在机构和游资重新入市的带动下,本轮反弹沪指的目标位可能位于2300点附近。
先看消息面上的利好,主要的有:
首先是国家政策支持股市发展信号明确。温家宝总理周三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了包括稳定股票市场运行,推动期货市场稳步发展,扩大债券发行规模等内容在内的九项金融促进经济发展的措施。
其次是汇金公司坚决出击,11月逆势增持银行股不手软。汇金公司昨日公告,自9月23日至11月28日,已通过上海证券交易所增持建设银行A股股份超过7000万股,而美国银行大比例增持建行股份至19.13%的交易也于11月28日完成过户。根据上交所在8月28日出台的《上市公司股东及其一致行动人增持股份行为指引》,股东在上市公司定期报告公告前30日内,以及上市公司业绩预告、业绩快报公告前10日内不得增持。因为三季度季报的最后公告日期为10月31日,也就是说整个10月份汇金都不可能进行增持。因此市场推断,汇金的后续增持主要发生在刚刚过去的11月。
再次,QFII暗中低吸,为2009年行情提前布局。据11月19日-28日统计数据显示,四大QFII营业部共买入36.34亿元、卖出33.89亿元,资金净流入2.25亿元。其中瑞银证券营业部是做多的主力,8个交易日资金净流入达7.25亿元;而中金淮海中路席位、申万新昌路席位和高华北京金融街营业部席位资金分别净流出1.55亿元、0.1亿元和3.35亿元。可见,后三者流出总额尚不及前者流入额。另据三季度报告显示,深发展、中国铝业、海螺水泥  等周期性行业的蓝筹上市公司受到QFII的青睐;而且,QFII的这种投资偏好在10月得以延续。
最后,在中央扩大内需的政策方针指引下,社保基金以实际行动做出积极响应。上市公司三季报显示,全国社保基金在三季度已小幅加仓。从长期看,社保基金参与收益率较高、回报预期稳定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是非常有助于其实现保值增值的;作为全国人民的“养命钱”,社保基金对资金的安全性有着非常高的要求,而现阶段将“扩大指数化投资规模”,具有非常重要的市场意义:第一,对股指深幅调整后市场的核心资产,特别是指数化产品所对应的核心蓝筹指标股估值水平的相对认可;第二,对中国经济的长期发展前景有信心,同时对2009年国家将进一步持续刺激经济增长有着良好的政策预期;第三,与前期保监会鼓励保险资金直接或间接投资资本市场相类似,本着长期投资、价值投资的自身特点,对市场逐步进入价值区域表明一种态度。
此外再从技术角度看,鉴于深市已经创下反弹新高,表明本次反弹的时间会延续,第一目标位将是9月19日后的高点,沪指的目标位位于2300点附近。而要达到这一目标,未来有两条可选路径:
一是基金等机构拉抬指标股,包括石化双雄和银行股,游资大户跟进;二是基金等机构拉抬指标股,游资大户借机炒作其他概念股,然后集体出货。这两条路径,都意味着未来机构势必要拉抬指标股。这也就意味着本次反弹要达到阶段性目标,必须出台显著利好,让机构对银行股和其他指标股产生兴趣,从而积极拉抬。那么,何时出台利好,游资和机构如何博弈,将成为未来的主要看点。就短线看,游资有将四万亿概念重新炒作的意图,而机构投资者则开始进驻二线蓝筹,并伺机对一线蓝筹发动攻击。
在汇金增持等七大利好之下,有望引爆A股的中级反弹。
【利好一】汇金已增持建行7080万股
【利好二】社保基金11月悄悄增仓百亿
【利好三】深交所规范大小非买卖
【利好四】IPO部分排队企业被劝退
【利好五】纽约股市三大股指强劲反弹
【利好六】央行再出招刺激放贷
【利好七】中国副总理王岐山:千方百计稳定出口市场
文章提交者:三十六洞人 加帖在图画人生 【凯迪网络】 http://www.kdnet.net
●中国一百仕女图(三十二)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孟光】
孟光是几千年来人们心目中的贤妻之典范:姿貌平庸而德行甚好。
后汉时,平陵县有位博学多才之士,名梁鸿,字伯鸾。他安贫不仕,乡人因欣赏他的人品,都想把女儿嫁给他,但他一直拒绝成亲。
同县有一乡绅之女,名孟光、字德曜。她长相平庸,但选婿条件却相当苛刻,年近三十仍未出嫁。其父探其究竟,她答道:“我想嫁与像梁鸿那样的人。”此事传至梁鸿耳中,他回应道:“那她就嫁给我吧!”
结婚时,孟光穿着华美的服装来到梁鸿家。一连七日,梁鸿都不理睬她。孟光实在无法忍受,就下跪问道:“我听说你品格很高,时常拒婚;我亦是如此。如今你好不容易选我为妻,又对我有何不满呢?”梁鸿答道:“你的浓妆及华服都令我生厌!我喜欢与穿布衣插荆钗的女子共同生活。”
孟光恍然大悟。她换下华服卸下浓妆,束发粗服辛勤劳动,梁鸿这才满意。后来,他俩远避到霸陵山中,过着耕读琴歌的神仙般的日子。
而后,他俩又自食其力地游历诸国。其间梁鸿曾做舂米工,每日放工回到家中,孟光必备妥饭菜,将食案举至眉间,奉上给梁鸿。
后人把夫妇相敬如宾形容为“举案齐眉”。即典出于此。
文章提交者:三十六洞人 加帖在图画人生 【凯迪网络】 http://www.kdnet.net
"受惠的人,必须把那恩惠常藏心底,但是施恩的人则不可记住它。" —— 西塞罗
■东莞企业40万资助2009名农民工回家过年
近日,两家企业联合在东莞数地的路边竖起大型户外广告牌,上面写着“帮你回家”等字样,表示欲资助2009名在粤的外地农民工回家过年。消息引起巨大反响,该家企业的3条热线电话被打爆,两天时间里已接到上千个电话。
在广深高速麻涌路口段时,树立着一个大型红底T型灯箱户外广告牌,该广告牌大概有18米长、7米高,看起来颇有气势,黄色的“帮你回家”四个大字在高速路1公里外都能看见。该广告牌内容丰富且非常诱人,上面写着“寻找2009名无钱回家的民工兄弟”,并附上3个回家热线:(020)34750377、34755638和34752230,其后特别注明(限广东地区外省民工,200元/位),并在广告牌最上方的地方写着两个厂家的名字——某某醇XX酿和某某公香辣酱。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炒作善事,还是值得鼓励
□令狐补充
这是一个多事之秋,但社会依然那么感性,人还是在渴求关怀。有一点阳光就灿烂,给一点温暖就激动的事情,就这样在不断发生着。最近,一家白酒企业在广深铁路旁竖起了“帮你回家”的巨型广告牌,“寻找2009名外省农民工”,资助每人200元帮其返乡。顿时让不少人感到温暖,另一些人觉得这是商业炒作。
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其实两种看法都有道理。我要补充的是,这还可以视为一个信号,标志白酒业新一轮冬季促销烽烟已经燃起。
这确实是商业炒作,而且到目前为止很成功。在营销上有一种技巧,叫做事件营销,这就是一个样板。因为有了200元补贴外来工回家的创意,40.18万元没投给媒体,而是投给一个具有高关注度的弱势群体,很符合“把100万的广告做得像1000万”的广告专业追求。叫卖白酒中糅合进善事,透出了人性、温暖、关怀,赢得好感和尊敬把握比较大,也算是在尽企业的社会责任。
只要不犯法违规,商业炒作无罪。但炒作一旦利用了人们的同情心和道德感,就要经得起质疑。也就是说,这样乍看起来颇为高明的营销手段,也可能是双面利刃,不小心就会危及自身。就拿这件事来说,200元对于一个失业者回家的千里之路不无小补,但对于他们经济寒冬中的生计,却是难以为继的杯水车薪。这个炒作,从另一个角度,也可以视为揭了时代和社会的疮疤,难免让某些人不高兴。其次,企业也要谨慎实践自己的承诺,资助有标准吗?寻找和筛选2009个外来工,并不是一个轻松的活。特别要注意的是,不要以价值200元的酒替代现钞,那样未免虚伪了。
看来市场果然是位好老师,白酒业竞争激烈,数十年品牌生死起落无数。这次行善类似古代施粥的白酒企业,看来深谙顺势疗法之道,为了让广告效果昭彰可谓不遗余力,不然,资助人数就不会用那么刻意的2009.聪明有余智慧不足,但其营销思路倒是具有一贯性,比方说它品牌搭了古人的顺风车,这次则搭了一个失业群体的顺风车。虽然不如帮助失业者就业有效,但毕竟是善事,还是值得鼓励的,网友说得对,总比一毛不拔好。相较于近期某公司用研究生卖猪肉作为炒作的噱头,也要高明不少。
在这件富有浓郁商业气息的善事之中,让人感到刺目的,是失业的外来工已经成为启动商业炒作的关键了。众所周知,他们需要的不是回家的路费,而是一份工作,可以熬过这一轮中小企业破产潮。对此,单个的人或者企业,估计都有有心行善,无力回天之慨叹吧。
冬天正朝我们走来,无论是自然界还是经济领域,都有了微微的寒意。广州火车站,提前返乡过节的外来工会越来越多,作为权宜之计,还真希望前去资助返乡路费的企业越多越好。
文章提交者:三十六洞人 加帖在图画人生 【凯迪网络】 http://www.kdnet.net
■圣徒的目光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长征时期的周恩来酷照
“如果没有毛泽东,中国革命之火可能不会燃烧起来;如果没有周恩来,中国的革命可能被烧毁,只剩下一堆灰烬。”——尼克松
文章提交者:三十六洞人 加帖在图画人生 【凯迪网络】 http://www.kdnet.net
“我总是想尝试些与众不同的表现方法。但是这只是为了营造出一个让人激动的气氛,等我开始弹钢琴时,镭射灯就得停下来,我不想有任何东西干扰我的演奏,以及听我演奏的观众。”——马克西姆(Maksim Mrvica )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马克西姆的《出埃及记》
',1)">
《出埃及记》(《exodus》)关于原曲最熟悉的出处自然就是同名电影配乐了,电影“出埃及记”是讲述以色列建国的辛酸历史。本曲其实也不是就出自这个电影,原本就是演奏曲,加了词就做了电影主题歌。
该曲目气势宏大,雄壮,很有悲壮的历史感,熟悉欧美老流行经典的乐迷肯定不陌生。作品足够气魄,只是改编曲给配上了典型的hip hop节奏,本来悲壮的氛围给弄的淡化了不少。
在有关此钢琴曲的MTV中最有名的就是马克西姆版。马克西姆,来自克罗地亚的欧洲新古典王子、钢琴圣手。此曲中马克西姆充分展现他神奇魔幻的诠演才华,让音乐充满的无限的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