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户口迁到苏州流程:数点梅花天地春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7 22:12:09

松经冬不凋,象征节操刚正,《论语》说:“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松是经得起考验、无所畏惧的勇者;竹则不亢不卑,节节向上生长,有不屈的毅力,枝干又空心,是虚心的表征,常被看作不同流俗的雅士;至于梅,迎寒而开,象征坚韧不拔的人格。

古诗文除了“岁寒三友”,又有所谓“花之四君子”,指梅、兰、竹、菊。除上述梅、竹外,兰花色淡香清,多生于幽僻处,象征谦谦君子;菊花清丽淡雅、芳香袭人,能傲霜斗雪,视作淡泊处世的高尚品格。

以梅之脱俗、兰之馨雅、竹之坚贞、菊之淡泊,始成“花之四君子”。四者以梅花列首。梅是蔷薇科李属的落叶乔木,可高达4至10米,树姿苍劲。梅有时指其果,即梅子,一般指花,即梅花,花香沁人,花形似桃花,品种繁多,多于早春先叶而开,原种呈淡粉红或白色,栽培品种则还有紫、红、淡黄,甚至彩斑等花色。

梅花在中国为传统名花,而古往今来咏花的诗词歌赋,以梅为题者甚多。唐人咏梅诗,多写闺怨、传友情及托身世,最传诵的,要算是王维的《杂诗》:“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咏梅之作至宋以后,多写梅的意象之美,或咏其风韵独特,或吟其神形俱清,或赞其秀雅,或颂其节操,传达美的意蕴。其中尤以自号“放翁”的陆游,一生爱梅、咏梅、以梅自喻,称赞梅是“花中气节最高坚”,又说“何方可化身千亿,一树梅花一放翁”(《梅花绝句》),俨然是梅的知音和化身。

陆游还有一首《卜算子·咏梅》:“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这种意境,当然有异于毛泽东的《卜算子·咏梅》所描写的: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南宋女词人李清照有首《临江仙》的咏梅之作:“庭院深深深几许,云窗雾阁春迟,为谁憔悴损芳姿。夜来清梦好,应是发南枝。玉瘦檀轻无限恨,南楼羌管休吹。浓香吹尽有谁知,暖风迟日也,别到杏花肥。”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的李清照,与豪迈见称、慷慨悲壮的南宋词人辛弃疾自是大异其趣。稼轩词的一首《临江仙·探梅》这样写: “老去惜花心已懒,爱梅犹绕江村。一枝先破玉溪春。更无花态度,全有雪精神。剩向空山餐秀色,为渠著句清新,竹根流水带溪云。醉中浑不记,归路月黄昏。”

“更无花态度,全有雪精神”,充满励志,但论哲理,却又及不上唐代黄檗希运禅师的禅诗:“尘劳迥脱事非常,紧把绳头做一场。不是一番寒彻骨,争得梅花扑鼻香?”一般人理解为借梅花傲雪迎霜、凌寒独放,勉励人克服困难、立志成就事业,但其实这是修佛出家人超脱红尘、进入极乐世界的 “悟禅”。

这种“悟禅”境界,那种顿悟的喜悦,又见于唐代比丘尼无尽藏那首 “终日寻春不见春,芒鞋踏破岭头云,归来笑捻梅花嗅,春在枝头已十分。”

总而言之,梅的魅力,不管是文人还是禅师,都被她深深吸引,正如宋范成大说的“梅,天下之尤物,无问智愚贤不肖,莫敢有异议。”梅花在寒天 ,别有一番晶莹玲珑、玉骨冰心的清雅美感,是坚忍贞固的精神象征。明代王圻、王思义父子撰的《三才图会》曾写道:“梅有四贵,贵稀不贵繁,贵老不贵嫩,贵瘦不贵肥,贵含不贵开”,阐述了古人赏梅的美学。

笔者喜研易理,北宋易学家邵康节的《梅花诗》是首预言诗,第十首谓:“数点梅花天地春。欲将剥复问前因。寰中自有承平日。四海为家孰主宾。”此诗最为深得我心。

“剥” 与 “复” 是《易经》两个卦,剥极必复,物极必反,天数茫茫有定理,有前因必有后果。

赏梅而赏出梅花易数,是人生一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