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珠穆朗玛峰记录片:中部龙头之争郑州失落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30 02:16:36

中部龙头之争郑州失落

2011年07月20日

3月8日,《武汉市城市总体规划》通过国务院正式批复,武汉在全国发展布局中的功能定位由以往的“我国中部重要的中心城市”,上升为“我国中部地区的中心城市”。两字之差,意义大不相同。

省委政研室巡视员王永苏透露,今年春节前后,省里多次召开会议,研究郑州的城市定位问题,以及河南战略如何上升为国家战略的问题,并组织专家、学者调研。显然,河南已经意识到武汉在中部6省的地位变高。

3月16日,记者连线了专家、学者,他们中大多数人参加了省里组织的研讨会。在他们看来,“中心城市”并无固定标准,只是一个符号,国务院的批复并不是否定郑州,关键在于郑州要发展,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没有实力就没有话语权。

武汉上位中部“中心城市”,“辐射”作用尚不明显

名词解释:什么叫中心城市?它的作用是什么?

冯德显(省科学院地理研究所所长 博士):特定区域经济的发展,从某种程度上要依靠所属城市之间的竞争。每个城市都希望自己能在竞争中成为“领头羊”,而不甘心做其他城市发展的“配角”。我们应辩证地看,中心城市不像别的,有一个固定的标准,它是一个通俗的说法,主要看一个城市的经济实力及其辐射力、带动作用。

谷建全(省社科院副院长 研究员):放眼全国,中心城市已然成为热词。广州、重庆、郑州、沈阳、西安等均瞄准了“中心城市”。其实“中心城市”只是个符号,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主要靠实力说话,没有实力,就没有话语权。

提问武汉:上升为“中心城市”后,在中部带动力有多大?

王永苏(省委政研室巡视员 研究员):“老大”是一种责任,是一种榜样,它要有凝聚力,更要有辐射力。广州市在吸纳就业、产业转移方面有较强的实力,辐射力也较强,说它是珠三角地区的“老大”是可以的。但中部六省经济之间没有内在的有机联系,是典型的“行政区化经济”,相互之间的辐射带动作用也不强,因而不存在“谁是老大”的问题。况且,中部六省现在的经济发展水平有限,基本处于“吸纳”阶段,“辐射”作用尚不明显。

苗长虹(河南大学黄河文明与可持续中心执行主任 教授):武汉中部地区中心城市的定位,并不是说武汉已能发挥中部地区中心城市的职能了,而是为其下个阶段发展明确了目标和方向。

共谋发展:影响中部六省共同发展的壁垒是什么?

谷建全:这个问题我前几年就在思考,六个中部省份省情各异,从区域发展角度来讲凝聚力不足,共性的东西不多。山西融入了京津唐经济圈,与北京联系最为密切,煤电都供应北京;湖南与珠三角联系紧密;江西号称长三角的后花园;安徽面向上海、南京;湖北身处长江流域,与华东地区联系紧密。而中部经济一体化协作程度相对比较低,联系不紧密。

冯德显:目前中部六省缺乏“全局精神”,在具体产业规划上,中部六省有太多的相同之处,比如郑州、武汉、长沙、合肥,都把汽车产业作为自己的支柱产业。中部崛起要想实现,就必须打破行政区化对经济发展的制约,使资源在更大范围内实现优化配置。先从本省开始,在相对较小的范围内实行统筹发展,然后再逐步扩大范围到省与省之间,最终实现整个中部地区的协调发展。

武汉上升为“我国中部地区的中心城市”

媒体预测中部中心城市,郑州曾经得票最高

解构郑州:发展快但定位不准,应向武汉学习

失落原因:痛失中部龙头之争,并非郑州发展慢

冯德显:实际上,郑州市可以说是省会城市里发展最快的。郑州在上世纪50年代是一个县级市的水平,现在已经是一个特大城市了。郑州失落的关键就是河南和郑州的定位没有定准。这一点,我们应该向武汉学习。

耿明斋(河南大学经济学院院长 博导):郑州和武汉的差距是历史形成的。这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武汉很长一段时间都是区域性中心城市,新中国成立以后,武汉的GDP曾位列全国三甲,一度与上海齐名;第二,在产业支撑的能力上,武汉有武汉重型机床集团有限公司、武汉钢铁集团、武昌船舶重工有限责任公司等,都很厉害;第三,文化内涵、人才聚集能力上,武汉有不少国家级名牌大学、研究机构。

王永苏:去湖北考察,人家省委政研室的同志说,他们城市群最大的缺点是武汉一枝独秀,其他城市太弱了。我们恰恰相反,省会城市太小,缺少真正的龙头城市。客观上,我们的基础没有人家好,总体实力还有点弱。但如果按照现在的速度发展,郑州赶上乃至超过武汉很有希望。

后发优势:郑州包袱小发展空间大,关键还看自身如何发展

谷建全:综合分析,从发展潜力上讲,郑州建市时间较武汉短,但发展迅速,历史包袱较小,城市发展空间较大。从经济腹地上讲,郑州作为中西部地区最大城市群——中原城市群的核心城市,远超武汉城市圈。从支持力度上讲,河南作为第一人口大省和第五经济总量大省,综合实力远在湖北之上。所以,郑州的发展具有武汉不可比的优势。

耿明斋:国务院的批复并不是说一个区域里只能有一个中心城市。另一方面,也没否定郑州,关键在于郑州怎么发展。

苗长虹:在我国的区域经济体系中,中部地区并不是一个完整的经济联系意义上的经济区,而是一个典型的发展政策意义上的政策区域。因此,从经济的控制和辐射能力上讲,在整个中部,要形成一个真正的中心城市是很难的。最有可能的是形成南北两个有竞争又有合作的中部中心,南部的武汉要成为长江中游地区的中心,北部的郑州要成为黄河中下游地区的中心。

武汉也曾像郑州一样失落:武汉在哪儿?

郑州枢纽地位应巩固和提升 建成国际物流中心

谋划郑州:找准全国战略中河南定位,力求和武汉比翼双飞

问题:既然存在差距,我们的努力方向是什么?

谷建全:现在,河南最缺乏一个国家战略。现在多个省份都已由区域战略上升为国家战略,从国家层面上讲,只有进入国家战略,才能争取政策倾斜,谋求国家政策资源。虽然河南行动很早,但进展不顺利。我们现在需要加紧突破,找准全国发展战略格局中河南的定位,既要体现河南的优势,又要起到呼应全国。我们可以加快郑州和开封的融合,在中部打造一个大都市。目前郑州、武汉和长沙之间没有拉开距离,差距很小。如果我们能打造一个大都市的话,成为中心城市也是有可能的。单纯一个郑州的定位想获得国家的批准不太可能,最好,郑州的城市定位能融入河南的整体规划中,这样打捆审批可能性更大。

王永苏:重新给郑州定位是一方面,关键是要痛定思痛,找出武汉和郑州的差距,下工夫把郑州做大做强。实际上,我们缺乏超前的眼光,郑东新区刚起步的时候,我就提过一个建议,把党政机关、大学都搬到东区,由开发商给党政机关建设办公大楼,空闲下来的办公楼置换给开发商搞房产、商业开发,这样花费不了多少钱,东区就成规模了,市区也不那么拥堵了,建成区面积也扩大了,好多省辖市都是那样做的。但建议没有被采纳。

建议:郑州的发展不仅要打中部牌,还要打黄河牌

苗长虹:在全省经济和中心城市的发展上,我们不仅要打中部牌,而且要打黄河牌。在全国战略层面,上海、武汉和重庆围绕长江经济带所形成的联动优势,会强化湖北和武汉未来的竞争力。我们可以从全国层面来谋划大黄河经济带的发展,如果我们不打黄河牌,不能尽快形成大黄河流域东、中、西联动发展的态势,就缺乏准确定位所需要的大地带经济的战略支撑。从定位上讲,武汉是长江中游地区的中心城市,其大的战略依托是长江经济带,其辐射可以覆盖湖北、湖南、安徽和江西,而郑州是黄河中下游地区的中心城市,其大的战略依托是黄河经济带,其辐射范围主要是河南和山西。

王永苏:最近,省里就会出台一个新的郑州的定位,包括提出一个能够成为国家战略的规划,这是我们当前最需要的。如果规划做好的话,将来,就会形成一个区域内两个中心城市比翼齐飞的局面。

结束语:

新定位可能不会马上带来真金白银,但给了武汉一顶“金帽子”,评论认为。

发展才是硬道理;坐而论道远比不上做一点点的实事。

要想富,先修路。这是在农村比较流行的一句话;不知道是否适用郑州。

一个交通拥堵问题,已经困扰了郑州好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