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无碘盐哪里有卖:《香港的另一面》一个左派摄影师眼中的六七十年代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8 14:35:19
蒙敏生(1919—2007)祖籍广东,生于上海,青年时赴香港谋生。1950年代,曾在电影厂短暂工作,因此开始了他的摄影。后来,在不同的公司做普通的雇员,开过快餐小店。他是一个业余摄影者,但摄影是他的生活方式,不间断地记录香港的市井风物,也在摄影棚里拍摄他理想中的社会。他的纪实摄影构成了连续的、弥足珍贵的香港史证,艺术摄影则闪耀着前卫的、理想主义的光芒。直到2005年年底,蒙敏生还平均每周拍摄三个胶卷。



著 者:蒙敏生/摄 颜文斗/编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7年6月
简要目录
代 序 走近蒙敏生(颜文斗)
第一章 断面·断面
第二章 革命·浪漫
第三章 渔民·海洋
第四章 传统·时尚
第五章 孩子·老人
第六章 田园·城市
第七章 劳工·人生
第八章 红色香港
第九章 相望大陆



1980年代,香港新界街头,反对日本篡改教科书签名活动。香港的近代史交织着国仇家恨,在香港高速的现代化进程中,香港民众心底仍然笼罩着被殖民和被侵略的悲情,并择机释放。本年9月18日,蒙敏生到中环日本领事馆门前,参加了纪念九一八事变勿忘国耻纪念活动,在那里呼口号,合唱《松花江上》。当日下午则到三十公里之外的新界西贡拜谒东江纵队港九大队抗日纪念碑。他对儿子说,九一八纪念活动他是“年年参加,一次不落的”。目前尚未从蒙敏生的作品里看到1968年九一八纪念活动的记录,但这张图片可以从另一侧面展示香港民众的爱国之情。



1968年9月24日,香港九龙大角嘴,疲惫的卖水果少女。左上方柱子下还有一个小童睡在水果箱里,大概是姐弟或姐妹同在街头求生活吧。



1968年10月6日——这天是中秋节,蒙敏生和朋友们去爬山,远景就是著名的狮子山。这卷底片的自制片夹上有一段说明:”爬山俱乐部队友于 1968年中秋节日从罗汉塔山,夜攀凤凰主峰。观赏本世纪最后一次中秋月食。领队者钟庸大夫。同行者有孙宝富、蒙敏生等十三人,其中有两名女闯将。“这幅图片中正好是十二个人,蒙敏生作为摄影者不在其中。从中我们看到,当时的香港民众的生活是多元的。即便所谓“左派”,“革命”之余也有其爱好或闲情逸致。



1969年2月18日,香港长洲岛。这天是正月初二,大人小孩都是新衣新装,孩子们在玩自行车,修车人照样出摊挣生活。



约1969年,蒙敏生在香港创作的置景造型摄影—“知识青年和贫下中农”。图中的塑料桶、塑料绳在当时的大陆是十分罕见的,在香港则已经是普通的物件。其实,香港的工业起飞,塑胶工业本是一大门类。



这也是摆拍的香港“左派”组织“搞革命”的情景,画面上的孩子为了不挡着正面的毛主席像而躺在草地上。站着的、坐着的、躺着的、故作严肃的和喜笑颜开的,画面上都有。笑着的青年抱着一个大“喜喜”字,他们在报什么喜呢?大家都在为资本家打工,喜从何来?画面上营造出的“革命”在相当程度上是对大陆“文革”的戏仿,但是他们为本阶层而诉求的动机却是真实的。



1965年,粤剧《山乡风云》面世,剧中女游击队长刘琴由红线女主演。该剧取材于解放战争时期发生在广东四邑地区中共领导的游击队与当地反动武装斗智斗勇的故事,作为经典现代粤剧颇有影响,有“北有《红灯记》,南有《山乡风云》” 之谓。蒙敏生在广州观看此剧后,在广东粤剧院购买了木制手枪,回到香港后拍摄了本照片。



这张人像展现了蒙敏生高超的摄影技巧。虽然她爱的目光投向的是一个西洋的布娃娃,但正是如此,其内涵有了拨动人类共同情感的普适性,整个画面充溢着美好和母性的光辉。这批作品均拍摄于1960年代。



1960年代,大澳渔村一角。海滩上是临水而建的棚屋,左上角处是盐田。大澳渔港被三涌分为两地,纵横的水道和水上棚屋构成这里的独有水乡情境,故有“香港威尼斯”之称。大澳曾是一个主要渔港和驻军乡镇,一百多年来为香港的产盐区,现今仍为宁静的渔村。

 
1970年代初,香港离岛上晒咸鱼的小姑娘。大澳、长州等离岛最为著名的水产是咸鱼和虾膏。



1971年9月,香港长洲岛,造渔船。长洲岛约三平方公里,以渔业经济为主,故造船业发达,全盛时期有船厂、修船厂、桨橹厂二十多家,还有渔丝厂、渔钩厂等渔具业。传统的食品加工则有凉果、咸鱼、虾榚、梅菜等。而今传统生计日渐式微,洲民亦大部分往港岛谋生计,旅游业成为长洲主要经济来源。



1960年代,香港大澳渔港棚屋区。



1969年新春,新界一古村里。



1970年代中期,香港,文府喜宴上合影的青年人。
内涵很传统,衣着很时尚。一色的喇叭裤,是几年后流行于大陆的先声。



1970年代末,港岛卜公码头。卜公码头是香港早期胜迹,建于1901年,是市民夏天乘凉的胜地,1960年代中因填海而被拆除,新卜公码头随即在新填地外建成,但亦于1990年代初消失。



1960年代,渔村儿童。香港贫民阶层的孩子,一般十岁左右,
就要做担水、劈柴、洗衫、煮饭、喂猪和带弟妹等家务。



1960年代,涂鸦的少年。



1960年代,香港街头,两位耳语的老人。



1969年2月,香港大澳,坐在简陋板屋前的老人。
门口的春联是“春风杨柳万千条,六亿神州尽舜尧”,横批是“向阳花开”。



香港是山水城市,城市和田园就在山水之间。



1960年代,香港某避风塘。



1970年代初,“一线天”似的拥挤的居住环境,是香港的一大特点。



1960年代末,从狮子山俯瞰九龙半岛。



1970年代,在街头小吃摊忙碌的摊主。



1970年代,香港的有轨电车,俗称“叮当车”。1904年起,有轨电车便在港岛北部沿海岸线运行,至今有轨电车仍然是香港最具效率及经济实惠的公共交通工具,是世界上仍在服务中的唯一的双层电车车队,每日平均接载二十四万人次的乘客。“叮当车”属于香港草根阶层,还担负着香港的怀旧与文化传承的意义。



rb070625026



1971年,港九劳工子弟学校运动会,富有劳工特点的团体操。



1971年,港九劳工子弟学校运动会。手风琴全部是天津产的鹦鹉牌。



1968年10月,香港某货场码头。如果不加说明,很难看出这是香港。



1968年前后,香港“左派”在香港新界组织活动,懵懵懂懂的儿童被组织起来唱语录歌。



1967年5月1日,广州“人民桥”通车,这是广州珠江河面上第二座桥梁,也是1949年后建造的第一座桥梁。当时广州两大群众组织“武斗”一触即发,因此没有举行通车仪式。



1968年,蒙敏生家眷在广州海珠广场。背后的楼房是二十七层高的广州宾馆,是当时大陆最高的楼房。



1969年前后,广州动物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