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2影评:南怀瑾:世间最难揣摩的就是人心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20:10:46
南怀瑾,被称为当代国学、易学、佛学大师,著名的现代隐士;还有人称之为江湖术士,身上弥漫着江湖气息。他出没于儒、佛、道之间,成为这个虚浮时代里一位旷世贤师。而他常常教诲世人:世间最难揣摩的就是人心,与人相处的学问一生也学不尽,这几乎成为我们处世的无间道了。
  
  而《庄子-人间世》中说:意有所至,而爱有所亡。可不慎邪?也是他常常索引并加以阐述的话题。博学的长者南怀瑾先生,向我们解释这两句话的意义,就是透彻了做人的道理,是人间处世的圣经。揭示了人与人之间的相处,是世上最难的事情;无论夫妻、父母、兄弟还是朋友,越是存在亲密的关系,便越要保持必要的距离,如此,便不会轻易互相伤害,以致让爱丧亡。
  
  据了解,庄子曾有一个奇妙的发现,看着飞进飞出的燕子,他说道:珍禽猛兽害怕人,躲得远远的,人便结伙去深山猎捕它们,这是因为离人类太远;而家畜因完全被人豢养和左右,便可随意杀戮,这是因为离人类太近。但燕子却有特别之处,它就住在人家的屋梁上,却没人去害它,这便是处世的大智慧;而燕子智慧的核心是什么?那就是与人保持必要的距离。
  
  于是,有人把人性喻为丛林,丛林规则也是处世的原则。一种豪猪生长在非洲,身上的毛硬而尖。冬天到了,天气寒冷的时候,它们就聚在一起,互相依靠,借彼此的身体取暖。但是当它们靠近时,身上的毛尖会刺痛对方使它们立刻分开,分开后因为寒冷它们又聚在一起,聚在一起因为被刺痛又分开,这样反复数次,最后它们终于找到了彼此间的最佳距离:在最轻的疼痛下得到最大的温暖。
  
  其实,豪猪的相处距离,对于人类的友情、亲情同样适用。人类其实是一种不能离得太远、又不能离得太近的动物。过于亲近,有时会被刺伤;过于疏远,又感受不到友情的温暖。只有把握好相处的距离,才能让友谊之树常青。唯有燕子摸透了人类的本性,亲近于人又不受人控制,因而燕子便和人相安无事。
  
  这种东方太极式的处世艺术,不但道家,而且在儒家那里,也是互相融通的。孔子曾告诫世人:女人和小人,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怨;而在生活里,对待那些体面的君子,又何尝不是这样呢?孔子也曾告诫弟子: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毋自辱焉。意思是说:朋友有不对的地方,听不进你的建议,但如果你劝告的次数过多,朋友反而还会与你慢慢疏远,甚至变成冤家。所以,南怀瑾的处世之道,是一种江湖通融之道,非一人之述,或一家之说。
  
  据说,孔子曾非常佩服同时代的晏子,因为晏子把交友之道发挥到了极致。他从不轻易与人交朋友,但如果交了一个朋友,就会善始善终。而我们却往往相识满天下,知心能几人?然而,作为杰出政治家、思想家的晏子,却能让友情地久天长。他的要诀就在于:久而敬之。交情越久,便对别人越恭敬有礼,别人也对他越敬重;之所以做到恭敬弥久,就是越是亲密,便越要保持距离。
  
  南怀瑾考察了历史上的奸臣之后,得出了奸臣其实都是为人之道的大家。历史上的奸臣,都懂得意有所至而爱有所亡之妙,所以总是避免碰触君臣相处的禁区,因为即使心怀社稷、一腔忠诚,也难免因一时的劝谏,惹来日后的杀身之祸;明代宦官魏忠贤,便是奸臣为人之道的楷模和代表。他对皇室极尽谄媚之能事,由一个无赖摇身变为九千岁,极受宠信。最后虽不得善终,但也足见其飞黄腾达的经历,却是千古无人居其右。
  
  这便是人们所说的,人性丛林中的忌讳。历史上的唐太宗是一个明君,而魏征也是辅助他经营天下的一代良臣名相。而一心直言进谏、忠心社稷的魏征,虽被李世民引为得失明鉴,最终还是难逃晚年的唐太宗积恨爆发,墓茔被毁,身后也不得安宁,一段君臣佳话,竟为之终断。魏征如此,我们更不能做的比他更好,因此,我们便要懂得人性的忌讳,即使是奸臣使用的伎俩又何妨?
  
  或许有人会认为,懂得意有所至而爱有所亡之妙,只会让人变得狡诈奸猾,不坚持方正之道了;其实不然,人心难测,要想自在做人,必须了解人性与现实。在人性丛林中要小心行走,不要无意中得罪了他人,却浑然不自知,要学会像燕子、豪猪那样为人处世,该避则避,该让则让,这样才能窥透并从容应对,那世事万态与叵测人心。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充满人性丛林的忌讳,因此,稍有不慎,就会尽显危机重重。特别是在现代社会里,每个人都在努力建立一个坚固的自我,以掌握对自己心灵的自主权,并经由外在的行为来检验自我坚固的程度。
  
  若不了解此点,亲情、友情、甚至上下关系,平等关系,都会被打破,甚至会引来杀身之祸。毛-泽-东曾经大肆宣扬批评和自我批评,并称之为共产党的三大作风之一,可是,现在还有谁认为批评和自我批评,是一种人间相处的好办法呢?现代历史证明,所谓畅所欲言,言之不尽,都是政党的捕蝉织网,待那些蝉儿一齐鸣叫,便是他们收网之时,这种教训不能说不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