玛蒂娜希尔大鹏:詹克明:球面太极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19 10:58:20
詹克明:球面太极

——“把玩地球”之四

  放倒地球仪,卸下球体把玩。平举正对南极,从这个不太常见的视角望去可以发现:整个南半球除了正中这块南极大陆以外几乎全是海洋,你只能看到非洲南部尖端,半露的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以及南美洲南端的一块狭长陆地。数据表明,有2/3的大陆都集中在北半球,余下的又多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正对南极方向只能看到南回归线以南部分,故显得眼底清净,所见大陆寥寥。调转球壳正对北极,除了中间空着一大块北冰洋水域(连着邻近的太平洋,大西洋),又几乎全为大陆所包围(难怪神沼克伊在书中称“北冰洋是地球上最大的地中海”)。翻转品衡蓝色“地星”,真可谓半球陆地半球洋。

  据统计,若只看南北纬80°线以内,北半球陆地与海洋面积之比为1﹕9;南半球80°纬线以内就几乎是百分之百的陆地。这不由得让我想起那幅双鱼太极图:黑鱼中间安放一只白眼;白鱼中间又布设一只黑眼。若以陆地为“阳”,海水为“阴”,南半球则是“以阴抱阳”——由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三大洋”围抱的一块南极大陆;北半球则是“以阳抱阴”——由亚洲、欧洲、北美洲“三大洲”拱卫的一洼北冰洋。南极洲与北冰洋分别被布陈为阴中有阳与阳中有阴的两个太极“眼”,整个地球俨然一个立体的“球面太极”。

  打开一部大开本的《世界地图集》,“北极地方”与“南极洲”两幅地图刚好并列于同一开面的左右页。而且这两幅图有着完全相同的“地图比例尺”,极是便于比较。

  给人最突出的印象是——它们不仅形状十分相似,而且面积也大致相等。它们略圆的轮廓几乎都刚好被70°纬度线所包裹,而且在地形的凹凸上也彼此互补得十分妥帖。地理数据表明:北冰洋面积约为1400万平方公里。南极大陆面积(加上大陆沿海冰架)同样也是约1400万平方公里。

  我曾用透明纸描下南极洲地形轮廓图,覆盖在北冰洋上,两者竟然符合得很好:伸出一只长脚的南极半岛刚好落脚在北极狭长的巴伦支海与挪威海边;南极凹进的罗斯海正可被北极的泰梅尔半岛充填。倘若再让格陵兰岛略作“大陆漂移”(从西经50°漂移至西经20°),那简直重合得严丝合缝!

  南极坚实高耸的大陆与北极空凹低陷的海洋,其中心点为何都准确地坐落在地球的轴心线上?而且又为什么彼此形状相似,面积相等?这些现象多年来一直引起专家们的好奇。

  日本南极学者神沼克伊做过很形象的描述:“地球仿佛是一个用黏土做成的圆球。被一个巨人用拳头推了一下,北极点的周边凹陷进去,相应地,黏土从对面被推了出来,因此南极点周边也就突出来了。这就是北冰洋与南极大陆。”当然并没有这样的巨人。如果用小行星代替“巨人拳头”,要想砸出一个1400万平方公里的大坑,那地球早就粉身碎骨,自己也变成亿万颗小行星了。

  “南凸北凹”!这倒让我想起儿时的搅水游戏。当我奋力用手臂快速旋转水桶里的水时,上部水面呈现倒锥形凹陷,水中沉沙却全部旋聚在桶底中央。这多么像地球的北虚南实。但要做到这一点,地轴必须做旋转摆动(拉摩进动)。

  地球果真有这样的陀螺摆动吗?应该有。早在古希腊时代,天文学家就已观测到地球“回归年”的“岁差”(地球从“春分”点每年沿黄道东行一周,复又回到春分点,历时365天5小时48分46秒,谓之一“回归年”。它比“恒星年”短了20分23秒,谓之“岁差”)。这说明地球自转轴确实在做类似陀螺式的绕轴摇摆转动。它每年沿黄道向西逆行约50秒(圆周角)。每25800年完成一个周期。按目前地球自转速度,自打有地球的46亿年中,这种陀螺绕轴摆动周期不过才转了20万圈(当然,早期地球转动至少要比现在快一倍多,旋转圈数也可能翻倍),它会起到这么大的作用吗?

  若考虑到地球大陆的“板块漂移”作用,这应该是可能的。从魏格纳的名著《海陆的起源》所附的六张大陆漂移图中可以看到,在距今3.63亿年前的“上石炭纪”,非洲、南美洲、澳洲以及南极洲均尚未分开,成为一个联合古陆。此时的南极洲尚未进入南极圈;北冰洋也只是个极小的湖。到了距今164万年的“老第四纪”才逐渐形成类似今天的样子。

  还有一张更早的距今5.4亿年的《寒武纪早期地球大陆古地理分布》图,是Briggs在1994年绘制的(见侯先光《澄江动物群》),此时冈瓦纳古陆、劳伦古陆、欧亚大陆多位于南半球。南美洲、非洲、印度、南极洲、澳大利亚还都连在一起,同属于地处南半球的冈瓦纳古陆。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此时南极洲还处在南热带区(与印度、澳大利亚毗邻),它的北端竟然还压在赤道上!你至今还可以在南极洲挖掘到第三纪前期(约3500-6500万年前)的落叶林与针叶林化石。这地球大陆真可谓“三亿年球南,三亿年球北”,浮泛大陆,岂有定乎。

  不要把大地看成石板一块。它们更像是一些漂浮在水面上的大片浮动冰块,不仅易碎,且常常移动。不过才5亿年时间,这大陆就经历了由整块变碎块,从南半球飘到北半球,从赤道沉到南极,如此惊人变化竟然能在短时期中实现,要知道地球已经形成46亿年了,远比这长了十倍时间,这些快速漂移的大陆完全可以在地轴的陀螺进动中,摇动出一个凹陷的北冰洋,同时又沉积出一个凸起的南极大陆来!

  顺便说一下,冈瓦纳古陆的破碎漂移还可解释为什么当今的各大洲、半岛多呈“三角形”地形。闲时尝观宋瓷,从哥窑瓷碗的冰纹开片中可以看到,凡从一个“原点”开裂的碎片大多呈三角形。可以想象,这大地若是从同一块联合古陆的同一点处开裂,这样的“大地哥窑”定会形成诸多三角形大陆,如南美洲、非洲、印度、东南亚洲、乃至北美洲、欧洲……

  25800年!(地轴陀螺进动周期)这个数字让我怦然心动。似乎与古玛雅“计年”数字相关。急忙翻检手头现有书籍,查看古玛雅历法。一本是《玛雅古城——湮没在森林里的奇迹》,另一本是大部头的《墨西哥玛雅文明珍品》(此书源自于2001年在上海博物馆的一次古玛雅文化展览,由该馆精印)。

  古玛雅有三种不同的计年方法:“佐尔金”祭祀历,“亚勃”短年历和“大周期”计年法。

  古玛雅实行20进位制。每20年为1卡年,20卡年为1巴克年(合400年),13巴克年则是“大周期纪年法”的一个“大周期”(400年×13=5200年)。而此时我发现:5个大周期(5200年×5)则是26000年,恰好与25800年这个绕轴摆动周期相近。

  古玛雅的“佐尔金祭祀历”也指向了这个数字。佐尔金历一年有260天(一年13个月,每月20天),而73个佐尔金年(18980天)则构成了一个更大的循环,学者称之为“历法之轮”。绝妙的是73个佐尔金年(260天)恰好等于52个太阳历年,它们都等于一个“历法之轮”的18980天数。而我又发现:500个“历法之轮”(52年×500)就又是26000年!

  26000年是一个极其重要的数字,它与地轴进动周期的25800年竟然只差200年!最初我曾以为这只是一种不足百分之一的“误差”,但继而发现,这所差之年刚好是10“卡年”之数,故古玛雅计年仍旧可以丝毫不差地对此进动周期作出简捷表达——

  地轴进动周期等于:5“大周期”减去10“卡年”!

  古玛雅人习惯用加减日月来弥合天文周期,如用“18个月(每月20天)加五天”来表示——“太阳历年”(365天)。

  古玛雅人特殊的计年方法竟然能够如此顺理成章地推导出一整套从“天”到“万年”周期的计年体系,而且让人不可思议地还得出了“地球-太阳”关联之中一个长达25800年的最大进动周期。这种独特的计年方法显然与他们的“20进位制”有关。现行的“10进位制”源于人们的10个手指。但我深信,古玛雅人特殊的20进位制绝不会简单地源自于他们“手指、脚趾一起数”,应该还有更为深刻的原因。那就是为着创造一种得以精准描述各种天体运动的天文历法,这需要制定一种与之相适应的进位制。采用这种特殊的进位制显然更方便让所有天体运动纳入一个统一的,层层嵌套的完整体系。

  古玛雅的两种历法都指向了地轴岁差的进动周期,足见其天文学十分先进。事实也的确如此,按照墨西哥古玛雅文化学者梅赛德斯·德·拉·加尔萨在《墨西哥玛雅文明珍品》一书中的介绍,古玛雅人计算的“回归年”,一年只相差17.28秒;计算的“月亮周”只相差23.328秒;计算金星的运行周期600年后才相差一天。

  地球真像个雌雄一体的巨生命体,它南凸北凹,同时具有阳具与阴具。尤其是这粗耸的“阳具”对地球自然地理与生态环境竟是如此至关重要,绝对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首先是,它储存了地球70﹪的淡水总量,如果南极的冰全部消融,海平面将会上升70米!实际上,人类可利用的淡水只占世界总淡水量的0.26﹪,有比这大264倍的纯净冰被冻结在南极的冰盖中(北冰洋,格陵兰岛冰盖也储有此量十分之一的冰)。也许是造物主有意留了一手:贪婪的人类哪怕你把江河湖泊全部彻底污染,你也只糟蹋了一个零头。

  南极之所以储存如此之多的淡水,全在于它有大陆“基岩”的坚固支撑。无论你在上面层积了多么厚的冰盖,它都能承受得住。这在北冰洋就完全做不到了。冰的密度只有0.9,若是其中再有裂隙与气泡,实际密度有时就降低到0.6。这样的冰若放到大洋里,几乎80﹪都会沉在水里。故北冰洋的浮冰平均只有三四米厚,殊难增高。

  南极有基岩支撑就大不一样了。苏轼有句极富哲理的诗句:“高处不胜寒”。南极独具“两高”。一是纬度高,二是海拔高。高纬度地区太阳光只能斜射,故得到的辐射能量就少,温度亦低。有大陆基岩承重,冰就可以越积越高。一般中纬度地区,每升高100米,温度约下降0.6℃,而南极几乎是这个值的一倍。值得注意的是,这是一个“正反馈”过程。冰层的积累使冰盖增高,因地势变高又使气温降低更趋极度寒冷,极寒的温度又会凝结更多的水汽而使冰盖更厚。这种“因高而寒,又因寒而更高”的亿万年循环,使得南极得以成为地球上海拔最高的洲。南极洲大陆的平均海拔高度为2600米,比其它六大洲的平均高度要高出1500米。因此南极冰盖的平均厚度可达2450米,最厚处要超过4千米,南极最高峰的文森山为海拔5140米。这使得储存在南极冰的总体积达到3011万立方公里。

  南极洲不仅海拔高,温度低,它那巨大的冰原简直像面镜子,能反射掉几乎全部的太阳光,更使其吸收热量极少。因此它的年平均温度只有﹣56℃,俄罗斯的伯斯塔克(东方号)基地1983年曾观测到﹣89.2℃的最低气温。

  现在可以清楚“太极地球”上这个巨大的“阳凸”对地球人该是多么重要了吧。

  南极与北极如同地球的两只“冷眼”,互不聚头。正像人的双眼隔个鼻梁,彼此不能互视。真可谓:一轴贯两级,南凸对北凹,昼夜不同天,白头不偕老。但也不完全是老死不相往来,还有“燕鸥传书”。北极燕鸥夏天在北极养育后代,北极冬季来临前,举家南迁,穿越地球所有纬线来到南极,刚好又是南极“夏季”,南极冬天来临再去赶往北极夏季。它是地球上见到白天最多的生物,真可称为“极昼鸟”。人类中能全两极者可谓凤毛麟角,但北极燕鸥穿梭两极却是“只只群群年年”。它们同时也是在大自然中唯一看到过北极熊与企鹅的鸟类。

  来源:文汇报 2011年09月17日

责任编辑:春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