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s电视剧都有哪些:“北京精神”不是靠政府发布的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19 18:15:56
叶匡政/文
最近有个新鲜事,北京市发布了所谓的“北京精神”,这精神有八个字:爱国、创新、包容、厚德。据说这八个字历时18个月的提炼,近300万民的票选。新闻似乎想用它的时间之长,和投票人数之多,来说明它的份量和民意。果然《北京晚报》有评论称“这是北京人精神家园的又一丰硕果实”,更是北京人的“最新智慧结晶”。恕我识寡才浅,怎么看也看不出这八个字的“智慧”所在,与常见的企业口号实在没有什么差别。有些大企业的口号,倒比这八个字更像“智慧结晶”。
在我看来,这不过是前些日子闹得火热的城市口号的变种。可能是宜春的“一座叫春的城市”与合肥的“两个胖胖欢迎您”,让“城市口号”变得名声不佳,北京市索性棋高一着,干脆发布所谓的“北京精神”。一个城市大抵是有精神的,但如果是靠地方政府发布告知,确属闻所未闻。这大概也是这个时代才会有的“文化创新”。有人想发布“北京精神”也就罢了,花那么长时间,找到的竟是这八个字,我看不能显示北京有精神,反倒暴露了“北京人精神家园”的贫乏。
很显然,“爱国、创新、包容”六个字,是可以放在任何城市头上的,比如深圳、广州,你能说这些城市不爱国、不创新、不包容吗?“爱国、创新”不去评价它,仅说“包容”这个词,作为一个在北京生活了10多年的外地人,我是深有感触的。这些年北京的“包容”要比广州、深圳做得差得远了,不说房、车对外地人的限购,也不说对地下室和民工子弟小学的清除,仅是发放“居住证”这条,北京就落在了很多城市的后面。这样的城市谈包容,好比葛朗台自诩慷慨一样,是会贻笑大方的。至于“厚德”一词,更是不伦不类。即便当年的秦始皇希望“刻石颂秦德”,也需儒生代劳,因为标榜自己“厚德”,在人们眼中,本身就是无德的象征。
历史上一些著名的城市,确实有它的精神,但这多来自后人的评价,决非来自地方长官的发布和夸耀。说起古罗马,人们会想起那里的竞技场和帝国文化;说起古雅典,人们会说到那里的悲剧艺术和对自由的推崇。中国古代城市也是如此,盛唐长安开放而包容的文化气象,明清苏杭通俗文化的繁盛与隐逸文化的气质。一座城市所谓的精神,不过是指这个城市异于别地的文化个性,或者这个城市的市民共享的独特的文化记忆。
分析这些著名城市的精神,我们会发现除了表象的物质文化,如建筑、服饰、饮食的不同外,更为深层的还是这些城市所奉行的文化价值观的不同。这些文化价值观有的源于文化传统,有的源于宗教文化。比如伊朗首都德黑兰城市风貌展示的是伊斯兰教的宗教价值和文化价值,它与欧洲信奉基督教的一些城市,无论在物质文化、或制度文化层面,都会有巨大差异。再如雅典,之所以能成为名城,是因为它充分承认了个人在城邦中的价值。伯里克利当年有个语录:“要自由才能有幸福,要勇敢才能有自由。”也就是说,雅典的存在,是通过个人对自由和幸福的实现来完成的。当每个人在为自己的目标努力时,也在实现城市自身的精神。
明清之际,中国最有独特精神的城市大概属苏杭了,所以有“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这种说法。从表面上看,苏杭最有名的是这里的娱乐和大众文化,以及“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园林风光。但实质上,这不过是隐逸文化在当地风物人情上的体现。只有拥有了这种隐逸与反叛主流文化的价值观,再来欣赏这里的水态林姿与鸢鱼之乐,才会发现京城建筑“错彩镂金”的俗意。在清代满人看来,江南文化最具汉人特征,对满人刻板严谨的文化来说,这里的城市精神和文化,本身就是一种威胁。
应当说,1949年以后,中国有独特精神的城市,都被慢慢地磨去了棱角。表面上看,这是因现代化的开放性,城市和市民的关系疏远了。但历史地看,城市普遍地失去了精神,还是因为社会价值观的整体缺失。由于历史原因,共和国前30年,社会价值观完全由政府接手管理。用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和革命观念,完全取代了中国社会原本来自传统文化和宗教的一切价值体系。国家意识形态成为社会价值观的唯一合法来源,这30年不仅切断了民众与文化传统及宗教的一切联系,更切断了城市文化的价值来源。20世纪80年代后,政府虽然放松了对社会价值观的管理,但政体仍然在依照原来的惯性运转,国家并没有一个明确的哲学和价值基础,权力和财富便成了一切精神和价值的中心。对于一个没有独特价值观的城市,要想形成自己的城市精神,无疑是一种奢谈。
城市管理者对城市精神所能做的,不过是城市制度文化的建设。城市制度文化,要以唤起市民对城市的认同感为目标,也就是建立一种市民可广泛参与的制度文化,而不只是提出一些大而无当的精神口号。一个城市的市民,如果只把自己当成驯服的臣民,自然对城市事务没有任何参与的热情。最好的城市制度文化当然是实现市民自治,只有市民拥有了绝对的权利,即拥有了自由组织社团和发表对城市意见的权利时,一种符合地域传统的公共生活和文化模式才能逐渐成型。城市精神彰显的是一个城市的内在文化,而文化和精神的形成都是复杂而缓慢的,需要漫长的成长期,决不可能通过搞几个活动、提几句口号,就能一蹴而就。只有当所有市民都对所生活的城市,有了发自内心的自豪和自信,一个城市的精神才有了雏形。
俗话说,穷在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一个城市一旦有了自已鲜明的精神和文化气质,文人雅士自然会把名头送上门来,民众才会自发地表示认同。对城市管理者来说,如何建设一种适合自身城市特点的市民参与制度,最终形成自己的城市文化和精神,才是真正值得考虑的问题。让城市的每一点进步,都能溶进市民感受中,所谓的城市精神才有落脚处。靠几句口号,就想塑造出自己的城市精神,这个做法无疑幼稚了点。
来源:经济观察网
为了你的电脑安全,请只打开来源可靠的网址。
打开网址取消
此链接转自手机浏览器,可能无法打开。
打开网址取消

高远
加为粉丝

打印私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