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似薄荷糖的电影:后六中学:做好常规就是奇迹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19 17:25:06

 

后  六  中  学

 

 

目录:

1、后六中学:做好常规就是奇迹

2、业精于细而成于管

3、抓好常规抓严细节抓实过程

4、素质教育第一步

5、后六中学解决了多少教育难题

6、精神引领  制度引领

 

 

 

 

 

 

 

 

 

 

 

后六中学:做好常规就是奇迹

来源:中国教师报 作者:中国教师报记者 康 丽 翟晋玉

任谁看来,这都是一个奇迹。

  一所普普通通的农村中学,硬件不算好,师资不算强,生源更是一般,甚至一度濒临被拆并之境。但仅仅两年之后,这所农村学校却异军突起,一鸣惊人,成绩从全市排名中等一变为拔得头筹,把很多城市重点学校远远抛在了后面,让无数人目瞪口呆。

  更让人惊奇的是,它严格按照国家规定的课程标准开课,没有延长教学时间,没有额外补课,且副科开齐开足,没有疲惫不堪的师生......"好成绩靠的就是严压狠管"这个颠扑不破的"真理"在这里似乎不灵了。有人开始用"奇迹"来称呼它,但是校长胡建军却说:"这不是武侠小说,没有所谓的绝招和特别的模式。"

  没有绝招,难道就是传说中的"无招胜有招",看似平淡无奇,实则蕴藏无限变化?

  带着这些好奇和疑问,我们来到了江苏溧阳埭头镇的后六初级中学。

  在中国最富庶的苏南地区,看到这样简陋的学校,让我们有些吃惊:两排小小的教学楼,破旧的实验室和食堂,操场更是小得可怜,三个年级不能同时出操:初一的学生已经跑到头了,初三的学生还没动起来。后来,校长胡建军做了一个小小的发明,把一大队转圈跑改成几个队各自成"U"字形来回跑。

  奇迹竟然是在这样一所学校里诞生的?

  面对我们的好奇和追问,胡建军只给出了一个"公式化"的总结:"我们是把常规做好,把细节抓严,把过程抓实。"在简陋的校长办公室里,我们看到墙壁上赫然写着几个大字:"常规+细节+过程=奇迹"。

晨读:学生自觉,教师轻松

  早上7点10分,后六中学的晨读时间。学生在教室里琅琅晨读,有些老师在不足10平米的小食堂悠闲地吃早饭。这里的晨读不用老师进班!那么,晨读质量有保证吗?

  原来,在后六中学,语文和英语两门主科老师每天会把第二天晨读的内容、要求、任务写在黑板上。学校规定,教师不能只笼统规定预习什么,早读要求必须细化为一个个句子、一个个单词,而且更重要的是要有落实,有检查。晨读下课前的五分钟或正课上课前五分钟,老师会予以检查,不合格的学生要在下午第四节自习课上继续补习。要想在五分钟内检查全班的晨读效果确实有困难。经过研究,学校决定,每次抽查几名成绩不太好的学生,督促他们学习。

  细节这个关键词,在晨读"读什么"、"如何检查"上体现得最为深刻。

  当"读什么"、"如何检查"真正落实到位后,即使教师不在教室里盯着,学生也会自觉地读书。这样做的结果,是教师的工作负担减轻了,同时还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培养了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之所以能有这样的结果,是因为后六中学曾将晨读课作为校本课题立项研究,而且是扎扎实实、实实在在地进行了研究。

  提起校本课题,胡建军校长说,曾经有一位教育局的领导到后六中学检查校本教研情况。胡建军汇报说:"我没有书面材料,但您可以到我们的晨读课上转转。"后来,学校的校本教研以其"扎实有效"获得了教育局的专项经费资助。

课堂:不要"看上去很美",要实在的效果

  一所学校的学生成绩好,我们的第一反应往往是"教师水平高"。但后六中学的师资很一般,全校没有一名第一文凭是大本的教师,大多数教师都是中师、大专毕业,然后自修得到本科文凭。

  "关键不是谁来上课,而是课该怎么上,也就是准确把握课堂的定位。"胡建军校长介绍说,后六中学的教学没有什么创新或"重大发明",就是老老实实贯彻教学要求,强调教学内容重在"双基"。比如教学难度按照7∶2∶1划分,后六中学关注的重点就是那个"7",瞄准的主要对象是中下等学生,甚至最后几名学生。

  "45分钟效益的衡量标准,决不是教师在45分钟里教给了学生多少,而应该是教会了学生多少,学生已掌握了多少。有的教师考试后埋怨,这道题我讲了几十遍,学生还不会。事实上这位教师是教了几十遍,很辛苦,很敬业,但仍然没有把学生教会,教懂。"胡建军再次强调了细节的重要性:当你无法"照顾到每一个学生"时,你就去照顾普通学生,尤其是后进生。

  "要么不讲,讲就要讲到位,讲通。""每一点都是一知半解,讲100遍也是没用的。"在胡建军看来,课堂没有那么多高深的理论,就是要注重课堂效益。有的老师在课堂上看似讲了很多,但是不考虑学生的吸收程度和掌握情况,就等于在课堂上不断地制造差生。

  后六中学的课堂没有一些公开课上的热闹新奇和轰轰烈烈,而是非常平凡朴实。课堂太实在了,看上去就不会很美。胡建军对此却很自信:"如果当场测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我们的课堂效果绝对比那些公开课好。"

在45分钟内展示你的才华

  教师"拖堂",这在许多学校都是司空见惯的现象。老师们对此也有着合情合理的解释,比如"一道题没讲完,总不能就这样下课吧"?

  在后六中学,这却不是理由。"向45分钟要效益"是一个深入人心的口号,教师就像一位情绪饱满的演员,只能在45分钟一集的电视剧里展示自己的才华。如果没有演完,意犹未尽,还想"拖堂",那是绝对不允许的。

  "一课时的教学内容用一节半或两节课的时间去完成,还谈什么45分钟的效益?"在胡建军看来,"拖堂"实质是培养了教师的懒散惰性。有些人会说,如果教师教学水平低,质量不过关,多安排几个课时没关系。但胡建军却认为,这种说法其实是坑害了教师,妨害了他的可持续发展。

  当然,一些教师会认为,反正课时有的是,马虎或浪费一节无所谓。胡建军却不这么认为。"初一还好说,课业负担不是很重,老师反复讲,学生分数可能会多几分。可到了初二、初三,随着课程增加,学习的内容多了,任务重了,课时却相应少了,这些老师还想照搬老办法,质量就无法得到保证了,更不要说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胡建军说。  

副科不认真上,就是一种破坏

  不仅不允许"拖堂",在后六中学,主科老师想额外增加点课时,也是不可能的--所有课程都严格遵照学科教学课时安排,一节不多,也一节不少!

  既然增加不了课时,那就占用副科课时吧。这种做法在很多学校非常普遍,尤其是到了快考试的时候,副课被挤占更是家常便饭。

  在后六中学采访时,胡建军校长却不断对记者强调一个词--"副强化"。什么是副强化?"就是副科不认真上,课堂教学松懈,这其实就是一种破坏,破坏学生好习惯的养成。"他甚至认为,课程是否开足开全,是决定一所学校办学和发展方向的问题,来不得半点偏差和马虎。否则,就是剥夺了学生全面发展的权利,就是对下一代人的不负责任,甚至可以说是一种犯罪。

  "如果一个学生这节地理课马马虎虎,他下一节上数学课就会认真吗?"胡建军认为,"教育就是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习惯"。

  副科不仅要开齐开足,还要保证质量。对此,后六中学在制度上采取了措施。学校规定,主科教师不能任教同一年级或同一班级的副科,副科教学的考绩条例与主科教学考绩条例一样严格规范,这就从制度上为保证副科教学质量提供了保障。

  2005年,溧阳市教育督导室负责人来到后六中学进行综合督导评估时,惊异地发现,这所农村中学副科竟然开设得如此之全,教得如此之好,得到了这么多的重视。

  以前,常州中考副科成绩不计入总分,从2006年开始,历史成绩计入总分了。于是有的学校慌了手脚,赶快重新拾起历史课。而此时胡建军却泰然自若,成竹在胸,因为后六中学的副科也是"时刻准备着"。

科学、合理地布置作业才是减负

  早上7点10分开始晨读,下午5点准时下课(有时是4点45分),学生们背起书包回家。没有晚自习,没有补课,如果这是初三学生的作息时间,你会相信吗?在距离后六中学5公里的溧阳市区,哪个校长敢拍着胸脯说自己的学校不补课?在距离后六100多公里的南京,哪个学校敢有这种"革命"举动?甚至在全国,又有几所学校敢这么做?

  但后六中学这样做了,静悄悄的,没有任何张扬。在胡建军看来,他只是遵守国家规定:"国家不让补课,我就不补课,这是再普通不过的事情了。"

  后六中学不补课,却非常重视作业。这里的教师备课有一个显著特点,不仅仅是备教学内容,更要将一半的重心放在备作业上。后六中学的学生作业量受到严格控制,必须"少而精",能让教师及时批阅,教师来不及批阅的作业坚决不允许布置。学生做作业,教师给予评析,学生再进行反思,这是必须完成的一个过程。每次布置作业,年级组长和任课老师会主动协调,保证各学科之间的均衡。 

  与其他学校相比,后六中学的作业不多,初三学生的作业量控制在两个小时,初二学生在一个半小时,初一一个小时。下午第四节自习课,没有任何老师占用,有的学生甚至在自习课上就能完成作业。

  在后六中学,平时练习卷的油印量由教导处把关,课外练习册和教辅资料,每个学生只能订一套。胡建军认为,很多练习册上的题与上课内容难以吻合,题量过多,难度过大,没有针对性,学生做这种作业,只会是恶性循环。但是,后六中学提倡教师要多买几本教学参考书,从中精选、精练、精评,"剪贴"出真正适合学生特点的作业。

  什么叫完成作业?胡建军说:"只要学生认真做了就是完成作业,至于好与坏,要看他的基础情况。如果每道题都问'1+1等于多少',肯定很多学生都能答出来;但如果问'1+1为什么等于2',肯定没有多少人答出来。"针对不同的学生布置不同的作业,才能真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也才能实现真正的"提优补差"。这才是有效的高品质作业。

  在后六中学,作业中的基础题,所有的学生都要完成;有的试题优秀学生仅写出步骤即可,不用算出具体答案,或者直接写出所涉及知识在课本的哪一页、哪一章节也可以,这样能充分节省学生的时间;而最后几道难题,优秀学生必须做,实在不会的学生可以不做。

  "为什么自习课上会有学生开小差,不注意听讲?那是因为拿到的作业他根本不会做。让每个人在课堂上真正有事能做,学生的注意力才会集中。"胡建军说。

  2006年,溧阳市初三模拟考试,后六中学得了第一,老师们在高兴之余也开始担心:学生不上晚自习,作业量又少,中考名次能否保住第一?中考成绩下来,学校的成绩不但没有下降,反而足足提高了30分。

开始就拼命跑,最后还怎么冲刺?

  教育是应该注重过程的,在后六中学,对过程的重视贯穿于教育的整个过程中。

  从初一到初三,重点是哪一个学年?很多学校理所当然地选择初三。胡建军却并不这么看。"在策略上,初三是重点,但初一是基础,初二是关键,同样应该给予重视。"胡建军认为,大家都很关注初三,因此初三的工作只要在战略上把握方向,在战术上一丝不苟,就不会出大的偏差。而初一、二年级较容易被忽视,易产生盲区。管理要从基础、源头和过程抓起,而不能只抓尾巴,否则三个年级就会恶性循环。

  "这跟跑步是一个道理。开始'拼命跑',中途不断掉队,最后还怎么冲刺?不讲科学管理,才会出现初一名列前茅,初二位居一般,初三时大撤退的奇怪倒流现象。"胡建军说。

  用什么来评价这个"过程"呢?是月度考核。后六中学每月召开一次教工会议,对上月考核工作进行回顾和总结,表彰先进,分析得失,同时就改进措施和下个月的具体目标提出要求。校长室要对教职工月考核反馈表中提出的建议或意见逐一解答,对教职工反映的一些问题或矛盾及时进行梳理、引导。比如第一个月的目标是抓课堂,全校师生就全力总结课堂存在哪些问题,提出改进意见;第二个月目标是抓作业,大家再集中对此进行总结、反思和改进。

  一步一步去做,一个方面一个方面突破,培养的不仅是学生的自主学习习惯,还有老师的课堂习惯。而且,月考核为学年度考核减少了不少麻烦。只要把每人一学年10张月考核表往桌上一放,学年工作突出的、一般的或较差的,一目了然。这样不仅避免了各类评估的盲目性,而且消除了很多学校普遍存在的"一个人说了算"的随意和专断。

做实过程中的每一步

  2003年,后六中学的中考排名是全溧阳市第21名。而2004年下半年第一学期结束,期未全市统考,后六中学的初一、初二位居全市第四,初三居第三;2006年初三模拟考和中考成绩,后六中学均位居全市第一。

  这样的成绩,令后六中学的教师至今还觉得有点不可思议,其中包括校长胡建军。他一直强调后六中学真的很普通,只不过是严格按照课程计划开课,脚踏实地做好每一步,结果却创造了"奇迹"。

  而这个奇迹也在当地产生了辐射效应。因为后六中学不靠补课也取得了优异成绩,溧阳市教育局专门下达通知,禁止各校上晚自习及补课。

  一个偶然的机会,镇江市教育局干部到溧阳市学习,听了胡建军介绍的后六中学的经验。出乎意料,胡建军朴实的发言引起了全场的关注。镇江一名老校长两次赴后六中学参观,还专门邀请胡建军去镇江讲课,在镇江掀起了一阵"后六"旋风。去年9月,镇江教育局专门召开了一次针对后六中学的专题研讨。此后,镇江、扬州等周边市区自发来后六中学参观的人愈来愈多。

  面对突如其来的成绩和参观取经者,后六的部分老师难免感觉到压力,害怕这"突然上去"的成绩"跌"下来。于是胡建军特意对全体老师说:"不要太看重这第一,因为任何时候都会有第一名。教学不仅仅要规范,还要科学,我们要做的就是坚持讲科学,规范教学。

  其实,后六中学一直是抱着这种平稳的心态来教学的。当师资、硬件和生源都不如别的学校,学生学习时间又不能靠补课来增加时,他们靠的就是做实过程中的每一步。

  现在,后六中学的成绩上去了,但胡建军依然不温不火,以前怎么做,现在还怎么做。

  后六中学的经验是不是可以学习、借鉴的?胡建军认为,当然可以,它没什么诀窍,就是"把常规做好,把细节抓严,把过程抓实"。可是要真正做到这一点却何其难也。某中学校长坦白地说,他们想减轻老师和学生的负担,可是要彻底取消晚自习,不增加主科课时,心里实在没底啊!于是,这所中学的晚自习虽然取消了,但放学时间却推迟了一个小时。

  不知什么时候,常规的上课成为了超常规,超常规的补课倒成了常规。后六中学所走的道路虽然很平常,但同样需要勇气和胆识。

常规成就了后六中学,成就了本来不算奇迹的奇迹。

 

 

 

 

业精于细而成于管

--溧阳市后六中学精细化管理纪实

溧阳市后六中学地处城郊,校舍陈旧,师资缺编,生源有限,在城市化背景下是一个所谓"灯下黑"的地方。但是,就是这样一所规模不大的原乡镇初中,硬是在优秀教师进城,优秀生源外流,办学条件难以改善的困境中,依靠练就的抓好常规,抓严细节,抓实过程三抓功夫,一步一个脚印,一年一个台阶,创造了令人瞩目的优良业绩。常常有人会问:"我们天天讲精细化管理,到底什么是精细化管理?"后六中学的实践和探索或许能给我们启发。

    走进溧阳市后六初级中学,印象最深的不是漂亮的房子,不是现代化的设施,恰是一些人们难以察觉的细节。

     校园中整洁卫生,地上无纸屑,墙上无印痕,窗上无灰尘,桌上无划痕。其实,在后六初级中学,这样精细管理的闪亮镜子不是一面两面,而是无处不在,天天照见。溧阳市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在对后六初级中学综合督导评估中看到的一些细节使督导组成员深为感动:整齐划一停放的自行车无一上锁,这不是一天两天突击的应景之作,而是数年如一日的坚持;学生用饭盒蒸饭从无丢失、调换的情况;学生在教室里用餐桌上地上从无饭菜剩余盘碗狼藉的现象;学生在课堂上精力充沛,课间活泼大方,出操精神焕发......窥一斑而见全豹,后六初级中学常规管理功力深厚,成效显著,令人信服。

精彩来自细节

    抓严细节是后六初级中学开展学校管理工作的关键。

    早读管理。后六初级中学不规定文科教师一定要坐班,但要求讲究早读课效益。怎么办?他们的做法是明确文科教师的几个规定的动作,强调文科教师前一天放学,必须到班把第二天早读课的学习内容、任务要求布置好,并写在黑板上,到第二天早读下课前的五分钟或是正课上课的前五分钟,进行严格检查。这样有布置,有落实,有检查的做法,既减轻了教师的工作负担,又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内驱力,也改变了学生被动的学习方法,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

    作业管理。平时练习的油印量由教导处把关,课外练习册、教辅用书等资料,每生限订一套,其余全部封杀。学校提倡教师手头多买几本参考书,每天做些筛选、剪贴、翻印的工作,这样布置的作业有针对性、实效性。现成练习册上的题目与上课内容难以吻合,只有自己根据教学内容精选的练习,才最切合自己所教的学生,才最科学合理,最有实效。题量过多,难度过大,或者没有针对性,学生整天钻在作业堆里,效果都不会好。在月常规考核中,学校对学生平时的课业负担要求非常严格,老师布置的作业必须及时批阅,自己来不及批阅的作业坚决不允许布置。布置一道练习,学生就要像考试一样及时地完成一道,教师认真地批改一道,并认真地评讲一道。学校认为,牛吃了草要反刍,学生做了作业,也必须进行反思,教师给予评析,否则就难以消化吸收。布置作业,应在练习的精选、精练、精评上下功夫。去年,学校初三毕业班进入模考复习阶段,有老师担心学校不上夜自习,学生作业量又少,成绩会下降,但结果中考下来,不但没有下降,反而在一个月有序的复习中又有了新的提升。

    课堂管理。在课堂教学上,学校强调教学内容重在双基,教学对象则要瞄准中下等学生,甚至是最后几位学生,从而切切实实地提高45分钟的课堂教学效益。45分钟效益的衡量标准,决不是教师在45分钟里教给了学生多少,而应该是教会了学生多少,学生已掌握了多少。有的教师考后埋怨学生,这道题我讲了几十遍,还不会。事实上这位教师是教了几十遍,很辛苦,很敬业,但就是一遍都没有把学生教会、教懂、让学生弄通。只有树立了正确的45分钟效益观,在课堂上及时做好防差工作,才能真正大面积提高课堂效益。不管三七二十一,在课堂上大量教给学生,灌给学生,不考虑学生的接受程度、掌握情况,从而导致课堂上不断制造差生,再指望到课后补差,结果只能是越补越差,收效甚微。

管理积累经验

    不认真上的副科,实质是搞破坏。课程必须开齐开足,力求上好,这是常规管理的常识。后六初中的课程管理别具一格:学校在开学初进行课职务聘任时,要求同时担任主副科教学任务的老师,主副科跨年级交叉聘任,在30%津贴发放方案里,严格根据课时数的定额工作量操作,在学期考绩上严格按不同课程、不同课时的量和质进行考核,各学科周课时数严格按课程开设的标准分配,做到开齐开足,不任意增减,而且必须上好。学校认为,副科不认真上,课堂教学松懈,课堂纪律松垮,作业马虎,甚至没有作业任务要求,学生养成不良习惯。

    学校规定每门课至少有2位教师兼任,并且副科教学的考绩条例与主科教学考绩条例一样严格规范,这就在课程开齐开足的基础上,切实地保证了史地生等副科的教学质量,贯彻了不仅要开齐开足,而且要上好的原则。去年溧阳市教育督导室到校进行综合督导评估时,评估组在对学校部分副科教学情况进行抽查中,对备课、上课、作业批改的认真程度都给予了高度评价。去年期末副科考查成绩均居全市前十名,而主科考试成绩初一年级总分居全市第八,初二年级总分居全市第六,初三年级在不上夜自习、不加班加点、严格执行课程计划的前提下,总均分居全市第三,到五月份全市初三模考成绩总均分居全市第一。

    随意加班加点其实是害了老师苦了学生。后六初级中学在学科教学的课时安排上,严格按照课程计划的标准执行。学校认为要讲究课堂45分钟效益,就不能随意增加课时。一课时的教学内容用一节半或两节课时间去完成,这实质是培养了教师的赖散惰性,坑害了教师。因为这些教师认为,反正课时有的就是,马虎或浪费一节无所谓,这就导致每节课都不能认真备、认真上。有些老师初一课时多,反复炒,到初二、初三时,随课程增加,课时相应少了,就越来越不会上课,质量越来越得不到保证,甚至越来越差。

    学校制度绝不是"韩信点兵,多多益善"制度虽多,但只是在墙上,在制度汇编的书本上,没用;制度虽少,但是记在心里,管用。目前后六初级中学的制度不多,也不够健全,但教代会通过一条,他们就严格执行一条,杜绝一纸空文的务虚制度。学校认为,一所学校的规章制度,必须切合学校实际,因校制宜,追求"真实"。一个国家也仅只有几百部法律法规,有那么多部门在实施,执行起来尚且困难重重,而一所小小的学校,却要制定厚厚一本制度集,实在令人费解。如果有几项切合学校实际的规章制度,能认真督查到位,从管理需要的角度看就足够了。学校制度绝不是"韩信点兵,多多益善",因为有制度执行不力,甚至不执行,形同虚设,比没有制度还要糟糕。

    在聘任制的实施过程中,后六初级中学坚持实行校内岗位二级聘任,做到因事设岗,因岗择人。每学年度开始,先由校长室聘任教导处和总务处两处室人员,再由校长室会同两处室人员聘任年组长和教研组长,然后由教导处、总务处会同年级组长聘任班主任及年级组任课教师,并报校长室同意,最后由班主任聘任本班任课教师。这种逐级聘任,逐级负责,层层落实的聘任制,既提高了工作实效,又体现了公正、公平、公开的原则,大大地激发了广大教职工的工作内驱力,增强了他们的岗位责任意识、竞争意识和忧患意识,调动了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特别是最后一个聘任环节,班主任聘任课教师,主要是看上学期的工作责任心、敬业精神、团队协调意识以及教育教学质量等。聘任程序到位,聘任过程务实,最后落脚于教师聘教师,使每位教职工都享有聘任和被聘任的权利。正如有的教职工所说,每学年初的岗位聘任,都像一场近身"肉搏战",颇有点"白刀子进,红刀子出"的味道。所以,每学年岗位聘任后,从没有哪位教职工有怨言,即使个别教职工觉得不顺意,也只能埋怨自己平时工作的态度、责任心和能力水平尚未得到领导和同事的认可,也只有在新学期中不断努力工作,做出业绩,争取在下学年的竞聘中提高竞争实力。因为这种竞聘得到了大家的认同,体现了制度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个人情绪也好,人际矛盾也罢,都迎刃而解了。

成功源于过程

    开学初学校提出工作目标。根据各年级基础和实际情况,确定学校三个年级在全市37所初中校中的目标位置。同时,根据各年级学生不同特点和学习任务,初一重点是做好中小学衔接工作,抓学生的行为习惯和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旨在夯实基础。初一只要把学生习惯培养好了,不愁质量上不了。初二随课程增加,学习任务的加重和要求的提高,学生两极分化最严重,年级工作的重点是强化管理,做好课堂教学中的防差补差工作,尤其是防差工作。学校要求教师力求做到"日日清,周周清,月月清",不让学生掉队,谨防学困生队伍的扩大。初三是九年义务教育的冲刺阶段,面临就业和升学的挑战,重点是教育学生树立"一颗红心,两种准备"的思想,抓两头促中间,大面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在策略上,初三是重点,但初一是基础,而初二是关键,因为初三大家都较关注,质量这根弦绷得较紧,因此,初三工作只要在战略上把握方向,在战术上一丝不苟,就不会出大的偏差。而初一、二年级较容易忽视,会产生放松情绪,为此,学校将平时教学督查和校内教研视导的重点就放在初一、二年级。正是因为学校近年来对初一、二年级的管理一着不让,三个年级的教学质量已走上良性循环的轨道。管理应从基础、源头和过程抓起,而不能只抓尾巴,否则三个年级就恶性循环,一个年级都抓不好。

    学期中锁定四个阶段,抓严三个细节。每学期,学校锁定四个阶段,即围绕期中、期末的两次考试,中间穿插两次教育教学情况调研,抓严三个细节:一是考前宣传发动到位,形成良好的学风;二是考试组织到位,形成良好的考风;三是考后分析到位,形成良好的教风,以达到反思、改进和提高的效果。这三个细节中,尤其注重第三个细节--考后的分析。通过分析,总结得失,反思前期工作,促进下阶段的工作。学校采取的措施,就班级层面而言,主要有召开主题班会,每班出好一期专题板报,召开家长会,根据不同层次学生分别召开学生会,班主任和任课教师每次考后必须同每位学生谈心一次等。就学校层面而言,首先是成立领导小组,对各年级进行调研分析,以班级为单位,由班主任主持召集任课教师召开分析会;其次是由校长室与个别落差大的学科教师谈心交流;其三是由教导处对各年级个别薄弱学科组织抽考,弄清薄弱原因,对症下药。这一系列扁平化的举措,旨在通过分析总结,肯定好的做法,改进不足之处,使下一步工作更具针对性、实效性,也有效地防止考后松懈情绪的发生。通过考后交流分析,体会心得,受益匪浅,对下阶段工作目标更明确,措施更扎实,效果更明显。

    给每位教师一个付出与回报的函数公式。实行月考核制,抓好流程管理。推行月考核制度的目的,实际就是加强流程管理。根据期初聘任、逐级负责的制度设计,学校将每级负责人作为考核责任人,把教学常规等方方面面的工作都纳入月考核范围。具体操作上,由本人根据不同岗位的考核表先自评,再由小组考核负责人评估,最后由考核领导小组审核。学校每月召开一次教工会议,对上月考核工作进行回顾和总结,表彰先进,分析得失,同时就改进措施和下个月的具体目标提出要求。月考核结果分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四等,其中优秀比例为20%,月考核奖金20元。到期末,分层级将每月考核情况汇总起来,作为学期考核的一个重要内容。通过抓过程管理,一方面对每位同志负责,不搞平时不管理、秋后算总帐;另一方面这种考核又比较客观,公正、公平、公开,为学年度考核减少了不少麻烦。只要把每人一学年10张月考核表往桌上一放,一比较,学年工作突出的、一般的、较差的,一目了然,避免了各类评优、评估的盲目性,不是谁个人说了算。优秀工作者不是口头上评出来的,而是平时的实绩、过程的考核客观如实地反映出来的。这种机制的确立,使教职工认识到,要争取优秀或先进工作者荣誉,只要靠自己平时努力工作,付出与回报是一个正比例函数关系。月考核强化了常规和过程管理,规范了教师平时的教育教学行为,调动了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促进了教师自身的持续健康发展。

    先天不足后天补,硬件不行软件来。后六初级中学在坚持"办好一方教育,服务一方百姓,成就一代孩子"的办学理念下,从管理的精细化作为切入口,以常规、细节和过程为抓手,不断丰富办学内涵,提升办学品位,在办学条件艰难,设施设备简陋、师资严重短缺的情况下,通过努力实践,学校的内部管理和教育教学质量,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走上了持续快速、科学健康的发展轨道。(周竹生)

 

 

 

抓好常规抓严细节抓实过程

--后六中学精细化管理的实践与思考

编者按:后六中学地处城郊,校舍陈旧,师资缺编,生源有限,在城市化背景下是一个所谓"灯下黑"的地方。但是,就是这样一所规模不大的原乡镇初中,硬是在优秀教师进城,优秀生源外流,办学条件难以改善的困境中,一步一个脚印,一年一个台阶,创造了令人瞩目的一流业绩。常常有人会问:"我们天天讲精细化管理,到底什么是精细化管理?"后六中学校长胡建军的这篇文章作了很好的回答。

   近年来,我们学校在坚持"办好一方教育,服务一方百姓,成就一代孩子"的办学理念下,适时提出"释放潜能,挑战自我;抓住机遇,敢于争先"的口号,引领全校师生员工,进一步激发了他们的内驱力,增强了他们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形成了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开拓进取的工作热情和勤奋好学的学习风气,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发扬团队捆绑精神,形成合力。以此为契机,学校从管理的精细化作为切入口,以常规、细节和过程为抓手,不断丰富办学内涵,提升办学品位,在办学条件艰难,设施设备简陋、师资严重短缺的情况下,通过努力实践,学校的内部管理和教育教学质量,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走上了持续快速、科学健康的发展轨道。

一、管理的宗旨与理念

    在学校管理工作中,我们始终坚持八个字的宗旨:规范科学,求真务实。在全体教职工中,我们一致达成共识:"办学要做到有章可循,管理要做到科学合理,作风要做到严谨踏实,策略要讲究低耗高效。"

二、管理的策略与目标

    在学校的管理过程中,我们做足三个字的文章,那就是在常规方面抓"好",在细节方面从"严",在过程方面求"实"。近年来,在各级领导的关心指导和兄弟校的关注帮助下,经过后六中学全体教职工的共同努力,学校的办学内涵和管理水平,在原有基础上有了进一步的拓展和提升,并努力走上了健康而良性的可持续发展轨道。

三、管理的实践与反思

1、抓好常规是开展学校管理工作的前提

抓好常规就是指常规管理要讲究规范性和科学性。只有管理行为科学而规范,管理工作才能扎实而有效。因此,抓好常规是开展好学校管理工作的必备的前提。

(1)课程必须开齐开足,力求上好。

    课程在教育中处于核心地位,教育的目标、价值主要通过课程来体现和实施。教育改革的核心内容就是课程改革。目前,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下,一般初中学校由于受到许多主客观条件如师资结构不合理,办学条件简陋,观念滞后等限制,在课程的管理上存在着许多难以回避的问题,尤其是受各级各类考试指挥棒的影响,对教育教学质量评价的单一性(过分强调分数),导致了学科教学的畸形发展。

    为此,我认为,抓学校课程的管理,最基本的要求就是做到开齐开足,并力求上好。我校的主要做法是:在开学初进行课职务聘任时,要求同时担任主副科教学任务的老师,主副科跨年级交叉聘任,在30%津贴发放方案里,严格根据课时数的定额工作量操作,在学期考绩上严格按不同课程、不同课时的量和质进行考核,各学科周课时数严格按课程开设的标准分配,做到开齐开足,不任意增减,而且必须上好。我认为,副科不认真上,课堂教学松懈,课堂纪律松垮,作业马虎,甚至没有作业任务要求,学生养成不良习惯。不认真上的副科,实质是搞破坏。况且现在实行新课程,学科知识渗透性强,副科教学不到位也影响主科教学质量(如初三政治中考,就有地理知识的考查内容),制约着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课程开设的规范性和严肃性,是决定一所学校办学和发展方向的问题,来不得半点偏差和马虎,否则,就是对下一代人的不负责任,甚至可以讲是一种犯罪。

    在学科教学的课时安排上,要严格按照课程计划的标准执行。我认为有些学科多加课时,要讲究课堂45分钟效益,就成为一句空话。一课时的教学内容用一节半或两节课时间去完成,还讲什么45分钟的效益?这实质是培养了教师的赖散惰性。有些人还会有这样一种错误想法,某老师教学水平低,质量差,就多安排几课时,以示"关心",还美其名曰"笨鸟先飞",殊不知"愈飞愈笨",其实是坑害了教师,妨害了他的可持续发展。因为这些教师认为,反正课时有的就是,马虎或浪费一节无所谓,这就导致每节课都不能认真备、认真上。有些老师初一课时多,反复炒,到初二、初三时,随课程增加,课时相应少了,就越来越不会上课,质量越来越得不到保证,甚至越来越差。本学年我校师资缺编4个人,另有3位老师都在58岁以上,临近退休,但我们学校着力营造和谐、团结、进取的工作氛围,充分调动3位老教师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他们工作的内驱力,使他们都能从学校大局出发,服从学校工作安排,为学校的发展发挥余热,各担任了两个年级两门副科的教学任务,周课时均在16节以上。由于学校规模小、平行班少,我们在学科教学任务的分配与实绩考核中,都引入竞争机制,规定每门课至少有2位教师兼任,并且副科教学的考绩条例与主科教学考绩条例一样严格规范,这就在课程开齐开足的基础上,切实地保证了史地生等副科的教学质量,贯彻了不仅要开齐开足,而且要上好的原则。去年市教育督导室来校进行综合督导评估时,评估组在对我校部分副科教学情况进行抽查中,对备课、上课、作业批改的认真程度都给予了高度评价。去年期末副科考查成绩均居全市前十名,而主科考试成绩初一年级总分居全市第八,初二年级总分居全市第六,初三年级在不上夜自习、不加班加点、严格执行课程计划的前提下,总均分居全市第三,到五月份全市初三模考成绩总均分居全市第一。所以,我认为严格执行好课程计划,按规律办事,牢牢树立科学质量观,不仅不会影响主科教学质量,反而更能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使学生全面发展的空间更大,可挖掘的潜力更深。

(2)制度必须公正公平,追求真实。

     一所学校的规章制度,必须切合学校实际,因校制宜,追求"真实"。目前我们学校的制度不多,也不够健全,但教代会通过一条,我们就严格执行一条,杜绝一纸空文的务虚制度。我想,一个国家也仅只有几百部法律法规,有那么多部门在实施,执行起来尚且困难重重,而一所小小的学校,却要制定厚厚一本制度集,实在令人费解。如果有几项切合学校实际的规章制度,能认真督查到位,从管理需要的角度看就足够了。学校制度绝不是"韩信点兵,多多益善",因为有制度执行不力,甚至不执行,形同虚设,比没有制度还要糟糕。

    在聘任制的实施过程中,我校坚持实行校内岗位二级聘任,做到因事设岗,因岗择人。每学年度开始,先由校长室聘任教导处和总务处两处室人员,再由校长室会同两处室人员聘任年组长和教研组长,然后由教导处、总务处会同年级组长聘任班主任及年级组任课教师,并报校长室同意,最后由班主任聘任本班任课教师。这种逐级聘任,逐级负责,层层落实的聘任制,既提高了工作实效,又体现了公正、公平、公开的原则,大大地激发了广大教职工的工作内驱力,增强了他们的岗位责任意识、竞争意识和忧患意识,调动了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特别是最后一个聘任环节,班主任聘任课教师,主要是看上学期的工作责任心、敬业精神、团队协调意识以及教育教学质量等。聘任程序到位,聘任过程务实,最后落脚于教师聘教师,使每位教职工都享有聘任和被聘任的权利。正如有的教职工所说,每学年初的岗位聘任,都像一场近身"肉搏战",颇有点"白刀子进,红刀子出"的味道。所以,每学年岗位聘任后,从没有哪位教职工有怨言,即使个别教职工觉得不顺意,也只能埋怨自己平时工作的态度、责任心和能力水平尚未得到领导和同事的认可,也只有在新学期中不断努力工作,做出业绩,争取在下学年的竞聘中提高竞争实力。因为这种竞聘得到了大家的认同,体现了制度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个人情绪也好,人际矛盾也罢,都迎刃而解了。

(3)常规管理必须常抓不懈,始终如一。

    在学生行为习惯的管理上,我们在做好中小学生行为规范衔接工作的同时,制定了后六中学学生一日常规要求,列入班主任的考核条例。每天在值日教师指导下,学生组成一日常规检查考核小组,对发现的管理问题和好人好事,都及时公报。天天如此,常抓不懈,学生一日常规要求最终处处落到实处。如自行车排放秩序井然,中午用餐习惯良好,爱护公物蔚然成风,从无失窃现象等。

2、抓严细节是开展学校管理工作的关键

    精彩来自细节。抓严细节,就是指采取具体的措施和方法,不仅要有认真严谨的工作态度,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更要讲究精细化的操作。因此,抓严细节是开展好学校管理工作的关键环节。在细节问题上,我们历来是从严入手。

(1)在早读课的管理问题上。我们不规定文科教师一定要坐班,但要求讲究早读课效益。怎么办?我们的做法是明确文科教师的几个规定的动作,强调文科教师前一天放学,必须到班把第二天早读课的学习内容、任务要求布置好,并写在黑板上,到第二天早读下课前的五分钟或是正课上课的前五分钟,进行严格检查。这样有布置,有落实,有检查的做法,既减轻了教师的工作负担,又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内驱力,也改变了学生被动的学习方法,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

(2)在作业的管理问题上。只有科学合理地布置作业,才能真正做到增效减负。平时练习的油印量由教导处把关,课外练习册、教辅用书等资料,每生限订一套,其余全部封杀。我们提倡教师手头多买几本参考书,每天做些筛选、剪贴、翻印的工作,这样布置的作业才具有针对性、实效性。洋思经验提倡"教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考试考什么",而现成的练习册是达不到这一要求的,因为一般现成练习册上的题目与上课内容难以吻合,只有自己根据教学内容精选的练习,才最切合自己所教的学生,才最科学合理,最有实效。题量过多,难度过大,或者没有针对性,学生整天钻在作业堆里,效果都不会好。这就好比牛皮筋,长时间拉着,到时松开都收不起来了。又好比抱西瓜,力气小的抱一个,力气大一点的可抱两个,如果硬要每个学生都抱两个或三个,到头来可能打得粉碎,一个都抱不着。在月常规考核中,我们对学生平时的课业负担要求非常严格,老师布置的作业必须及时批阅,自己来不及批阅的作业坚决不允许布置。布置一道练习,学生就要像考试一样及时地完成一道,教师认真地批改一道,并认真地评讲一道。我认为,牛吃了草要反刍,学生做了作业,也必须进行反思,教师给予评析,否则就难以消化吸收。布置作业,应在练习的精选、精练、精评上下功夫。去年,初三毕业班进入模考复习阶段,有老师担心学校不上夜自习,学生作业量又少,成绩会下降,但结果中考下来,不但没有下降,反而在一个月有序的复习中又有了新的提升。

(3)在课堂45分钟效益的管理问题上。在课堂教学上,我们强调教学内容重在双基,要以教学难度的7:2:1中的7为主,教学对象则要瞄准中下等学生,甚至是最后几位学生,从而切切实实地提高45分钟的课堂教学效益。我认为,45分钟效益的衡量标准,决不是教师在45分钟里教给了学生多少,而应该是教会了学生多少,学生已掌握了多少。有的教师考后埋怨学生,这道题我讲了几十遍,还不会。事实上这位教师是教了几十遍,很辛苦,很敬业,但就是一遍都没有把学生教会、教懂、让学生弄通。只有树立了正确的45分钟效益观,在课堂上及时做好防差工作,才能真正大面积提高课堂效益。不管三七二十一,在课堂上大量教给学生,灌给学生,不考虑学生的接受程度、掌握情况,从而导致课堂上不断制造差生,再指望到课后补差,结果只能是越补越差,收效甚微。

3、抓实过程是开展学校管理工作的保障

抓实过程,就是在学校管理的过程之中,持之以恒地抓严抓好各项管理措施,始终如一地落到实处,以达到管理工作实效性和长效性的有机统一。因此,抓实过程是开展好学校管理工作的有力保障。

(1)强化质量目标意识,抓住年级工作重心。

开学初,学校提出五大工作目标,其中教学质量目标定位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大面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根据各年级基础和实际情况,确定三个年级在全市37所初中校中的目标位置。同时,根据各年级学生不同特点和学习任务,初一重点是做好中小学衔接工作,抓学生的行为习惯和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旨在夯实基础。我总认为,初一只要把学生习惯培养好了,不愁质量上不了。初二随课程增加,学习任务的加重和要求的提高,学生两极分化最严重,年级工作的重点是强化管理,做好课堂教学中的防差补差工作,尤其是防差工作。我们要求教师认真借鉴洋思经验,力求做到"日日清,周周清,月月清",不让学生掉队,谨防学困生队伍的扩大。初三是九年义务教育的冲刺阶段,面临就业和升学的挑战,重点是教育学生树立"一颗红心,两种准备"的思想,抓两头促中间,大面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我认为,在策略上,初三是重点,但初一是基础,而初二是关键,因为初三大家都较关注,质量这根弦绷得较紧,因此,初三工作只要在战略上把握方向,在战术上一丝不苟,就不会出大的偏差。而初一、二年级较容易忽视,会产生放松情绪,为此,本学期我们校长室、教导处将平时教学督查和校内教研视导的重点就放在初一、二年级。正是因为我们近年来对初一、二年级的管理一着不让,三个年级的教学质量已走上良性循环的轨道。所以,我认为管理应从基础、源头和过程抓起,而不能只抓尾巴,否则三个年级就恶性循环,一个年级都抓不好。

(2)学期教学锁定四个阶段,抓严三个细节。

每学期,我们锁定四个阶段,即围绕期中、期末的两次考试,中间穿插两次教育教学情况调研,抓严三个细节:一是考前宣传发动到位,形成良好的学风;二是考试组织到位,形成良好的考风;三是考后分析到位,形成良好的教风,以达到反思、改进和提高的效果。这三个细节中,尤其注重第三个细节--考后的分析。通过分析,总结得失,反思前期工作,促进下阶段的工作。我们采取的措施,就班级层面而言,主要有召开主题班会,每班出好一期专题板报,召开家长会,根据不同层次学生分别召开学生会,班主任和任课教师每次考后必须同每位学生谈心一次等。就学校层面而言,首先是成立领导小组,对各年级进行调研分析,以班级为单位,由班主任主持召集任课教师召开分析会;其次是由校长室与个别落差大的学科教师谈心交流;其三是由教导处对各年级个别薄弱学科组织抽考,弄清薄弱原因,对症下药。这一系列扁平化的举措,旨在通过分析总结,肯定好的做法,改进不足之处,使下一步工作更具针对性、实效性,也有效地防止考后松懈情绪的发生。通过考后交流分析,体会心得,受益匪浅,对下阶段工作目标更明确,措施更扎实,效果更明显。

(3)实行月考核制,抓好流程管理。

推行月考核制度的目的,实际就是加强流程管理。根据期初聘任、逐级负责的制度设计,我校将每级负责人作为考核责任人,把教学常规等方方面面的工作都纳入月考核范围。具体操作上,由本人根据不同岗位的考核表先自评,再由小组考核负责人评估,最后由考核领导小组审核。学校每月召开一次教工会议,对上月考核工作进行回顾和总结,表彰先进,分析得失,同时就改进措施和下个月的具体目标提出要求。月考核结果分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四等,其中优秀比例为20%。优秀比例由上学年30%下调为20%,主要是考虑到随着教职工常规工作水平的整体提高,考核要求越来越高,优秀比例过高,会失去考核的竞争性。(我们的月考核奖仅只有20元/月。)到期末,分层级将每月考核情况汇总起来,作为学期考核的一个重要内容。通过抓过程管理,一方面对每位同志负责,不搞平时不管理、秋后算总帐;另一方面这种考核又比较客观,公正、公平、公开,为学年度考核减少了不少麻烦。只要把每人一学年10张月考核表往桌上一放,一比较,学年工作突出的、一般的、较差的,一目了然,避免了各类评优、评估的盲目性,不是谁个人说了算。优秀工作者不是口头上评出来的,而是平时的实绩、过程的考核客观如实地反映出来的。这种机制的确立,使教职工认识到,要争取优秀或先进工作者荣誉,只有靠自己平时努力工作,付出与回报是一个正比例函数关系。月考核强化了常规和过程管理,规范了教师平时的教育教学行为,调动了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促进了教师自身的持续健康发展。

 

 

 

 

 

 

 

 

 

 

 

 

 

素质教育第一步

点题评论

  当前,应试教育无疑仍然是我国基础教育健康发展的拦路虎。

    在"片面追求升学率"的恶性竞争中,对分数的崇拜,代替了对真理和知识的渴求,对应试技巧的热衷,取代了对学习方法和思维能力的关注。各地纷纷采取题海战术,加班加点,拼时间,拼体力。沉重的课业负担和高耗低效的死拼,使学生们弯腰驼背,身体变形。他们几乎没有时间舒展一下自己的身心,甚至"不能自由地呼吸",活生生的人成为书呆子和考试机器,甚至出现了血淋淋的悲剧。

    素质教育的提出正是为了消除这些弊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它强调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学生的自我教育和终身发展打下基础,而不仅仅是学会做题和考试,取得更高的分数。

    自从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各地学校创造了很多素质教育的经验。无论是在课程教学、评价督导、师生关系、学校文化、家校关系方面,还是在办学体制与管理方面,都作出了很多卓有成效的探索。但是在不少学校,素质教育在实践中偏离了原来的目标,甚至出现"素质教育轰轰烈烈,应试教育扎扎实实"的"两张皮"现象。

    素质教育绝不是应试教育的附属品,而是教育生态的根本转变。它首先要求我们杜绝有违教育规律,妨碍学生健康发展、长远发展、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的种种做法,使教育回归本真,真正按教育规律办事。

    以此理解素质教育,我们首先需要对学校的教育教学常规进行重新审视。在这方面,江苏省溧阳后六中学为我们做出了表率。后六中学的经验表明,实现学校教育教学常规的转变,是实施素质教育的第一步。无论素质教育的内涵多么丰富,消除学生的不合理负担,给学生开齐开足课程,扎实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大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素质教育的前提和必然要求。

    当前,把素质教育当作应试教育之外的负担的想法依旧存在,以考试的存在为借口,认为应试教育无法根除的消极想法和不负责任的态度依然存在。杜郎口中学、后六中学等锐意进取的学校已经证明,在当前的客观现实下,实施素质教育,学校大有可为,且责无旁贷!

    当然,素质教育是难的。不是难在它浓缩了教育这个"人类最困难的事业"的所有理想,而是难在我们缺少足够的勇气和毅力去坚持不懈地实行。后六中学的难能可贵和独特价值正在于把单纯的"知"变成了"行",在抓好常规中实现了不平常的奇迹。

    谁都知道,高耗低效的恶性竞争,得到的是一个"共输"的结果。相比中国经济增长模式造成的巨大资源浪费和环境破坏,应试教育的虚假繁荣带来的是更深重的灾难。我们不愿看到,在分数大战的内斗中,千千万万师生的健康成长和幸福被牺牲,民族创新能力匮乏,国民道德衰落退化,国家发展后劲乏力。

    希望所有学校都抛弃借口,担起责任,告别懦弱,鼓起勇气,从教育教学的常规做起,从小事做起,迈出素质教育的第一步。

 

 

〔篇一〕

从课堂到作业都要科学地放弃

    后六中学依然是那个后六中学,不会因为名气大而有任何改变。学校依然简陋,老师依然淳朴。但是校园里却热闹了太多。学校宣传栏的"××,欢迎您到后六中学来",这个前置宾语总是在不停更新,有时一天甚至要招待三四拨来参观的学校、老师。校长胡建军的手机、办公室的座机响个不停,都是要求来后六中学参观学习的学校。有一天,甚至来了将近两百人,几乎是后六中学学生总数的一半。学校的凳子都不够了,参观者就站着听。实在没有办法,学校没有报告厅,没有专门的会议室,只能"转战"到附近的后六小学......

  虽然后六镇不过短短一条道路,但因为参观的人很多,镇上唯一一个像样的饭馆生意最近好了很多,有人戏称,后六中学拉动了当地的经济发展。

  难得的是,来一次不够,有的学校甚至是第二次、第三次来。后六有这么大的吸引力吗?一位校长说,我们就是来看看,农村中学怎么做才能成功;一位校长说,我们就是要多问,问得越仔细越好,一定要把后六中学的"真经"取回去。事实上,不仅仅是这些校长们,抱着与他们同样的想法,我们二度来到后六中学。

作业要懂得科学的放弃

  "只有科学合理地布置作业,才能真正做到增效减负",甚至可以说,在后六中学,减负主要就是减轻作业负担。当然,"减负并不是撒手不管,重要的是科学合理地布置作业,这是一门大学问,也很敏感"。校长胡建军说。

  胡建军曾经去过洋思,对于洋思经验提倡的"教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考试考什么"很赞同。但他承认,现成的练习册是根本达不到这一要求的。上边的教研室主任曾经打电话问胡建军,为什么不订市里统一的练习册。而结果是这个唯一没订练习册的学校,中考成绩依然名列前茅。对此胡建军说,不是统一的练习册不好,而是不适合,与后六的课堂不配套。在后六中学,提倡的是教师多买几本参考书,自己做"练习册"。当然,这些买参考书的费用,学校全部报销。

  在后六中学每个老师的办公桌上,剪刀、胶水是常见的,这是现实版的ctrlC+ctrlV,不过不是抄袭,而是从几本练习册中进行筛选、剪贴、翻印。胡建军个人认为,这本身就是一种备课,只有自己精选的作业才最有实效。

  但是有些老师就是不放心,认为多做一道是一道。但胡建军认为,看到A资料,老师忍不住布置10道题,看到B资料再布置10道题,老师倒是放心了,可是效果呢?学生呢?这是大错特错的举措。这些题目,可能有的是昨天已经学过的,早该布置的;可能有的是明天要学的,不应该提前布置的,这样的作业没有针对性,根本就是不科学。"精选,精练,精评",胡建军一直在不断强调,布置作业也要学会科学的放弃。比如夏天抱西瓜,力气小的抱一个,力气大一点的可以抱两个,如果硬要每个学生都抱两个或三个,到头来可能打得粉碎,一个都抱不着。

     尤其是毕业班,懂得科学的放弃显得非常重要。到了最后复习的阶段,"布置作业"几乎是很多老师使用的"不二法门",但后六中学在月常规考核中,严格控制作业量。一个物理老师布置的作业不多,但布置一道是一道。在初二的时候,这个班上的学生成绩一般,但到了初三,效果出来了,成绩攀升到全市第二。

  今年针对毕业班,后六中学又有了一项新实验。以往溧阳全市的初三学生是星期六补课的,从今年开始,为了防止乱收费,全市初三学生星期六不再补课。不补课了,周末两天该如何度过?后六中学以"试卷"的方式,让学生度过周末。

  为什么要以"试卷"的形式?胡建军认为,只有这样,有试卷,有计时,学生才会有一种氛围,才会重视。其实这张试卷的内容也不复杂,就是本周所学的重点、难点、易错知识点。

  这看上去并不复杂,但问题在于怎么落实。扬州翠岗中学的杜稼锋校长当场对胡建军提出了很多问题。学生回去学一会儿、玩一会儿怎么办?回去请家教帮着做怎么办?打电话问同学怎么办?如果学生抄袭,这样的试卷能起到效果吗?

  对此,后六中学的做法是,为了杜绝抄袭,每个星期一学校出钱雇车,把四个毕业班班主任接过来,在班级门口统一收试卷,然后教导组统一装订,当天晚上学校提供免费晚餐,老师们留下来批改试卷,之后张榜公布。为了防止学生在家作弊,毕业班的老师可以留下学生的电话,周六的时候跟家长、学生沟通一下。家长看到老师打了电话,也会给予重视。与此同时,学校要专门召开家长会,展览出比较优秀的学生的试卷,希望家长看到后,能在家督促孩子,配合老师的教学。

  这个新尝试,虽然在形式上像考试一样规范。但胡建军强调,依然要和日常作业一样,把握一个度,不能增加负担,不能超出学生的能力范围。虽然学校要求学生和家长重视"试卷",但不可能要求每一个学生精神都高度紧张。否则,每个星期都考试一次,学生怎么受得了?

  这样做,尤其是在毕业班,是不是太冒险了?但胡建军认为,如果各个细节、环节抓到位,肯定会有效果。实际上如果这样做,不仅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也解放了老师,让他们有了完整的双休日。"这也是对家长教育习惯的一种引导和培养。"听了胡建军的回答,杜稼锋这样说。

  这种老师、家长、学生三方都受益的事情,目前坚持了一个月。胡建军说:"如果效果不错,以后即使初三重新要补课了,我们也坚决不上。"

高效课堂与自主学习

    后六中学的课堂教学注重实效,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而不是让学生死记硬背。"不管三七二十一,在课堂上大量教给学生,灌给学生,不考虑学生的接受程度和掌握情况,从而导致课堂上不断制造差生,再指望到课后补差,结果只能是越补越差,收效甚微。"胡建军举了个例子:两个农村妇女挖"马兰头"(当地一种野菜),一个妇女看见马兰头,不管三七二十一连泥带杂草一起铲,不一会儿就装满了一筐;另一个妇女则专拣马兰头,半天才装满一篮。第一个妇女看似"高效",但是她的收获中有很多无用的东西,回家后还得花很多时间重新把马兰头挑选出来。显然,后者比前者更有效率。"要学会科学地放弃,不切合学生的再好也没有用。"胡建军强调。

  同样,在课堂上,教师要注重基础,不能繁杂。教师要把知识点归类,把最基本最有效的知识教给学生。从简单的知识开始,让学生有所得。"讲课不在难度而在开放与灵活性上下功夫,要教给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初三年级组长杨丽珏老师说。

  后六中学在课时数的安排上,严格执行了国家规定,没有任意增减。"如果课时数增多,一方面增加教师的工作负荷,另一方面会导致课堂效益降低。每节课就不会认真备,认真上,不利于教师业务水平的提高和能力的培养,反而会产生一种低效甚至无效劳动。"

  在这一点上,教师们的想法和他基本一致。他们认为,与其多增加一节课,还不如多安排一节由学生自习。就连作为毕业班的初三年级,学生自习课安排也较多。这样一来,学生在校自主学习、消化吸收的时间就比较充分。"不留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又怎么能培养出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胡建军以一种自信的语气反问。

  后六中学的老师上课时比较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他们经常让学生改题,让学生自己讲这道题为什么错了,错在哪里。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积极动手动脑、自主学习的习惯,而且锻炼了他们敢说敢讲的勇气。有的老师甚至故意设计一个错误,为学生挖一个"陷阱",让学生"掉"下去。老师不急于自己说出答案,而是让其他学生来找错。

  教初一语文的史国强老师认为,在后六中学,教师在课外对学生自主学习的引导很重要,这是和其他学校的最重要的差别之一。

自主学习更多体现在课外

    在后六中学,学生的自主学习的确更多地体现在课堂以外。"我们和杜郎口中学一样抓课堂,抓学生的自主学习。杜郎口中学的自主学习主要是在课堂上,是'短距离',我们是'长距离',更多的是在课后。"胡建军说,他们主要是在课外的长时间段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自主不是放任自流,而要讲究效益。学校的早读课由学生自主学习,教师不需要到班里监管。但它是有布置,有落实,有检查的,这种做法既减轻了教师的工作负担,又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内驱力,改变了学生被动的学习习惯,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晚自习也是如此,学生虽然不在学校上晚自习,可他们在家一样能自觉学习。胡建军认为,在家上晚自习,能够使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独立作业的良好习惯。在学校上晚自习,则容易造成值班教师拼命上课,挤占学生自主学习空间,学生个人的查漏补缺时间得不到保证,学习效果反而差。

  后六中学的老师在给学生布置作业或测试时,与很多学校流行的做法也不同,他们不撕掉附在后面的答案,而是给学生讲清利弊,为什么要这么做。充分相信学生能够诚实对待自己,独立自主完成。

  自主学习和自我管理能力常常是分不开的。在学生行为习惯的管理上,后六中学制定了学生一日常规要求,列入班主任的考核条例。每天在值日教师指导下,由学生自己组成一日常规检查考核小组,对发现的管理问题和好人好事等及时公布。天天如此,常抓不懈。"绝大多数学生好了,其他少数几个学生会受他们的影响,不知不觉也变好了。"杨丽珏老师说。在后六中学,记者看到,在狭小破旧的食堂里,学生用餐秩序井然。自行车整齐成行且无一上锁,而从无失窃现象。这些只是从侧面看到的学生面貌的一瞥。学生的自我管理和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对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

  记者问了几位初三学生的课业负担情况,比起一般毕业班学生常带着的疲惫和沉重,他们觉得在后六,负担"不算重",作业一般2小时能够完成,有时在放学前就能做完。尽管临近中考,他们依然坚持每周上两节体育课。这使他们保持了健康的身体和良好的精神状态,虽然面对中考难免也有压力,但还是能够保证睡眠时间。

  "不讲科学,拼命死揪是不行的,千万不要做'周校长',学着半夜鸡叫,害了别人,也苦了自己。学校要讲究科学发展观,邓小平说:'发展是硬道理。'我更认为:'科学发展才是真正的硬道理。'"胡建军认为,在素质教育的今天,更要讲究低耗高效策略,苦干与巧干必须有机整合。

〔篇二〕

变"弱师资"为"强师资"

  "体育教师上物理,生物教师上化学,美术老师上政治",这并非天方夜谭,在后六中学,这是活生生的现实。原因很简单:教师缺编。师资是决定一所学校教育教学水平的关键力量!而后六中学就是能变"弱师资"为"强师资",在三流的条件下教出了一流的成绩。"要办好一所学校,提高教学质量,关键在于人力资源。教师是学校的第一资源。"胡建军说。

  管春洪,现任后六中学教导主任,就是这个"体育教师上物理"的典范。师范毕业后,管春洪就来到后六中学教体育。从1999年起,因为学校原来的物理老师调到城里,他临危受命,开始教物理。虽然现在已经是全市物理教学排名前三位的教学能手,但提起当初的日子,管春洪还是有着很多感慨。起初,他跑到市二中、省立中学跟物理名师学艺,后来就自己多琢磨,每天自己给自己加压。就这样,从"心里没底"到"胸有成竹",管春洪愣是身兼"体育"、"物理"二职,两个行当都干得很出色。

  别人非要追问这个物理老师成功的原因,他嗫嚅半天,说不出个一二三,最终憋出了一句话,"没什么方法,就是自己多思考"。"面对一道题目,你是怎么想的,怎么体会的,把这个思考的过程传授给学生。"

  如今,管春洪自己也带徒弟了。

  有这种感受的不仅仅是管春洪,还有数学老师赵兴忠。年仅29岁就已经是年级组长的他,从一个新手到能手,走过的路程比管春洪更短,因为有了制度。制度让"个人成长"成为"捆绑式成长"。

  为了帮助年轻老师成长,后六中学特别设置了"平衡班",新教师和老教师搭伴教学。新教师和老教师各自负责两个班,每个学期班级重新打乱,互相竞争,互相学习。一开始,新教师教学能力不是很强,课堂不是很有把握,连续跟一个班三年,不仅不利于教师成长,学生的成绩也很难保证。而每个学期的重新打乱,学生可以接触到不同的老师,学习到他们各自的优点和特长,成绩也相对能有所保证。"年轻老师有一个成长过程,而这种搭伴教学让我成长得更快。"赵兴忠说。

  每个学期重新分班,这样固然有利于新教师成长,但对学生真的有利吗?会不会弱化师生情感的维系。针对这一点疑问,赵兴忠的"老师",如今也是数学教研组长的杨丽珏认为,其实对学生来说,老师的风格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把课讲清楚,课堂效果是最后的归宿。

  比起别的学校老师,后六中学的老师出去培训的机会不是很多,就是有培训,也大多都是在溧阳市内。虽然缺少"出去"的机会。但学校努力营造一种氛围,为老师们创设一种研修的氛围。组织教师加强理论学习,并纳入常规考核内容,从而提高业务能力。在经费不足的情况下,学校还是努力为教师个人业务水平的提高创造条件。没有太多机会出去听课、培训,他们就在学校里面自己听课,自己总结,进行校本培训。

  在我们的采访过程中,胡建军不止一次批评过当前热闹流行的"公开课"。在他看来,现在的很多"公开课"是一种浪费,是一种高耗低效的做法。那么,什么是真正的公开课?他认为,不应该提前公示,让老师做准备,最多提前一两天让老师备课,然后把所有的老师聚集在一个地方,随机让他们讲课,这样的课堂才是真实的。

  他把这种做法首先在后六中学进行了实践。一个老师在学校上公开课,其老师集体评价,可以说一点好话,但更多的应该是提意见和建议。"并不是成功的东西才有研究的价值,反面的东西更有价值。就像数学中我们常用的反证法,它更有力度。"胡建军说,只有这样做,才是真正去帮助上课老师,他才会学到经验,才会成长。

  新老教师一起上课,老师们集体评课、集体备课。在后六中学,教学不仅仅是个体行为,也是集体行为。更重要的是,这种集体行为在考核上同样得到了体现和承认。胡建军非常强调教师的团队精神,他通过集体评价增强教师的捆绑意识,实行学科捆绑,年级捆绑,奖金捆绑。中考成绩下来,教导处封存。只要总成绩好了,个个教师都是优秀的,不管你是主科副科,不管你是89分还是90分。"好比打排球,没有优秀的二传手,就出不了'铁榔头'"。不简单地以分数论英雄。否则只以1~2分差距排名,评价教师的工作成绩,平时就是强调一百遍团队合作,都只能是徒劳无效,枉费功夫。

  "尤其毕业班教育,更要有全局观念,好比划船,六个人都各自出力,船不一定就会往前走,弄不好会在原地打转甚至翻船。"必须劲往一块儿使,齐心协力才能把船划向前方。胡建军认为,就初中教学来看,师资的强弱,不是制约教学质量的根本的决定性因素。同年级同学科老师只要在捆绑一起,加强集体备课,1+1形成的合力就会产生大于2的效果。

能够留住老师的不仅仅是待遇

  虽然后六中学发展了,但是因为身处农村,还是有一些老师选择到城里去工作。去年,后六中学就遭遇了这样的情况,三个老师想进城参加市区中学的选拔考试,其中还有年级组长。为了留住这三个人,胡建军没少做工作。这三个老师是女老师,胡建军就请她们的丈夫吃饭,分析利弊,跟这些"家属"说,现在学校发展很不容易,还得靠她们,如果没有了这些骨干,学校就等于失去了左膀右臂。听到校长这么说,"家属"们当场高姿态地表示,另一半不走了,继续留在后六中学干。

  当然,这仅仅是学校发展中的小插曲。

  事实上,从后六中学走出的老师是比较抢手的。谈起自己学校的老师,副校长杨文杰用肯定而自豪的语气说:"我们学校的老师都很优秀,教学水平一点都不比城里的差,他们缺少的只是机会。"

  而为了创造让老师获奖、证明自己的机会,胡建军不遗余力地争取各种可能。有的老师讲课质量不行,换别的学校,可能评职称就不用去参加了。但是胡建军坚持,即使讲课水平不高的老师,也要有评高级的机会。他更看重的是一种辐射作用。学校的任何行动老师们都看在眼中,每个人都有成为"弱势"的时候,学校的作用,不是打压老师,而是帮助老师。

  在后六中学,"解放学生,解放老师"是放在一起的。正如"早读课"、"布置作业",培养的不仅仅是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减轻的不仅仅是学生的负担,老师更是一种解脱。此外,更不用说,那些为老师们设置的小细节,比如每天早晚专门有免费班车接送老师上下班的学校每个星期一晚上专门为批改作业老师留的免费晚饭......

  当然,不能不提的还有胡建军这个人。在后六老师的讲述中,我们听到的是一个校长的示范作用有多大。

  2004年,胡建军来到后六中学,整整一年,他没有回家,一直住在后六中学一个偏僻的危房里。为什么住校,胡建军的解释很简单,"一开始必须从最小的细节做起,这样才会培养学生、老师的好习惯"。来到学校后第一次大扫除,有一处地方因为不是水泥地,杂草丛生。值老师扫了扫就想完事,可旁边的胡建军见到了,立即蹲下身去,开始拔起草来。值老师看了,后来跟其他老师嘀咕说,这个新校长做事可真严格。

  "细致"是很多老师对胡建军用的最多的形容词。甚至胡建军班上的学生都说,老师教课好细,甚至都有点"罗嗦"了。但就是这份"罗嗦",这份细致,让老师们在后六中学感觉很踏实。

  随着后六中学的发展,当地教育局对后六有了一些资金照顾。有些人说,把钱用在改善校园上吧,学校太破旧了。但胡建军说:"难看就难看点,我们学校本来就不漂亮,只要卫生搞清楚就好了。关键是先维护老师的切身利益。"他给老师们许下承诺:"过去到现在,是你们成就了后六中学,明天,后六中学成就的是你们--为后六奉献了心血、汗水和智慧的老师。"

〔篇三〕

目标在过程中实现

抓住年级工作重心,实行目标管理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了管理对于学校教育的重要性。对此胡建军有自己独特的理解。"制度关键是落实,再好的制度落实不到位,还是没用。"为此,他借鉴了一些企业管理的经验,实行目标管理。

  开学初,学校就提出几大工作目标,根据各年级学生不同特点和学习任务,初一重点是做好中小学衔接工作,抓学生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的培养,旨在夯实基础。初二年级,随着课程增加,学习任务的加重和要求的提高,学生两极分化最严重,年级工作的重点是强化管理,做好课堂教学中的防"差"补"差"工作,尤其是防"差"工作。要求教师借鉴洋思经验,力求做到"日日清,周周清,月月清",力争不让一个学生掉队,谨防学困生队伍的扩大。初三是九年义务教育的冲刺阶段,面临就业和升学的挑战,重点是通过对学生进行理想、目标、前途教育,激发他们的内驱力,抓"两头"促"中间",大面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与许多学校的想法和做法不同,胡建军认为,在策略上,初三是重点,但初一是基础,而初二是关键。因为初三大家都比较关注,质量这根弦绷得最紧,因此,初三工作只要在战略上把握方向,在战术上一丝不苟,就不会出大的偏差。胡建军认为,正是因为学校近年来对初一、二年级的管理没有松懈,学校三个年级的教学质量才走上了良性循环的轨道。从初一到初三,越往后学生的后劲越足,潜力越大。  

实行月考核制,抓好过程管理

  教育目标的达到是在教育过程中实现的。胡建军特别强调了过程管理的重要性。"抓实过程,就是在学校管理的过程之中,持之以恒地抓严抓好各项管理措施,始终如一地落到实处,以达到管理工作实效性和长效性的有机统一。抓实过程是开展好学校管理工作的有力保障。"

  推行月考核制度的目的就是加强过程管理。后六中学根据期初聘任、逐级负责的制度设计,将每级负责人作为考核责任人,把教学常规等方方面面的工作都纳入月考核范围。具体操作上,由本人根据不同岗位的考核表先自评,再由小组考核负责人评估,最后由考核领导小组审核。学校每月召开一次教工会议,对上月考核工作进行回顾和总结,表彰先进,分析得失,同时就改进措施和下个月的具体目标提出要求。

  月考核结果分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四等,其中优秀比例为20%。到期末,分层级将每月考核情况汇总起来,作为学期考核的一个重要内容。月考核制的实行产生了多方面的效果。一方面,对每位教师负责,不搞平时不管理,秋后算总帐;另一方面,这种考核比较客观、公正、公平、公开,为学年度考核减少了不少麻烦。避免了各类评优、评估的盲目性和个人专断带来的弊病。"这种机制使教职工认识到,付出与回报是一个正比例函数关系。学校的优秀工作者不是口头上评出来的,而是平时的实绩、过程的考核客观如实地反映出来的。"以月考核为抓手,有优秀过程的考核,优秀结果也就水到渠成。

推进民主管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

    民主管理是实现管理目标的重要制度保证。

    "在后六中学,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是一种合作者的关系,在常规管理工作中要求教师做到的,从校长室到各年级教研组长,各层面的管理人负责人,首先要以身作则,从自身做起。"胡建军说,在月考核中,任何管理者首先被看作是一名普通教师,接受学校各方面常规考核。如校长的教学常规由所在学科的教研组长考核,平时的出勤等其他常规由所在年级组长考核。

  不仅如此,在月考核自评表中,后六还设计了教职工对学校工作建议的栏目。月考核表汇总后,由校长室认真审视教职工提出的建议,有益的建议积极采纳,不合理的或是学校暂时不能采纳的建议,由校长及时与教职工沟通交流。到期未,对各位教职工提出的对推进学校工作有积极作用的建议,由工会组织评选先进个人。这就充分调动了教职工参与学校民主管理的主人翁意识。史清妹、芮国平等教师提出的集体备课、增强学生课外阅读量、取消早晨打扫卫生等建议,被学校积极采纳。这些措施的实行对平时学校工作起到了监督作用,使学校工作少出偏差失误。并且,把平时教职工中的一些意见和矛盾解决在萌芽状态。

不仅要"管",更重要的还要"理"

    在管理上,不仅要"管",更重要的还要"理"。"'理'就是在'管'的基础上,还要指导好、引导好、疏导好。只'管'不'理',学校工作就难以理顺,很容易产生矛盾。如何'理',相互沟通、相互理解是关键,以诚相待、推心置腹是沟通的桥梁和纽带,以身作则,从小事做起,是提高管理水平的源头活水。"胡建军认为,言教不如身教,讲得多不如做得多。管理是底线,不是要压人,而是要育人。

  胡建军总结出了5句管理心得:"管人要管心,管心要知心,知心要关心,关心要真心。""精神引领和高尚人格魅力的感召,是办好一所学校的灵魂所在。"两年多来的校长工作,胡建军遍尝了酸甜苦辣。使胡建军最感到欣慰的不是领导的鼓励和表扬,而是老师们在背后经常议论的一句话:"校长天天这样做,我们要不认真做或做不好,也实在不好意思了"。

  "管理一半是科学,一半是艺术,竞争优势归根到底是管理的优势,而管理的优势则是通过管理的精细化来体现出来的。一心渴望奇迹,追求奇迹,奇迹却无影无踪;甘于平淡,认认真真做好每件小事,一丝不苟地抓严每个细节,奇迹却不期而至。"这是胡建军两年来在学校管理工作中感悟至深的一句心里话,也是他领导下的后六中学平凡而神奇的历程之真实写照。

 

 

 

 

 

 

 

 

 

 

 

 

 

后六解决了多少教育难题

  自从本报推出《后六中学:做好常规就是奇迹》报道以来,天津、河北、山东、江西、安徽、浙江、以及江苏省内的徐州、扬州、常州等地区的教育局领导、校长,纷纷来江苏省溧阳市后六中学参观考察,他们对后六中学的办学理念,尤其是对早读课、作业、课堂等产生了浓厚的兴趣。4月5日,在后六中学,记者遇到了河北沧县的校长们,他们随身都带着一沓资料,上面写的是他们在教育管理中感到困惑的各种问题。事实上,不仅仅是沧县,还有很多学校,尤其是农村地区、不发达地区的学校,他们都是带着问题,来到后六中学的。

●作业精当有效

方夏镇(镇江市实验中学校长):

  胡建军任后六中学校长以来,在实施科学管理上下了很大功夫,学校的教育教学发生了根本的改变。尤其值得关注的是,学校在提高作业的实效性上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他们不仅要求教师备课,还要求教师备作业,要求教师布置作业要适合教材和学生的实际,作业量和难度要恰如其分。他们还要求学生独立完成作业,不能抄袭。通过科学合理布置作业,调动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帮助学生获得成功,在成功中树立信心。后六中学在作业改革上走出了一条切实可行的道路,大幅度提升了教学效果,取得了令人折服的成效。

  当然,这些成效需要教师去用心,精心挑选作业,做到精益求精,布置的作业要有针对性和实效性。作业要精选,使之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作业必须真实,绝对不能抄袭。抄袭掩盖了问题,教师不能及时发现,就会使后续学习产生更大的困难。作业做了就要批改,这样才有效。还要减少错误率,错了要订正,有错必改。道理大家都懂,但许多学校没有落实,说到未必能做到。后六中学按照教育的科学规律,通过有效管理,在不加课时,不增加作业量的情况下,提高了教育教学质量。

  把听懂老师讲的化为自己掌握的,作业练习是关键的必不可少的环节。有些教师误认为学生练得越多越好,盲目布置大量作业,而不注意提高学生作业的真实性和有效性,学生错误和无效的作业很多,产生了负强化。我们不能满足于多练,应该避免很多不必要的劳动,无效的作业再多也枉然。精心布置和随意布置,精批和粗批,效果大不相同。要在精细化和有效性上下功夫,改变布置批改作业的粗放性。现在普遍的情况是粗批粗改。后六中学在布置批改作业方面的经验,如精选、批改和独立完成等,尽管并无惊异之处,却抓住了问题的关键要害之处,有普遍意义,有很多可以学习借鉴的地方。

●把一般的生源培育成一流的学生

余如进(扬州市教育局局长):

  后六中学作为一所教学条件简陋、师资水平一般、生源素质不高的即将撤并的农村学校,两年来,他们卧薪尝胆,凭借尊重科学、挑战自我、追求卓越的精神,凭借"抓好常规、抓严细节、抓实过程"的朴素而又富有成效的管理策略,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后六中学的办学经验没有高深的理论,只有实实在在的实践,没有惊天动地的改革,只有平平常常的管理,没有花架子。他们的做法,又一次印证了一个道理:常规决定一切,细节决定成败,把每一件平常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常。

  后六中学的成功经验驳倒了当前流行的三种错误思想。一是生源决定论。后六中学的成功充分说明,校长本领的高低、本事的大小、能力的高下,就体现在如何把一般的生源培育成一流的学生。二是条件决定论。条件包括学校设施、教师待遇、奖金福利。后六中学办学条件和教师待遇水平远不如他们周边地区的学校,但他们成功了。三是无所作为的思想。认为小学、初中教学难有大的作为,难以引起社会大的反响与关注。从后六中学的发展来看,对于一个学校来说,质量的提升在短时间内是可以实现的,关键是思想对路、方法对头、引领得当。

  后六中学把"早读课效率"、"学生作业管理"、"教师备课管理"等看似平常的工作作为学校的研究课题进行研究,促使教师及时发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促使教师经常反思教学中的失误与不足,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措施和方法,强化了课题研究的实效性,使教师们感到教学研究有内容,有目标,有进展,有意义,有成就感,避免了教研工作的"假、大、空"倾向,也为义务教育学校解决教研工作无所作为、无所适从、无从下手的困难开拓了思路。其实,在我们的教学工作中,处处有课题可以研究,很多问题都有研究价值,如果我们的学校都能向后六中学学习,面向实际,面向教学,面向课堂,面向学生,在常规管理、教学管理、课堂教学、学生学习等诸多方面、诸多环节加强研究,学校间分工负责,分头攻关,一定可以探索出一条适合我们自己的有利于教育教学质量提高的教研工作新路子。

  后六中学的成功实践充分证明了一个事实:没有办不好的学校,没有教不好的学生,没有管不好的教师。要将学校办好,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没有一点精神是不行的。领导班子首先要形成合力,要统一思想认识,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学校更要通过一系列科学管理机制、考评机制、奖惩机制和用人机制的建立,促进教师形成团队,促进教师加强合作,促进教师比学赶帮,充分调动每一个教师的积极性,充分利用每一个教师的特长,充分挖掘每一个教师的潜能,使每一位教师都有施展才华的机会,都能为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作贡献,都能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作贡献。

●减轻学生和教师的负担

连利(江苏大学附属中学校长):

  后六中学管理很精细,很到位,每一分钟都有人管。管理精细,"精"在点点滴滴,处处事事;"细"在分分秒秒,时时刻刻。在学校的精神引领下,教师的敬业精神发挥出了巨大的能量。后六中学的教师本身并无多高的学历和资历,比如学校的教导主任原来是体育老师,改教物理能教出溧阳市第一名的成绩,真不简单。在后六,教师是"捆绑式"发展。他们以三流的生源、师资和办学条件,教出了一流质量的学生。能做到这一点很不简单。有些学校生源是一流的,教师是一流的,又有一流的设施,取得一流的成绩当然很正常,取得二流的成绩才不正常。

  后六中学人性化的管理也很值得借鉴。他们关注每个教师和学生的每个细节,并且落实到具体的实际,而不是一句空话。比如学生作业管理,教师布置作业适量而精当,各科教师把作业量分配协调好,学生能够做到"日日清",每天把当天的任务清理掉,甚至在学校就能消化吸收。后六中学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和长远发展,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不像有些学校拼时间,把学生和教师全部捆绑在学校,学生没有一点自由发展的空间,像被榨油机榨干了,非常痛苦,很不利于学生的发展。教师也很累,不得不牺牲休息时间。

  当前在我们很多学校实行"应试教育"的一些做法,导致学生累,教师累,校长也累。不仅身体累,心更累,简直是摧残。西方发达国家的学校不是这样的。后六中学在减轻学生和教师负担方面作出了表率,对改变我国当前教育现状很有现实意义。

●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杜稼锋(扬州市翠岗中学校长):

  后六中学的教育教学实践朴实无华,没有花架子,实践了行胜于言的真理。我去过很多学校,其中很多都是包装过的,我们学不来,有些真实情况也看不到。后六中学的经验主要是抓住常规和细节,很实在,也很有效。

    为了取得好的考试成绩,加大课时和练习量是很多学校的常规做法。但后六中学敢于突破陈规陋习,独辟蹊径,找到了一条低耗高效的成功之路。他们通过精神引领和科学的评价机制,激发出了教师的内驱力和团结协作精神。在后六中学的课堂以及晨读、自习等,学生的自主学习得到了培养。教师做到了让学生心中有数,不是自发地,而是有计划有步骤地去学习。任何有效的学习必须是主动的学习。孩子真正成了学习的主人,这是后六中学和其他学校最大的区别。

    我们很羡慕后六中学的老师,晨读课可以去食堂就餐,而不用担心学生的学习。后六中学的校长和老师都很潇洒,举重若轻,胸有成竹。

●农村学校的典型

韩涛(常州市教育局局长):

  后六中学是最近涌现出来的一个农村学校的典型,硬件比较差,生源不太好,师资也不太强,差点归入乡镇撤并校之列。在这种情况下作出这样的成绩很不简单,值得我们认真分析其成功的经验,在更大范围内借鉴推广。我认为,后六中学取得成功最关键最主要的因素有三点:

  一是文化,其中最突出的有两个方面,首先是有自己的教育哲学或教育理念,能够想老百姓所想,急老百姓所急,全心全意为人民群众服务,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服务。学校坚持素质教育,努力减轻学生负担,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在这种理念支持下,不管多大的坎儿都能度过。其次是理顺关系,后六中学的干群关系很融洽,学校领导们志同道合,并且能够把自己的目标和广大教师的目标融合在一起,能够全心全意为师生服务。师生关系也非常好,教师能够热爱学生,全心全意为学生的发展服务。

  二是管理。管理要先理后管,多理少管,边理边管。"理"是疏导,梳理。比如,德智体的关系,知识和能力的关系等,首先要理顺,然后才能管。后六中学处理好了"理"和"管"之间的关系,在遵循教育规律的情况下实现人文化的管理。学校领导和广大师生肯动脑子,努力改革进取,兴利除弊。后六中学抓过程和细节,细、实、准,抓在了点子上。主要的和关键的东西抓紧抓实,自然效益就出来了。

  三是队伍。校长为教师服务,教师为学生服务。后六中学师资并无优势,近年来能力却有很大提高,靠的不仅仅是个人孤军作战,而是发挥群体的力量,激励大家共同研究,归纳总结经验,在合作的基础上竞争,共同提高。这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他们的捆绑式评价和教师聘任制。

●充分信任我们的老师和学生

高光明(溧阳市教育局副局长):

  后六中学在艰苦的条件下作出了成绩,他们能够按教育规律办事,不增加学生负担,具有很大的价值,其成果对于我国基础教育特别是农村基础教育非常有典型的意义。我国大多数农村学校和后六中学条件相似,因此,后六中学的经验具有普遍的借鉴意义。后六中学成功的一个重要秘诀是充分信任我们的老师和学生,相信我们的教师能教好,学生能学好。学校通过科学的方法引领教师和学生,而没有去压去管,或者进行单纯的物质刺激。

  我们先后多次组织培训班,介绍后六中学的成功经验,在全市推广。还召开专题会议,分小学和中学两个层面组织学校管理专题研讨活动,介绍并印发了后六中学的办学经验。很多学校去后六中学观摩学习,其中一半以上的校长邀请胡建军校长去他们学校讲演或指导,后六中学的经验在全市产生了广泛积极的影响。

  后六中学今后要思考进一步发展的问题。适当改善办学条件是必要的,要达到江苏省农村合格学校的条件,同时要保留作为农村学校的特色。更重要的是如何把自身经验系统化,形成一种文化。逐步淡化个人作用,校长要把自己的思想渗透到教师中去,形成自己的校园文化。即使校长换了,学校的办学理念和制度仍然能够继续存在,实现可持续发展。

●加强凝聚力和团队精神

顾志平(常州市武进区湖塘实验中学校长):

  后六中学办学非常务实,朴实,平实。这在当前浮躁的教育和社会中难能可贵。他们没有花架子,比如当前许多学校热衷于搞校本课程,为学校装点门面。事实上,国家课程才是主要的,校本课程是次要的,在整个课程中所占比例很小,应该在教师有能力和精力的情况下去搞,最关键最本质的还是搞好国家课程,在这一点上后六中学做得很对。

  后六中学成功的经验主要在于两点,一是师资队伍建设。后六中学的师资不算好,但教师团队建设很好,教师热爱学生,热爱学校。学校对教师有很强的凝聚力和吸引力。这很大程度上来自于校长的人格魅力和思想魅力。团队意识非常重要,团结协作才能产生巨大的力量。人总是要有压力的,问题在于如何把压力转化为内在的动力。后六中学的聘任制和捆绑式评价等机制较好地解决了这些问题。

  另一个是课堂,教师最重要的能力是课堂教学,判断如何才能教好。任何一个自主学习都离不开教师的引导,后六中学重视课前准备,课后预习,教师必须备好课才能上课。教师在专业发展方面不是听空洞的理论,许多专家培训脱离实际,不中看,不中用。后六中学的教师专业发展注重实际和实践反思,在有针对性的专业引领下,更多地是同伴互助,相互借鉴思路,转化为自己的教学行为。

●关键是执行力

  任一鸣(镇江市教育局基教处处长):

  后六中学非常重视精神引领,在条件、生源和师资不太好的情况下,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激发教师的团队精神,把教师的劲鼓起来,作出了令人叹服的成绩,其精细化管理的精神和经验是宝贵的,很多学校拿来就可以用。

  他们坚持细节化管理,抓实基础,抓严过程,看似平常,却始终如一;看似比较朴实的做法,却折射出一些辩证的火花。比如严格执行课时计划,在抓好主科的同时,同样抓紧抓好副科,做到不偏科。因为学习能力和学习习惯是可以迁移的。后六中学在实现规范化的道路上作出了表率,规范能起到一个保证作用。教师应该是规范的教师,规范的教师心中有数,这样才能保证教学质量不会因为中考等因素的变化受到影响。

  后六中学管理上很平实,常规+细节+过程=奇迹。很多人意识到了,但没有去做,或者没有做到位。纸上谈兵是中国人的通病,我们往往说得多,做得少。看看激动,想想心动,回来就不动了。我们需要的是回来以后马上就去做,哪怕有问题,可以不断探索完善,这样就会有新经验、新方法。在这方面,后六中学是一个榜样。

  后六中学的发展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要再上一个台阶,需要视野更开阔,作更长远的规划,改善办学条件和资源以及教师的专业结构,在新课程背景下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实践能力的创新能力,等等。

 

 

 

 

 

 

 

 

 

 

 

 

 

 

 

 

 

    ■ 为什么大部分老师还是那么认真去上课,我想还是因为那句话"教育是良心工作"。老师们大部分都是本地人,对后六镇有一种感情,我想,这种淳朴的校风,淳朴的人际关系就是我们这所农村学校最大的优点。

    ■ 我们就是不补课,副科照上。几年来,我们学校的实践证明,严格执行好课程计划,按规律办事,树立科学质量观,不仅不会影响主科教学质量,反而更能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学生全面发展的空间会更大,可挖掘的潜力也会更深。

    ■ 常规不好,就没有一个标准,没有一个制度引领。常规要抓好,细节要抓严,小事情做不好,大事情也很难做好。这就是这几年我摸索出的规律。

    从默默无闻到一鸣惊人,后六传奇吸引着越来越多的访问者,但校长胡建军却一如既往地平常,他否认"奇迹"、"神话"的说法,在他看来,这些原本是分内事情。这个朴实的农村校长,没有高深的理论,有的只是一步步做出来的经验,他用细节和过程成就了后六,那么,我们用细节来还原一个真实的胡建军。

精神引领  制度引领

--访江苏省溧阳后六中学校长胡建军

    教育的健康发展,最根本在于回到常规

    中国教师报:后六中学曾经是寂寂无名的农村中学,但现在来访问和取经的学校有很多,您怎么看待学校的"出名"?

    胡建军:其实,我们学校做得远远不够,比起很多名校的成绩,我们不过刚刚交了一张合格的答卷,要想得到更高的"分数"还需要更多的努力。为什么这么多的学校来到后六参观,其实大家都是在思考基础教育的一些问题,他们想看看这所农村中学的做法,期待得出一些答案。

  不管来访问的学校有多少,我们学校一如既往,不会因外界的看法而改变自己。我觉得,教育的健康发展,最根本在于回到常规。事实上,根本没有一个"绝招"能够解决教育的所有问题。

    中国教师报:很多学校之所以来后六,还是期待后六能够传授给他们经验,您认为后六的做法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胡建军:为什么后六有这样的成绩,我感触最深的一是学校的发展离不开精神的引领,第二就是把每件容易的小事认认真真抓好,把每个不起眼的细节扎扎实实抓严,那么,在别人眼里不容易、了不起的事真地会奇迹似的出现。

    教育是良心工作,我们不花功夫,地方老百姓就骂你

    中国教师报:精神引领的确重要,但是我们一般认为,"精神"相对是比较空,比较虚的一个概念,如何把这个"空"的东西做实呢?

    胡建军:2004年,我调到后六中学。根据当时的乡镇规划,后六中学可能要拆并,教育局领导的意思是让我做一任"维持会会长",老师们情绪也比较低落。于是我专门写了校长寄语:"教育是良心工作,办好一方教育,服务一方百姓,成就一代孩子,是后中教师的由衷誓言。"

    这个口号其实很平白,没讲什么奉献、责任的大道理。我就跟老师们讲,我们自己也为人父母。自己孩子读书,也选择学校,选择班主任,选择任课老师,将心比心,作为站在讲台上的一名教师,又如何对待像自己孩子一样的学生呢?我们不花功夫,地方老百姓就骂你。所以,哪怕明天学校就要拆并,今天也要教好课。

    那个时候不是不艰难。优秀师资、生源外流,办学条件不好,我就提出了一个口号:"后中人,人人有希望,个个须努力;只有拼搏今天,才能拥有灿烂明天。"

    "弱势群体"的凝聚力可能会更大

    胡建军:有的时候,强强联手,不一定很强,有的时候,"弱势群体"结合在一起,凝聚力可能会更大。而就是因为当时的那种氛围和环境,我们凝聚在一起,大家齐心协力去做好每一件事情。

    到了2005年,学校成绩出来了,为了防止教师产生骄傲自满情绪,我们又提出了"释放潜能,挑战自我,抓住机遇,敢于争先"的口号。为什么说释放潜能,因为"挖掘潜能"强调的还是外力,而"释放"则更注重内力。只有激发了老师们的内驱力,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才会形成合力。

    从今年开始,我们特别注重老师的心态。我跟老师这样讲,我们可以昂扬,但不能张扬;我们务实,不能浮躁;我们可以骄傲,但不能自满。这几句话看上去很简单,但包含着很多内涵。

    "精神"绝对不空洞,它就是营造一种干事的氛围

    中国教师报:在开始阶段,老师们为了后六的存亡而努力奋斗,但现在来看,靠精神引领能够充分调动老师的积极性吗?我们经常看到的普遍做法是"待遇留人"。据我们了解,有些学校在没来后六之前,认为不靠物质鼓励,老师们的积极性是很难调动起来的。您对此怎么看?

    胡建军:说实话,我们学校的待遇一般,我们更多是精神引领。为什么大部分老师还是那么认真去上课,我想还是因为那句话--"教育是良心工作"。老师们大部分都是本地人,对后六镇有一种感情,我想,这种淳朴的校风,淳朴的人际关系就是我们这所农村学校最大的优点。

    为什么后六在两年内打了翻身仗?原因就在于此。有些校长觉得"精神"很空洞,但是这绝对不空洞,它就是营造一种氛围,一种干事的氛围。

    刚开始,有些老师跟我说,班上学生水平参差不齐,怎么出成绩啊?我就跟他们讲"到非洲卖鞋子"的故事:两个人去非洲卖鞋子,当地人光着脚,一个人失望地回来了,说这里没有人穿鞋,一个人非常兴奋,说这个市场太大了。而我们的老师就要做第二个卖鞋的人,如果你的学生水平很低,那么你应该感到高兴,因为有很大空间可以作为啊。而下一步要做的就是,不能浮躁,讲空话大话,继续把理论落实到具体行动中。正像卖鞋子一样,要多讲穿鞋子有易于健康,不穿有什么利弊,这就是具体工作,这就是细节。

    每位教职工都是管理者

    胡建军:调动老师们的积极性也与管理有关。我觉得,管理一小半是科学,一大半是艺术。我们努力创造一种氛围,从校长到中层、组长,直至每位教职工,都是管理者。我是校长,我就要以身作则,我的一言一行就是学校活化的制度,我做到了,才能要求老师做到。

    在每月一张的"月度考核表"上,最后一项就是"个人建议",老师们可以直接在表上提出建议。之所以说"建议",因为意见谁都能提,关键在于进而提出建议解决问题,这一点确确实实提高了老师们的责任意识。一次,一个老师说学校后面的池塘边很滑,学生们经常在那里涮拖把,很容易滑倒。我们马上派人在那里垫了煤渣土,解决了这个问题。这些细节会让老师们觉得自己的话得到了重视,就是学校的主人翁。到了现在,有的老师甚至说,好像问题都提完了,没有什么可讲了。

    每个学期结束,我们汇总"建议",看其质量和对学校的影响,专门设置金奖银奖,予以鼓励。事实上,不仅是老师,职工也被这种热情感染,学校的保安也曾因此获过奖。

    抓好常规就是要讲规范性和科学性

    中国教师报:除了精神引领,您刚刚还提到把小事做好,抓好常规非常重要,您一直不断强调这一点,为什么呢?

    胡建军:什么是抓好常规,其实就是指常规管理要讲究规范性和科学性。抓好常规是开展好学校管理工作的必备前提。首先就是课程开齐开足,力求上好。这是一个最基本的要求,但现实是有些学校还没有做到。

    一开始,我说我们学校没有补课,没有人相信,大家认为我讲的是假话,不以为然。但他们来学校,才发现我们就是不补课,副科照上。几年来,我们学校的实践证明,严格执行好课程计划,按规律办事,树立科学质量观,不仅不会影响主科教学质量,反而更能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学生全面发展的空间会更大,可挖掘的潜力也会更深。

    常规不好,就没有一个标准,没有一个制度引领。比如我们的早读和课堂,常规要抓好,细节要抓严,小事情做不好,大事情也很难做好。这就是这几年我摸索出的规律。

    中国教师报:这些做法听上去、看上去并不稀奇,为什么有些学校却难以做到?

    胡建军:大家认同这个规律,但是真正能跨出这一步,还存在着很多问题。这是一个观念,但有了理念,能不能付诸行动?人们对于尝试一个新做法,总是不放心。比如布置作业,老以为多布置几道总是比少布置几道好。精选作业大家都想得到,但真正操作起来,学校、老师、家长总是不放心。就像爷爷奶奶带孙子,不是不懂培养孩子的能力多重要,但到了实践层面还是让位于分数了。

    我们学校是农村学校,刚开始时,没有过高的目标与追求,就是树立一个目标,按照一般的要求去做,只要尽力了,即使达不到,我们也满足了。但就是这样按照规律去做,人家都上晚自习,我们就是不上晚自习。做出来才知道,自己还有这样一种胆气。

    关键是如何让学生自主学习

    中国教师报:如果现在成绩没有那么好,您会增加课时吗?

    胡建军:的确,走老路比走新路心里更有底。比如开车的时候,你会选择原来走的那条路,宁可远一点,也不要走冤枉路。教育局推广我们的做法,但是有的校长坦陈,这样做心里没底,于是推迟一个小时放学--我们五点放学,他们六点放学。还有一部分学校打擦边球,要求不住宿的学生住在学校,继续上晚自习。

    上不上晚自习,我不能简单地说好还是不好,关键还是怎么管理。如果晚自习管理不到位,还不如学生自己在家里做作业。关键还是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自主学习。

    现在,一步步走过来,看到早读课上,学生自主学习,我觉得内心还是有一些成就感的。

    中国教师报:我发觉您在很多方面抓得都比较细,也比较实,看上去有点像企业管理,是不是有意这样做的?

    胡建军:管理是相通的,比如说怎么提高效率。一种做法没有效果,那就坚决不去做;如果效果不大,就要寻找另一种做法。

    规章制度:必须抓一条是一条

    胡建军:当然,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总体工程,不是一节课、一个功夫或者一个绝招就能怎么样的。

    后六的规章制度,必须符合学校实际,因校制宜,务"真"而不务"虚"。抓一条是一条,这一条抓好了,可能其他相应的也会做好。实际上,我们学校的制度不多,也不够健全,但教代会通过一条,我们就严格执行一条,坚决杜绝一纸空文。

    学校制度不是"韩信点兵,多多益善"。有了制度执行不力甚至不执行,效果比没有制度更糟糕。就像副科不认真上,就是搞破坏一样。

    制度是育人而不是管人的

    中国教师报:在一些学校,制度就是管人的,在后六,这些制度是如何设计的?

    胡建军:制度不是管人,而是育人的。有的学校规定老师必须几点到,迟到一分钟罚多少钱。我想这样就太苛刻了。教育是良心工作,很多老师下班也是带着作业回去,他们是自愿加班的。所以有事情打个招呼就行了,不一定非要那么"严格"。如果你真要"较真",那么有些老师也会斤斤计较,你说7:30分到校,7:29到了我就是不进教室,这也没有违反规定啊?而且,存在问题的老师毕竟还是少数,个别少数的问题还是要用个别的方法解决,不要放到大会大讲特讲,这样是会引起老师们反感的。

    在教师聘任方面,同样如此,学校实行的是校内岗位二级聘任,校长室聘任教导处和总务处两室人员,他们再聘年级组长和教研组长,然后再聘任班主任,最后由班主任再聘任任课老师。

    中国教师报:在一般人看来,教师这个职业是相对稳定的,这样做,会不会给老师相当大的压力?

    胡建军:我们的管理坚持一个原则,即对每一个同志负责。虽然大家能力水平各有不同,但只要你对教学有激情和进取心,是不会落聘的。目前,没有人被解聘。

    我刚刚说,制度是育人的,不是管人的。对有些老师不能一棍子打死,要给他机会。班主任选择任课老师,看的是他的教学能力、管理能力、协调能力、责任心,如果这个老师在这方面存在问题,他很可能落聘,学校会尊重班主任的权力。但如果确实有老师在这方面存在问题,通过月度考核,我们就能发现问题,而不是说学期结束了,秋后算账,说你这里不行那里不行。平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才最重要。退到最后地步,即使最后他落聘,我们会观察他的实际情况,给班主任做工作,然后由班主任再作决定。

    中国教师报:在管理层面,作为一名校长,自己是不是首先起到表率作用?如果上面有一些派过来的任务,与您管理的理念不相同,您会怎么处理?

胡建军:在管理上,人格魅力很重要,你自己做不到,就不能要求别人做到。至于说到派下来的任务,可能每个校长都会遇到这样的情况。我是这样处理的,如果你感觉到这种任务没有效果,不切合本校实际,有些过分形式化,就应付一下。但是,实实在在的东西必须认真去做。   

学校的第一资源是师资,关键是如何释放老师们的能力

    中国教师报:您强调管理的重要性,但是在很多学校看来,师资是第一位的,是不是每个阶段,着重点不一样?现阶段,师资和管理孰轻孰重?

    胡建军:学校的第一资源是师资,关键是怎么挖掘第一资源,从管理角度讲,就是如何释放老师们的能力。什么是管理,我觉得40%是管,其余是梳理,这样管才能达到效果。

    我们学校的师资水平不是很高,这是现实,但老师的水平、能力是可塑的。如果学校与老师没有形成共识,管理再好,没有过程,没有理解,那目标还是无法落实;反过来说,即使管理不怎么健全,还有漏洞,但老师们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与学校形成共识,他们反而会提出建议,为学校献计献策,去弥补管理中的错误。

    把"不补课"坚持到底

    中国教师报:您说过,常规+细节+过程就等于创造奇迹。教育要回到常规,但现在关于教育有许多理论,很多疑问,是不是回到常规,这些疑难就迎刃而解?或者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教育并没有我们想得那么难?

    胡建军:我觉得,教育没有高谈阔论的东西,没有什么让人眼花缭乱的花样。搞教育,把人们可能想到的东西做实了,做得富有成效,把人们把不在意的东西做得让人在意,把人们感觉枯燥无味的东西做得有滋有味,就行了。教育是很平常的,不可能一鸣惊人,就是一点一点的小事,小事做好了,就是大事,而这些小事就是常规。

    中国教师报:但是外界关注后六,还是从成绩开始,因为不补课取得成绩才会引人瞩目,如果成绩掉下来了,怎么办?

    胡建军:前几年,我们曾经反复想过这个问题。但我坚信,如果把常规一步步落实到位,把细节抓严,把过程抓实,有这样一个优秀的过程管理,优秀的结果是必然的。至于成绩,只是一种衡量标准,并不是非第一第二不可,有一个浮动是很正常的。我们会在自身原有的基础上,一步步往前走。

    中国教师报:您会把"不补课"坚持到底吗?

    胡建军:我始终坚持,只要抓住规律性的东西,把过程抓实,结果自然而然就会出来,后六已经形成健康的良好的自然循环。

    我曾经去过杜郎口,他们是在课堂上充分放开,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杜郎口不好学,因为学生和老师的习惯都已养成,但我们的课堂与其异曲同工,都是抓课堂效率,只是表现形式不同。不仅如此,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不仅在课堂上,在老师的眼皮低下进行,课外同样也可以。现在我们正在做类似的实践,要把它变成内在的东西,我相信如果坚持下来,会有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