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美感觉 影评:丁丁历险记-连环画 五篇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3/29 09:56:30

《丁丁历险记》

【作者简介】
  
埃尔热原名乔治·雷米,1907年5月22日出生在布鲁塞尔。十八岁时埃尔热高中毕业加入《二十世纪日报》。与此同时,他在《童子军》杂志上发表了自己第一部系列作品《冒失鬼巡逻队长托托》,主人公是一个极爱冒险的侦察员,也是丁丁的原型。后来将托托的身份改成记者,并将名字改成了丁丁(TinTin)。为了让读者能对这个人物留下深刻的印象,他给丁丁头上加上了一撮永远上翘的黄头发,并给了一条机灵、可爱的狗。这条狗的名字是她恋人的名字:米卢(Miro)。在后来的英文版里,这条狗改名为“白雪”。
  《丁丁历险记》以15个月一本的周期快速创作,丁丁去了刚果、美洲、埃及,以浓郁的异国风情吸引着读者。1934年,埃尔热开始了著名的《蓝莲花》的创作,从此,丁丁不再仅仅是一个给西方人展示奇观的导游,而成为一个有友情、有痛苦、有勇气、有智慧,正义的形象。也是从《蓝莲花》开始,埃尔热在自己的绘画中结合了中国的白描技法。树立了自己的风格。更重要的是,《蓝莲花》使埃尔热彻底破除了西方人对其他文明的偏见,开始以一颗平等开放的心态来描绘其他文明,并在今后的创作中将自由、解放和平等作为不变的主题。1929年到1985年,这56年,是丁丁不断进行冒险的56年,也是丁丁漫画从人物形象到艺术成就,到思想内涵,成长发展的56年。
  1985年3月3日,埃尔热因贫血症去世,丁丁正在进行的在现在艺术世界的探险被迫终止。

埃尔热的生平:

1907年5月22日,Georges Remi 在比利时的布鲁赛尔出生。 
1920年,年轻的Georges 在布鲁赛尔的圣邦尼菲斯学校开始学业。  
1921年,埃尔热在高中参加了童子军,在那里他获得绰号:“好奇的狐狸”。他的第一部绘画作品出现童子军学校杂志Jamais assez上。并于1923年开始连载在月刊比利时童子军上。 
1924年,Georges Remi开始使用Herge这个笔名。Herge的发音和他的名字的开头字母R G的法语发音相同。 
1925年,埃尔热毕业,在Le Vingtieme siecle报纸的订阅部作工人。 
1926年,埃尔热在杂志 比利时童子军 上创造乐Totor, Leader of the Cockchafer Patrol《冒失鬼巡逻队长托托尔》,这是丁丁的前身。 
1927年,埃尔热服兵役。 
1928年,埃尔热回到布鲁赛尔,他别任命为Le Vintieme siecle报纸的儿童增刊Le Petit vingtieme的主编。11月1日创刊号发行。 
1929年1月10日,丁丁和白雪在儿童读物Le Petit vingtieme上诞生. 



  戴高乐:"生活的坎坷能和我相比的,世界上只有一个人,就是丁丁。"
  埃尔热:"丁丁就是我。"
  作为一名记者,丁丁却从不记录人们告诉他的东西,相反,他总是自己去调查。并且不惧怕任何人和任何势力,因此他成为了和平和正义的象征。丁丁从来都是坐不住的,从他每一次的探险中我们可以看出这一点。在非洲,在美洲,在中国,在中国西藏,都留下了丁丁的脚印。甚至他成为了在月球上探险的第一人。虽然丁丁经常旅游,但是他很少记录什么,有时虽然带了相机,但是我们从来没有看到过他采访报道或是旅游见闻(唯一的一次是在《丁丁在苏联》,但有幸读到此书的人很少)。可以说,记者身份对他来说是假的,但是不管怎样,今天全世界有成千上万的人喜欢丁丁。
  半个多世纪以来,《丁丁历险记》被译成48种文字,迄今已销售出1.44亿册,走遍了世界各大洲。丁丁影响了好几代不同肤色,不同国籍的少年儿童,他们通过埃尔热的画册,和"丁丁"一起遨游世界,增长见闻,甚至于有的人后来正是以丁丁为榜样,开始自己的记者生涯的。据有关资料说,在西欧,有95%的儿童熟悉丁丁的故事;还有60%的青年和80%的父母表示喜欢丁丁这样的朋友。其影响之深意义之大,确实可以同一个法国总统相匹敌而毫不逊色。
  丁丁之所以受到世界人民的热爱,还由于他是和平、友谊和正义的象征。游历中的丁丁与所到之处存在的不合理现象作斗争;抨击金钱至上的军火商和毒品贩子,他讲友谊、重许诺,扶弱斗强,智勇双全。针对某些大国的扩军奋战,丁丁从1975年起,改穿劳动布裤,佩戴和平徽章,骑着摩托宣传反战。并于1950年先于任何人登上月球,充分表达了世界人民争取和平进步的心愿和希望。
  随着岁月的流逝,丁丁始终保持着青春和勇敢精神,丁丁成为人们崇拜的偶像之热方兴未艾。1987年埃尔热基金会成立,接着在比利时索瓦涅成立了埃尔热之友协会,世界上许多国家的丁丁研究者、爱好者、崇拜者们参加了该协会。
  埃尔热死后获得人们极高的评价。法国文艺界将他与科学幻想小说家儒勒·凡尔纳齐名并提,称之为"名垂青史的漫画家"。有的评论说他"将不被重视的连环画发展成了伟大的艺术,和电影并肩媲美";说他是"儿童的良师益友"。




【立 即 欣 赏 连 环 画】   

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  编绘:埃尔热 译文:卢晓

【内容提要】丁丁前往非洲采访,被芝加哥强盗集团注意,他们认为丁丁的非洲之行会影响他们在非洲生产钻石的独霸和赢利,因此派了大批杀手前往跟踪追杀。丁丁在刚果黑人朋友的帮助下,不仅摆脱追杀化险为夷,还最终击垮了这个犯罪集团。

      1930年6月5日至1931年6月11日第一次出版;1931年发行(黑白110页);1946年重画并上彩,1975年又作改动。英文名:Tintin in the Cango  法文名:Tintin au Congo
《丁丁在刚果》是丁丁历险记系列的第二部,对于中国读者来讲,也可以看做是丁丁正式历险系列的第一部故事,这次,小记者的历险来到非洲刚果。《丁丁在刚果》是丁丁所有历险故事中,情节受到争议最大的一部。




【立 即 欣 赏 连 环 画】   

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  编绘:埃尔热 译文:张敏 张雅萍 

  丁丁与流浪汉 Tintin and the Picaros 1976年
  英文:Tintin and the Picaros
  法文: Tintin et les Picaros
   
    出版信息:1975年9月16日至1976年4月13日在《丁丁报》上第一次连载出版,1976年出版单本。

  摘要:船长和丁丁他们卷入了一场政治斗争中,船长气愤地赶到他们那里去澄清事实,却成为反动军阀斯庞兹的人质。丁丁他们逃到了阿尔卡扎将军的游击队中,但为了拯救他们的朋友汤姆森兄弟和卡斯塔菲尔,他们决定帮助阿尔卡扎将军发动革命以夺取政权。于是他们决定在狂欢节行动……
    花絮:在这最后一个完整的历险故事中,埃尔热汇集了特别丰富的人物阵容。虽然丁丁的两个死敌-在《714航班》结尾处和飞碟一起失踪的拉斯泰波波罗斯和阿兰-没有出现,但无数读者的“老相识”却汇集于此。为了弥补这个两个坏蛋留下的空缺,邪恶的力量改由另两人代表:一个是到现在为止经常提到却未见过的统治圣狄奥多罗斯的大独裁者塔尔奥卡;另一个是圣狄奥多罗斯负责安全的长官,一个外国人,埃斯波尼亚上校,也就是斯庞兹上校。威格在革命中扮演了一个重要角色,但他的风头被别人抢去了。40年后,骁勇的里格维尔再次出现,他使起吹管来还是那么灵活准确,而且还在较阿伦巴尼亚人玩高尔夫的基本技巧和其他一些西方文明的小点滴。在《破损的耳朵》中救了丁丁一命的鲍勃罗这一次站在当权派的一边,他能保住一命全靠小记者的宽宏大量。汤姆森和汤普森面对行刑队表现勇敢,他俩直到最后一秒钟才逃脱被处决的命运。一如所料,边卡·卡斯塔菲尔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难以驯服。
    与《绿宝石失窃案》和《714航班》中一样--此外,这也是埃尔热最后几部作品的共同症状--文明注意到人物及其性格在一定程度上的懈怠。丁丁不再因为能出发去远方投入新的历险而高兴不已了。阿道克不再喜欢喝威士忌了:“噢,不!......行了,我受够了!别再对我提什么威士忌了!”总是抓坏蛋的汤姆森和汤普森自己却被抓了起来。让人无法承受的威格任由狂欢节服装和大客车在他眼皮下被偷走。而游击队队长阿尔卡扎,虽然它成功推翻了独裁者艾尔奥卡,却必须俯首贴耳遵从另一个暴君--他老婆的意愿。自从阿道克在《金钳螃蟹贩毒集团》中出现之后,地位受到强烈冲击的白雪却在《714航班》中经历了一次重振雄风的事件:值得指出的是,他咬断了捆绑丁丁的绳子,解救了它的主人。在这个故事里,它被降级为“次要演员”。故事开端,丁丁甚至宁愿爱抚白雪的死对头--玛林斯派克宫的暹罗猫。这只猫也是埃尔热自己小猫的翻版。
    54页最后一图:街名“五月街22号”是埃尔热的生日。以前的版本中狂欢节在二月举行,而书开头时是夏天。最后版本中改过了。
    这最后一个完整故事的特点还表现出无数曾经熟悉的人物的归来:阿尔卡扎和威格那样的“明星”,以及里格维尔或鲍勃罗那样的次要角色。《巴黎闪光画报》的克里斯托弗·威鲁夫拜·德鲁斯和沃尔特·雷佐托,以及曾在《罗马快讯》的鬼头鬼脑的记者,再次回到玛林斯派克宫进行采访。肉店老板卡茨因不知是第几次搞错的电话号码而在画册中露了一下脸。至于依果·瓦格纳和伊尔玛,他俩因同谋罪而不是卡斯塔菲尔陪同的罪名而被捕入狱。汤姆生和汤普生扮演了两个“举足轻重”的小角色,差点被行刑队枪毙。埃尔热拒绝承认这次总得来说非常不完整--他强调这一点的人物大“游行”是一曲丁丁历险系列的“天鹅之歌”。在他的脑海中还盘旋着另一个故事。不幸的是,这个故事却因七年之后他的逝世而没有完成。在他完成《丁丁与流浪汉》之后不久,曾有人问他丁丁历险系列接下来的发展,他是这样回答的:“这得由老天爷来决定,不是吗?就我本人而言,我还希望能继续下去。”(引自《埃尔热访谈录》第202页)

  最佳短故事提名《丁丁与流浪汉》
  阿尔卡扎将军再次出现。他这次将带领几十个流浪汉做出惊人的举动。我们也得以见到征服这位勇敢将军的女人——一位悍妇——如何将阿尔卡扎管得服服帖帖。
  然而“米兰的夜莺”卡斯塔菲尔女士这次要吃点苦头了,好在和她一起的是总吃苦头的汤姆森兄弟。看她在法庭上拿出粉盒一面小心补妆、一面大肆嘲弄塔尔奥卡将军时,终于明白什么叫女人。虽然对于她的长相和作风一直不太认同,也不由得有点喜欢上她了。
  乔利翁?威格也加入了这次冒险,与他同行的喜剧剧团给阿尔卡扎将军带来了决定命运的一役,他实现了对妻子的承诺。



【立 即 欣 赏 连 环 画】   

    原作者埃尔热未完成,仅一些手绘草稿。本册采用的是丁丁迷 Rodier 的续作,也是最接近埃尔热风格的。 本册内容原版为英文版。起初是想发英文版,后从网络上搜索了丁丁爱好者发的中文翻译资料,部分内容来自百度丁丁历险记贴吧。


《丁丁与字母艺术》的三个版本(作者:Luc)

《丁丁历险记》的最后一集《丁丁与字母艺术》由于埃尔热的去世,不幸成了未完稿,这是所有丁丁迷的遗憾。如今市面上的丁丁全集,虽然收录了最后一本的手绘草稿,但仅仅几页是半成品,后面的历险只有个故事梗概,草图都还是在“草”的地步,三分之一的故事,还不过是一群杂乱的线条罢了。所有这些,都是埃尔热留给我们的遗产,他脑袋里的故事必定非常精彩。

埃尔热虽死,但丁丁还活着,Vivant le Tintin,他甚至不会衰老,总有历险在等着他。
于是,各位狂热的丁丁迷们,前仆后继的续写这个未完的历险记,其中有两个版本最为出色,也最接近埃尔热的原作风格,一个是Ramo Nash 1988年的版本,另一个是Yves Rodier1991年的版本。其中Rodier在1995年把这部作品重新上色,推出了自己的“终极版”,也就是现在能见到的最完美的续作。
Pastiche 这个法语单词,就是模仿致敬的意思,所以我把它翻译成“同人”,借用日漫的概念, Nash和Rodier就是同人画牛人,也是超级丁丁粉丝。

我也是超级丁丁粉,和菜头同学也是,还有很多人都喜欢丁丁,梦想着和他一起旅行(当然还有白雪)。
然而,Rodier花了五年绘制的《丁丁与字母艺术》并没有得到埃尔热基金会的授权,没有版权就相当于“盗版”,无法出版,只能作为刊印物在地下流传。Rodier也很谦虚的在封面上写明原作者和编剧是埃尔热,他不过是个绘者。现年40岁的Rodier因为这个丁丁同人而出了名,自学成才的他,现在是专职BD连环画家和动画师。

Rodier的这个版本,由于太经典了,某些章节几乎可以打到乱真的地步,仿佛埃尔热再世,丁丁重生,所以多次被印刷,成为欧洲丁丁迷的至爱。上面两个封面是1995彩色版的新图。
哈哈,最后要说的是,Nash和 Rodier的这两个同人版Luc今天搞到了,六七十页,丁丁的第24个冒险,法语版非常清晰,以后有机会上传给广大丁丁迷看。

两个版本的比较
说还有其他的同人版,也很不错,如serge Brouillet的,但很罕见,市面上基本找不到。Rodier的彩版已经很不错了,留着慢慢看。
据闻斯皮尔伯格早就买了《丁丁历险记》的电影版权,可一直压着剧本没拍,成了梦工厂仓库里的挤压货。美国人不了解丁丁,更不会有丁丁情结,我更希望是个法国导演来拍。只有热爱丁丁的人,才能表现出他的内涵,那份无所畏惧的勇敢,那份不分种族的博爱。
Luc,2009年1月5日于法国兰斯


【立 即 欣 赏 连 环 画】   

 编绘:埃尔热工作室


丁丁在鲨鱼湖 Tintin in the Lake of sharks 1960年
英文: Tintin in the Lake of sharks
法文: Tintin au Lac des Requins

出版信息:《丁丁在鲨鱼湖》是于1960年由埃尔热工作室制作的一部动画片,不过埃尔热好像没有参与该片的制作。后来,出版商根据该片绘制了彩色连环画。

摘要:国际超级大匪徒拉斯泰波波罗斯企图盗窃卡尔库鲁斯教授发明的立体复制机以达到其偷盗国宝的阴谋,不惜绑架了十三岁的尼科兄妹。为了不让坏蛋得逞,丁丁单刀赴会,只身闯入湖底的匪巢,经过一番争斗,拉斯泰波波罗斯最终落入法网。

附录:
丁丁在鲨鱼湖

关于这部动画电影,绝对是《丁丁历险记》系列作品中最为特殊的一部,这是唯一的一部关于丁丁的动画电影,也是所有丁丁动画中唯一的一部剧情完全原创的作品。
《丁丁在鲨鱼湖》制作于1960年,片长73分钟,故事讲述丁丁和阿道克船长接到卡尔库鲁斯教授的邀请来到西尔达维亚境内的弗莱希扎夫湖参观他的最新发明,结果被卷入了他们的老对手——拉斯泰波波罗斯所制造的阴谋当中。
影片一开始,先交代了发生在全世界范围内的艺术品失窃案,而所有的作案手法都是用赝品将真品替换的方式。至于丁丁被卷入事件当中则是拜他背负着全世界案件的宿命所赐,反正是不论世界上哪一个角落有重大事件发生都一定会有丁丁出现并解决问题。至于卡尔库鲁斯教授来到弗莱希扎夫湖畔的斯普罗克别墅研究自己的新成果,显然就是在拉斯泰波波罗斯的精心策划之下的结果。
关于故事发生的舞台西尔达维亚是一个东欧小国,而丁丁的作者埃尔热对于这个美丽的国家似乎是情有独钟,《丁丁历险记》的漫画故事中,有四本都和这个国家扯上了关系(《奥托卡王的权杖》、《奔向月球》、《月球探险》、《卡尔库鲁斯案件》,关于西尔达维亚的详细介绍见《奥托卡王的权杖》一书),算起来,这也是这个国家在《丁丁历险记》中的第四次登场了(《奔向月球》和《月球探险》讲述的是一个故事,因此算做一次)。
因为制作年份的久远,所以影片的画面表现并不出众,不过一旦拿四十七年前的动画制作水准来衡量的话,影片制作就可以说是相当出色,人物形象完全忠实原著,性格方面虽然有些夸张,但还是基本符合原著,但背景方面则和原著中清新的感觉出入甚远,不是很喜欢的做法。不过细想之下似乎也有一定道理,毕竟电影中将背景细化处理也没有什么不妥,符合画面表现的需求。漫画中经常出场的人物在电影中几乎都有露脸,应该说是一种商业上的需求,但所有的丁丁迷都还是很愿意看到这样的结果的。在故事的叙述方面,影片则表现的有些沉闷,整体结构有些松散,甚至可以不客气的说是缺少原著精髓的编排。我们可爱的白雪戏份依然是被减少,而且完全没有漫画中对于它的心理活动刻画,按说动画的表现形式应该完全可以再现白雪所有在漫画中的语言,但本片却在这里没有按照原著来制作,而是将白雪按照现实中的狗来表现,对于喜爱白雪的观众来说实在是一种遗憾。
关于教授的发明,如果真的这种复制的机器能够发明成功的话,确实是对于制造业的一次彻底的革命。不过关于这个问题的成功例子似乎也只是曾经出现在《哆拉A梦》里面。影片中再次出现了卡尔库鲁斯第一次出场时使用的鲨鱼型潜水艇(《红色拉克姆的宝藏》),但是漫画中最后这个东西是由卡尔库鲁斯卖给了政府才有了钱买回马林斯派克大厅,所以出现在这里实在是有些牵强,何况丁丁还是通过西尔达维亚警方搞来的,这一点更是不好理解。
至于影片中的大反派拉斯泰波波罗斯,这个倒霉的家伙在《丁丁历险记》是全世界所有的恶行都是他干的,然后每一次都被丁丁破坏,甚至还被遭到了被外星人直接掳走的厄运(有点不明白他是怎么跑出来的),可以说丁丁就是他命中的灾星。不过在本片中拉斯泰波波罗斯的倒霉是有些自找,明明知道卡尔库鲁斯教授是丁丁一伙的,还非要招惹上他。不过影片中拉斯泰波波罗斯的那部什么都能代劳的仪器实在是不错,太方便了。影片最后丁丁和船长与拉斯泰波波罗斯一伙搏斗的过程就好象是岸上的警察正在看的电视中球赛解说说的一样,处理的非常巧妙,尽管场面不大,但也还能算是一个小小的高潮。
对阿道克船长一相情愿的“米兰的夜莺”卡丝塔菲果在影片出现中纯属客串的形式,就好象她在很多集漫画中的出场一样,还是让内心单纯的船长望风而逃。倒是她的伴奏钢琴师瓦格纳的名字大有来头,取自德国著名的歌剧家理查德·瓦格纳(代表作《尼伯龙根的戒指》、《漂泊的荷兰人》)。
关于《丁丁在鲨鱼湖》的电影制作方面,埃尔热本人并没有参与,至于后来出版的漫画版也是根据电影中的镜头来制作的,同样没有埃尔热的参与,因此粗糙的画面实在无法和其他丁丁的作品相提并论。
附录:电影剧情
全世界范围内发生了大批量的艺术品失窃案,作案的手段很高明,用赝品将真正的艺术品掉包。
丁丁和阿道克船长接到了卡尔库鲁斯教授的邀请去往西尔达维亚境内的弗莱希扎夫湖参观他的最新发明,途中,与杜帮和杜邦兄弟偶遇,于是结伴同行。飞行中,丁丁一行遭到了来路不明的暗算,飞机在弗莱希扎夫湖附近坠毁。少年尼科和妹妹努什卡救下了丁丁一行,并带着他们来到了弗莱希扎夫湖畔的斯普罗克别墅。在这里,丁丁等人见到了教授发明的立体复制机,但机器尚未完成,还不能完美的复制物品。
麻烦还在等着丁丁,很显然,他们是陷入了一场阴谋当中。偶然的机会,丁丁发现了被偷的艺术品被藏在湖边的一个洞穴中,而湖内也经常有穿着潜水服的人出没。尼科兄妹被抓走了,对方要求丁丁一个人来交换,并且切断了一切可以和外界联络的途径并密切监视着丁丁等人的一举一动。
偷偷潜出的丁丁来到了警察局,将情况向警方说明,并制定好了解决问题的方案。独自来到湖边的丁丁被潜水艇带入对方的基地,在这里,丁丁见到了自己的老对手拉斯泰波波罗斯,原来他就是一切的幕后主使。拉斯泰波波罗斯并没有按照原来说好的进行,而是决定要杀死丁丁。因为警方的及时介入,拉斯泰波波罗斯仓皇出逃,并留下了一个定时炸弹。
在尼科兄妹的帮助下,丁丁挣脱开了捆绑自己的铁链,带着两个孩子逃出了水下基地。因为湖的对岸是波尔多利亚的领地,西尔达维亚的警方无法插手,因此只有由非西尔达维亚国籍的丁丁等人出手才能前往对岸追捕拉斯泰波波罗斯。一场水面的追逐和搏斗之后,拉斯泰波波罗斯终于束手就擒,再次落入法网。
顺便再说一句:电影开头时的那首歌很好听。
本文转载自:光芒翅膀的乌托邦,Lightwing于2007年10月25日


【立 即 欣 赏 连 环 画】   

 编绘:埃尔热

《丁丁历险记》系列的第一集。1930年
法文名:《Tintin au Pays des Sovjets》;
英文名:《Tintin in the Land of the Soviets》

     出版信息:1929年1月10日至1930年5月11日第一次在Le Petit Vingtieme上连载出版。1930年《丁丁在苏联》第一次集结成书出版(限量编号发行500册)。1973年作为 Les Archives d'Herge/em(埃尔热档案)一书的一部分,《丁丁在苏联》再次出版。1992年,卡斯特曼公司出版了这个彩色版的《丁丁在苏联》。
    
 摘要:奠基之作,丁丁的第一次历险。丁,一个小记者,出现在比利时日报的儿童增刊上。在那时埃尔热对苏维埃打击讽刺,丁丁和白雪到苏联作采访报道,面对一系列危险,和布尔什维克为他设下的圈套。苏联和苏联对外的经济高速发展,世界的宣传是他的最大目标,同样还有秘密警察即克格勃的活动。
      话说二十世纪报派记者丁丁到苏联采访,一路上遭受苏联共产党秘密警察追杀,丁丁屡次化险为夷,果然是个杀不死的小英雄。除了以暴力挟持的选举外,他还看到许多苏联不为人知的“真相”。英国共产党人士访问苏联,对他们高生产力的工厂赞赏不已,可是记者丁丁发现那只是个假象,工厂只是个大型广告牌,机器噪音也是有人躲在后头刻意制造出来的,小狗白雪还开玩笑说这该不会是个苏联爵士乐团。
      丁丁还在莫斯科街头看到共产党官员如何对待街头流浪小孩。如果小孩说自己是共产党,就发给他面包吃;如果对方老实说自己并非共党,只有拳头可吃。
      丁丁后来神通广大地加入了苏联红军(连白雪也一起带去),实地考察他们掠夺富农粮食的行动。他因此发现共党囤积食粮的秘密基地,他们宁可让人民挨饿,也要出口粮食,好制造生产丰盛的假象。

 花絮:从最初的画面,我们一下子猜到了--我们无法全部刊登--在布鲁塞尔某个火车站台,摄影记者蜂拥而只,人声鼎沸。戴着鸭舌帽的丁丁在白雪的陪伴下登上开往莫斯科的火车。车门关上了,他来到他的座位,坐好,出发。成了,主人公获得了新生!就这样,令丁丁成为全世界最著名的年轻记者的24次“历险”中的第一次--最鲜为人知的一次拉开了序幕。此时是1929年1月,距离最后一个故事,即没有全部完成的《丁丁和字母艺术》,还有54年。与当时的电影一样,丁丁也是黑白的。他比我们今天熟识的丁丁要“更圆更小”。他厚重的鞋子和他那格子面料的高尔夫球裤无疑已经过时了。至于他的年龄,及时在此时,也已经让人说不清楚了。1930年发现成册时,其中500本标上了“丁丁和白雪”,现在这些书已极为稀少珍贵。据称后来一共有9个不同版本,但仅仅是在封面标题的印刷上有所不同。
 终其一生,埃尔热一直认为丁丁的苏联之行是他“年轻时的罪过”。这是唯一一本他从未修改,而且从未改成彩色出版的画册。面对盗版泛滥,1973年,他违心接受再版该画册,把它座位《埃尔热档案》系列的ygie组成部分。1981年,该画册真迹复制品出版。与后来的其他故事相比,虽然该故事许多章节激动人心,波澜迭起,但是,毫无疑问,它是不完美的。它的缺陷之一是过于依赖Joseph Douillet(约瑟夫·杜耶,他是比利时驻顿河畔罗斯托夫领事。)那本成见过深的著作《面纱后的莫斯科》。说实在的,它是埃尔热唯一的信息来源。本集丁丁中的一些场景是直接从这本书中拿来的,比如说投票大会。之后,埃尔热最大的优点之一是他总是仔细搜寻信息,不断追求准确。当然,他没有亲身到丁丁要去的国家做实地考察,不过他学习了主题相关的一切改学的东西。这同时解释了他为什么不是一个更多产的作者--50年中24次“历险”,不过产量稳定而已,这也解释了为什么他的作品能获得全球性的成功。
 故事从头到尾,主人公和他的创造者都在摸索和探索。到故事结尾,丁丁历险系列中一些代表性的东西成型了,特别是记者面对种种考验所表现除了的机智灵敏。他即会开轻型轨道机动车,也会用随身戴的小刀削出一个螺旋桨。在第一次历险中,白雪可被宠坏。它的风光无限地结束了旅程,表现出一种令人怜爱的自负,而且每分钟都在自己寻酒。与十多年之后才出现的阿道克船长一样,白雪好酒这一点即可爱又烦人,当然,必定还很危险。
 第135页,小记者和他的小狗无意中登上了通往布鲁塞尔的快车。丁丁下了结论:“我想最好不要太固执了,让我们回布鲁斯塞尔吧。回到家,好好休息一下,再去别的地方继续历险......”白雪加了一句:“危险都结束了,我们危险的生活也到此为止了。” 然而,历险生涯不过才开头。从各方面来看,埃尔热和丁丁在这一个故事中都走了不少的路,但是,未来的路还长着呢!

创作背景
青涩旧作成珍品
《丁丁在苏联》先在比利时《二十世纪报》儿童版上连载了四个月左右,1930年报社将这些黑白画稿结集成书出版,印制了五千本左右。后来比利时漫画出版社开斯特曼(Casterman)接手出版艾氏作品,却把这本首部作品摆在一边,不知道是否因为埃尔热对这本青涩的作品不甚满意,详情不得而知,不过他曾翻修过不少旧作,就是没有重画苏联这一本。丁丁历险记系列名气水涨船高,于是在1969年四十周年庆时,以“埃尔热工作室”(les Studios Herg )的名义出版了五百本编号珍藏版。
喜爱丁丁的漫迷越来越多,稀少的《丁丁在苏联》成了人人想收藏的珍品。市面上开始出现了大量的劣质盗版品鱼目混珠,想藉此发一笔横财。把盗版商一一告上法庭实在费力,开斯特曼出版社干脆出版了《埃尔热档案》(Les Archives d’Hegre),收录丁丁在苏联、刚果与美国行三本作品与旧作《托托历险记》(Totor, CP des Hannetons),盗版风潮才逐渐平息。

这时候的丁丁和白雪实在让我们难以提起劲头
主要参考资料
《丁丁在苏联》一书主要创造来源参考了《揭开莫斯科面纱》。作者杜耶(Joseph Douillet)曾在苏联东南部当了九年的比国使馆领事,九年的驻地经验应该不假,也难怪漫画家会把其中一些情节原封不动地拿来改编。杜耶曾在书中描写苏联的选举,负责人提出三份候选名单,其中一份是共党候选人。负责同志宣布:“反对共党候选人名单的请举手!”他与同党同时举枪对准人群,当然没有人敢冒着生命危险举手。于是主事者宣布全体无异议通过共党候选人名单,其它两份也不用投票了。
杜耶虽然在苏联待了九年,也不能忽略他本身的立场。艾尔吉研究者贝涅·彼得(Beno?t Peeters)指出,杜耶在书中立场鲜明,对苏联体制十分反感。除了前述的选举,杜耶也提到他对苏联高中的看法,他觉得允许男女学生同校上课,简直“败德”之至
我们很难由此断定杜耶的著作究竟真实度有多高,只能对他的见证持保留态度。把《丁丁在苏联》直接当成历史见证也过于天真,对当时苏联历史有兴趣的人, 直接阅读相关书籍还比较可能得到更多可靠的信息。

白雪化妆失败后遭到动物们耻笑,埃尔热展示了他作为大师的天赋
不成熟的故事
漫画中虽然交代了时代背景,可是看起来像是一部搞笑间谍动作片,一点周星驰加上点成龙再加上一把小刀就搞定一切的《百战天龙》(MacGyver),也可以加上一点好莱坞喜剧演员巴斯特·基顿(Buster Keaton, 1895-1966)的表演神韵。
于是丁丁可以在炸弹爆破火车时死里逃生,顶多就是衣衫破烂。柏林警察还正经八百地问他,究竟把同车两百多位乘客搞到哪里去了。画面上的确只有丁丁与白雪,其它乘客都不知道在哪里,不知道是作者忘了画,还是懒得画,看起来像埃尔热拿来自嘲兼搞笑的冷笑话。
而前面提到的工厂造假一事,感觉上也又是一桩政治讽刺笑话。当红军想要枪毙丁丁与白雪,丁丁早就把所有枪支的火药掉包,自然又逃过一劫,丁丁一点也不丁丁,简直太神奇啦。
所以苏联在此只是丁丁大显神通的薄弱布景,共产党与秘密警察都像搞笑片中的胡涂坏蛋,其它角色都没什脑袋,只有丁丁有。于是我们看到这位比利时小记者上天下海,从长程火车换到汽车,可以潜水逃狱(坐牢还附赠潜水衣,苏联看来很体恤囚犯),也可以驾驶飞机。飞机坏了,丁丁只要一把小刀就可以把树干变成螺旋桨;车子解体,丁丁也可以马上拼凑出一台新车继续旅程,这种人才各国特种部队都想要争取,马不停蹄的冒险与考验也带给读者十足的欢乐效果。

丁丁回国后成了万众瞩目的英雄,这样的场景在此后几部作品中经常出现
当埃尔热还在连载童军小组长托托的故事时,文字放在图片底下,彷佛图片辅助说明。到了《丁丁在苏联》,他加入表示人物言语或想法的对话“泡泡”(bulle) ,希望能让读者理解这些话出自人物口中。1930年丁丁开始在法国连载时,编辑担心读者不了解,刻意在图旁边加上说明,后来埃尔热发现连忙阻止,才保存了作品的完整性。不过有时艾氏可能也担心读者看不懂,比如说坏人想下药陷害丁丁,明明画面上人物动作与神情已表现得再清楚不过,小狗白雪也察觉有异,漫画家还是不厌其烦地加上对话泡泡显示坏蛋的想法,现在看起来显得有点多余。
结语
与其想从这本书看到当时的苏联,我们其实更可以看到一位创作者如何起步与成长。埃尔热当年才二十二岁,已经雄心勃勃地让笔下人物在一百多页中纵横欧洲,即使造型生涩,也逐渐懂得掌握叙事节奏与画面动感。也难怪他能在后来二十几集故事中让丁丁与白雪纵横全球,甚至飞上月球去。与其说丁丁是个记者,他还比较像是冒险家,带着读者进入各式秘境。
本文大部分内容节选自《欧漫大师的第一步》,作者Lilou,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