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曲线计划表软件:干湿仓之辩--如何存放你的普洱茶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22:44:53
到今天还在争辩干仓/湿仓,看来那些专家们没尽到责任。
入仓/干仓/湿仓,以及当今市场上的“老茶”
无论什么产品,只有卖出去才是目的。虽然说普洱茶这东西卖出去赚钱卖不出去更赚钱,但除非真正的好东西,比如已经被政府保护起来的古树原料制成的茶品,厂家愿意留存一些,其他的都要卖出去才行,否则如何实现利润?虽说普洱茶市场一天一个价,但厂家把大量产品压在自己手中,资金压力太大,而且形不成良性循环,不是商业模式。同样的道理,中间商也存在这个问题,大量存茶需要大量资金,而且要租用库房,还要确保环境不令茶品品质恶化,因此做这个买卖的很少有自己存放大量茶品、供自己在10年以后挣大钱的。因此,无论厂家还是商家,都希望自己的东西马上换成真金白银,只不过这东西有升值潜力,商家不那么着急就是了。由此可见,真正的陈年老茶第一不会很多,第二不会在商家手里大量囤积。
无论出于什么原因,茶叶卖不掉就要找地方存放,因此,无论出于什么原因,没有卖掉的茶存进仓库,这些茶就叫做入仓茶。
当然,真正的高手可能出来指出我的错误--只有湿仓环境下存放的茶品才能叫做入仓茶,否则存在家里书架子上的茶是不是也叫做入仓茶?对于这个问题,大家各自有各自的理解,高度不同而已。
我们中间少了一堂课,是关于普洱茶的转化条件的,以后我会另开一贴专门讲述普洱的收藏,在这里只要简单知道,普洱茶的转化需要一定的温度和湿度,因为转化过程就是一个慢发酵过程,无论快慢,只要是发酵就需要温度和湿度,而且环境的温湿程度左右发酵的结果。
我们很容易就能理解,在允许的范围内,温度越高、湿度越大,发酵的速度越快。同样,在高温高湿的环境中,普洱生饼由于得到适宜发酵的环境,茶叶内的活性物质会很快发生转化,并在一个相对很短的时间内完成所有的转化,把所有活性物质消耗掉,完成发酵过程。在此之后,由于能参与转化的物质已经消耗完,就发酵程度而言,茶品达到一个巅峰,继续陈放下去发生的变化我们叫做衰退。
明白了这个道理,那么为了让普洱茶生茶尽早完成转化成为真正的普洱茶,就有人在南方租一个库房,在南方潮湿温暖的环境下,希望普洱茶生茶在这里能尽早完成陈化过程,达到正常环境下需要几十年才能达到的口感和韵味。为了尽早完成这个过程,还需要在本来已经很潮湿的环境中加湿,弄得仓库墙壁挂满水珠如澡堂一般。如此大的湿度加上南方温暖的气候,这种环境下普洱生茶会以令人想象不到的速度完成整个转化过程。此后,市场上就出现了大量陈年老茶,而且你要多少就有多少。
但这种做法有一个最大的问题,为了保证足够的温度和湿度,这样的茶仓必须是封闭的,而在封闭的状况下,足够的温度和湿度带来的最直接的结果就是霉变,想一想刚刚打开一个常年不开的防空洞时的第一感觉,一股呛人的发霉气息扑面而来令人作呕,因此,这样做出来的茶都有一个共同特征,就是所谓的“仓味”,仓味过重就是发霉的味儿。然而,茶商们自有办法,把这样的茶存放到干燥通风的地方存放一两年,所谓的仓味也就消散得差不多了,这个过程叫做退仓。这时候就能拿出来卖了,而且多数情况下你在茶汤里感觉不到,只有在吞下去之后,会感觉到喉头有些发紧,类似上火的感觉,而且闻茶底的味道,仍然有淡淡的类似“六六粉”的味道,这种味道是退仓也无法抹去的,目前市场上超过十年的老茶都有这个特点。
明白了这个道理,市场上大量所谓的老茶的真实性也就很可疑了。

现在说说所谓的干仓和湿仓。
大多数人认为,普洱茶存茶的茶仓如果如上面所说人工加湿,在高温高湿环境下发生的转化就是“湿仓茶”,反之,如果在正常通风干燥的环境下存放的茶就成为“干仓茶”,而且大多数人都认为干仓茶绝对好于湿仓茶。因为湿仓茶有经过霉变的嫌疑。从道理上来说这个说法没什么问题,但事实又是如何呢?假设,在北方的自然环境下(北京的夏天也很潮湿),正常存放的茶品,由于包装或摆放位置原因导致空气无法流通,从而使茶品霉变,这样的茶品是干仓还是湿仓?环境是干仓,但得到湿仓的结果,这样的事情并不是没有。因此,干仓湿仓的标准并不是这样划分的。事实上,所谓干仓/湿仓概念,并非指的是茶品存储时环境的状态,而是茶品在那种环境下存储所发生的结果,形象一点说,应该是“茶在仓中湿了”,而以往的概念把这个当作过程来看待,形象地说就是“茶放在湿的仓里面”。
这可是我自己的原创观点,如果谁要是引用可是要注明著作权的呦。
明白这个道理,那么干仓湿仓应该好理解了。
我们回来说说普洱茶的陈化,无论是谁都会说,普洱茶只有在干仓环境下转化才有价值,现在看来,所谓干仓应该是“没被仓所湿”的茶,倒不一定非得是干燥的茶仓。既然如此,我们就需要说说茶品转化速度与品质的关系了。
有部电影叫做《黑客帝国》,机器把人作为能源使用,为了让人能够延续生命,所以建立一个虚拟世界。在电影中,当奇洛里维斯被警察抓获以后,警察告诉他所有这些,其中有一段话意思是这样:“我们已开始建立了一个完美的世界,你们在这个环境里可以获得任何你们想要的东西,但不久之后我们发现人类在大批死亡,因此我们调整了环境模式,让你们相互竞争、给你们压力,结果我们发现人类的死亡率大大减小。。。。。。”
这个似乎说人类天生犯贱,非要在争抢的过程中强化自身。然而事实上,你看看生活中无处不出现同样的事情,历代帝王生活富足奢侈,但有几个长寿的?弄到一盆漂亮的花草,天天浇水施肥晒太阳,每一个星期就死了,相反扔到一边想起来就浇水想不起来就晾着那个却活的枝繁叶茂;几十年前大家都吃不饱,糖尿病患者凤毛麟角,现在生活水平提高了,你再看看,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无处不在,中度脂肪肝都可以忽略不计了。。。。。。
用一个学术名词描述这个现象,叫做生命中的“熵”,如果生命中真的有这东西,肯定是一个常量,每当我们兴奋、快慰的时候都要消耗掉一部分,等这个东西消耗完了,生命也就结束了。因此,如果我们认为长寿是我们生命最大的价值,那么就要尽可能避免上的消耗,比如出家人,无欲无求,得不喜失不忧,粗茶淡饭,与世无争,这大概就是历代高僧多长寿的原因。
如同任何有生命的东西一样,普洱茶生茶所含的活性物质肯定也有自己的熵,转化过程就是熵的消耗过程,一旦熵消耗完,转化过程就结束了。这个过程根据环境不同可快可慢,但同任何生命一样,活着才是价值,因此,那些很快转化完成的“陈茶”已经失去生命,如同娇奢淫侈环境下的富家子弟,过早夭折;而在平淡恬和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僧侣,却能历经世间沧桑,领悟生命价值,得道成仙。而普洱茶的价值也正在于此,在经历时间的磨砺之后,所有的外在棱角都已经磨平,体现的完全是一种醇和、平淡,却让人品味出丰富的内涵。如果把茶比作人的话,绿茶是少女,青春美丽转瞬即逝(你很少能见到超过三泡的好绿茶);铁观音是皇室贵胄,高贵而又君临天下;普洱茶则是智者老叟,看似平淡祥和,接触以后才发现其内涵博大。
如果我说得还不够清楚,索性咱们就俗到家:红烧肉都知道吧?大火快炖的不好吃,必须小火慢炖,不能怕费功夫。
如果明白了这个道理,那么如何让生饼转化成真正意义上的普洱茶也就清楚了。

明白了干仓/湿仓的概念,以及普洱生茶的转化条件,因该队如何存放茶叶有一定主见了。从环境上来说,适当的温度、湿度是必要的,虽说粗茶淡饭能长寿,但起码不能吃不饱不是?没有了温度、湿度,就等于给存放的生茶断了粮食,没办法活下去了。这也是很多人说北方不适宜存茶的理由,因为北方冬天太干燥而且寒冷,茶叶的不到适当的湿度,不利于茶品活性物质的转化。
但是,凡事都是在变化的,虽然北方气候不会变得像南方温暖潮湿,但从目前看到的一些情况来看,北方存茶的效果似乎更好一些。我在屋脊行走云南兄的帖子里看到他关于北京存茶和昆明存茶对比,结论是北京存放的茶好于昆明存放的茶。这个结论我相信,并且我在下面会说明理由。
从气候条件来说,南方温暖潮湿的环境确实适合茶品转化,但南方最大的一个问题就是冬季。我们知道南方冬季没有暖气的,而南方冬天的气候确实没达到“温暖”的标准,茶品在这种情况下,由于条件突然变得恶劣,停止转化,进入休眠状态,直到来年气候变暖。而北方由于冬季寒冷,一般11月开始供暖,室内温度基本都在20度左右,达到普洱转化的最低要求,那么,在这种条件下,只要室内养一些植物或者设一个鱼缸,湿度完全能够满足茶品转化的要求。在这种条件下,就茶品转化条件而言,以北京为例,春、夏、秋三季与昆明无异,而进入冬季以后区别就大了,北京的茶始终没有停止转化,而昆明的茶每年都要休眠一个周期。这样常年累积下来形成的结果肯定是可以察觉到的。就如同家庭装修这个行当,以前一般进入雨季就停止装修工作,因为空气潮湿,所有墙面漆无法干燥,但你现在看看谁还在乎?开空调就是了。
当然,我仅仅指的是一般的家庭环境而言,不包括茶商大批量存茶,因为大批量存入仓库的茶,谁会专门为仓库供暖(每平米19元)?
存放普洱的另一个条件就是通风。当然无异味是最低要求,这个应该不用多说。
保证了普洱茶的温湿环境以后,最重要的一节就是通风,这是个让茶品有一个呼吸的机会,因为没有足够的氧,转化还是不能完成,不但不能完成,当温度、湿度合适还会发霉。普洱茶中所谓的金花、银花就是轻微霉变的产品,只不过菌类不同,这样的茶在港台被推为上品,蒙骗那些新入道的初哥。如果霉变程度严重,茶品就不能饮用了。不过,如果这些茶品在茶商手中,他们会采用类似退仓的方法,放到通风干燥的地方存放几年,等霉菌退的看不出来就可以拿出来当老茶卖了。这样的茶从汤水上就能感觉到问题,由于为了让霉菌退掉,必须在干燥、通风的环境中存放,有些茶商所性打开包装晾晒,通风、光照导致茶叶颜色变成红褐色,在霉菌退去后,这样的茶从外观上看很像老茶,但只要开汤就立即露馅,特点是除了沉重的仓味(霉味)、陈味(非陈香味),其他什么也没有。
那么,为了保证通风,是否要把茶品包装打开?这里要说明的是,茶品的保存还有一个条件,就是避光,紫外线可以很快杀死茶中的活性物质,让茶只有老茶的外观而没有丝毫茶气。不信的话,可以到马连道随便找一个店,把他挂在外面裸露的、红褐色的东西开汤试试就知道了。因此,茶品的保存还需要一个避免光照的条件,在这个条件的约束下,我个人认为茶品的外包装纸绝对不应该去掉,这层纸是保证日后茶品还能有茶气留存的条件,因为剥掉外包装纸,虽然通风透气,但茶叶本身的茶气消散很快,没有茶气的茶,还能叫做茶么?另外,这层包装纸是抵挡光照的最后一道屏障,虽然这层薄薄的纸发挥的作用有限,但在没有其他条件的情况下也聊胜于无了。事实上,如果有条件的话,最好不要把单片的茶品摆放在书架或酒柜里,因为即使是室内散射光,紫外线还是能对那层薄纸后面的茶起作用,因为你这一放决不是一两天,而是几年或十几年。
如果你买的是整筒的茶或许会好一些,外面的竹篾已经起到了阻挡作用,而且符合通风条件,这可能是最好的选择,但要注意的是不能让外面包裹的竹篾浸湿,否则发霉后产生的气味会直接影响茶叶品质。最好的办法是用普通的纸箱子,把整筒的茶放在箱子里,箱子架离地面一定高度。箱子不用密封,盖上盖子就可以,北方的秋、冬、春三季基本不用管它,在夏季湿度比较大的时候,隔一两周打开箱子闻闻茶香的同时就完成了通风换气的过程。
看了这些,你大概也能明白茶商存茶的难度了,想象一下整整一仓库的茶,这样折腾起来肯定是一个浩大的工程,而不这样折腾就可能导致湿仓。因此,即使在北方,大量存茶也不是一个好主意,除非你把这个当成一种锻炼,并且家里有如此大的空间,否则,还是保持一颗平常心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