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旬老人拾荒养家:八年级思品中考复习提要(下册)2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6 12:56:35

第六课 终身受益的权利

 

知识助我成长

我们享有受教育权利

终身受益的权利

教育为人的幸福生活奠基

教育的基本含义

教育能为人的幸福生活奠基

受教育权的含义

义务教育的含义及特征

珍惜学习机会

维护受教育权利

非诉讼方式

诉讼方式

履行受教育义务

为什么要珍惜受教育的教育机会,履行受教育义务

接受义务教育的学生应履行的义务

要提高学习能力,学会学习

学无止境

知识概要

 

1、什么是教育?教育对一个人的成长有什么作用?

⑴①教育,是以促进人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为目的,以传授知识、经验为手段,培养人的社会活动。②教育是人类文化的一种传承活动和催化活动,是连接过去和未来的中介。(P58)

⑵①教育是每个人生活的准备。它通过向个人传递文化,帮助人超越一己之见去掌握前人的经验,分享人类世代积累的知识财富,获得独立生活的必要前提。②教育能唤起人的潜能,不断提高和革新自己,从而开辟人性发展的道路,奠定走向未来的基础。(P59)

2、为什么说教育能为人的幸福生活奠基?(P60)

当代科学技术迅猛发展,人类知识迅速增加,社会变化日新月异,社会竞争空前激烈。在这种情况下,只有通过接受教育,才能摆脱愚味,增长才干,丰富人生,享受现代文明,在职业活动和其他活动中获得成功。因此,教育对于个人一生的成败至为关键,教育能为人的幸福生活奠基。

3、什么是受教育权?(P60)

受教育权,是指公民有从国家接受文化教育的机会,以及获得受教育的物质帮助的权利。它是一项基本的人权。

4、什么是义务教育?我国义务教育的基本特征有哪些?(P61)

⑴义务教育,是依照法律规定,适龄儿童和少年必须接受的,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必须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

⑵①强制性,即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其推行和实施。②公益性,即不收学费、杂费,公益性是与免费性联系在一起的。③统一性,在全国范围内实行统一的义务教育,其统一性包括制定统一的义务教育阶段教科书设置标准、教学标准、建设标准、学生公用经费的标准等。

5、当我们的受教育权被他人剥夺或受到侵犯时,可采用哪两种方式予以维护?(P63)

当我们的受教育权被他人剥夺或受到侵犯时,可采取非诉讼方式和诉讼方式予以维护。

6、我们青少年为什么要珍惜受教育的机会,履行受教育的义务?(P64)

在我们这个不发达大国办教育、普及义务教育很不容易,父母辛勤劳动供子女读书也不容易。为了自己的发展,更为了国家的富强、社会的进步,我们青少年一定要珍惜受教育的机会,履行受教育的义务。

7、我国正在接受义务教育的学生应履行哪些基本的受教育义务?(P64)

按时入学;接受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不得中途辍学;遵守法律和学校纪律,尊敬师长,努力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

8、如何理解当今的时代是一个需要终身学习的朝代?(P65)

在当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要生存、要发展,必须接受教育、更新知识、提升能力、学会学习。社会在发展,学习无止境,那种一次“充电”终身“放电”的状况已一去不复返。因此,当今时代是一个需要终身学习的时代。

9、在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我们该如何做?(P66)

我们要树立远大志向,珍惜在校学习的机会,自觉履行受教育义务,以勤奋和智慧去获得成功之果,为祖国的繁荣富强建功立业。

第七课  拥有财产的权利

 

合法财产及其所有权

财产属于谁

我们享有财产继承权

拥有财产的权利

有关财产实现的几个概念

法定继承的继承人和继承顺序

财产留给谁

财产的归属划分

公民个人财产的范围

财产所有权的含义

我国继承法规定的继承方式

法定继承

遗嘱继承

当财产所有权受到侵害时

法律保护合法

财产的所有权

公民个人合法的财产受法律保护

国家通过多种法律手段保护公民的合法财产

依法提起民事诉讼

依法要求撤销行政处罚或予以行政赔偿

受遗赠人有权依照遗赠人的遗赠取得遗产

增强维权意识,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当继承权发生争议的时候遵守法律规定,注重情义,互谅互让

智力成果的含义

国家通过立法保护智力成果所有人的权利

智力成果受法律保护

依法保护智力成果所有权

依法保护未成年人智力成果权和荣誉权

当自己的智力成果受到侵害时要依法维权

继承权的实现方式

无形的财产

知识概要

 

1、什么是财产所有权?属于我国公民个人所有的财产包括哪些?

⑴财产所有权是指所有人依法对自己的财产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它是财产归谁所有在法律上的表现,是一种直接与经济利益相联系的民事权利。(P70)

⑵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公民的个人财产包括:公民的合法收入、房屋、储蓄、生活用品、文物、图书资料、林木、牲畜和法律允许公民所有的生产资料以及其他合法财产。(P69)

2、我国法律为什么要保护公民的合法财产所有权?(P71)

⑴公民个人所有的合法财产,直接关系到公民本人及其家属成员的衣、食、住、行。

⑵切实保护公民个人所有的合法财产及其所有权,对于维护公民的正常生活,保障其专心致志从事生产、工作和学习,积极参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3、国家通过哪些法律手段保护公民合法财产及其所有权?(P72-73)

⑴国家审判机关依据民事法律,追究侵权人的民事责任,往往采用责令侵权人将毁坏的财物恢复原状、赔偿受害人经济损失等方式,保护公民合法财产的所有权。

⑵国家审判机关依据刑法,追究犯罪分子的刑事责任,通过采用判处侵犯财产的罪犯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等刑罚手段,保护公民合法财产的所有权。

4、公民的财产所有权受到侵害时,可通过哪些法律手段来维护自己的财产所有权?(P74)

⑴可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要求确认所有权的归属、返还原物、赔偿损失等。

⑵当公民的财产所有权受到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行使行政职权过程中的违法行为的侵害时,可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依法撤销裁决,或予以行政赔偿。

5、公民的个人财产是否都可以继承?为什么?(P76)

公民的个人财产并非都可以继承。因为公民在世时拥有的个人财产不是遗产,不能继承。只有当公民死亡时遗留的合法财产,才可继承。

6、什么是遗产?遗产应具备哪些条件?(P76)

⑴被继承人遗留的个人合法财产称为遗产。

⑵遗产应具备的条件:必须是公民死亡时遗留的财产;必须是公民个人所有的财产;必须是合法的财产。

7、什么是被继承人、继承人、继承权?(P76-77)

遗留财产的死者称为被继承人。依法继承死者遗产的人称为继承人。继承权指的是继承人依法取得被继承人遗产的权利。

8、我国继承法规定的法定继承人主要包括哪些人?这些人的范围是根据什么确立的?(P77)

⑴我国继承法规定的法定继承人主要包括被继承人的配偶、子女、父母、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⑵我国继承法规定的法定继承人的上述范围,是根据血缘关系、婚姻关系和扶养关系确立的。

9、我国继承法规定了哪两种继承方式?除此之外,公民还可通过什么方式取得遗产?(P78)

我国继承法规定了法定继承和遗嘱继承两种继承方式。除此之外,公民还可以通过遗赠取得遗产,即受遗赠人可以依据遗赠人的遗赠取得遗产。

10、什么是法定继承?我国继承法对法定继承的遗产继承顺序作了怎样的规定?

⑴法定继承,是指既由法律直接规定继承人的范围和继承顺序,又由法律直接规定遗产份额分配原则的继承方式。(P78)

⑵我国继承法规定,遗产按照下列顺序继承: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不能继承。没有第一顺序继承或者第一顺序继承人放弃继承权的,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P77)

11、什么是遗嘱继承?其最大优点是什么?(P78)

⑴遗嘱继承,是指继承人按照被继承人所立遗嘱,继承被继承人遗产的方式。

⑵被继承人能够充分按照自己的意愿处分遗产。

12、继承权发生争议和受到侵犯时,我们应该怎么办?(P80)

⑴当继承权发生争议时,我们除了要严格遵循法律规定外,还要大力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践行社会主义道德,本着注重情义、互谅互让、和睦团结的精神,协商处理继承问题。

⑵当我们的继承权受到侵犯时,不要忍气吞声,要增强维权意识,要学会依靠社会力量,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正当权益。

13、什么是智力成果?我国法律为什么要对智力成果给予保护?

⑴智力成果主要是指依靠人类脑力劳动所创造的劳动成果,表现为科学技术成就、发明创造以及文学艺术作品等。(P81)

⑵人类正步入知识经济时代,发明创造以及其他创造性智力成果显得尤为重要。给予创造性的智力成果予以保护,是对创新精神的最有效的鼓励。(P82)

14、智力成果权通常包括哪些内容?公民应该如何增强保护智力成果权意识?

⑴智力成果权也称知识产权,通常包括著作权、专利权和商标权,以及反不正当竞争中的商业秘密等。(P82)

⑵作为一个公民,当自己的智力成果权受到非法侵害时,要运用法律武器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同时,还要积极参与社会对智力成果权的保护,尊重他人的脑力劳动,不做侵害他人智力成果权的事情。(P84)

15、未成年人的智力成果权受到非法侵害蝗应该怎么办?(P83)

未成年人的智力成果权受到非法侵害后,可以由父母或其他监护人要求有关机关予以法律保护,要求侵权人承担法律责任。

 

第八课  消费者的权益

 

我们都是消费者

我们享有“上帝”的权利

消费者的权益

保护消费者权益的意义

消费者享有安全权、知情权等权利

消费者要履行自己的义务

购买商品或接受服务者即消费者

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容易受到侵害

消费者运动已成为一股世界潮流

炼就一双“慧眼”

消费者要增强自己的判断能力和选择能力

消费者要主动学习和掌握有关消费和消费者权益保护的知识

消费者享有的权利

维护消费者权益

与经营者协商和解

请求消费者协会调解

向有关行政部门申诉

提请仲裁机构仲裁

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维护权益的途径

知识概要

 

1、消费包括哪两个方面?(P86)

物质方面的消费和精神文化方面的消费。

2、为什么要依法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⑴在经营者与消费者的关系中,经营者处于有利地位。消费者难以从直观上了解商品的性能和质量,从而在选购上处于被动地位;相对于有高度组织和强大实力的经营者来说,消费者往往势单力孤,这些都导致消费者处于不利地位。还有个别的经营者见利忘义,利用自己所处的地位损害消费者的利益。因此,必须依法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P87)

⑵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有利于促进生产的发展,保证社会再生产的顺利进行,维护社会的正常秩序,让人们过上更美好的生活。(P89)

3、根据有关规定,我国消费者都享有哪些权利?(P91)

安全权、知情权、自主选择权、公平交易权、依法求偿权、结社权、获得教育权、人格尊严与民族风俗获得尊重权、监督权等。

4、消费者享受权利的同时,应当如何履行自己的义务?(P92)

自觉维护市场秩序,做有修养,守秩序、道德高尚的“上帝”。例如,到商场购物,态度要谦和,说话要有礼貌;选择商品应事先考虑好,以免耽误其他顾客购物;对营业员的优质服务应表示谢意;维护生产经营者的正当利益;等等。

5、消费者应主动学习和掌握哪些有关消费和权益保护的知识?获取和掌握这些知识有什么作用?(P44)

⑴消费者主动学习和掌握有关商品、服务、市场以及消费心理等方面的知识。获取这方面的知识有助于我们作出正确的消费选择。

⑵消费者应主动学习和掌握有关消费者权益保护的知识,如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及消费者维权途径等。具备这方面的知识,我们就能自觉地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权益,与不法经营者进行斗争。

6、我们作为消费者,应当不断增强权利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这种意识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P95)

⑴在商品交易和接受服务的过程中,我们要充分运用自己的消费知识和法律知识,保持应有的警惕,尽量不经不法经营者以可乘之机,防止侵权行为的发生。

⑵在侵权行为发生后,我们要勇敢地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也使不法经营者显露原形,受到惩治。

7、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受到经营者的侵害后,可以通过哪些途径维权?(P96)

与经营者协商和解;请求消费者协会调解;向有关行政部门申诉;根据与经营者达成的仲裁协议,提请仲裁机构仲裁;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第九课  我们崇尚公平

 

众说纷纭话公平

是什么

公平是社会稳定的“天平”

我们崇尚公平

失去公平的严重后果

公平对社会稳定、个人发展的重要性

对公平的不同理解

人们心中的公平

社会稳定和发展需要公平

为什么/作用

理智面对社会生活中的不公平

维护社会公平

以公平为基础的合作才是良好的合作

在合作中要承担自己的责任

没有绝对公平

对待不公平现象的正确做法

自觉树立公平合作意识

怎么做

认识问题

知识概要

 

1、什么公平的差异性?(P100)

作为社会生活追求的一个重要主题,公平体现着人们对自由的追求、对权利的尊重、对自身力量的肯定。但是,不同的时代,不同的个体,面对不同的问题,对公平有着不同的理解,从而使公平呈现差异性。

2、什么是公平?(P101)

人们心中的公平,意味着处理事情要合情合理,不偏袒一方,不偏袒某个人,即参与社会合作的每个人承担他应分担的责任,得到他应得到的利益。

3、失去公平有什么严重后果?(P102)

人们在社会合作交往中,如果受到不公平对待,就会产生不公平感、冤枉和气愤,甚至导致报复行为,这种心理和行为使人与人之间信任感降低,导致彼此关系恶化,合作难以为继;会对经济发展产生不利影响,甚至会由此带来一系列社会问题,影响社会的长治久安。

4、社会公平对于社会稳定、发展和个人发展有什么重要意义?(P102)

有了公平,社会才能为人的发展提供平等的权利和机会,每个社会成员的生存和发展才有保障;有了公平,个体才能通过诚实劳动,得到自己应得的东西,满足自己的合理期望,从而充分调动自身的积极性。这样,整个社会才能各司其职,各尽所能,各得其所,共同推动社会的持续发展。

5、什么是公平的相对性?(P103)

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历程中,公平总受到一定社会条件的制约,任何社会都会存在一些不公平的现象。公平总是相对的,无论我们如何努力,都不可能达到绝对公平。

6、如何正确对待不公平的现象?(P104-105)

面对不公平现象,我们应做到:第一,用合法手段去解决问题,以谋求最大限度的公平。第二,调整自己的思维方式,理性地反思自己的价值观念。第三,同破坏公平的行为作斗争,对受害者伸出援助之手。

7、为什么说以公平为基础的合作才是良好的合作?(P106)

在以公平为基础的合作中,人们各自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才能得到应有的发挥,个人的利益才能得到应有的保障,才能避免不必要的内耗,推动社会高效和谐地运转。

 

走进正义

(是什么?)

正义是人类良知的“声音”

我们维护正义

我国相关制度体现了正义

正义与公平的关系

正义对社会的重要价值

什么是正义

正义制度的作用

遵守社会规则和程序

正义感的具体内容

社会发展需要有正义感的人

正义感是做人的优良品质

如何做一个有正义感的人

自觉维护正义

(情感和行为问题)

自觉遵守社会规则和程序

面对非正义行为应采取的态度

做有正义感的人

社会发展需要正义

(为什么?)

(怎么办?)

(认知问题)

第十课 我们维护正义

 

知识概要

1、什么是正义与非正义行为?正义要求我们怎么做?(P109)

⑴在社会进程中,凡促进人类社会进步与发展、维护公共利益和他人正当权益的行为,都是正义的行为;凡阻碍人类社会进步与发展、损害公共利益和他人正当权益的行为,都是非正义行为。

⑵正义要求我们尊重人的基本权利,尤其是要尊重人的生命权,公正地对待他人和自己。

2、制度的正义性体现在哪里?(或正义制度的作用是什么?)(P109-110)

制度的正义性就在于它是为所有社会成员的利益制定的。具体说来,就是每个人都能从制度规则的正常运行中受益,也都受正义的制度规则的约束。如果没有正义的制度规则的支持,就难以实现社会公平。

3、社会正义(正义的制度)与社会发展是什么关系?(P110)

有了正义和正义的制度,即使是处于社会最底层的人,也可以得到基本的生存保障;即使是处于社会最不利地位的群体,也能得到社会的关爱,而不会成为遗忘的角落。正义可以保障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使人们得以生存和发展,推动社会的文明和进步。

4、社会正义(正义的制度)与社会公平是什么关系?(P111)

当我们参与社会合作竞争时,正义的制度给予人们公平合作的支持与保障;在我们遇到不公平的事情时,公平的获得也需要正义的制度作为支撑。因此,没有正义的制度就没有真正的公平。

5、正义对社会的重要性是什么?(P111)

正义通过制度的调节来避免严重的社会分化,使社会健康、持续地发展,最终造福每个社会成员;正义使人与人之间的纽带更为紧密,使人际关系更为和谐。如果缺少正义的支撑,社会必须土崩瓦解。

6、非正义行为有哪些危害?面对非正义行为应采取的正确态度是什么?(P113)

⑴非正义行为会损害别人的权利,进而危害整个社会。

⑵面对非正义行为应积极斗争,以实际行动维护正义;若消极对待,无疑会助长非正义行为的扩散,最终损害的将不仅是某一个人的利益。

7、正义感是怎样的一种感受?(P113)

对正义行为表现出赞赏崇敬这情,对正义充满向往和追求,乐于把对正义的崇尚之情付诸行为,对非正义行为则会产生不安、不满、愤怒的情绪,乃至采取行动来维护正义,这样的情感、情绪和心境等心理感受,就是正义感。

8、对有正义感的人的具体行为要求是什么?怎样做有正义感的人?(P115)

⑴有正义感的人,应该做到:如果非正义的事情发生在自己身上,能够采取正当方式,奋起抗争;如果看到非正义的事情发生在他人身上,能够见义勇为、匡扶正义,及时对受害者予以声援和救助;未成年既要有见义勇为的精神,又要做到见义巧为,要在尽量不伤害自己的前提下,维护正义。

⑵做有正义感的人,必须由低到高达到三个层次的要求:在认识上明确、明辨什么是正义行为和非正义行为;在情感上熏陶、感悟正义的力量、展现人格美,以升华道德境界;在行为上落实,以实际行动去践行,以伸张正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