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所以是因为是病句吗:抑郁症的种类及分类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1 03:31:04

传统的分类方法


  1、内源性抑郁与反应性抑郁
  所谓外源性,通常是指由外部环境事件所引起的抑郁症,是对挫折、生活中的不幸事件、工作和学习的压力等精神刺激事件反应的结果。如反应性抑郁症、抑郁性神经症等。而内源性则是由躯体"内部"因素所引起的抑郁症,带有明显的生物学特点,如遗传成分比较突出,是抑郁症的一种常见类型。
  2、精神病性抑郁和神经症性抑郁
  精神病抑郁症不仅有抑郁症的症状,也有精神病的症状,比如:如自责,自罪,被害等妄想,自杀企图都很明显的病人。抑郁性神经症又称神经症性抑郁,是由社会心理因素引起的,也往往与病人的个性偏离有关;是以持久的心境低落为主要特征的神经症性障碍,严重程度可起伏波动;常伴有焦虑、躯体不适和睡眠障碍。患者有治疗要求,但无明显的运动性抑制或幻觉、妄想,生活工作不受严重影响。
  3、单相抑郁和双向情感障碍的抑郁
  单相抑郁就是没有躁狂的抑郁,无论是过去、现在或将来都无“过度兴奋”的表现。而双相抑郁就是既有躁狂发作又有抑郁发作,抑郁与躁狂交替或混合发作,也称为狂躁性抑郁症。

现在的分类方法


  抑郁症比较常用的分类标准有以下三种,依据疾病的某些特征,按照规则将疾病分门别类,并用编码的方法来表示的系统.。
  1、CCMD-3,中国精神病症诊断标准(The Chinese Classification of Mental Disorders ),分类兼顾病因病理学分类和症状学分类。
  2、ICD-10,国际疾病分类(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diseases )。
  3、DSM-IV,诊断与统计手册:精神障碍(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

种类

产后抑郁症


  研究显示50%-75%的女性会随着孩子的出生,经历一段Babyblues(婴儿抑郁),多数女性会出现一段不稳定情绪,如莫名的哭泣或心绪欠佳。10%-15%的新妈妈表现很强烈,这与产后荷尔蒙急速下降与抑郁有关。雌激素和孕酮(女性生殖激素)的水平在怀孕期增加10倍,但产后急剧下降。产后三天,这些荷尔蒙的水平降回到怀孕前的水平。这就是医学界所说的产后抑郁症。指随着孩子出生产生的抑郁,是身体、情绪和行为变化的混合物,归因于伴随孩子出生化学的、社会的和心理的变化。
  以下是有可能导致产后忧郁症发生的直接原因:
  1、体内荷尔蒙的变化。
  2、生产过程引起过度的害怕和惊慌。
  3、产后伤口太疼以及全身虚弱乏力。
  4、照顾新生儿的压力及夜间睡眠不足。
  5、角色和生活习惯的转变。
  以下因素产后有可能会增加产妇患抑郁的危险?
  1、本人或家庭有经前期综合症和经期经历经前期烦躁不安的紊乱历史。
  2、怀孕时的年龄——年龄越小,危险性越高。
  3、新父母单独生活。
  4、有限的社会支持和专业心理咨询。
  5、孩子越多,以后怀孕患抑郁的可能性越大。
  6、婚姻冲突。
  7、对怀孕的不确定性——孩子的到来是个意外。
  8、在怀孕期有抑郁史——50%的抑郁孕妇将会患产后抑郁。  
  

儿童抑郁症


  大约16%的患抑郁症的儿童和十几岁的少年,其病症并不符合传统上对抑郁症的定义。
  所谓非典型症状,是指与成人的抑郁症不相吻和。本项研究第一次专门研究孩子中的非典型的抑郁症。典型的抑郁症表现为,当令人高兴的事发生时,病人仍然没有积极的反应。除了情绪反应之外,非典型的抑郁症还需包括其他表现,如增加胃口、增长体重、增加睡眠和行动迟缓。例如,典型的抑郁症有普遍失眠的表现,而非典型的抑郁症表现正好相反,这些孩子睡觉的时间比普通孩子更长。
  具体症状:情绪:目光垂视、呆滞无神,表情冷漠,易激怒,敏感,哭闹,好发脾气,焦躁不安,厌倦,胆小,羞怯,孤独,注意力不集中,易受惊吓,常伴有自责自罪感,认为自己笨拙、愚蠢、丑陋、没有价值,灰心丧气,自暴自弃,唉声叹气,对周围的人和事不感兴趣、退缩、抑制、没有愉快感等。
  行为:多动,攻击别人,害怕去学校,不愿社交,故意回避熟人,不服从管教,冲动,逃学,表达能力差,成绩差,记忆力下降,离家出走,甚至有厌世和自残、自杀行为等。
  躯体:睡眠障碍,食欲低下,体重减轻,疲乏无力,胸闷心悸,头痛胃痛,恶心,呕吐,腹泻,遗尿遗屎等。这类情形常容易被误诊为躯体疾病,但是吃了药以后“病”也无好转迹象。
  

老年抑郁症


  抑郁症是老年期最常见的精神障碍之一,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抑郁症老人占老年人口7%~10%,患有躯体疾病的老年人,其发生率可达50%。临床主要表现为抑郁综合征为特征的疾病,随着人均寿命的延长和老年性疾病发病率逐渐增高,老年人抑郁症的患病率也相应增高,严重危害了老年人的身心健康。 如果家中的老人经常情绪低落?他们健忘、失眠、吃不下,同时不愿参与活动。老人很可能是患上老年抑郁症。世界各地老年精神疾病调查显示,抑郁症发病率最高(16%-26%),其次才是老年痴呆症。被孤立者、孤独者、失业者或刚遭遇哀伤事件的人,都是老年抑郁症的高危险群。此外,20%的中风或心脏病患者,也会陷入抑郁状态,女性患病的比例是男性的两倍。专家们强调,治疗抑郁症长期服用西药对身体可能产生较大副作用,如患者产生药物依赖性,应尽量酌减西药的使用并采用中药治疗如中药百眠安,可取得较为理想的疗效。老年抑郁症极易复发,因而症状的消失并不意味着终结治疗。患者在临床症状完全消失后仍继续服药一年,并坚持定期复诊。此外,多多参加健身、文娱活动,多交朋友,尽量使老年生活丰富多样,并学会排解烦恼,也可对防止复发起积极作用。
  

脑器质性/躯体疾病抑郁症


  脑器质性/躯体疾病中的抑郁症是由于脑实质受到损害或躯体疾病引发的与该损害相关的抑郁状态。
  1、原发躯体疾病可以引起反应性抑郁。
  反应性抑郁是躯体疾病和疼痛的反应,躯体疾病产生无助感,甚至绝望感。抑郁可出现在疾病过程中的任何阶段,这取决于躯体疾病本身的情况。
  2、躯体疾病加重抑郁
  躯体疾病使患者感到紧张,而情绪紧张又使躯体疾病加重或转向慢性,这样患者压力会更大,躯体疾病和抑郁相互影响,躯体疾病的缓解能否减轻情感障碍的痛苦,有赖于躯体疾病发作前患者的情况。躯体疾病发作前就有抑郁,躯体疾病治疗不佳和治疗不当,会引起抑郁的复发或抑郁治疗效果不佳。十年随访研究发现:中风患者如果伴发抑郁,将延缓中风后康复,导致死亡危险增加 2.4 倍。恶性肿瘤的长期生存率下降 20% ,使血糖控制不良,产生慢性并发症的危险上升,使病情进一步恶化。
  3、抑郁可诱发或促发躯体疾病
  躯体疾病可以是情感问题的直接结果,例如,抑郁可以诱发心肌梗塞,临床上经常可以看到抑郁引起的偏头痛。
  4、躯体疾病可以引起抑郁
  也就是说抑郁是躯体疾病的精神症状,如乌干达伤寒、粘液性水肿、恶性贫血。
  某些疾病可以先表现为抑郁,这种抑郁可能显示患者已患有某种躯体疾病,躯体疾病的抑郁可能是一种早期症状。
  
  

脑卒中后抑郁症


  脑卒中后抑郁临床表现分为两类,一类是轻度抑郁,表现为悲伤、乏力、睡眠障碍、注意力下降、兴趣减退、思虑过度、情绪易激惹等;另一类是重度抑郁,除了上述轻度抑郁症状外,还有紧张焦虑、早醒、兴趣丧失、思维迟缓、食欲减退、体重减轻、有濒死感及自杀意念,自杀企图是脑卒中后抑郁最危险的症状,可出现在脑卒中后的早期或恢复期,应引起高度注意。
  

血管性抑郁症


  血管性抑郁(Vascular Depression),近年已成为国际关注的焦点。于1997年始,Alexopoulos与Krishnan等提出并发展了血管性抑郁的概念,认为脑血管疾病会引起患者主管情绪调节和认知的额-皮质下通路的血管性损害及神经递质代谢的异常,从而导致抑郁症的发生。Alexopoulos等把血管性抑郁定义为“存在血管性危险因子时发生的抑郁,并伴有神经心理学缺陷和影像学上局灶性脑病理改变”。Kr-ishnan等对其定义范畴进行了扩展,认为血管性抑郁不仅包括伴有静息性卒中或白质高信号(WMH)的晚发性抑郁,还应包括卒中相关抑郁、血管性痴呆和血管危险因子等。
  

药源性抑郁症


  由药物引发的抑郁症就称为药源性抑郁症。 临床实践中发现,高血压患者(尤其是老年人)在持久使用复方利血平片(原名复方降压片)后会出现情绪抑郁。早在20世纪50年代    就有报告称利血平能引起抑郁,后来发现与利血平同类的萝芙木硷制 剂降压灵、降压平等也引发抑郁。除复方利血平片外,含有利血平的    复方制剂,还有安达血平片、新降压片、降压静片、脉舒静片、复方    降压平片等。其他降压药如脉乙啶、肼苯哒嗪、心得宁、心得安、美    加明、甲基多巴等亦可引发抑郁。 除了降压药,还有许多其他药物也可引发不同程度的抑郁,如抗    厌氧药甲硝唑(灭滴灵),抗结核药异烟肼(雷米封),抗心律失常    药双异丙吡胺(达舒平)、心律平、利多卡因、心得安等,强心药洋    地黄、抗癫痫药卡马西平、苯妥英钠,抗帕金森症药左旋多巴、金刚    脘胺,解热镇痛药布洛芬、消炎痛,胃肠功能调节药甲氰咪胍(西米    替丁)、胃复安,抗精神失常药氯丙嗪,催眠药安定以及口服避孕药等。药物引发的药源性抑郁症一般有以下特点:(1)既往有情感性疾病史者容易患病。(2)出现抑郁症前病人大多有静坐不安、心神不宁等锥体外系反应。(3)病人常有一种难以描述的身体不适感,有一种“讲不清楚的难过”,常表现为情绪不稳、波动性焦虑、烦躁,    对事物缺乏兴趣爱好和自信心,精力下降,睡眠障碍,严重者可导致自杀。(4)抑郁症状出现的时间可在用药后不久,多数在用药数日到两年之内发生,且用药量越大越易发生抑郁,减量使用或停药后, 抑郁症状可逐渐缓解,再次使用该药又可诱发抑郁。药源性抑郁症带有一定的隐匿性,患者用药后若出现相关抑郁症状,应加以注意,及时停药,必要时到医院就诊,在医生的指导下调整用药,以缓解抑郁症状,避免意外事件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