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者荣耀s9改动:MBA第三课:走出“同心圆”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18 23:50:57
MBA第三课:走出“同心圆”

张苏粤
每个商学院都会鼓吹一个真理:来读MBA课程,除了学习知识,更重要的是收获一班同甘共苦的同学,他们将是每个人职业发展道路上一股不可或缺的力量。于是,从开学的第一天起,学校就极尽所能地安排各式各样的活动,从大大小小的冷餐会、酒会,到学生俱乐部、学习小组等等,目的只有一个:让学生之间迅速热络起来,建立起“革命友情”。
但是,西方社会中诸如冷餐会的社交方式,对我等含蓄内敛的东方人而言,无疑是一次语言、胆量、反应力、甚至是体力上的考验。我曾经在2小时里,对不下30个同学微笑着、不厌其烦地解释我过去四年都做了些什么,来读书是为了什么,将来又想做什么……翻来覆去,直到微笑僵硬地挂在脸上,嘴机械地动着,心里却惦记着等会儿要去哪里补充点“非垃圾食品”。
坦率地说,尽管作出了各种努力,但时至今日,我还是没有和任何一个美国同学建立一起一份真挚的友谊,基本全是泛泛之交。大部分美国人是友好的,也乐于和我们交谈,不过并不会像传说中那般“对中国充满了好奇与憧憬”。所谓的“中国牌”并不总是好用。文化的差异和语言的限制仿佛在我们之间垒起了一道看不见的墙,在墙的两边,无论我们怎样向彼此靠近,始终都无法真正触摸到对方的心。
相比之下,中国同学之间的亲密无间就显得弥足珍贵。所谓“同在他乡为异客”,惺惺相惜、互帮互助是中国留学生一贯的优良传统。于是,渐渐地,我不自觉地开始减少主动与美国同学的交谈,开始与中国同学同出同进,形影不离。本来,这无可厚非,大家同根同源,一起并肩战斗,实乃乐事一桩。可是,有时候我不禁想问,长此以往,两年之后,当我们走出耶鲁,自然能收获一帮亲如手足的兄弟姐妹,可除此之外,我们是不是还缺失了什么?
这个疑问让我想起09年毕业的一位师兄曾跟我提起的“同心圆”现象,这一现象存在于大陆区同学的社交体系中,没有人刻意营造或促成,实乃自然而生。

“同心圆”中,最核心的红色区域代表大陆及大中华区的同学,外加一小部分对中国有感情的美籍华人;黄色的是国际学生(主要是亚洲及南美各国),最外圈是美国本土学生(其中当然也包括小部分不认为自己与中国有任何关系的美籍华人)。(需要说明的是,这一图示仅指亲疏程度,并无任何数据证明,只是根据部分同学的个人感受和经验归纳提炼而成。)
“同心圆”说明的是现实存在的一种现象。作为红色的我们,应该以怎样的态度去面对这样的现象呢?是默默地接受,顺其自然?还是努力改变,做到左右逢源,实现天下大同?带着这样的疑问,我随机访问了几位比较有代表性的同学,听听他们的说法。
2010班师姐。成功事业女性,可谓中国学生的领军人物
出国求学的中国学生,大概都会把学到外国先进的知识和体验国外的不同文化设为同时并重的两个目标。为了这个目标,相信每一个人都会尽力和周围的同学打成一片。因为语言和学业的压力,在初来乍到时,最容易、最直接的帮助可能来自你的同胞,这是人之常情。因为东方人文化或者性格上比较内敛,我们一开始可能不习惯西方同学的交流或者聚会方式。我个人认为应该将这种不同作为一个认识西方文化的好机会,保持开放和学习的态度,去参与、去了解、去理解,因为融汇贯通中西文化的人将是未来企业最需要的人才。
2010班师兄。英国人,与中国同学关系极佳
“我所认识的中国同学中,几乎没有非常努力地去走出自己的‘舒适地带’(Comfortable Zone)以加入到美国同学群体中的。这很正常,人总是倾向于和与自己熟悉并类似的人亲近。美国同学也同样没有格外努力想来和中国人交朋友。但是我觉得与本地人的友情的确是很重要的,不然你无法把留学期间的‘文化体验’最大化。唯有通过与本地人的深入交往,你才能得到更多课堂之外的知识,而正是这部分知识对你们将来从事国际化程度高的工作会有极大的帮助。”
2011班同学。美籍华人,左右逢源,是与大陆学生走得最近的ABC男生
“同心圆”的现象的确存在,我也理解其中的原因。但是我更想诚恳地鼓励他们再多迈出一步,打破必然存在的文化隔阂,试着去理解并真正品味和欣赏美国文化,这样才能成长为真正的“地球人(global citizen)”。不能因为已经有这样的现象就固步自封,相反,他们应该通过参加各种本土学生的俱乐部和学习小组的方式来试着让红色慢慢地渗透到外圈去,最终变成一个大大的红心圆。

大大的红心圆是我们努力的方向。要战胜自己的本能和天性,是MBA对我们的又一个要求。连做人和交朋友的心态和方法都不能再简单遵循以往的惯例,要想走出一条与前人不同的路,结出不一样的硕果,我们要学的真的还有很多很多。
(张苏粤毕业于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法律系本科。 2005加入新华通讯社国际部,先后在北京、新疆及肯尼亚常驻工作。出于对媒体投资与管理的浓厚兴趣,于2009年进入耶鲁管理学院攻读MBA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