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3年1月21日农历:中医诊法理论与应用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5 10:08:36

中医诊法理论与应用

一、 望    诊
1、 望面色
(1) 正常面色:红黄隐隐,明润含蓄。
(2) 面色要点:黄赤为热、白为寒、青黑为痛
赤色:面红主热分虚实,阴虚午后两颧赤,满面通红实热症,苍白颧红戴阳虚(阴寒内结、隔阳于上)。
白色:白主虚寒血亏证,淡白无华血不荣,晄白虚浮阳气弱,苍白阳脱阴寒凝。
黄色:面黄主虚又主湿,脾虚萎黄望可知,阴黄寒湿烟熏暗,阳黄湿热色如橘。
青色:青主寒瘀痛惊风,寒痛面色苍白青,面见青灰心气弱,眉鼻唇青小儿惊。
黑色:面黑灰暗肾阳虚,阴寒水胜脉络瘀,焦干肾精久耗证,眶黑水饮带淋漓。

2、 五脏六腑------面部定位

*注意结构和功能定位要点

3、 望舌
(1) 原理:舌为心苗脾外候,肝肾经脉舌本流,脏腑精气荣舌上,观察舌象知病由,舌尖心肺中脾胃,边候肝胆肾根求。
(2) 舌象:望舌当看质与苔,注意润燥和色彩,质候脏腑营血病,苔察胃气邪盛衰,淡红润泽正常舌,柔软灵活苔薄白。

(一) 舌质(神、色、形、态)
舌色----淡红舌、淡白舌、红绛舌、青紫舌
1、 淡白舌是虚寒证,气血两亏瘦薄形,阳虚寒湿舌胖嫩,润滑多津齿痕明。   (金匮肾气丸、附子理中丸)
2、 红舌主热分虚实,润燥色泽详辨之,实热红干有裂刺,鲜红少苔是阴虚。   (知柏地黄丸、牛黄上清丸)
3、 绛舌里热色深红,干裂芒刺热入营,少苔而绛虚火旺,阴竭枯萎镜面同。  (清营汤、连梅汤、玉女煎)
4、 青紫舌干属热极,淡紫湿润寒盛医,青紫而暗有斑点,痛有定处是血瘀。(大承气汤、通脉四逆汤、血府逐瘀汤)

舌形----老嫩、胖大、肿胀、瘦薄、裂纹、
芒刺、齿痕、舌下络脉

舌体细嫩主虚寒,粗老坚敛实热烦,瘦薄阴亏气血弱,
胖大阳虚寒湿痰;裂纹血虚红主热,芒刺热盛发疹斑,
齿痕阳虚水肿病,光滑如镜阴精干。

舌态-----强硬、震颤、歪斜、萎软、短缩、吐弄
舌强实证中风歪,萎软气血阴虚态,久病肝风舌震颤,
吐弄心脾热为灾,短缩淡寒红绛热,胖滑痰湿正气衰。

 (二) 舌苔
 1.苔质------薄厚苔、润燥苔、腐腻苔、剥落苔、真假苔
(1)薄厚---判断邪气浅深。(薄为邪浅表证;深为邪深里证)
(2)润燥---判断津液盈亏。(燥为津液不足;润为水饮停积)
(3)腐腻---判断食积与痰浊的性质。(腐为食积;腻为痰饮)
(4)剥落---判断胃气的多少(前剥—中剥—花剥---光剥)
(5)真假---判断胃气的有无(有根为真,有胃气;
无根为假,无胃气)
  2.苔色------白色、黄色、灰黑色
(1) 白苔薄滑主表寒,表热苔见薄白干,
厚腐食浊滑痰饮,白痧白粉瘟疫缠。
(2)舌苔黄干里热蒸,深黄热重浅黄轻,
黄滑粘腻多湿热,焦黄燥裂腐实成。
(3)灰黑苔主里热极,灰轻黑重性质一,
热极津枯苔燥裂,淡嫩润滑是寒虚。

问        诊
一问寒热二问汗,三问头身四问便,五问饮食六胸腹,七聋八渴具当辨,九问旧病十问因,在兼服药参机变,妇女尤必问经期,迟数闭崩皆可见,再添片语告儿科,天花麻疹全占验。

二   脉    诊
(一)脉诊原理
1. 脉诊原理与脏腑分布
掌后高骨是为关,关前为寸后尺连,
左手三部心肝肾,右手肺脾肾命全。
2. 脉诊方法
3.1时间
诊脉时间以清晨(平旦)未起床、未进食时最佳。因为该时机体气血平和,内外环境安定,该时的脉象能比较真实地反映生理病理情况。
3.2体位
诊脉时病人的正确体位是正坐、仰卧均可,心脏与寸口同水平,直腕、仰掌。
3.3指法
(1)选指:医生诊脉时选择食指、中指和无名指。手指呈弓形,以指目取脉。
(2)布指:三指平齐,中指定关,食指定寸,无名指定尺,布指疏密适度
   (3)运指:指切脉时运用指力的轻重、挪移及布指变化以体察脉象。常用的指法有:
举法:手指用较轻的力取脉,称浮取。
    按法:手指用较重的力取脉,称沉取。
    寻法:手指由轻到重,由重到轻,左右推寻,找寻最明显的脉动部位,调节合适的指力以取脉。
    总按:三指同时用力诊脉,总体辨别脉象。
    单诊:用一指诊察寸关尺的某一部脉象。
3.4平息 :平息,是指医生诊脉时呼吸平静、调匀,以便以息计算脉数。
3.5候五十动
要点:[诊脉之时患须安,平臂仰掌平心间,寻关定位指端齐,调息察至意须专。举按寻侯浮中沉,总按单按仔细参,时间必满五十动,再合三诊始周全]
3.正常脉象
       正常脉象特点:一息四~五至,不浮不沉,不大不小,从容和缓,流利有力,寸关尺三部均有脉,沉取不绝。
      有胃:指脉象不浮不沉,不快不 慢,不强不弱,来去从容,节律一致。脉之胃气反映了脾胃功能的盛衰和营养状况。
      有神:指脉象应指柔和有力,脉律整齐。反映机体血气充盈,心神健旺。
      有根:指尺脉有力,沉取不绝。反映肾气充足。
从容和缓节律匀,不迟不数不浮沉,
一息四至正常脉,特点须记胃神根。
 

(二).脉象与主病-------六纲脉
(1)浮脉----主表证(外感病)【轻取即得,重按稍减】
浮脉为阳表病居,迟风数热紧寒拘,
浮而有力多风热,无力而浮是血虚。

(2)沉脉----主里证  【轻取不应,重按始得】
沉潜水蓄阴经病,数热迟寒滑有痰,
无力而沉虚与气,有力而沉积并寒。

(3)迟脉------主寒证
一息三至脉名迟,病主寒证分虚实,
有力实寒血凝滞,无力阳衰脉行迟。

(4)数脉-------主热证
数脉一息六至通,热证脉快血沸腾,
有力而数阳热盛,数而无力阴虚明。

(5)虚脉-------主虚证(虚、细、微、弱)
虚脉举按无力空,主虚气短汗怔忡,
阳气不敛脉浮大,阴血亏损脉不充。


(6) 实脉------主实证(弦、洪、滑、涩)
实脉举按有力长,实证高热便躁狂,
正胜邪实相搏结,气血壅盛脉坚强。


           促脉---数而时止,止无定数(热扰---牛黄清心丸)
节律不齐   结脉---缓而时止,止无定数(寒凝痰阻—冠心苏合丸)
               代脉----迟而时止,止有定数(心肺气虚---生脉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