杰森杀了多少人:高考宝典:家长必看!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6 06:35:09
             家长陪考八大法宝:出考场不说“正确答案”
            2011年05月20日 14:10   重庆晚报
http://edu.ifeng.com/gaokao/special/jiazhangshouce/content-2/detail_2011_05/20/6524964_0.shtml

法宝1

   心态平和快乐陪考

马上高考了,家长想帮孩子提高成绩已经不现实,唯一能做的就是帮助孩子调整心态,创造一个良好的临考环境。

过来人说考试期间,家长首先要保持自身良好的心理状态,创造轻松愉快的氛围。如有些家长担心孩子考不好,整天愁眉苦脸少说话,其实,这种情绪或多或少会传染给孩子。此外,来自各方关于高考的动态,家长务必要冷静对待,更不能把一些小道消息随便传给孩子。

法宝2

   出考场不说“正确答案”

不少家长表示,平时没有太多时间关心孩子,关键时刻应该陪在他们身边。然而高考期间,孩子很敏感,家长陪考需要事先和孩子商量好,若孩子不愿意,家长又不放心,可采取尾随方式陪同,以便及时处理突发事件。

过来人说家长陪考时可帮助孩子拿一些路上需要而不必带进考场的东西,如伞、饮料等;万一发生堵车、落东西等突发事件,帮助孩子及时处理;切忌孩子一出考场就问他考得怎么样;不要告诉孩子你已在场外得到的正确答案,也不要对孩子说诸如“人家说那道题很容易”的话;注意聆听孩子的话,及时给予鼓励和劝慰。

法宝3

   让孩子尽量不喝碳酸饮料

高考前最忌讳的就是改变平日的饮食规律,特别是高考这几天,有的家长精心为考生准备丰盛的大餐,导致暴饮暴食,结果闹肠胃病进了医院,直接影响应考状态。

过来人说一日三餐要注意荤素搭配,新鲜的水果蔬菜不能少,品种多样才能保证营养全面。另外,补充水分的最佳方式是喝白开水或矿泉水,碳酸饮料会增加肾脏负担,使人产生困倦感,尽量不喝或少喝。

法宝4

   切忌使用“激将法”

很多家长对学习差的孩子喜欢使用激将法,希望通过言语上的刺激收到特殊效果,但也很可能打击到孩子自信心。

过来人说家长首先要做的是让孩子树立信心,多鼓励、多表扬、少批评、少呵斥。其次,通过暗示让孩子充分认识自己的价值,看到自己的优点,告诉孩子“你行”,教会孩子对自己说“我行”。

法宝5

   午休时间不宜过长

考试期间,考生脑力和体力消耗很大,中午应进行短暂的午休。但午觉不宜睡得太长,特别是一些从前没有睡午觉习惯的考生,容易打乱生物钟,导致下午考试头脑不清、状态不佳,严重的会出现失眠。

过来人说建议家离考场比较远的陪考家长,可以提前在考场附近订个钟点房让孩子午休,要求不用特别高,只要舒适安静就可以。孩子的午休时间也不必太长,半小时左右就行。

法宝6

   少会客多聊天谈心

安静的环境有助于孩子平心静气、情绪稳定地复习。在孩子考试阶段尽量少会客,家长最好不会客,不得不会客的话最好在家庭以外进行。

过来人说建议家长在孩子愿意的情况下跟孩子聊聊天,谈谈心,但不要打扰孩子的备考情绪。比如可利用吃饭后的时间散散步,相互沟通,让孩子把心里的压力、心里话和苦恼说出来。

法宝7

   家里准备一个药箱

孩子备考期间身体可能出现一些小毛病,比如感冒、胃肠不适等。

过来人说只要家里准备一个小药箱,孩子一旦出现什么身体不适,服点药就可以解决了,能减少孩子心理上的波动。

法宝8

   督促备好考试物品

前往考场前,家长要督促孩子做好考前的物质准备,把橡皮、小刀、尺子等准备好,最好都放在一个口袋里。同时了解交通线路,算好路途时间,考虑好一旦在去考场的路上发生交通堵塞采取什么解决方案,做到心中有数。

过来人说考生证、身份证、考试用条形码是考生入场参加考试的必需凭证,家长应督促考生妥善保管好。钢笔、圆珠笔、填涂答题卡用的2B铅笔、橡皮、参加英语听力考试用的带耳机的收音机等考试用品要提前备好。

          专家指导备考:家长陪考需注意“四要五不要”

                2011年05月04日 11:00    来源:中青在线

    随着高考的逐渐临近,考生们在经历了一年多备考之后,终于到了该“出兵打仗”的日子,不知道这个时候大家的心情怎样,会不会感到紧张?不确定自己的将来会是怎样?还是有些激动和期待?

无论心情如何,相信每个学生此时都做好的准备。那么临考前的必要准备,你是否有更多的了解。具有丰富经验的张锁恩老师向记者介绍:在临考前的一两天里,关系到高考成绩的两大关键因素——知识运用能力和应考心态中的知识运用能力已经基本定型,虽然为了维持已有的做题感觉仍要在这一时间段巩固和训练,但是对于拓宽知识面和提高解题能力已经没有太大的帮助。因此在临考前的最后几天,心态调节也就成为了这一阶段的主题。除此之外,学大张锁恩老师还特别指出,家长们也不要过于担心孩子的考试情况,要明确自己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要与考生达成决胜高考的默契。而考生也要对考场注意事项进行更加明确地梳理,不要因为无意中触到了高考的雷区而造成终身遗憾;同时对于如何把握答题要领和应对考场意外情况的发生也要熟记于心,确保在考试中发挥出自己的最好水平。

高考前一天 家长看左边

据了解,通常到了临考前一天,家长往往比孩子还要感到紧张,他们不知道除了做出可口的饭菜之外还可以帮助孩子做哪些事情,想要叮嘱的话一不小心就会招来孩子的反感,也不知道是否该说;某些做法本是好意,却往往会起到相反的效果。家长们究竟怎样缓解焦虑的情绪?如何在高考的时候做称职的后援团?陪考的时候究竟有那些需要注意的地方?与孩子沟通时哪些话该说,哪些话不该说都是我们需要注意的问题。在此学大张锁恩老师给家长们出谋划策,总结了以下几点建议。

教育专家指出:家长陪考“四要五不要”

历年高考时,众多家长在考场外陪考的场景可谓极其壮观,毕竟高考对于每个孩子来说都是如此重要,因此在考场外有家长照应,给予支持和鼓励也是无可厚非的事情,然而在这里仍然要明确一点的是,家长陪考需要在孩子认可的情况下进行,如果未征得孩子的同意,家长最好还是不要陪考。

那么对于这些陪考的家长,有哪些事情需要特别注意呢?

陪考家长需做四件事:

1、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如在考场外等候时,帮孩子准备一些不能带进考场的必需品,如遮阳伞、饮料等。

2、帮助解决实际问题

如及时解决堵车、没拿准考证、突发疾病等问题;中午帮助孩子找到合适的就餐地点和休息场所;午休的时候及时叫醒他,以免影响考试。

3、营造轻松考试气氛

了解孩子的兴趣所在,考试期间多和孩子谈论一些与考试无关的话题。

4、察言观色注意聆听

及时给孩子鼓励和安慰,这个时候只有鼓励才是最有意义的。

陪考家长一定不做的五件事:

1、不打乱平日生活习惯

如果家里并不富裕,却给孩子订了一个豪华的钟点房,会让孩子感到特别有压力。

2、不问孩子考得怎么样

这样只会加深孩子的烦躁和不安。

3、不要对孩子造成干扰

不要告诉孩子你在考场外知道了某道题的正确答案,也不要对孩子说“刚听说某道题如何作答更准确”,这样的话对孩子毫无帮助,只能适得其反。

4、不要没话找话,切忌唠叨

高考这天由于孩子要花大量的精力应对考试,因此尽量少跟孩子交流,一切以孩子说家长听为主。

5、不表现出过分担心

高考时家长过分担心和忧虑的情绪更容易传递给孩子,让孩子平添忧虑,影响考试状态。

 

链接—课堂延伸:06年宁夏文科状元万木春:父母很懂得与自己沟通

每次提起父母,06年宁夏文科状元万木春都一脸阳光,她说父母特别了解自己,每次自己遇到困难的时候都帮助自己分析解决,让自己感到困难是可以全家一起来克服的。生活中,万木春的父母也在不断帮她树立信心,并通过自己的言行潜移默化地影响她,使万木春从小就有好的心态,知道迎难而上、宽容别人。

与孩子沟通交流有讲究

   随着孩子年龄的不断增长和独立意识的增强,对任何事情都有了自己判断的标准,而也就是这些标准让他们与父母之间产生隔阂并感到父母唠叨。而所谓“唠叨”的产生,一方面是做为“过来人”的父母想告诉孩子一些人生体验,避免孩子走弯路,而从孩子的角度来说却往往是听到父母的劝告之后,多半在心里嘀咕“这件事我已经知道该怎么办”,当家长发现孩子对自己的话无动于衷时免不了要多说几遍,而独立中略显叛逆的孩子这时已经感到厌倦,甚至养成了“家长说东,他偏往西”的条件反射。

为了避免临考时由于沟通不当而引起的父母与子女间不必要的矛盾,就需要家长们在说话的时候注意措辞,说些听起来顺耳的,考生容易接受的话,增强考生的备考信心,有利于高考的临场发挥。当然这并不是要家长低声下气,而是营造一个较为轻松的备考环境。

链接—课堂延伸:考前考生最不希望听到的10句话

1、忌语一:“把题看仔细,认真答题,千万不要有任何大的疏漏,争取多拿分。”这样的话考生已经听老师们讲过无数遍了,就不希望家长在答题策略上再做什么评价,毕竟每个考生都不愿意在已经掌握的知识点上丢分。

2、忌语二:“祝你成功!”这句话含有太多家长对孩子成绩的期待,倒不如换成“路上小心、注意安全”等嘱咐,让考生听着更感温暖。

3、忌语三:“爸爸妈妈这么辛苦都是为了你,你一定要争气,要有出息。”很多父母在培养孩子方面付出了太多,也自然希望得到孩子的回报,因此就会认为孩子学习优秀、自觉、求上进就是对父母的最好报答。而很多家长也一厢情愿地将孩子高考是否成功与将来的命运挂钩。

4、忌语四:“我们家孩子模考成绩回回棒,老师都说这成绩考清华北大没有问题!”这是没有认清模考和高考的区别造成的乱下评论。模考好并不意味着高考一定行,另外,四处向外人炫耀孩子的学习成绩也是考生反感的原因之一。

5、忌语五:“记住你的目标,成败在此一举!”这又是一句让人感到家长只关心考分不关心考生死活的句子。很多家长太看重高考的结果,认为如果孩子上不了一个好的高中,前途必将黯淡无光。

6、忌语六:“加油!爸爸妈妈等你成功归来!”很多考生家长一直把孩子送到考场外,还要不停地嘱咐。其实,每个孩子都想考出好成绩,可高考是一种能力考试,如果家长不切实际地乱嘱咐,反倒让孩子心里更没有底气。

7、忌语七:“现在检验你复习好坏的时刻来了,你要好好把握。”每位考生都知道高考的重要性,也都希望自己能够把握住机会,但是听到家长这么说,多半会感到压力倍增,仿佛会听到隐含的意思“你平时是否认真复习还不一定呢,现在检验的机会终于来了,让我们试目以待吧。”

8、忌语八:“同样是人,我就不相信我家孩子比人家的差。”这是家长的攀比心理在作怪。做为家长的正确心态是,不管别人家孩子如何,只要自己的孩子身心健康,懂得做人的道理,父母就应该有所满足。

9、忌语九:“考不上爸爸妈妈也不会怪你,明年我们再重新复习。”考生往往对这样的话特别反感,他们觉得还没高考家长就这么说,这是家长对他们学习能力的一种否定。

10、忌语十:“再坚持一下,好好把试考完,你和爸妈就都解放了。”这句话往往会让考生感到自己是整个家庭的负担,仿佛爸妈的辛苦都是由于自己的存在而造成的,无形中增加了考生心中的不快不说,遇到倔强、任性的孩子可能会顶撞父母,以至伤害双方的感情,也影响到考生临考情绪的稳定。

以上列出的十句话只是给家长们举例说明,生活中对孩子的情绪和备考心理造成影响的远不止这些,这就需要家长们在与孩子进行沟通的时候,多从孩子的角度考虑是否易被接受。不要因为简单的沟通交流而造成孩子已经决定开始与家长冷战,但家长却浑然不知。

链接—课堂延伸:临考前考生最希望听到家长说的8句话

1、别紧张,把心态放轻松了,一定不要带着负担去考试。

2、考不上大学不见得就混不开,现在出路多去了。

3、你是最优秀的,我们以你为骄傲。

4、爸爸妈妈为你加油!

5、高考不应该是你唯一目标,它只能检验出你实力的一个方面。

6、考完试你想怎么都行,现在就一心准备考试,不要分心。

7、临阵磨枪,不快也光,还要抓紧最后这两天再好好复习,自己不能放弃。

8、文凭不代表就能找到好工作,考上什么名牌大学固然好,考不上也没什么

高考前一天 考生看右边

临近高考,家长们已经为考生营造了温馨舒适的学习生活环境,那么做为主角的考生在高考前一天都需要做哪几方面的事情让第二天的高考有备无患?对于网上评卷的注意事项是否也已经了如指掌?以下是关于这方面的一些建议,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考前一天打点行装巧准备

很多考生都明白,高考前一天需要以放松心情为主,这个时候再过多的做题和看书已经对提升应试能力基本起不到任何作用。那么在这个时候,除了简单的看复习资料以起到稳定情绪的作用之外还应该做哪些方面的准备以应对高考考场上的不时之需呢?高考专家为我们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

1、亲临现场看考点

很多同学高考时都会被安排到一个离家较远的学校参加考试,这时看考场就显得十分必要了。各学校一般都会在高考前一天下午统一安排看考点,考生们可在这个时候到考点查看自己所在的考场,同时对考点设施进行了解,包括考点办公室、医务室、厕所等位置都要做到心中有数。如果之前没有来过考点,就要记清楚行车路线,包括步行、自行车、公交车、打的大约需要多长时间,另外还要清楚乘公交车是否需要换乘,坐几路车更为经济合理。

2、考试用品都备齐

《准考证》是考生进入考场的有效证件,必须妥善保存。另外,要选择自己用着最顺手的蓝(黑)颜色的钢笔或者圆珠笔,一般不建议使用新买的笔,由于笔的质量没有经过验证,太粗、太细或者考场上笔头的滚珠突然脱落等情况都会影响考生水平的发挥。同时准备好2B铅笔、直尺、圆规、三角板、橡皮、手表等。2B铅笔要慎防假冒伪劣商品,同时笔尖宜削成扁平,刚好一笔可覆盖选项为最佳。此外,考生和家长还要关注高考当天的天气情况,倘若预报有雨,则需提前准备雨具。如果高考当天温度较高,则应准备舒适、宽松、透气性好的衣物,也可准备清凉油、风油精等,以免考场中暑。

3、备考状态要保持

考前一天做过多的题或者是一点题都不做都是不合理的。题量过大容易使大脑疲劳,遇到难题也会降低考生的自信心;而如果什么题都不做、很早就上床休息,就会打破备考规律,毕竟初三高三考生每天晚上都会学习到很晚,生物钟已经适应了这种节奏。因此考前一天要复习一些基础知识,想一些简单的问题,使大脑处于一种活跃、清醒的状态,但时间不宜过长。另外,也可以读报纸杂志、看看电视新闻,不仅在放松情绪的同时丰富了知识,也许还能对第二天的写作有所启发。

4、考前早餐需加料

高考当天的早餐要格外注意,如果太稀,考试的后半场容易造成考生低血糖,头晕心慌。因此早餐以干点为宜,馒头比大米要好一些。同时要增加一些容易消化的肉类,如大排、肉丸等。另外,还可以带一块20克的巧克力,在9点半到10点的时候吃,10至15分钟后,可使血糖水平明显提高,维持一小时左右的正常水平。

5、自我暗示有信心

临去考场之前,可在家冲着镜子对自己微笑,或是想一些自我暗示的话。同时,考试时的心情一定不要受天气影响,如果是晴天,可暗示自己考试会像阳光般灿烂;如果是雨天,可暗示自己,考试时思路将如行云流水;如果是阴天,则告诉自己考试的时候心态将异常平稳。

链接—课堂延伸:注意高考中的10个时间点

在高考安排当中,有很多时间点特别容易让人混淆,以下为大家整理了高考当中需要特别注意的10个时间点,希望有利于考生的区分。

1、考试时间和科目要记清。

2、考生入考点时间为考试开考前1小时。

3、考生进考场时间为:语文、外语科目开考前30分钟;其他科目为开考前20分钟。

4、开考前15分钟,老师开封试卷。发机读卡,考生填涂姓名和准考证号码。

5、考前5分钟开始发试卷,考生此时可以看试卷内容,但不能动笔作答。

6、考试开考铃准点打响。

7、外语考试开考前15分钟,其他科目开考后15分钟,考生不能进入考点。但提醒考生注意,如有特殊原因,不要轻易放弃进场,要向监考老师说明情况,由老师协调处理。

8、考试结束前30分钟方可提前交卷。

9、离考试结束还有15分钟的时候,老师会提醒考生注意时间。这时候如果还没有填写机读卡,一定要停下其他工作,先填写机读卡。

10、考试结束铃打响的时候要停笔,否则属于违反考试规定。

应对网上评卷的注意事项

2008年,针对全国绝大多数省区市实行网上评卷的情况,教育部专门出台了《国家教育考试网上评卷暂行实施办法》《国家教育考试网上评卷技术暂行规范》等文件,从制度和技术层面规范网上评卷行为。

对于考生来说,也要对网上评卷的注意事项给予特别重视,做到规范填写答题卡,不要因为“技术性失误”,被电脑无情扣分。针对网上评卷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1、使用统一的笔答题

客观题用2B铅笔填涂,主观题应选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答题。网上评卷使用的高速扫描仪对答题卡进行扫描,凡是达到2B浓度的答案都可以被计算机准确地读取和识别,不会造成误判。0.5毫米黑色签字笔经扫描后生成的图像清晰度高,可以方便阅卷教师看清答案,正确评分。

2、选橡皮不要只顾好看

考试选用的橡皮,要能轻易地把浓度较深的2B铅笔的印迹擦去。现在市面上出售的橡皮有的虽然很漂亮但是擦除质量太差。因此要提醒考生注意,不要选太柔软的橡皮擦,因为这种软橡皮在擦拭时方向不好掌握,而答题卡填涂点之间的间隔通常很小,很容易不小心把其他题目的答案也擦掉。因此,最好选用那种软硬适中、擦净效果好的橡皮。

3、修改主观题用“通用符号”

修改主观题的答案时,一定要使用通用的文字修改符号,比如“删除”,就应使用直线把书写内容划去,然后紧挨着在其上方或下方写出新的答案。修改部分应与正文一样,不能超过该题答题区域的黑色矩形边框,否则修改的答案无效。修改时,要注意答案应书写在原题号规定的答题区域内,否则会在扫描时被切掉。

4、按答题区域依次答题

答题卡主观题部分的电子图像,是由计算机对答题区域黑色矩形框内的内容进行扫描,并自动切割,以图像文件的格式存储,再随机自动分发到阅卷教师的终端上。考生答题时,若超出答题区域或不按次序答题,评卷教师看到的将不是本题的答题图像,会直接影响对考题的判分。

5、不要随便涂缺考标记

答题卡专门有一个“缺考”标记,这是由监考老师负责填写的,一旦误涂这一标记,考生的答题卡将被判为缺考答题卡,考生千万不要乱填。

6、遇到作图题应该这么办

遇到做作图题时,应先使用2B铅笔绘出,仔细确认后,再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描写清楚,这样的作图答案经过扫描后,图像才会比较清晰。

中考、高考对于每一个人都不陌生,相信每个人都能说出如何应试的办法。究竟什么方法最有效果,某种程度上还是需要学生和家长做好自我调节和心态上的心细准备,再结合学大老师给出建议,相信更多的家长和考生会轻松度过大考时期,并最终取得优秀的成绩,进入理想的学校。

                  家长手册:高三家长勿犯“七宗错”(组图)

         2011年05月23日 09:26  来源:招生考试通讯

第1宗错过分关怀(图片来源:中新网)

在高三这样一个人生跨越的关键时期,请家长们检查一下,自己的孩子是否缺乏精神上的营养?是否还有给予过度的现象?在陪伴孩子成长的过程中,你的心态是否从容?你的言行是否一致?你是在享受这个过程,还是把高三当作吃苦受罪?你是在帮助孩子建立自信,还是在打击孩子脆弱的自尊心?你是在给孩子的前进提供助力,还是在无形中帮倒忙?你是在教会孩子笑看风云,还是让孩子手忙脚乱……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徐秀艳

第1宗错

  过分关怀 过度体贴

【她说】最近我感觉很困惑,学习状态一直不错的女儿,到了高三反倒松懈下来,而且回到家里经常是一副不耐烦的样子。女儿高三了,在女儿冲刺高考的这一年,作为母亲,我准备尽自己的全力为女儿服务。为此,身为大学教师的我把学校的课时量减到了最少,不坐班的时候,我基本不去应酬。有时间我就研究食物营养,为女儿制定了“高三食谱”;我会亲手烹制每一道菜,哪些食物补大脑,哪些食物调节神经,所有这些食物的功效我都心中有数。不仅如此,为了把当妈妈的工作做得有效,我把“高三食谱”贴在冰箱上,每当吃饭的时候,我就向女儿宣讲营养的重要,我想,这样一来女儿就会从根本上认识上去,不至于像以前那样在饮食上挑三拣四。在其他方面,诸如作息时间、学习计划等,我同样帮女儿做得井井有条。然而,我的状态上来了,孩子的状态却越来越懒散,这让我怎么都理解不了。

【我说】这位母亲犯了“过度关注”的错误。表面看,母亲为女儿做了很多,比如,生活饮食上的调理,营养的合理搭配,这些的确是孩子所需要的,但是,做父母的只需要默默去做就够了,如果天天跟孩子在饭桌上讲营养的重要性,不断地建议孩子吃什么,势必让孩子产生厌烦情绪,尤其是在高三期间,学习压力本来就大,情绪容易波动,母亲事无巨细的关怀反而会给孩子带来额外的负担,至于学习计划、作息时间等问题,更是孩子自己操作安排的事情,好心替代反而会让孩子丧失自主感和力量感,从而造成孩子行为上的懈怠。 

【TIPS】高三家长只需默默地为孩子做好后勤工作,不要过多地解释表白,对孩子的关心适可而止,无须面面俱到,也没必要把过多的精力放在孩子身上,家长也需要适当放松自己,言传莫如身教。


 

第2宗错时刻监督(图片来源:资料图)

第2宗错

   时刻监督 要求太严

【他说】高三了,让我意想不到的是,到了高三就像进了监狱,没有自由的时间,看会儿电视都成了奢侈。每天只要我一进家门,还没来得及把书包放下,妈妈就发话了。“小亮,先洗手吃饭,吃完饭赶紧学习。”饭桌上,刚聊了几句当天学校的一些事情,爸爸就有点儿不耐烦了:“说那些有什么用?学习好才是真格的,高考看的就是成绩,还剩最后不到一年的时间了,过这个村就没这个店了,以后你想努力,连机会都没有,别有事没事扯闲篇儿!抓紧时间学习!”本来,我暗自下定决心,高三这一年,我一定把所有的时间都用在学习上,可是,现在我不仅不能安心地学习,就连自己的心情也很难好起来。我常问自己:人究竟为什么活着?有时候好像感觉生活都失去了意义。

【我说】小亮的父母属于“控制型家长”,这种类型的家长爱包办一切,他们希望孩子把所有时间都用在学习上,不能有片刻放松。孩子必须按父母的要求时刻把心思放在学习上,一切作息都以学习为目标。这样的控制行为往往会遭到孩子的强烈反抗,内向型的孩子表面不跟父母发生冲突,但学习效率不高,有时候会被动反抗,内心压抑,压抑严重的孩子还会出现抑郁状态;性格外向火爆的孩子可能会直接提出抗议,意见不合时,亲子大战就不可避免,结果往往是两败俱伤,父母伤心气恼,孩子拒绝或放弃学习。

下面的文字是一位明智家长的教子感悟,希望大家从中有所借鉴。

“我以前总是透过成绩看待一切,孩子成绩不理想时,我经常是怒目圆睁,把孩子看得像犯人一样。但我发现自己越来越气大,孩子越来越无所谓,后来我想通了,十七八岁的孩子什么不懂,什么不知道?自己的前途难道不放在心上?显然不是,关键是基础和信心,虽然以前没学好,但如果他现在明白了,扎扎实实努力一年也不迟;如果压根孩子就有基础,把道理摆明白了,你就静观其变吧;自高三以来,孩子的每次考试无论成绩怎样,我总是鼓励、加油,结果呢,孩子的成绩步步高升,跟长了翅膀一样;我看到很多家长做事谨小慎微,怕孩子参加什么活动会耽误时间等等,其实大可不必,只要条件允许,我允许孩子每周爬山、打羽毛球,支持孩子参加同学生日聚会,去听追星音乐会……适当的活动会给孩子带来很多灵感,也可以提高学习效率和丰富孩子的视野,益处很多;所以,我们家长这个时候要做的就是顺其自然,静下心来,每天除了精心做饭,就是鼓励和陪伴孩子。”

【TIPS】高三家长管理孩子需宽严有度,给孩子适当的自主权和自由空间,有意识地创造条件让他们呼吸到宝贵的新鲜空气以缓解学习带来的紧张,这对考生来说是最有益的帮助。求知是人的重要精神需求,但生活中如果只剩下求知这一件事情,那求知就会失去它精神享受的意义,同时造成超限逆反。人的需求是多方面的,休闲娱乐、人际交往、求知审美等等,片面强调课本学习,只能走向我们希望的反面。建议高三家长从明智的家长那里吸取一些有益的经验。

 

 第3宗错面子为重(图片来源:资料图)

第3宗错

   面子为重 望子成龙

【他说】我生活在一个高级知识分子家庭,父母都从重点大学毕业,父亲现在还是一位出色的领导。父母希望我至少也能上一个重点大学,这样才不至于太给他们丢脸。父母的人生经历给我带来很大压力。他们总是嫌我的学习成绩不够好,某个方面能力不够出色。有一次父亲生气,他指着我的鼻子,说了一句我一辈子都忘不了的话:“我怎么有你这么一个窝囊废儿子!”

【我说】这些对孩子要求过高的家长属于“面子型家长”。这种类型的家长对孩子持否定与排斥的态度,把自己的人生经历套用给孩子,为孩子制定不切实际的人生目标,过高的期望使孩子不堪重负;一味批评指责,甚至讽刺打击,这样做的结果是让孩子更加丧失信心,最后变成一个胆小自卑、唯唯诺诺的人。

【TIPS】聪明的家长会欣赏孩子的每一点微小的进步,即使在孩子成绩停滞不前甚至退步的时候,家长也会肯定孩子的努力过程和学习态度,鼓励和激发孩子的学习干劲儿。只有欣赏和鼓励才能燃起孩子挑战更高目标的勇气。因为他们知道,即使结果不够理想,父母也会赏识他拼搏的过程,他不只是要为荣誉而战,更为表现父母所赏识的精神。建议父母降低对孩子的期望值,严禁讽刺挖苦打击,多用积极正面的语言欣赏和鼓励孩子的进步和优点,给孩子加油打气,摇旗呐喊,让孩子在父母那里获得力量的源泉。

 

第四宗错盲目指导(图片来源:资料图)

第4宗错 

   盲目指导 乱开药方

【她说】上高三后,我第一次数学考试成绩有点下降,妈妈很着急,她认为我数学成绩属于弱项,到了高三,尤其不能让数学成绩下滑,要保住数学成绩,就必须加强数学的补习力度。于是妈妈在没通知我的情况下毅然给我报了一个数学补习班,每周去补习两次。然而这个补习班并不适合我,而且我也不认为自己数学需要补习,每次去上补习班,心里都很不情愿,一个月下来,我的数学成绩并没见提高,相反却渐渐地对数学产生了反感。

【我说】作为家长,对自己孩子的各方面情况都要有一个客观的掌握,以避免在高三关键阶段给孩子盲目指导、乱开“药方”。在孩子进入高三前的那个暑假,家长就应该做好心理上的准备。孩子在经过了高一、高二的学习生活之后,知识上已经有了一定的积累。但那毕竟只是阶段性知识的学习。孩子的成绩只代表了一个阶段的学习情况,并不能完全预示着其今后的发展。也就是说,在进入高三之后,除了进一步学习高三的课程外,还要对中学阶段各科知识进行系统而深入的学习。这就不仅仅是检验孩子阶段性学习知识的能力,更重要的是,还要检验孩子综合概括知识的能力。无论从知识上的要求,还是从能力上的要求来说,都是前所未有的,也是具备了一定的难度的。因此,家长还要有这样一个客观认识,那就是,不能把孩子过去的成绩和进入高三阶段的学习完全对等地联系起来。过于乐观或悲观的想法都是不明智也是不科学的。应该客观地分析孩子的现状,包括知识和能力的。这往往会出现两种情况,第一种情况,认为孩子在高一、高二的时候,成绩还不错,但是进入高三之后,成绩出现了滑坡,家长就产生紧张的心理。因为心理紧张,认为孩子成绩太差,就赶紧给孩子请家教,上辅导班,或者看到别的孩子参加辅导班,也盲目跟风,结果忽略了孩子的自主学习能力,占用孩子大量的自主学习时间,挫伤了孩子自主学习的积极性;第二种情况,认为孩子在高一、高二的时候成绩就不好,到了高三就更没有希望了,所以整天唉声叹气,结果给一些本来想在高三的时候好好学习、重振旗鼓的孩子当头一棒,孩子于是又变得心灰意冷,甚至破罐子破摔。

【TIPS】高三家长在指导孩子的时候,一定要讲求实际,对于有自主学习能力的孩子,要给他们更多自主学习的时间,不要以一时成绩的好坏来衡量是否需要补习;对于需要补习的孩子,也要分清楚适合补习的方式,有的孩子适合一对一补习,把这样的孩子扔到大班里补习不仅无效还耽误时间。另外,要征求孩子的意见,毕竟补习的是孩子,不能“牛不喝水强摁头”。

 

第5宗错只重言传(图片来源:资料图)

第5宗错

只重言传 忽视身教

【她说】我给女儿的定位是考上二本就行,可是看孩子现在的名次下滑很多,我担心女儿连二本都考不上。进入高三以来,孩子因为压力很大,所以情绪很差,其实我的情绪比她还差。随着高三的到来,我好像得了焦虑症,心里总感觉隐隐的不安。目前,我在孩子面前表现得很乐观、很积极,经常鼓励孩子,好像很有信心的样子,但不知道孩子是否能感受到我内心的焦灼。我很纠结,只盼着高三这一年快点结束,否则自己也承受不了这样沉重的心理负担了。

【我说】许多高三的家长不管自己心里有多焦虑,可是绝不敢在孩子面前表现出来。据一位高三家长讲,近日来,因为心理有负担,睡眠不好,半夜睡不着觉也是常有的事。饭吃不下,真的比当年自己参加高考时还难熬。还有一位家长说自己的心里也像有一座火山,随时可能爆发。前几天,儿子心情不好回家发牢骚,自己忍不住与儿子对吵起来,结果害得母子两人两天没说话。后来自己后悔,不该跟处于高三阶段的孩子对着干。

其实,家长也需要减压。全社会都在关注高三考生的时候,家长就成了被众人要求的对象。家长被要求做孩子的营养师,做孩子的心理保健师,做孩子的学习指导师……但家长内心的压力谁来疏导?他们的心理谁来保健?家长有情绪不敢跟孩子发泄,有压力不敢在家里表露,家长一味关注孩子,却常常忽略自身的调整需求。每天看着孩子吃好了,睡着了,而自己吃不下,胃里还是空的,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家长买各种放松音乐,请心理老师给孩子做考前辅导,而要求孩子做到的事情,自己却常常做不到。家长希望孩子能轻松应对备考,可他们自己却很沉重。试想:一个沉重的人何以给他人带来轻松?情绪上长期处于压抑焦虑状态,每天想得太多,加上外边的工作,心生焦虑就在所难免了。

【TIPS】都说身教胜于言传,孩子不只听家长怎么说,更深受家长一举一动的影响,家长的身体语言在无形中会传染给孩子。所以家长们首先要找到适合自己的减压方式,比如除了给孩子做好后勤工作外,多参加一些体育运动,做做瑜伽、打打球、散散步,还可以找朋友聊聊天、看看电影,这都是比较好的释放和调节方式。家长用自己的放松给孩子做出表率,相信孩子也会从容应考,这样,备战高考的过程也就成了亲子共同成长的过程。

 

第6宗错情绪不稳(图片来源:资料图)

第6宗错

情绪不稳 唠叨不休

【她说】我是一名高三考生家长,最近情绪很低落,儿子学校搞了两次模拟考试,本来,我觉得只要儿子尽力了,随他考个什么成绩都行,放假时让儿子放松、睡觉。可是当得知儿子成绩后,还是如坠进冰窟。第一次模拟考试成绩还不错,可第二次却一落千丈,儿子的成绩大起大落,我的情绪也跟着动荡不安,真是把人急死。我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办?我想不通,若是儿子真的在努力,怎么会倒退这么大呢?是心态问题,还是用功程度不够?若是平时知识点错题都落实到位怎么会考不好呢?应付的情况应该还是有的吧?另外,儿子总说我爱唠叨,让他心烦。其实我也不想唠叨,可是看到儿子的成绩总是大起大落,我实在忍不住要问问,帮他分析分析。我该怎么办?高考时谁知道他是处于低谷还是浪尖?对儿子的成绩我真的很揪心!

【我说】接到这位母亲的电话后,我也陷入了深思。模拟考试的意义在于让孩子找出自己的“盲点”,以便让他及时复习和补救。从这个意义上讲,孩子没有考出好成绩,不仅对孩子的学习无害,而且还对于孩子提高高考成绩更加有利,这是因为某次考试的题目正好击中了孩子的知识“盲点”,只要孩子从此时此刻起及时复习和补救,并扎实有效地予以弥补,不仅不会影响孩子的高考,而且还会避免孩子在高考中因此而失分;如果我们平时追求排名,而且希望孩子次次都有好的成绩,有时候很可能是考试的题目恰好漏过了孩子的“盲点”。这样的模拟考试对孩子来说其实就是失去了暴露问题的意义,同时还会增长孩子的盲目乐观情绪,而在下面的学习过程中找不到针对性的复习策略,就很有可能在高考中吃亏。所以面对孩子在模拟考试中出现的问题,我们应该庆幸孩子在高三冲刺的这段时间内找到了自己“疑难杂症”的关键点,可以集中精力突击考试中所暴露的薄弱环节,使孩子在高考前妥善解决它们,这样孩子就会在高考中把握胜局!

来信的这位母亲情绪总是随着孩子的成绩起伏不定,这属于“陀螺型家长”,这种类型的家长情绪不稳定,对孩子的状态缺少理性的分析,无论孩子回家和家长说什么事情,家长马上随着话题像“陀螺”一样旋转起来。孩子成绩忽上忽下,家长的情绪也忽高忽低,万一高考赶上孩子发挥最差时候怎么办?妈妈惶惶不可终日,好像孩子真的已经考砸了一样,为缓解这种情绪,父母往往采取唠唠叨叨的方式对孩子问这问那,不是指责埋怨就是千叮咛万嘱咐,结果更加剧了孩子的紧张不安和烦躁心理。

【TIPS】对于家长来说,在孩子遇到挫折的时候,需要的是心平气和,冷静从容。日常生活中家长要尽量保持情绪稳定,避免唠唠叨叨、没完没了。因为这个时候孩子最需要的是父母的理解、关注、鼓励、支持,需要父母以自己的沉稳给孩子烦乱的心以慰藉,以自己的信任给孩子传达一个信息:放心吧,孩子,无论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之下,你都是父母的最爱,父母任何时候都是你可以依靠的坚实臂膀。 

父母保持愉快的情绪、平和的心态,采用比较冷静客观的做法,才能客观地看待孩子的成绩起伏,有效地影响孩子的心态。在此前提之下,再建议孩子通过查看自己在各次模拟考试中的答题情况,认真总结问题出在哪里,是回归课本不够,还是粗心大意?是知识掌握不扎实,还是考试的心理因素影响等等,使孩子找到学习的最佳状态,从而顺利地度过高三。

 

第7宗错盲目攀比(图片来源:资料图)

第7宗错

虚荣作祟 盲目攀比

【他说】其实我自己并没有太大的压力,更多的压力是父母带来的。父母总喜欢拿我和别人进行比较。我有一个表姐和一个堂哥,表姐在国外发展得很好,堂哥就读于国内的某重点大学,爸爸妈妈就经常拿他们两个人的表现来“激励”我,希望我在高考的关键时刻别“掉链子”,给父母争气。这给备考中的我带来了不小的压力,我经常想象高考失利后父母哀怨的眼神,想象自己站在表姐和堂哥面前委琐自卑的形象,心情无比沮丧……

【我说】在对高考考生压力来源的一次调查中,我们发现,考生真正的压力不是高考本身,而是来自不合理的比较,但孩子的攀比心理有些并非来自他们自身,而是来自家长。

家长的攀比心理比较复杂,既有物质层面,又有精神层面。抛开物质不谈,高三家长攀比主要涉及到与孩子有关的学习成绩、学习状态、报考学校的名气、报考专业的受欢迎程度、孩子的特长、各方面能力、外界对孩子的赞美等方面。家长们习惯了拿别人孩子的长处与自己孩子的短处做比较,以为这样才能找到差距,激发动力,促使孩子快速进步,殊不知自己已经在家庭教育上犯了大忌。在某种意义上,家长的攀比与其说是为了激发孩子的学习动力,不如说是为了满足家长自己的虚荣心,维护自己的面子,在与别人孩子的比较中争强好胜,寻求心理平衡。攀比的结果是孩子难以承受、家长身心疲惫,既不能给予孩子积极的引导,还会让孩子处在较多负面情绪笼罩的家庭环境之中,十分不利于备考。

【TIPS】家长要放弃攀比心理,首先应有意识地调整自己的心态,把孩子视为独立的个体,而不是自己的私有财产,更不是为自己获取荣誉,实现价值的工具;其次,要尊重孩子,承认孩子的个体差异,找到适合自己孩子的发展方向。生活中让自己更多地了解孩子,他有怎样的性格特点、兴趣爱好、发展能力、身体条件。设身处地理解孩子,尊重其发展规律和人格,特别是了解孩子的需求。总统虽好,但不是人人都能当总统,不要因为别的孩子优秀,就把他们的发展方向和目标强加在自己孩子头上。再次,孩子能否成才不能仅用成绩高低、学校好坏、名利多少去衡量,而应该从长计议、全面发展。

当孩子在成长中出现不可避免而自身又难以解决的困难和问题时,家长应该给予积极的支持和帮助,用科学的方法激发孩子前进的动力,这样才会与孩子减少冲突、增加合力,才能少走弯路,消除盲目攀比带来的负面作用。

        家有高考儿女父母如何“应试” 临阵施压为大忌

          2011年05月19日 17:30  来源:北方网
 

一年一度的高考即将来临,考生们正做着最后的冲刺准备,把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的家长们也更加忙碌。从某种意义上讲,高考既是考学生,也是考家长。很多家长都想在孩子的关键路口帮其把好舵,送上新征程。于是纷纷使出浑身解数,从日常生活起居的安排,到复习资料的选择,处处可见家长们辛劳的身影。在备考过程中,家长们因思想认识、处事方法的不同,收到的效果也不尽相同,有的给孩子增加了信心和后劲,有的则给孩子带来了更大的压力和困扰。如何让孩子们在舒畅、轻松、快乐的环境中做好高考准备,成为有高考孩子的家长们不得不认真思考的一道难题。

A 劳逸结合方能轻松复习

在机关工作的老王有个儿子在和平区一所重点中学读书,今年将参加高考。令周围人羡慕和疑惑的是,别看老王家有儿子备考,却始终保持平淡不惊的心情,儿子也是一副轻松自如的状态。其实,老王家这种安详舒畅的备考环境与他多年来坚持宽松的家庭教育不无关系。他对孩子的成长只关心思想道德,不注重考试分数,发现孩子平常生活中出现的那些不良习惯必管,对孩子遇到难题应该怎么解决则让其自己想办法。

有一次,他发现上初三的儿子有跟同学比穿昂贵的国际名牌运动鞋的苗头,他没有大加批评,坚决阻挠,而是心平气和地告诉儿子,名牌运动鞋不是不可以穿,但是穿上名牌鞋不能证明你有本事,只能表示你老子有点钱,要想让周围人觉得你是好样的,关键看你是不是有修养、懂礼貌、乐于助人。

儿子接受了父亲的意见,放弃对名牌运动鞋的攀比,只买了一双国产名牌运动鞋穿,把精力放在学习上。这让老王越发感到,疏导比强压更有效果。在他看来,当今青年普遍聪明,有头脑,讲尊严,能理解父母的教导,也知道安排好自己的学习生活。

自从儿子备战高考以来,老王仍然实行放松型管理。他只管帮儿子制定一个合理的学习计划,却不规定学习效果。每天,儿子上学、回家,一切都跟平常一样没有大的变化。晚饭时,一家人坐在一起有说有笑,聊聊奥巴马,说说卡扎菲,侃侃郭德纲。即使谈到儿子高考复习的事,也是淡然处置,绝不讲些诸如时间不多了、要抓紧复习呀之类所谓鼓励的话。

儿子喜欢打篮球,特崇拜美国篮球队,是姚明的坚定“粉丝”。可儿子复习越来越紧张,已顾不上看电视转播的NBA篮球赛了,老王就自己看完后,把比赛结果在饭桌上告诉儿子。到了周日放假,老王还主动拉儿子去球场上活动一个来小时,尽管这让别的家长看着有些不可思议。

宽松的环境、充沛的精力和健康的身体让儿子在高考复习期间能实现劳逸结合、日有所获。儿子良好的高考状态也让老王对儿子的高考成绩充满信心和期盼。

B 先有好身体才能顺利应试

周大姐的女儿今年参加高考。从去年夏天开始,周大姐就进入了临战状态,投入全部精力以确保女儿高考顺利过关。周大姐是个普通企业员工,在单位虽不是领导干部、先进人物,也是个受人尊敬的有20多年工龄的老人儿了。为了照顾孩子高考,她平日经常晚来早走,单位领导知道后也是睁一眼闭一眼,并不过多要求,周围同事更是没有计较的,还帮她干活。

在很多人看来,高考是孩子人生的大事,也是家庭的大事,谁家都会遇到,做父母的为了照顾孩子高考而在上班时随便一些也是可以谅解的。这为周大姐全力以赴照顾好孩子高考提供了极大方便。虽说有了宽松的时间,可是对周大姐这个只有中专学历的母亲来说,她在高考备战中也只能伺候女儿吃好、喝好,而不能对女儿学习有任何直接帮助。

高考的孩子每天除了学习,就是吃饭、睡觉。吃饭成了一整天里最放松的一件事了。可是吃饭这件事并不能让每个孩子都快乐。因为学习紧张或离家远的缘故,大多数学生都在学校集体订饭吃。有些学生嫌学校的饭不合口味,就跑到学校门口的小摊上买盒饭吃。学校虽然提醒学生尽量不买小摊上的盒饭,这些盒饭油大、花样少,偶尔吃吃还行,天天吃也不觉得怎么好吃。

周大姐家离女儿学校有一刻钟的路程。她每天的重要任务是早、中、晚三顿饭,中午要把做好的饭菜打包后,按时送到女儿学校,让女儿中午一下课就第一时间吃到热腾腾的饭菜。能够有周大姐女儿这样福气的学生可不多。因为,女儿不仅是班里少数几个天天有家长送饭吃的学生,而且周大姐做的饭菜特别好吃,天天不带重样的,这让班里同学个个羡慕不已!

这多亏了周大姐年轻时练就的一手做饭的本事,她做的家常菜,花样多、口味好,谁吃了都夸赞。平常,周大姐的同事家里要请客的还专门请她去帮忙掌勺呢。为了让女儿吃得好,有精力学习,周大姐可是下足了功夫。她去图书大厦买饮食方面的书籍,看电视里的各档美食节目,四处寻找高考菜谱。她精心研究,仔细琢磨,推出一道道色、香、味俱全的大菜。

人家邻居孩子高考期间都瘦得不成样子,可周大姐女儿却日渐丰润白胖。

C 过度关心或许适得其反

据了解,考生的家长一般年龄在45岁左右,不少家长面临工作、再就业、经营活动忙等各类矛盾,有的家长还存在婚姻和家庭方面不和谐问题。面临种种困境的家长此时应尽可能在考生面前回避这些问题,杜绝家庭争吵,杜绝家庭矛盾,减少各类干扰,减轻来自家庭对考生的心理压力。

令人遗憾的是有些家长却自顾自,在孩子备战高考期间还照样进行搬家、装修、更换家具、电器等活动,有的还忘乎所以地在家中搞接待、聚会,甚至是打牌等娱乐活动。这些都会对备战高考的孩子的心情产生不利的干扰和影响。

显然,创造一个安静、和谐、舒适的家庭学习环境对高考生来说非常重要。值得注意的是,家长对孩子的过度关心也会造成适得其反的结果。陈大夫的儿子今年要参加高考了,这让他从两年前就高度紧张起来。他决定从各方面给儿子提供方便、舒适和安静的学习条件。从进入高考备战那天起,全家就取消了节假日外出游玩活动,凡有客人来家一律在外面接待。

平日儿子的上下学出行,全由陈大夫和妻子轮流车接车送。在家里,关闭电视机、电脑、音响等所有带响的家用电器,就是洗衣机也必须确保在儿子不在家时才能使用。就连桌椅都包上布,防止不小心移动时发出声响。只要有人在家,都要轻脚走路,轻声说话,就是爷爷奶奶来家也要照章执行,毫不例外,必须保持绝对的家庭安静气氛。

每天晚上,一家三口只有吃饭时坐在一起才偶尔说几句话,饭后,三人各回各屋,互不相扰。几乎一晚再无动静。当然,做家长的在儿子全身心复习时也会蹑手蹑脚地悄悄走进他的房间,送上一杯奶或是一只削好的苹果。

有一天,儿子在晚饭时跟父母说,“咱家是不是太静了,静得有点心慌。”陈大夫会心一笑,回答:“儿子,这都是为了让你静下心来好复习功课。谁家像咱家这样自觉呀!”儿子听罢,摇摇头,叹口气,默不作声地返身进屋,又回到安静的世界里。

夜里,儿子复习累了,走出屋想透口气,猛然发现黑暗的客厅中立着一个人影,吓得儿子大叫一声,瘫倒在地。陈大夫抢上前来,抱住儿子,“是我呀,儿子,爸爸在等你睡觉呢。”这一吓,儿子一病不起,半个月才好起来。

D 盲目补脑不如饮食均衡

每逢高考临近,社会上各类保健品的广告便铺天盖地的多起来,很多高考生的案头都摆放着保健品。一些保健品吹嘘能提高智力、充实精力,而且还活灵活现地举出某些高考状元吃保健品考高分的例子来加以佐证。于是,有些家长被诱惑得开始十分迷信这些保健品的作用,不惜代价购买市面上流行、广告做得最多的保健品,甚至不是一种两种地买,而是十多种地买,仿佛买得越多,效果越好似的。

这些保健品真的那么神奇吗?记者询问一些高考生吃了保健品后感觉怎样,他们有的说好像管用,更多的则说跟以前没啥不一样的感觉。尽管如此,许多家长还是坚持给孩子有选择地吃些保健品,他们认为,只要没什么副作用,吃了总比不吃强。人家孩子吃保健品,咱若不吃,万一保健品真起作用,咱不是亏了吗。甚至有家长认为,只要孩子吃了某某保健品就可以了,饮食方面不必太重视。

有医学营养专家指出,高考生的家长必须对保健品树立正确的态度,不能本末倒置,必须清醒地认识,任何保健品不能也无法取代饮食。一些家长信奉的只要让孩子在高考期间多吃了保健品之类的东西就能增加几十分或者就能变得特别聪明,这都是不现实的。因为每种保健品只含有一种营养成分,如能提神或能促进饮食,就不能提供热量、蛋白质。

对高考生来说,与其吃保健品,不如多吃水果、合理的饭菜。保健品不是不能吃,但是最好是在营养均衡的基础上,适当补充一点。因为,通过饮食摄取合理均衡的营养才是让考生保持最佳应试状态,同时防止在非常时期生病以致影响复习进度的最佳途径。

什么是饮食营养均衡呢?即热能要充足,其次蛋白质要充足,此外,维生素也要充足,最后,无机盐类矿物质要保持充足。优质蛋白主要来源于鸡、鸭、鱼、蛋、奶等动物性食品,同时大豆类食品也富含蛋白质。其中鱼类中含有的脂肪酸有利于智力的提高。维生素主要来自于新鲜的蔬菜、水果和杂粮,其中维生素B族被称为是聪明的维生素。来自于各种豆类、内脏和杂粮内的锌、铁、镁、硒等矿物质,有利于提高记忆力和免疫力。

有些家长很苦恼,自己辛辛苦苦做了一桌子的菜,孩子看着却没胃口。这就需要家长在烹调方法上要讲究些,以增加孩子食欲。另外,每天吃的食物要多样化,荤素、咸甜搭配合理,避免孩子偏爱哪种就只吃哪种食物的情况。例如,往年有的考生家长每天都给孩子吃大鱼大肉,结果高考后去医院一查,孩子血脂高、血压也高。

E 临阵施压考生大忌

有些考生家长生怕孩子临阵放松复习,一有空就和孩子强调高考的重要性:“考不上重点大学,以后就找不到好工作,在社会上就难有发展。”或是“爸妈没上过大学,咱家就指望你出人头地了,孩子你可要加倍努力呀!”这些引导和期待无形中给考生造成心理压力,令考生如临大敌,焦虑增加,十分影响有序复习和备考。

邻居崔姐就是这样一位有意无意给孩子施压的家长。她对儿子如何提高学习成绩异常关心,恨不得掌握孩子每天复习进度和每次模拟效果。她不仅一年前就给孩子制定了每门科目考试的分数指标,还四处奔波盲目地给孩子买各种最新版本的高考辅导资料,认为资料越多越好。而实际上扰乱了学校老师的复习计划,分散了孩子的精力,往往导致模拟考试的结果不尽如人意。

这还不算完,每一次模拟考试结束,崔姐待孩子刚一进门就急着问考得如何。儿子似乎不太愿意与父母谈论成绩,她就反复唠叨,“我这是关心你的进步呀。”不料,儿子不耐烦地丢下一句“我要继续复习了”,便头也不回地扎进自己房间,把门“砰”的一声关上。

看到儿子的态度,崔姐觉得有些委屈,自己辛辛苦苦地为帮儿子提高成绩跑前跑后地忙,却落个儿子不理不睬。殊不知,她的好心好意实在是帮倒忙呢,做家长的只顾想让孩子考个好成绩,却无休止地给孩子增加心理焦虑和精神负担。要知道孩子不是机器,面临高考的他们已经处于满负荷的状态了,承受不起过多的压力了。

令崔姐后悔不已的事情终于发生了。今年四月初,她发现儿子白天神情恍惚,夜里经常失眠,到医院一检查,大夫说孩子因心理负担、身体负担太重,患上了抑郁症,必须立即休学静养,否则后果难料。崔姐大哭一场,最后不得不接受现实,无奈让儿子放弃高考,半途而废,待身体养好后明年再考。

一位中学老师告诫,高考复习阶段是非常紧张的,在神经绷紧的状态下,家长切莫给孩子增加压力,而且要让孩子适当地休息,例如听音乐,做运动,尽量给孩子营造宽松、自然、愉快的家庭氛围,使其放松身心,轻松应试。

           孩子要高考了 家长“后勤工作”八大注意事项

         2011年05月20日 10:30   来源:临安新闻网

学生高考的成绩与外部环境的影响不无关系。而对高考生影响最大的外部因素莫过于家庭的环境。家长应该充当为学生排忧解难、做好后勤保障的角色,但是如果指导失误,也可能起到相反的作用。临安中学在前段时间的家长会上,建议考生家长在发挥自己的作用时,要注意八个方面的问题。

一忌如临大敌。

进入高三后,家长身上表现出的“考试焦虑症”,不仅会直接感染学生,而且会使家长自己失去冷静。所以家长们必须首先保证自己情绪的稳定,注意用自己的积极乐观去冲淡孩子心中的紧张不安。

二忌唠叨不休。

不要整天把高考挂在嘴边,更不要用“要为父母争口气”等言语刺激孩子。过分的叮嘱只会对孩子的生理和心理造成不良影响,家长不要过多地干涉孩子的行为,要给他们一个比较宽松的复习环境。

三忌照管过度。

过分的关照会给孩子更大的压力,对学生精神上的关心和物质上的关照都要适度。

四忌期望过高

要了解孩子的实际水平,不要给孩子过高的预期。家长要做孩子制定高考目标的指导者。

五忌盲目攀比。

不要对孩子说其他学生学习如何好如何勤奋的言语,这样反而会增加孩子的逆反心理,而要多进行纵向的比较,努力发现孩子每时每刻的进步,同时帮助孩子分析自身的长处和缺陷,以达到扬长避短、鼓舞士气的效果。

六忌反差太大。

家庭环境或氛围的改变不宜过大,衣食住行都保持原样未尝不可,可以让孩子适当地看看电视、听听音乐或逛逛街。

七忌威逼利诱。

不要用一些奖赏来调动孩子的积极性,这不仅不能起到激励作用,反而可能导致孩子心理失衡。

八忌家教无度。

不要不惜血本请名师做家教、开小灶,这样不仅挤占了孩子自由消化复习内容的时间,而且有揠苗助长之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