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者荣耀关于貂蝉昵称:文化遗产 苏州意蕴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05:46:43

文化遗产·苏州意蕴

建 红  小 田

一说起世界文化遗产,苏州实在是一个值得珍惜的城市,在不算太大的城廓内外,就有两份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录,为地球人一同珍视和呵护。一曰苏州古典园林,2000年前后有9处园林被确认符合重点保护的标准,它们是:拙政园、留园、网师园、环秀山庄、沧浪亭、狮子林、耦园、艺圃和退思园,此为物质文化遗产;二曰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2001年,作为中国唯一获得批准重点保护的文化遗产——昆曲,一种在外埠人似乎有些陌生的文化样式,在苏州人、江苏人、中国人的再三叙说下,吸引了世界的目光。

世界文化遗产的登录自有其标准。在东亚文化圈内,兴筑于近世的苏州私家园林,促进了世界文化的发展,显现出人间特有的沟通和交流价值,而昆曲,这一鲜活的文化传统,其艺术余韵至今仍未绝响,引起全世界的共鸣。

仿佛是失落于深山的明珠,在千年之后被重新找回,文化遗产的熠熠光辉让苏州人多少有些炫目。哪儿来的这份“失而复得”的心情呢?或许因为如今的城市太喧嚣,淹没了深巷小镇中的吴声曼腔;或许因为人们的脚步太匆忙,腾不出一刻闲歇,驻足于某个庭园,整理一下心绪,将视线移向渐远渐伏的一线溪流。倘若循溪边的草径漫行,你会发现,原来,这条小溪从更远更阔的源头流淌过来。你尽可以不必去找寻历史的源头,因为这一切原本就在我们身边,存在于我们生息的这个城市。

近代以来的功利性利刃生生刈割着人们与乡土社群的脉缘,于是,城市成为人类向往的理想栖息地。这是一个由相互依存的灵魂构成的机械整体,由于人类生存手段的互相沟通和借鉴,城市的胸怀日益敞开,各种文化样式不断走向趋同。面对各地的市街和房屋,觉得东方的世界是整个的。

可是,来到苏州,纷纭复杂的人物声色,扑面而来的吴越古风,让人们再不能漠然置之。直到1920年前后,“苏州城,竟还是一个浪漫的古都”,诗人郁达夫先生描画道:

街上的石块,和人家的建筑,处处的环桥河水和狭小的街衢,没有一件不在那里夸示过去的中国民族的悠悠的态度。(郁达夫:《苏州烟雨记》)

苏州,到底是源于何处的鲜明个性,给细腻的过客以如此优雅的展示?粉墙黛瓦、小桥流水、逼仄街市……一组组和谐的建筑符号图解了苏州的城市意象,一处处私家园林更直观更强烈地唤起观察者的意象特性,许多人自以为苏城意象已经被清晰地感知到了,或者说,一座城市被读懂了。

可是联合国文化遗产委员会的专家们对于苏州古典园林的评语,竟然与人们通常理解的大相径庭:

没有哪些园林比历史名城苏州的几座园林更能体现出中国古典园林设计的理想境界,咫尺之内,再造乾坤。苏州园林被公认为是这一设计思想的杰出范例。这些建造于16至18世纪的园林,以其精雕细琢的设计,折射出中国文化中取法自然而又超越自然的深邃意境。

这令人深味。让专家专注的不是物质器物,而是它们为观察者提供的情感上的意蕴。仅仅凭直觉,人们也能感觉到,这样的意蕴不只属于园林,或者是昆曲,她属于苏州整座城市;园林和昆曲只是这种意蕴的两个外显部件和载体而已。

城市意蕴根本上是一种关系,一种难以捕捉的、对于现代人来说梦寐以求的关系。崇尚这种关系,因为她为我们的成长所必需,而这种关系却隐约闪现,因为她源于久远的往昔和久违的空间,今天的苏城建筑在历史和乡土之上。

顾颉刚先生以历史学家的持重,揭示了苏州意蕴渊源所自:

从前苏州人生活于优厚的文化环境,一家有了二三百亩田地就没有衣食问题,所以集中精神在物质的享受上,在文学艺术的创造上,在科学的研究上。一班少年人呢,就把精力集中到科举上,练小楷,作八股文和试帖诗,父以此教,兄以此勉,每个读书人都希望他由秀才而举人、进士、翰林,一步步的高升。(顾颉刚:《苏州的历史和文化》)

昆曲便是为他们准备的:苏州地方,曲社有好几个。退休的官僚,现任的善堂董事,从课业练习簿的堆里溜出来的学校教员,专等冬季里开栈收租的中年田主少年田主,还有诸如此类的一些人,都是那几个曲社里的社员。”怪不得叶圣陶先生断语:“昆曲彻头彻尾是士大夫阶级的娱乐品,宴饮的当儿,叫养着的戏班子出来演几出,自然是满写意的。(叶圣陶:《昆曲》)昆曲演唱的适宜环境是厅堂,在一方红地毯铺就的戏坪上,一品竹笛飘出迂缓的曲调,婉转在周廊影榭、幽篁曲水之间,宛若天籁……

一园一曲,名色各异,而彼此间的勾连有若天成,所谓“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曲境也。倘究诸其理,或至高至远,若去繁就简,求同存异,则两者理路归一:意蕴,共同的苏州意蕴。这就是苏州城曾经的真实存在。逝者如斯,物是人非。祖先的这份遗产传承至今,且待我们拂去岁月的尘粒,轻轻地擦拭,在这张风韵犹存的影像面前,细细地品味她的蕴藉。

遗产是一叠历史。沉湎其中,侧听当年王谢堂前的家燕呢喃,聊发片刻思古之幽情,背对一时世事之浮躁。或曰:外面的世界太精彩!哪有这份闲情逸致,为士大夫、为历史而蹉跎?时代变了,你我之辈,也许穷其一生,也难能拥有一座私家园林,以终日留连;或许倾其心志,也难以通晓曲文里的词藻故实。但这些都无关宏旨,重要的是,你,心在何处?将心时时熨帖园中一丛,让心常常伴随曲间音符,用心去感悟历史,去感悟意蕴,才不枉为一个苏州人!

遗产是一种文化。绝非一两份祖宗留下的旧家当,而是一门城市家风。或曰:但凡有点历史的城市哪一个不是建筑在传统和乡土之上?但有多少乡土拥有太湖流域这般得天独厚的自然生态?在类似的生态环境里,有多少乡村有别于一般意义上的种养业结构,以经济作物的高收益富足一方?在地方特产丰富的乡村,有多少社区通过乡镇市场的有力枢纽,把地方社区与外部世界连结在一起?在以乡镇市场枢纽产品的乡村,有多少达到水乡苏州的密度,以至于使行驶于大小河港的航船成为一项制度?在无数的水乡,有多少小桥流水,不但贯通城乡,而且城乡风格如此一致,蔚成一个和谐的画面?让“小桥流水”几乎成为苏州的代名词的,难道仅仅是“小桥”和“流水”,而不包括举世闻名的私家园林吗?“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孟子·尽心上》),让传统士大夫们进退有据的园林天下多矣,何以那么多人不约而同地想到苏州?从苏州的土地上走出去那么多状元,可一旦失意,他们何以又回到这片“壶天之地”?原因不是别的,这里弥漫着“天人合一”的思想意蕴,所谓“虽由人作,宛自天开”。所有这些独特性构成了苏州的唯一性和唯一性的苏州,而把自然与人文如此巧妙地组合而产生的唯一性,就是苏州的意蕴所系、特质所在。

苏州意蕴的苏州才是世界的苏州。